第52章 恕你無罪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作者:灰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啊?”
鄭命壽聽了朱由檢給出的這個方案,頓時嚇的麵如死灰。
“陛下息怒!”
“萬不能如此啊..............”
鄭命壽不停地磕著頭,腦門上都已經磕出了血:“如此一來,下臣萬無法向吾王交代啊................”
大殿之上傳來了鄭命壽無比淒厲的痛哭聲。
鄭命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出使一趟大明,不僅沒能求得大明朝廷的原諒。
竟然還直接把“國”給求沒了!
不過,換個思路來想的話。
鄭命壽此次出使大明,倒也不算是一點收獲也沒有。
或者說鄭命壽的出使任務也不能說是徹底失敗。
至少應該算是——成功了一半!
畢竟,鄭命壽此行代表朝鮮王國是來請求重新成為大明臣子的。
這一點鄭命壽的確是做到了!
隨著朱由檢的聖旨下達——他們的的確確完成了“心願”。
成功再次迴到了大明的“懷抱”中。
而且,這次喜提的還是永久性“大明臣民”資格。
從此以後,整個朝鮮王國.........
哦!不對!
現在應該說是——整個安東行省,那就是大明的第十四個省了。
安東之民,那就是大明治下的大明之民了。
所以,從這點來說——鄭命壽的出使任務不僅不能算是失敗。
他這簡直就是超額完成任務!
-------------------------------------
“咦?”
“王承恩,他這話什麽意思?”
“朕怎麽聽著有些迷糊了?”
朱由檢故作疑惑道:“剛才不是他們一上來就求著非要成為我大明之臣民嗎?”
“國書上不也是這麽寫的嗎?”
“迴陛下,安東使臣的確是這麽說的。”
王承恩強忍著笑意配合道:“奴婢想著...........”
“是不是因為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一時之間安東使臣激動到語無倫次了?”
王承恩看著已經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鄭命壽。
隨即“好心”提醒道:“安東使臣。”
“剛剛可是你們哭著喊著請求成為我大明臣民的。”
“現在陛下已經下旨恩準。”
“還不快快謝恩!”
“切勿禦前失儀。”
“如此哭哭啼啼前言不搭後語.............”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這是殿前欺君呢!”
“欺君之罪,那可是誅滅九族的大罪!”
“還不快領旨謝恩..............”
“啊...........”
鄭命壽聞言立即傻了眼。
他知道——自己要是再這麽不識抬舉。
那可能就真的交代在這了..............
出使大明之前。
整個李倧之國都沒有想到“請歸”的事情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他們設想了無數種可能性。
可唯獨就是沒想到——朱由檢竟然會堂而皇之地直接下達旨意。
撤國為省!
將李倧之國變成了大明的第十四個行省。
出使前,李倧群臣曾經堅信——漢人王朝對周邊諸國的一貫做法那就是恩威並施,以德服人。
隻要你認了他們老大的地位,舉行個宗藩之禮。
成為他們的藩屬國,這事也就皆大歡喜了。
他們輕易是不會大老遠派兵過來直接搞吞並那一套的。
漢人王朝要的就是一個麵子!
所以,李倧他們都覺得這次的請歸其實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讓大明朝廷罵幾句氣消了,他們還是當大明的小老弟。
事實再一次證明。
依照“常理”的思維方式來衡量現如今的朱由檢的行事作風。
那百分之百是要吃大虧的!
不過,其實從長遠來看。
李倧他們非但不虧,還是“血賺”!
要知道,這麽一來——安東行省可是海外藩轉省的頭籌!
如此“殊榮”讓他們給趕上了..............
你說氣不氣人!
以後新歸的那些海外行省排資論輩下來。
人家安東可是無可爭議的首歸之地..............
“下......下........下臣突聞.......突聞如此驚天之喜!”
“一......一時間.........”
“一時間難以抑製內心喜悅之情!”
“言.....言語不免有些錯亂..............”
鄭命壽按照王承恩遞來的台階結結巴巴地叩首道:“還請陛下恕下臣禦前失儀之罪。”
“你這種激動的心情朕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超額達成所願總是讓人驚喜的。”
朱由檢笑了笑:“算了,朕恕你無罪。”
“下臣謝陛下隆恩!”
鄭命壽趕忙借坡下驢叩首再拜:“下臣鄭命壽代表安東行省全體百姓領旨謝恩.................”
“臣等恭賀陛下為我大明又添新土。”
“新土既得,百姓歸心,四海鹹服!”
“臣等叩首以賀——恭祝陛下江山永固,榮耀千秋!”
皇極殿上眾臣齊聲奏賀。
至此——李倧之國撤國改省成為大明第十四個行省已成定局。
麵對眾臣們的拜賀,朱由檢隨即下旨。
命剛剛班師迴朝的大明皇家新軍玄武衛指揮使、玄武大將軍蘇滅三親率十萬精兵。
待吏部選出赴安東赴任的官員後,會同禮部傳旨官員一起前往安東傳達朝廷旨意。
朱由檢的這個安排不言而喻。
如果安東省內有膽敢違抗朝廷旨意抗拒歸服者。
那這十萬大明王師就會給他們好好講講道理。
來個以“德”服人!
不過,以李倧等人向來識時務的特性。
估計,蘇滅三這一趟大概率還是得“放空車”..............
鄭命壽聽了朱由檢給出的這個方案,頓時嚇的麵如死灰。
“陛下息怒!”
“萬不能如此啊..............”
鄭命壽不停地磕著頭,腦門上都已經磕出了血:“如此一來,下臣萬無法向吾王交代啊................”
大殿之上傳來了鄭命壽無比淒厲的痛哭聲。
鄭命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出使一趟大明,不僅沒能求得大明朝廷的原諒。
竟然還直接把“國”給求沒了!
不過,換個思路來想的話。
鄭命壽此次出使大明,倒也不算是一點收獲也沒有。
或者說鄭命壽的出使任務也不能說是徹底失敗。
至少應該算是——成功了一半!
畢竟,鄭命壽此行代表朝鮮王國是來請求重新成為大明臣子的。
這一點鄭命壽的確是做到了!
隨著朱由檢的聖旨下達——他們的的確確完成了“心願”。
成功再次迴到了大明的“懷抱”中。
而且,這次喜提的還是永久性“大明臣民”資格。
從此以後,整個朝鮮王國.........
哦!不對!
現在應該說是——整個安東行省,那就是大明的第十四個省了。
安東之民,那就是大明治下的大明之民了。
所以,從這點來說——鄭命壽的出使任務不僅不能算是失敗。
他這簡直就是超額完成任務!
-------------------------------------
“咦?”
“王承恩,他這話什麽意思?”
“朕怎麽聽著有些迷糊了?”
朱由檢故作疑惑道:“剛才不是他們一上來就求著非要成為我大明之臣民嗎?”
“國書上不也是這麽寫的嗎?”
“迴陛下,安東使臣的確是這麽說的。”
王承恩強忍著笑意配合道:“奴婢想著...........”
“是不是因為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一時之間安東使臣激動到語無倫次了?”
王承恩看著已經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鄭命壽。
隨即“好心”提醒道:“安東使臣。”
“剛剛可是你們哭著喊著請求成為我大明臣民的。”
“現在陛下已經下旨恩準。”
“還不快快謝恩!”
“切勿禦前失儀。”
“如此哭哭啼啼前言不搭後語.............”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這是殿前欺君呢!”
“欺君之罪,那可是誅滅九族的大罪!”
“還不快領旨謝恩..............”
“啊...........”
鄭命壽聞言立即傻了眼。
他知道——自己要是再這麽不識抬舉。
那可能就真的交代在這了..............
出使大明之前。
整個李倧之國都沒有想到“請歸”的事情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他們設想了無數種可能性。
可唯獨就是沒想到——朱由檢竟然會堂而皇之地直接下達旨意。
撤國為省!
將李倧之國變成了大明的第十四個行省。
出使前,李倧群臣曾經堅信——漢人王朝對周邊諸國的一貫做法那就是恩威並施,以德服人。
隻要你認了他們老大的地位,舉行個宗藩之禮。
成為他們的藩屬國,這事也就皆大歡喜了。
他們輕易是不會大老遠派兵過來直接搞吞並那一套的。
漢人王朝要的就是一個麵子!
所以,李倧他們都覺得這次的請歸其實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讓大明朝廷罵幾句氣消了,他們還是當大明的小老弟。
事實再一次證明。
依照“常理”的思維方式來衡量現如今的朱由檢的行事作風。
那百分之百是要吃大虧的!
不過,其實從長遠來看。
李倧他們非但不虧,還是“血賺”!
要知道,這麽一來——安東行省可是海外藩轉省的頭籌!
如此“殊榮”讓他們給趕上了..............
你說氣不氣人!
以後新歸的那些海外行省排資論輩下來。
人家安東可是無可爭議的首歸之地..............
“下......下........下臣突聞.......突聞如此驚天之喜!”
“一......一時間.........”
“一時間難以抑製內心喜悅之情!”
“言.....言語不免有些錯亂..............”
鄭命壽按照王承恩遞來的台階結結巴巴地叩首道:“還請陛下恕下臣禦前失儀之罪。”
“你這種激動的心情朕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超額達成所願總是讓人驚喜的。”
朱由檢笑了笑:“算了,朕恕你無罪。”
“下臣謝陛下隆恩!”
鄭命壽趕忙借坡下驢叩首再拜:“下臣鄭命壽代表安東行省全體百姓領旨謝恩.................”
“臣等恭賀陛下為我大明又添新土。”
“新土既得,百姓歸心,四海鹹服!”
“臣等叩首以賀——恭祝陛下江山永固,榮耀千秋!”
皇極殿上眾臣齊聲奏賀。
至此——李倧之國撤國改省成為大明第十四個行省已成定局。
麵對眾臣們的拜賀,朱由檢隨即下旨。
命剛剛班師迴朝的大明皇家新軍玄武衛指揮使、玄武大將軍蘇滅三親率十萬精兵。
待吏部選出赴安東赴任的官員後,會同禮部傳旨官員一起前往安東傳達朝廷旨意。
朱由檢的這個安排不言而喻。
如果安東省內有膽敢違抗朝廷旨意抗拒歸服者。
那這十萬大明王師就會給他們好好講講道理。
來個以“德”服人!
不過,以李倧等人向來識時務的特性。
估計,蘇滅三這一趟大概率還是得“放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