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修羅戰場
人在樹上,天降百萬勤王之師 作者:灰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將軍!”
“攝政王有令——讓我接應你立即迴撤山海關。”
“肅親王,怎麽就來了你們一路援軍?”
“按照約定,如此萬急之時,我軍應全線壓上頂住明軍的這波攻勢!”
“否則,我前軍五萬兵馬必會被明軍一舉消滅!”
好不容易率領親衛營與前來接應的豪格成功會師的吳三桂聽到對方傳達的軍令後立時急了。
多爾袞的這道命令擺明了就是要放棄整個前軍!
如果那樣的話,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那可就要一戰而滅了!
要知道——關寧鐵騎可是吳三桂安身立命的根本。
降清後的吳三桂也全指望著手中的這支關寧鐵騎在清軍這邊站穩腳跟。
所以,一聽豪格說要撇下他的關寧鐵騎即刻撤迴山海關,吳三桂如何能不急眼…………
“吳將軍,攝政王的軍令很明確!”
“我部冒險出擊就是為了接應吳將軍迴去。”
豪格策馬而動:“我們對明軍的兵力判斷有誤。”
“就在我部出擊接應的時候,明軍還在不斷增兵!”
“粗略估算——來犯明軍的真實兵力恐怕高達十五萬!”
“所以,之前的部署全部作廢!”
“現在我軍必須轉攻為守。”
“吳將軍,不要多言了!”
“再浪費時間的話,我們恐怕都得陷在這裏!”
豪格不耐煩地大吼道:“率領你的親衛營跟緊我們!”
“殺出去!!!”
說著,豪格根本不再理會吳三桂,直接便率領本部人馬調轉方向開始衝殺而去…………
“大將軍!清軍也太不是東西了!”
“他們這是要見死不救啊!”
“我們要是撤了,關寧鐵騎可就全完了!”副將郭雲龍滿是不甘地看著豪格離去的方向。
“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敵軍勢大,跟上豪格的隊伍先突圍出去再說!”
吳三桂一咬牙果斷下令隨從緊跟清軍突圍。
沒辦法,眼下這種情形也隻能先保住自身性命再做打算了…………
————————————————————————
“明軍到底來了多少兵力!”
“他們怎麽還在增兵!”
“攝政王!好像不太對勁…………”
“明軍好像是故意將肅親王他們放過去和吳三桂會和。”
“口子已經合上了!”
“明軍正在我軍正麵結陣。”
“攝政王!要不要我率軍出去接應一下肅親王他們?”
“一旦明軍正麵結陣完成,我軍再想接應就困難了。”
“到時候,肅親王他們可就徹底陷裏麵了!”
“閉嘴!”
多爾袞拿著望遠鏡看著還在源源不斷出現在戰場上的明軍,心情已然惡劣到了極點…………
現在擺在多爾袞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第一:繼續派兵出擊將陷入重圍的豪格所部拚死接應迴來。
但是,這麽做的後果卻很可能是再次步了豪格接應不成反被圍的後塵。
到時候,不僅人救不迴來還會損失更多的兵力。
第二:拒關而守,眼睜睜看著城外的十萬大軍被明軍消滅殆盡!
“你們誰有把握率軍突破明軍軍陣,把肅親王他們給成功接應出來!”
“你們也看到了——放眼望去,還有明軍部隊在源源而來。”
“誰也不知道明軍這次到底來了多少兵力!”
“20萬?30萬?還是40萬…………”
“接應吳三桂就已經是走錯了一步。”
“現在繼續派兵出關,隻會讓我軍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
多爾袞看著關下的戰局,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沒了也就沒了。
可是,豪格率軍出擊的五萬八旗精銳可就不一樣了!
多爾袞強忍著不惜一切代價派兵將豪格所部給接應迴來的衝動。
作為清軍鎮守山海關的最高主帥,多爾袞必須站在全局角度上做出決定。
再三權衡之下,多爾袞看著無人敢站出來打包票可以百分之百將豪格所部接應迴來的眾將。
多爾袞知道——山海關下的這十萬大軍,今日恐怕是難逃被明軍殲滅的下場了…………
“這些明軍是來自地獄的魔鬼嗎?”
“如此瘋狂的打法,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這簡直就是一群瘋子…………”
戰場上正在發生的一切,讓在山海關上換線觀戰的清軍將領們都不由頭皮發麻。
甚至,很多清軍將領都因為實在受不了這刺激的畫麵而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根本不忍直視戰場。
處於【飆血狂殺】狀態下的大明新軍在戰場上已經是徹底殺瘋了。
那瘋狂的戰鬥手法和不死不休的狂暴之姿。
使原本就血流成河的戰場更是直接變為了慘不忍睹的修羅地獄!
縱然是身經百戰以驍勇著稱的八旗諸將,也在此時啞了火。
眼睜睜看著豪格率領五萬八旗精銳陷入明軍的重重包圍。
在場的一眾清軍將領麵對多爾袞誰敢出關一戰的詢問竟無一人敢應!
這簡直顛覆了人們對滿清八旗軍的認知。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滿清八旗那可是被公認的戰力強悍、橫掃天下的存在!
甚至,滿清八旗精銳戰力之強悍常常被冠以“恐怖”二字來形容。
如: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以六萬精兵大破明軍十餘萬。
天啟七年,皇太極以三萬八旗軍隊越過鴨綠江橫掃了朝鮮王國。
最終迫使朝鮮國王投降,從大明的藩屬國變成了清朝的藩屬國。
這些都是彰顯八旗軍戰力強悍的經典戰例。
也足以說明這個時候的滿清八旗戰力之強悍、作戰之驍勇絕非浪得虛名。
特別是野外戰場,那更是滿清八旗的絕對主場。
可就是這樣一群被冠以“無敵”、“驍勇”之名長於野戰的善戰勇士。
今日,在目睹了山海關下的恐怖場麵後。
竟然被嚇到沒人敢出關應戰!
包括攝政王多爾袞在內——他們寧願眼睜睜看著肅親王和他帶出去的五萬八旗精銳被明軍全部殲滅。
也沒有踏出山海關半步的勇氣..................
“攝政王有令——讓我接應你立即迴撤山海關。”
“肅親王,怎麽就來了你們一路援軍?”
“按照約定,如此萬急之時,我軍應全線壓上頂住明軍的這波攻勢!”
“否則,我前軍五萬兵馬必會被明軍一舉消滅!”
好不容易率領親衛營與前來接應的豪格成功會師的吳三桂聽到對方傳達的軍令後立時急了。
多爾袞的這道命令擺明了就是要放棄整個前軍!
如果那樣的話,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那可就要一戰而滅了!
要知道——關寧鐵騎可是吳三桂安身立命的根本。
降清後的吳三桂也全指望著手中的這支關寧鐵騎在清軍這邊站穩腳跟。
所以,一聽豪格說要撇下他的關寧鐵騎即刻撤迴山海關,吳三桂如何能不急眼…………
“吳將軍,攝政王的軍令很明確!”
“我部冒險出擊就是為了接應吳將軍迴去。”
豪格策馬而動:“我們對明軍的兵力判斷有誤。”
“就在我部出擊接應的時候,明軍還在不斷增兵!”
“粗略估算——來犯明軍的真實兵力恐怕高達十五萬!”
“所以,之前的部署全部作廢!”
“現在我軍必須轉攻為守。”
“吳將軍,不要多言了!”
“再浪費時間的話,我們恐怕都得陷在這裏!”
豪格不耐煩地大吼道:“率領你的親衛營跟緊我們!”
“殺出去!!!”
說著,豪格根本不再理會吳三桂,直接便率領本部人馬調轉方向開始衝殺而去…………
“大將軍!清軍也太不是東西了!”
“他們這是要見死不救啊!”
“我們要是撤了,關寧鐵騎可就全完了!”副將郭雲龍滿是不甘地看著豪格離去的方向。
“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敵軍勢大,跟上豪格的隊伍先突圍出去再說!”
吳三桂一咬牙果斷下令隨從緊跟清軍突圍。
沒辦法,眼下這種情形也隻能先保住自身性命再做打算了…………
————————————————————————
“明軍到底來了多少兵力!”
“他們怎麽還在增兵!”
“攝政王!好像不太對勁…………”
“明軍好像是故意將肅親王他們放過去和吳三桂會和。”
“口子已經合上了!”
“明軍正在我軍正麵結陣。”
“攝政王!要不要我率軍出去接應一下肅親王他們?”
“一旦明軍正麵結陣完成,我軍再想接應就困難了。”
“到時候,肅親王他們可就徹底陷裏麵了!”
“閉嘴!”
多爾袞拿著望遠鏡看著還在源源不斷出現在戰場上的明軍,心情已然惡劣到了極點…………
現在擺在多爾袞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第一:繼續派兵出擊將陷入重圍的豪格所部拚死接應迴來。
但是,這麽做的後果卻很可能是再次步了豪格接應不成反被圍的後塵。
到時候,不僅人救不迴來還會損失更多的兵力。
第二:拒關而守,眼睜睜看著城外的十萬大軍被明軍消滅殆盡!
“你們誰有把握率軍突破明軍軍陣,把肅親王他們給成功接應出來!”
“你們也看到了——放眼望去,還有明軍部隊在源源而來。”
“誰也不知道明軍這次到底來了多少兵力!”
“20萬?30萬?還是40萬…………”
“接應吳三桂就已經是走錯了一步。”
“現在繼續派兵出關,隻會讓我軍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
多爾袞看著關下的戰局,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沒了也就沒了。
可是,豪格率軍出擊的五萬八旗精銳可就不一樣了!
多爾袞強忍著不惜一切代價派兵將豪格所部給接應迴來的衝動。
作為清軍鎮守山海關的最高主帥,多爾袞必須站在全局角度上做出決定。
再三權衡之下,多爾袞看著無人敢站出來打包票可以百分之百將豪格所部接應迴來的眾將。
多爾袞知道——山海關下的這十萬大軍,今日恐怕是難逃被明軍殲滅的下場了…………
“這些明軍是來自地獄的魔鬼嗎?”
“如此瘋狂的打法,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這簡直就是一群瘋子…………”
戰場上正在發生的一切,讓在山海關上換線觀戰的清軍將領們都不由頭皮發麻。
甚至,很多清軍將領都因為實在受不了這刺激的畫麵而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根本不忍直視戰場。
處於【飆血狂殺】狀態下的大明新軍在戰場上已經是徹底殺瘋了。
那瘋狂的戰鬥手法和不死不休的狂暴之姿。
使原本就血流成河的戰場更是直接變為了慘不忍睹的修羅地獄!
縱然是身經百戰以驍勇著稱的八旗諸將,也在此時啞了火。
眼睜睜看著豪格率領五萬八旗精銳陷入明軍的重重包圍。
在場的一眾清軍將領麵對多爾袞誰敢出關一戰的詢問竟無一人敢應!
這簡直顛覆了人們對滿清八旗軍的認知。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滿清八旗那可是被公認的戰力強悍、橫掃天下的存在!
甚至,滿清八旗精銳戰力之強悍常常被冠以“恐怖”二字來形容。
如:萬曆四十七年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以六萬精兵大破明軍十餘萬。
天啟七年,皇太極以三萬八旗軍隊越過鴨綠江橫掃了朝鮮王國。
最終迫使朝鮮國王投降,從大明的藩屬國變成了清朝的藩屬國。
這些都是彰顯八旗軍戰力強悍的經典戰例。
也足以說明這個時候的滿清八旗戰力之強悍、作戰之驍勇絕非浪得虛名。
特別是野外戰場,那更是滿清八旗的絕對主場。
可就是這樣一群被冠以“無敵”、“驍勇”之名長於野戰的善戰勇士。
今日,在目睹了山海關下的恐怖場麵後。
竟然被嚇到沒人敢出關應戰!
包括攝政王多爾袞在內——他們寧願眼睜睜看著肅親王和他帶出去的五萬八旗精銳被明軍全部殲滅。
也沒有踏出山海關半步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