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三人又去了張大海家,放下了酒和罐頭,感謝張大海道:“大海,要不是你,衛國怎麽可能那時候有功夫去找工作,這東西你一定要留著。”


    張大海也是連連拒絕,見最後實在拒絕不了,才作罷。


    返迴家中的時候,肖衛軍正在院子裏玩耍,看到大哥,急忙跑了過來,抱住肖衛國的腰,說道:“大哥,雞蛋好好吃。”


    “好吃的話,以後就多給你煮著吃。”肖衛國寵溺著說道。


    肖衛軍聽到這話,第一時間看了看爺爺和爸爸,生怕他倆又訓他一頓。


    “嘿嘿,我能生日吃到就可以的。”肖衛軍又說道。


    肖衛國又摸了摸自家弟弟這小蘿卜頭的頭,心中還是比較欣慰的,一個個都很是懂事。


    在心中默念:“放心,以後你大哥都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又聊了一會天,肖平樂就領著肖紅梅、肖衛軍、肖蓮心和肖啟功四個迴去。


    臨走時,對著肖衛國說道:“衛國,現在家裏也沒外人了,要不迴家睡吧。”


    爺爺直接罵道:“迴啥迴,就在這睡了,又不是沒床。”


    肖衛國也說道:“爸,我就不迴去了,現在那邊還鬆散點,再說,我在家也住不了幾天。


    對了,迴頭領你們去城裏我的屋看看去。”


    聽到這話,周圍一圈人興致立馬又提了起來,肖平樂說道:“那行,迴頭秋收完了,咱挑一天,我借出來老把式的驢車,咱進城看看衛國的新房。”


    說完,自己憧憬了起來。


    一群弟弟妹妹也纏上來問城裏房子的細節。


    肖衛國不知道一個城裏二十平的屋子對他們的吸引力這麽大。


    接著說道:“迴頭哪一天,專門帶大家都去看看,說也說不清楚。”


    爺爺奶奶在一旁也很感興趣的聽著。


    看來還是低估了城裏工作、城裏房子、城裏戶口對大家的吸引力。


    城鄉基本現在已經是二元世界,分割的很是徹底,後續十幾年會更加徹底。


    第二天。


    肖衛國好好的睡了一覺,不太著急去捕魚。


    等到爺爺已經上工去了以後,才慢悠悠的起床。


    往食堂走去,打算吃個早飯,然後再出發去往秦家公社。


    沒想到今天的早飯居然就一個窩窩頭和很稀的玉米麵粥,說是等到秋收以後,才會好好改善夥食。


    吃完以後,見時間還早,肖衛國就在大隊裏隨便走走。


    發現大隊的周邊現在很是光禿禿的感覺,周邊的樹基本被砍伐完了。


    原來周圍是鬱鬱蔥蔥的綠色,但是現在都成為了白地,看著很讓人不舒服。


    肖衛國想起了他在伐木隊的日子。


    走到打穀場的時候,隻見前麵還是濃煙滾滾的。


    進到打穀場,肖衛國發現有好多煉鋼的小高爐沒有開,整體也就開了一半的高爐,煉鋼隊的人幹活也沒有最開始的那麽積極,一個個的感覺都在磨洋工的樣子。


    肖衛國找到自己爺爺所在的13號高爐,隻見肖鐵牛有一搭沒一搭的在往裏添柴。


    “爺,我怎麽看著停掉了好多高爐呀,現在任務量下降了嗎?”肖衛國問道。


    “衛國呀,你咋還沒過去,咱也不知道呀,不過看著估計得停了,咱一小農村,就不該去摻和煉鋼這種事才對。”肖鐵牛說著又往裏傳了一根柴火。


    “你快去捕魚吧,公家的第一份差事,一定要幹好才行,別老想著自己能得到多少,你已經得了一份工資了。”爺爺想起來昨天肖衛國還給大隊要好處的事情,又教訓道。


    “爺,曉得了,等他們隊委會的會議溝通結果,我都接受的。”肖衛國迴答道。


    當下的情況,必須得這麽玩才行,並沒有什麽公家還需要給私人分配利益的情況存在。況且你還是公家單位的員工。


    等到後續公社後期時代,公社組織社員出去到工地打零工,社員還必須得把得到的錢分一大部分上交到公社,剩下的一點點才是自己的。。


    肖衛國想著,這次捕魚就當給公家打工了,後續出自家空間的東西,才是自己掙錢的時候,不著急。


    以及三年時期…


    肖衛國走到農田區域,發現有一大波婦女在提著背簍,從四麵八方往一塊水田移動。


    肖衛國攔住一個認識的嬸娘,問道:“嬸娘,你們這是幹啥呢,你背簍裏怎麽背著馬上就要熟的水稻呀,也不怕水稻死了。”


    “是衛國呀,我們也不知道呀,是書記讓這樣幹的,說是把每個田裏長的最好的水稻都往山坳那塊田裏移,還要保證移的水稻能活下來,所以我們移的時候,水稻的根都留著很多泥呢。”


    讓嬸娘繼續幹活。


    肖衛國這才連忙看向山坳那塊田,那塊地方肖衛國知道,是大隊最肥沃的幾塊田之一。


    至於北京周圍為啥會種水稻的問題,其實在當下北京周邊是種水稻的,北方當然能種水稻,不然東北地區後世怎麽成為最重要的大米產區之一,隻是後續各種考量,發現北京周邊種植水稻不劃算,就漸漸的改種其他糧種。


    肖衛國再結合當下時代情況,頓時明白為啥要這樣幹了。


    這就是畝產幾萬斤的原因呀,但是後續該怎麽收場。


    到頭來,又得農民老大哥承擔這所有的一切。


    肖衛國搖著頭離開,他沒想阻止,也阻止不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事情要做,一個時代有自己時代的傷痛要背。


    功林叔要不跟著這樣做的話,他這個書記馬上就當不成了,隻希望後續能多給肖家大隊的人留一些秋收糧食吧。


    沒走兩步,就遠遠的看到肖功林、張大海一行人往山坳走去,隱約聽到肖功林嘴裏說著:“後天領導就過來視察,一定不能鬆懈了,這事關到我們大隊的成績,聽說隔壁公社已經出了4萬斤一畝的小麥產量了…”


    張大海說道:“唉,眼前倒是好度過,但是後麵交公糧怎麽辦,以什麽標準交,如果按照視察的標準,整個大隊全收下了的糧食,都不夠交的呀,功林,你得想想辦法。”


    隨著他們走遠,肖衛國也跟著聽不清後麵的話。


    沒想著上去打招唿,肖衛國換了個方向就往家裏走去,得出發去秦家大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得到空間的我在饑荒年代吃飽穿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中折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中折腰並收藏得到空間的我在饑荒年代吃飽穿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