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發也不管鄭錦年釣魚被攪得是不是沒了興致,說累了,他也知道歇歇。
老頭兩鬢霜白,大病一場,人也顯得憔悴,扶著昌叔的手,他坐到了鄭錦年身邊的小木頭椅上。
鄭錦年收魚竿,往魚鉤裏套魚餌,指尖碾著魚食,吹氣。
陳瑞發拿拐杖踢鄭錦年鞋麵:「還是小殊爭氣,夏初訂的婚,孩子這就有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的事要上上心。馬局長那閨女真不是一般的乖巧懂事,我不摻和這些事,就是看那孩子和你是真般配,長得就是夫妻相,這就是有緣分。過兩天小殊嶽丈一家辦答謝宴,你跟我一起去,我給你牽牽線。」
鄭錦年撇過頭來,看了眼陳瑞發。
老頭雙手按著拐杖頭,臉上神色裝得鎮定又強勢,倔得很,非拿出當初那套派頭來,也不看鄭錦年什麽反應,就自己自顧自在那說。
到底歲月催人老。
從前的陳記老闆、一把手為人狠辣,手段強硬,就是給身邊親近的人,也不會好臉色。
鄭錦年初到陳家時,見著老頭,就明白了他媽為什麽是那副脾氣秉性,簡直和老頭叫如出一轍。
大姑娘寄人籬下都是一身傲骨,老頭見了來投靠的女兒一家一麵,三句話沒說就吵了起來。
鄭錦年也記不清到底是他媽拉著他就走,還是他們一家是被老頭趕出了門。
總之吃了好一陣苦。最後好像還是老頭見著他抱著可愛乖巧的鄭錦月,五歲大的鄭錦月像個洋娃娃一樣精緻,也不懂大人之間這些事,看著陳瑞發,就乖乖喊阿公。
老頭似是被觸動,便將錦月從他懷裏搶走了。抱迴了陳家。
這一抱,像是幸事,結束了鄭錦年一家的顛沛流離,也是不幸事,然後沒多久,錦月就去世了。
論狠辣,鄭錦年比不上老頭,論六親無緣,鄭錦年和老頭不相上下。
別看這老頭孩子多,子孫成群,光是老婆就娶了三個。可又有哪個孩子真心把他當父親看,當長輩瞧。
他這個人剛愎自用,疑神疑鬼,年輕時候連枕邊人都不疼,又怎麽會疼孩子。
所以年老自然就要落得這個結局,第一次生病,家裏就發生惡戰,圍繞那點家產爭個不休,好似這點病真能催著陳瑞發馬上就進棺材板了。他這時,才算對自己這樣離奇的一生有了迴望、反省。
也就鄭錦年能忍他,能聽他說個兩句話。
鄭錦年將魚鉤甩進水中,心思寧靜,還是不說話。
陳瑞發絮叨完也累了,默默陪著鄭錦年又坐了半小時,直到吃午飯,傭人來喊。
吃過午飯後,鄭錦年站在院子廊下,看著老金從客廳裏往外來迴跑,和傭人提著大包小包的,不知道什麽東西。
陳瑞發戳著拐杖,又走了來,站在鄭錦年身後:「一些花茶和點心。助眠降火的。叫老昌特意去鄉下找人碾的,我見你這後脖頸盡長痘,入秋了,要注意身體。」
花茶、點心。
鄭錦年想起來了,他媽最愛的東西。
老頭連他媽忌日都不記得,別說去祭拜,倒是記得鄭錦年也愛吃這些。
鄭錦年摸了摸後脖瘋長的痘,再寧靜的心思都散了。還是想起了周玉程。
「曉得了。走了。」
鄭錦年和老金從堂屋出去,老爺子拄著拐杖,一路送,快送到正廳茶室,最後還是在大院露天的屋簷下停住了腳,看著鄭錦年出了石階廳。
迴程路上,老金覺著傷感:「陳叔看著又滄老了,人也虛了不少。一頭白髮。唉。」
鄭錦年嗯聲:「剛出院沒一個月。這幾天,精氣神還好點……糕點分分開,你拿迴去點,再給趙燦送去點。」
「好。」
晚上九點多,鄭錦年提著糕點和茶到櫻桃園來了一趟。
鄭錦年的情緒總是繃得住的,他沒什麽繃不住,再不好的事都經歷過,沒道理這樣的感情事上還出差錯。
他不是12歲,不是15歲,不是18歲,不是22歲。
每個節點上發生的事,那時候都叫他覺得撐不住了,下一秒,他就徹底被現實生活撕碎了。他該與這個世界訣別了。
可他還是在往前走,走了一步又一步,到今天,今時今日,他已成青壯年,他的肩膀能扛很多擔子。
最初的最初,大少爺可不是這樣。
從香港來的大少爺,秉性冷清,為人倨傲,寄人籬下,一盞茶水不好吃當著麵都要吐出來,瞧不上這,瞧不上那。
他媽給了他兩巴掌。
他媽要死的時候躺在病床上,拉著他的手跟他說:「以後不能這樣了,以後要懂得收斂,要收住脾氣,要乖,要聽話,要讓人喜歡。以後,就把自己蜷起來過。」
大少不再是大少,大少能在工地上幹苦力,大少能在烈日下搬磚,大少能跪著求人給口飯。
可大少救不迴來他媽,救不迴來他妹。
他媽死前一天,他妹掉水裏淹死了,到他媽臨死,他都沒敢跟他媽說,妹妹沒了。被人害死了。
就這樣一個人扛著,挺著,陳家不叫他媽進族譜,早是趕出來的人,一場喪事也不給辦,他沒錢,他隻能草草給他媽卷了個鋪蓋,送進火葬場燒了。
後來他讀書,他上班,他賺錢,共事的人說他情緒穩,莫蕭說他勞碌命,容忍度高,耐性好。他和莫蕭也吵過架,莫蕭生氣時說過,說他迴避型人格。遇到事,是不跟人鬧,不慌,可也不理人家啊。
老頭兩鬢霜白,大病一場,人也顯得憔悴,扶著昌叔的手,他坐到了鄭錦年身邊的小木頭椅上。
鄭錦年收魚竿,往魚鉤裏套魚餌,指尖碾著魚食,吹氣。
陳瑞發拿拐杖踢鄭錦年鞋麵:「還是小殊爭氣,夏初訂的婚,孩子這就有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自己的事要上上心。馬局長那閨女真不是一般的乖巧懂事,我不摻和這些事,就是看那孩子和你是真般配,長得就是夫妻相,這就是有緣分。過兩天小殊嶽丈一家辦答謝宴,你跟我一起去,我給你牽牽線。」
鄭錦年撇過頭來,看了眼陳瑞發。
老頭雙手按著拐杖頭,臉上神色裝得鎮定又強勢,倔得很,非拿出當初那套派頭來,也不看鄭錦年什麽反應,就自己自顧自在那說。
到底歲月催人老。
從前的陳記老闆、一把手為人狠辣,手段強硬,就是給身邊親近的人,也不會好臉色。
鄭錦年初到陳家時,見著老頭,就明白了他媽為什麽是那副脾氣秉性,簡直和老頭叫如出一轍。
大姑娘寄人籬下都是一身傲骨,老頭見了來投靠的女兒一家一麵,三句話沒說就吵了起來。
鄭錦年也記不清到底是他媽拉著他就走,還是他們一家是被老頭趕出了門。
總之吃了好一陣苦。最後好像還是老頭見著他抱著可愛乖巧的鄭錦月,五歲大的鄭錦月像個洋娃娃一樣精緻,也不懂大人之間這些事,看著陳瑞發,就乖乖喊阿公。
老頭似是被觸動,便將錦月從他懷裏搶走了。抱迴了陳家。
這一抱,像是幸事,結束了鄭錦年一家的顛沛流離,也是不幸事,然後沒多久,錦月就去世了。
論狠辣,鄭錦年比不上老頭,論六親無緣,鄭錦年和老頭不相上下。
別看這老頭孩子多,子孫成群,光是老婆就娶了三個。可又有哪個孩子真心把他當父親看,當長輩瞧。
他這個人剛愎自用,疑神疑鬼,年輕時候連枕邊人都不疼,又怎麽會疼孩子。
所以年老自然就要落得這個結局,第一次生病,家裏就發生惡戰,圍繞那點家產爭個不休,好似這點病真能催著陳瑞發馬上就進棺材板了。他這時,才算對自己這樣離奇的一生有了迴望、反省。
也就鄭錦年能忍他,能聽他說個兩句話。
鄭錦年將魚鉤甩進水中,心思寧靜,還是不說話。
陳瑞發絮叨完也累了,默默陪著鄭錦年又坐了半小時,直到吃午飯,傭人來喊。
吃過午飯後,鄭錦年站在院子廊下,看著老金從客廳裏往外來迴跑,和傭人提著大包小包的,不知道什麽東西。
陳瑞發戳著拐杖,又走了來,站在鄭錦年身後:「一些花茶和點心。助眠降火的。叫老昌特意去鄉下找人碾的,我見你這後脖頸盡長痘,入秋了,要注意身體。」
花茶、點心。
鄭錦年想起來了,他媽最愛的東西。
老頭連他媽忌日都不記得,別說去祭拜,倒是記得鄭錦年也愛吃這些。
鄭錦年摸了摸後脖瘋長的痘,再寧靜的心思都散了。還是想起了周玉程。
「曉得了。走了。」
鄭錦年和老金從堂屋出去,老爺子拄著拐杖,一路送,快送到正廳茶室,最後還是在大院露天的屋簷下停住了腳,看著鄭錦年出了石階廳。
迴程路上,老金覺著傷感:「陳叔看著又滄老了,人也虛了不少。一頭白髮。唉。」
鄭錦年嗯聲:「剛出院沒一個月。這幾天,精氣神還好點……糕點分分開,你拿迴去點,再給趙燦送去點。」
「好。」
晚上九點多,鄭錦年提著糕點和茶到櫻桃園來了一趟。
鄭錦年的情緒總是繃得住的,他沒什麽繃不住,再不好的事都經歷過,沒道理這樣的感情事上還出差錯。
他不是12歲,不是15歲,不是18歲,不是22歲。
每個節點上發生的事,那時候都叫他覺得撐不住了,下一秒,他就徹底被現實生活撕碎了。他該與這個世界訣別了。
可他還是在往前走,走了一步又一步,到今天,今時今日,他已成青壯年,他的肩膀能扛很多擔子。
最初的最初,大少爺可不是這樣。
從香港來的大少爺,秉性冷清,為人倨傲,寄人籬下,一盞茶水不好吃當著麵都要吐出來,瞧不上這,瞧不上那。
他媽給了他兩巴掌。
他媽要死的時候躺在病床上,拉著他的手跟他說:「以後不能這樣了,以後要懂得收斂,要收住脾氣,要乖,要聽話,要讓人喜歡。以後,就把自己蜷起來過。」
大少不再是大少,大少能在工地上幹苦力,大少能在烈日下搬磚,大少能跪著求人給口飯。
可大少救不迴來他媽,救不迴來他妹。
他媽死前一天,他妹掉水裏淹死了,到他媽臨死,他都沒敢跟他媽說,妹妹沒了。被人害死了。
就這樣一個人扛著,挺著,陳家不叫他媽進族譜,早是趕出來的人,一場喪事也不給辦,他沒錢,他隻能草草給他媽卷了個鋪蓋,送進火葬場燒了。
後來他讀書,他上班,他賺錢,共事的人說他情緒穩,莫蕭說他勞碌命,容忍度高,耐性好。他和莫蕭也吵過架,莫蕭生氣時說過,說他迴避型人格。遇到事,是不跟人鬧,不慌,可也不理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