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歷史同人] 家父漢武帝 作者:時槐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姐姐同我說,讓我收拾些東西出去躲幾天,官府已經定下家人子啟程上京的日期。我在此時不見人影,家中必定擔心交不出人而獲罪,自然就會想辦法同遴選官說情,讓她頂上去。
「我們王家在當地不算貴族,但也稍稍有些家底與人脈。此事未必不能成,但我仍舊不安,一開始並沒有答應。隻是問她,若是沒辦好,家中當真獲罪怎麽辦?我不能因此害了父母,害了大家。
「她便說不是讓我遠行,她找的地方在城郊附近。若不成功,我外出之事家中不會伸張,我隻需能在最後關頭趕迴去,一切都來得及。我聽了這話,覺得有理。想著最多迴頭被長輩再訓一頓,便答應了。
「於是我簡單收拾了些衣物細軟,上了出城的馬車。可我怎麽也沒料到……」
王婉儀心尖顫動,牙關緊咬:「我怎麽都沒想到自己一出城就遇上山匪,直接被山匪擄了去。
「我打不過山匪,恐他們欺辱我,隻能拿自己的身份虛張聲勢,說我是官府選定的家人子,他們若敢把我怎麽樣,官府不會放過他們。
「那山匪頭領聽了這話愣在當場,臉色鐵青,質問身邊人,消息為何有誤。我從他們話語中得知,他們躲藏山中,流動作案,但並非魯莽無腦。
「他們一直隻對付外地客商,選哪種家中勢力不強,尤其在本地沒有人脈關係的。劫掠完就走,隻求錢財,不害人命。
「這類案子,苦主無權無勢無人脈,就算狀告,當地官府見事情鬧得不大,諸多顧忌,一般不會花太大力氣來剿匪。尋常搜捕,他們有經驗,自然能應對。
「這迴他們接到消息,聽聞有益州客商路過,就想同以往一樣幹上一票。哪知馬車內沒有太多貨物財物,隻有我這麽個小女娘並一些細軟。
「他們當時就有些奇怪,但沒有深想,也來不及深想。他們聽到遠處傳來動靜,明顯有他人正朝這邊過來。他們恐涉及人員太多,撞上本地豪強,隻能先將我擄迴山寨再議。
「我將身份暴出,他們疑竇漸生。我趁機詢問他們消息從何而來。那頭領說,是接到一封信。我看過那封信,信上字跡像是故意寫得歪歪扭扭,不可辨認。但我認得上麵的墨跡。」
王婉儀雙目赤紅:「我與王夫人平日無事會做些小玩意,香囊香包或是硯台墨條。那墨是我們親手做的,與別家不同,除尋常墨香外,還會有股淡淡的花香,磨墨書寫,能留存三日。
「而且未免家中發現,我出城之事隻有我與王夫人二人得知。消息是誰放出來的,幾乎不言而喻,唯有……唯有……」
王婉儀閉上眼,好一會兒後才緩緩睜開:「我與山匪首領同時猜到這是一個局,但兩人還沒來得及互通消息,商量出個對策,外麵就傳,官兵殺上來了。
「山匪首領再顧不得我,隻能將我先捆起來出去應戰。我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隻聽到混亂的廝殺喊叫之聲,然後起火了。
「我用腳夠到旁邊的瓦罐將之打破,用碎瓦片不斷地去磨手上的繩索,等我磨斷脫去桎梏,火勢已經越來越大。
「我忍著痛在火海裏找到一條出路,卻在衝出山寨時因為慌張滾落山坡,掉進河流,被水勢衝到下遊案上,然後……」
趙過瞭然:「然後遇到了我?」
王婉儀點頭。
趙過偏身抱住她,越發心疼,難以想像她當日所麵臨的是何等情景。
王婉儀感受到他的關切,心中一暖,胸腔裏那股憤恨與捅出也少了幾分。
她繼續說:「怪我太相信她。我是真從沒想過她會害我。後來想想,她若要如願,單單讓我離開怎麽夠,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我名聲盡毀,再不能做家人子,甚至是……我死了。」
最後三個字,王婉儀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她譏笑道:「尋常客商被劫,官府貪生怕死,恐己方傷亡過重,不願盡全力也就罷了。但我是家人子。
「即便此事一出,不管我是否清白,都不可能再入宮。但有人膽敢劫掠家人子,就是藐視官府,挑釁朝廷。
「上麵得知定會問詢追責,官府如何坐得住,自然是傾巢出動,不死不休。如此至少能挽迴顏麵,同朝廷交差。
「她隻需讓人在剿匪時動點手。我死了,被利用的山匪死了,這場陰謀就能用埋地下,再無人得知。」
劉據眸光閃動:「你怎知他們在剿匪時動了手?」
王婉儀嗤笑:「民婦被郎君所救,在郎君家養傷許久。傷好後,民婦曾找了個藉口瞞著郎君返迴家鄉,聽聞……聽聞因我之事,父母大受刺激,急火攻心,臥床不起,沒多久就去了。」
先前言說自己,王婉儀始終強忍著,如今提到父母,心中悲痛如洪水肆虐,潸然淚下。
「阿父阿母子嗣艱難,除我外,再無旁的孩子。他們一走,伯父家便順理成章以兄弟之名接管所有田畝家業。」
王婉儀咬牙切齒。
聽出她言外之音,劉據問道:「你懷疑你父母的死不尋常?」
「是。彼時阿父阿母不到四十,身體康健,並未見任何舊疾與病痛。就算因我出事,他們確實大受刺激,急火攻心,病倒在床,這些都有可能。但如何就……如何就會沒了呢。我不信。我無法相信!」
王婉儀痛苦道:「尤其……尤其據說那時是伯父與堂兄主持我家事務,父母多日不曾露麵。
「我們王家在當地不算貴族,但也稍稍有些家底與人脈。此事未必不能成,但我仍舊不安,一開始並沒有答應。隻是問她,若是沒辦好,家中當真獲罪怎麽辦?我不能因此害了父母,害了大家。
「她便說不是讓我遠行,她找的地方在城郊附近。若不成功,我外出之事家中不會伸張,我隻需能在最後關頭趕迴去,一切都來得及。我聽了這話,覺得有理。想著最多迴頭被長輩再訓一頓,便答應了。
「於是我簡單收拾了些衣物細軟,上了出城的馬車。可我怎麽也沒料到……」
王婉儀心尖顫動,牙關緊咬:「我怎麽都沒想到自己一出城就遇上山匪,直接被山匪擄了去。
「我打不過山匪,恐他們欺辱我,隻能拿自己的身份虛張聲勢,說我是官府選定的家人子,他們若敢把我怎麽樣,官府不會放過他們。
「那山匪頭領聽了這話愣在當場,臉色鐵青,質問身邊人,消息為何有誤。我從他們話語中得知,他們躲藏山中,流動作案,但並非魯莽無腦。
「他們一直隻對付外地客商,選哪種家中勢力不強,尤其在本地沒有人脈關係的。劫掠完就走,隻求錢財,不害人命。
「這類案子,苦主無權無勢無人脈,就算狀告,當地官府見事情鬧得不大,諸多顧忌,一般不會花太大力氣來剿匪。尋常搜捕,他們有經驗,自然能應對。
「這迴他們接到消息,聽聞有益州客商路過,就想同以往一樣幹上一票。哪知馬車內沒有太多貨物財物,隻有我這麽個小女娘並一些細軟。
「他們當時就有些奇怪,但沒有深想,也來不及深想。他們聽到遠處傳來動靜,明顯有他人正朝這邊過來。他們恐涉及人員太多,撞上本地豪強,隻能先將我擄迴山寨再議。
「我將身份暴出,他們疑竇漸生。我趁機詢問他們消息從何而來。那頭領說,是接到一封信。我看過那封信,信上字跡像是故意寫得歪歪扭扭,不可辨認。但我認得上麵的墨跡。」
王婉儀雙目赤紅:「我與王夫人平日無事會做些小玩意,香囊香包或是硯台墨條。那墨是我們親手做的,與別家不同,除尋常墨香外,還會有股淡淡的花香,磨墨書寫,能留存三日。
「而且未免家中發現,我出城之事隻有我與王夫人二人得知。消息是誰放出來的,幾乎不言而喻,唯有……唯有……」
王婉儀閉上眼,好一會兒後才緩緩睜開:「我與山匪首領同時猜到這是一個局,但兩人還沒來得及互通消息,商量出個對策,外麵就傳,官兵殺上來了。
「山匪首領再顧不得我,隻能將我先捆起來出去應戰。我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隻聽到混亂的廝殺喊叫之聲,然後起火了。
「我用腳夠到旁邊的瓦罐將之打破,用碎瓦片不斷地去磨手上的繩索,等我磨斷脫去桎梏,火勢已經越來越大。
「我忍著痛在火海裏找到一條出路,卻在衝出山寨時因為慌張滾落山坡,掉進河流,被水勢衝到下遊案上,然後……」
趙過瞭然:「然後遇到了我?」
王婉儀點頭。
趙過偏身抱住她,越發心疼,難以想像她當日所麵臨的是何等情景。
王婉儀感受到他的關切,心中一暖,胸腔裏那股憤恨與捅出也少了幾分。
她繼續說:「怪我太相信她。我是真從沒想過她會害我。後來想想,她若要如願,單單讓我離開怎麽夠,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我名聲盡毀,再不能做家人子,甚至是……我死了。」
最後三個字,王婉儀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她譏笑道:「尋常客商被劫,官府貪生怕死,恐己方傷亡過重,不願盡全力也就罷了。但我是家人子。
「即便此事一出,不管我是否清白,都不可能再入宮。但有人膽敢劫掠家人子,就是藐視官府,挑釁朝廷。
「上麵得知定會問詢追責,官府如何坐得住,自然是傾巢出動,不死不休。如此至少能挽迴顏麵,同朝廷交差。
「她隻需讓人在剿匪時動點手。我死了,被利用的山匪死了,這場陰謀就能用埋地下,再無人得知。」
劉據眸光閃動:「你怎知他們在剿匪時動了手?」
王婉儀嗤笑:「民婦被郎君所救,在郎君家養傷許久。傷好後,民婦曾找了個藉口瞞著郎君返迴家鄉,聽聞……聽聞因我之事,父母大受刺激,急火攻心,臥床不起,沒多久就去了。」
先前言說自己,王婉儀始終強忍著,如今提到父母,心中悲痛如洪水肆虐,潸然淚下。
「阿父阿母子嗣艱難,除我外,再無旁的孩子。他們一走,伯父家便順理成章以兄弟之名接管所有田畝家業。」
王婉儀咬牙切齒。
聽出她言外之音,劉據問道:「你懷疑你父母的死不尋常?」
「是。彼時阿父阿母不到四十,身體康健,並未見任何舊疾與病痛。就算因我出事,他們確實大受刺激,急火攻心,病倒在床,這些都有可能。但如何就……如何就會沒了呢。我不信。我無法相信!」
王婉儀痛苦道:「尤其……尤其據說那時是伯父與堂兄主持我家事務,父母多日不曾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