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歷史同人] 家父漢武帝 作者:時槐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點王大郎是不知的。
王夫人繼續說:「太後彌留之際所在意之人,子女中陛下已為帝王,平陽、隆慮、南宮皆是公主,權勢地位在手,不必憂心。
「唯獨修成君,非皇姓,乃她入宮前與民間丈夫所出,與陛下到底隔了一層。太後懇請陛下善待修成君,並善待修成君的子女。
「另外太後也猜到自己去後,田王兩家恐會衰落,故為了維持娘家尊榮,向陛下求了一門親事。讓陛下日後選一公主嫁入其娘家,以保富貴。
「至於是田家還是王家,亦或哪位小郎君。太後沒提,便是給陛下考量的餘地。
「太後言辭懇切,聲聲泣淚,都非過分要求,陛下如何能不應?隻是彼時公主們年歲都不大,便沒有宣揚。」
王大郎訝然。
王夫人起身走到桌案前,打開其中一個匣子,慢慢一匣子珠寶:「這是近日王家托人送來的。眼見衛長鄂邑諸邑都已長成,到了說親的年紀,王家自然想把事情早點落定。」
王大郎眼珠轉動:「那這公主……」
「田家王家這輩,老的老,小的小。年歲上能匹配的唯有一個王充耳。王充耳既無將相之才,又無宋玉之貌。王家現今的門第也就那樣。他們倒是想要嫡公主,可皇後怎會願意?」
也便是說,隻能是鄂邑。可即便是鄂邑,也是皇女,有封地有食邑的。王家不虧。
王夫人勾唇:「所以你隻需大膽去同王家提合作之事,王家必會答應。順便轉告他們,他們所求我應了。隻是太後故去數年,此事陛下沒主動提,不知是何態度,我需找機會先探探口風,徐徐圖之。」
事情太容易辦到,可顯不出她在這份同盟中的重要性。
王大郎心領神會,笑道:「臣知道該怎麽做。」
********
北門甲第一隅,趙宅。
趙嬰齊手中也拿著一份從東宮謄抄來的竹簡,他不懂此道,看不太明白,可瞧著上頭條理清晰、羅列整齊的一條條一項項,甚至重要之處還有註解與補充,便知太子是花費了心血的,並非胡亂寫寫。
再看身邊桌案,上頭擺著一柄放大鏡,一個指南針,一套馬具,旁邊還有另一份竹簡記錄。
記錄中排在前的自然是劁豬與黑室養雞,其次為新式桌椅與點心吃食,其下還跟著馬球、舞獅。
心腹侍從忍不住感慨:「大漢太子可真能折騰,偏偏他都能折騰出名堂來。吃喝玩樂之物便罷,似指南針馬具等東西,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舉足輕重。
「他才幾歲,這麽小年紀,怎麽就有這麽多想法呢?他弄出來的這些東西,多少才名遠播、能力卓絕的人都辦不到。但他就是可以,就是有這份能耐。
「有這般出眾的兒子,也怪不得陛下千般疼寵,萬般喜愛。不但各種封賞,上林苑隨他去,還專門為之修建博望苑。」
侍從是真心好奇,也是真心佩服。
然趙嬰齊的心情就有點複雜了。他也是佩服的,可佩服之餘,又有些羨慕與嫉妒,還有點遺憾,心中不自覺生出幾分酸楚:「大漢陛下當真好命。」
好命到不但坐擁萬裏江山,權掌天下,富有九州,還生出這麽個驚才絕艷的繼承人。
劉據不過六七歲便有此等成就,往後發展必定不可小覷。
他也有兒子,還有好幾個,但都普普通通,說不上愚笨,也談不上聰慧,不論讀書識字,還是騎射娛樂,皆平平無奇。
真要說起來,最能拿得出手的竟是不知是不是他血脈的劉繁。
想到此,趙嬰齊頓住,轉頭詢問侍從:「南越那邊可有新的進展?」
「暫時沒有。但上迴繁小郎君來信時便說已經收攏了我們的餘部,擬定了計劃,並在宮裏做了布置,隻等時機成熟就能行事。如今想來該快了。」
趙嬰齊點頭。
劉繁也不過十來歲,孤身入越僅半年,能做到這個程度已十分不易。當初來信定下一年之期,一年內必讓他歸國,他是不太信的。
但觀目前發展,劉繁所做種種,竟大有可為,指日可待。
此等心性手段,或許不能與劉據類比,卻也是人群中的佼佼者,比他其他兒子要強上許多。隻是……
趙嬰齊眼眸深沉,幽幽發問:「你說,他真是我兒子嗎?」
侍從愣住,不知如何作答,隻覺無語至極。
跟劉陵魚水之歡、甜言蜜語的人是你,兒子是不是你的,你不清楚,來問我?我怎麽可能知道!
侍從躊躇著,幾番猶豫,再三思量,才勉強想好措辭:「繁小郎君的眼睛與主子十分相似。」
這是實情,卻也隻是眼睛。所以是與不是,隻能憑趙嬰齊自由心證。
趙嬰齊一嘆,心頭尋思著,或許是吧。畢竟劉陵如釣魚般釣著的男人不少,但真正與之有染的,除自己外,似乎唯有張次公。
劉陵是個傲氣的人,不是誰都配讓她生孩子。即便這個孩子是為她自己所生,對孩子生父的要求也絕不會將就。此人身份不能低,地位不能低,血脈也必須高貴。
張次公是不夠格的,並且劉陵勾搭上張次公是在近幾年,時間對不上。
這麽看,確實是自己親子的可能性高。
但劉陵那個性子,鬼知道她還有沒有別的野男人?
他們之間談不上什麽深情厚誼,不過露水情緣,各取所需,互求刺激。對她暗地裏那些齷齪事,他並非全都知曉,相反不知道的更多。譬如造反,東窗事發前,他就全然不知。
王夫人繼續說:「太後彌留之際所在意之人,子女中陛下已為帝王,平陽、隆慮、南宮皆是公主,權勢地位在手,不必憂心。
「唯獨修成君,非皇姓,乃她入宮前與民間丈夫所出,與陛下到底隔了一層。太後懇請陛下善待修成君,並善待修成君的子女。
「另外太後也猜到自己去後,田王兩家恐會衰落,故為了維持娘家尊榮,向陛下求了一門親事。讓陛下日後選一公主嫁入其娘家,以保富貴。
「至於是田家還是王家,亦或哪位小郎君。太後沒提,便是給陛下考量的餘地。
「太後言辭懇切,聲聲泣淚,都非過分要求,陛下如何能不應?隻是彼時公主們年歲都不大,便沒有宣揚。」
王大郎訝然。
王夫人起身走到桌案前,打開其中一個匣子,慢慢一匣子珠寶:「這是近日王家托人送來的。眼見衛長鄂邑諸邑都已長成,到了說親的年紀,王家自然想把事情早點落定。」
王大郎眼珠轉動:「那這公主……」
「田家王家這輩,老的老,小的小。年歲上能匹配的唯有一個王充耳。王充耳既無將相之才,又無宋玉之貌。王家現今的門第也就那樣。他們倒是想要嫡公主,可皇後怎會願意?」
也便是說,隻能是鄂邑。可即便是鄂邑,也是皇女,有封地有食邑的。王家不虧。
王夫人勾唇:「所以你隻需大膽去同王家提合作之事,王家必會答應。順便轉告他們,他們所求我應了。隻是太後故去數年,此事陛下沒主動提,不知是何態度,我需找機會先探探口風,徐徐圖之。」
事情太容易辦到,可顯不出她在這份同盟中的重要性。
王大郎心領神會,笑道:「臣知道該怎麽做。」
********
北門甲第一隅,趙宅。
趙嬰齊手中也拿著一份從東宮謄抄來的竹簡,他不懂此道,看不太明白,可瞧著上頭條理清晰、羅列整齊的一條條一項項,甚至重要之處還有註解與補充,便知太子是花費了心血的,並非胡亂寫寫。
再看身邊桌案,上頭擺著一柄放大鏡,一個指南針,一套馬具,旁邊還有另一份竹簡記錄。
記錄中排在前的自然是劁豬與黑室養雞,其次為新式桌椅與點心吃食,其下還跟著馬球、舞獅。
心腹侍從忍不住感慨:「大漢太子可真能折騰,偏偏他都能折騰出名堂來。吃喝玩樂之物便罷,似指南針馬具等東西,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舉足輕重。
「他才幾歲,這麽小年紀,怎麽就有這麽多想法呢?他弄出來的這些東西,多少才名遠播、能力卓絕的人都辦不到。但他就是可以,就是有這份能耐。
「有這般出眾的兒子,也怪不得陛下千般疼寵,萬般喜愛。不但各種封賞,上林苑隨他去,還專門為之修建博望苑。」
侍從是真心好奇,也是真心佩服。
然趙嬰齊的心情就有點複雜了。他也是佩服的,可佩服之餘,又有些羨慕與嫉妒,還有點遺憾,心中不自覺生出幾分酸楚:「大漢陛下當真好命。」
好命到不但坐擁萬裏江山,權掌天下,富有九州,還生出這麽個驚才絕艷的繼承人。
劉據不過六七歲便有此等成就,往後發展必定不可小覷。
他也有兒子,還有好幾個,但都普普通通,說不上愚笨,也談不上聰慧,不論讀書識字,還是騎射娛樂,皆平平無奇。
真要說起來,最能拿得出手的竟是不知是不是他血脈的劉繁。
想到此,趙嬰齊頓住,轉頭詢問侍從:「南越那邊可有新的進展?」
「暫時沒有。但上迴繁小郎君來信時便說已經收攏了我們的餘部,擬定了計劃,並在宮裏做了布置,隻等時機成熟就能行事。如今想來該快了。」
趙嬰齊點頭。
劉繁也不過十來歲,孤身入越僅半年,能做到這個程度已十分不易。當初來信定下一年之期,一年內必讓他歸國,他是不太信的。
但觀目前發展,劉繁所做種種,竟大有可為,指日可待。
此等心性手段,或許不能與劉據類比,卻也是人群中的佼佼者,比他其他兒子要強上許多。隻是……
趙嬰齊眼眸深沉,幽幽發問:「你說,他真是我兒子嗎?」
侍從愣住,不知如何作答,隻覺無語至極。
跟劉陵魚水之歡、甜言蜜語的人是你,兒子是不是你的,你不清楚,來問我?我怎麽可能知道!
侍從躊躇著,幾番猶豫,再三思量,才勉強想好措辭:「繁小郎君的眼睛與主子十分相似。」
這是實情,卻也隻是眼睛。所以是與不是,隻能憑趙嬰齊自由心證。
趙嬰齊一嘆,心頭尋思著,或許是吧。畢竟劉陵如釣魚般釣著的男人不少,但真正與之有染的,除自己外,似乎唯有張次公。
劉陵是個傲氣的人,不是誰都配讓她生孩子。即便這個孩子是為她自己所生,對孩子生父的要求也絕不會將就。此人身份不能低,地位不能低,血脈也必須高貴。
張次公是不夠格的,並且劉陵勾搭上張次公是在近幾年,時間對不上。
這麽看,確實是自己親子的可能性高。
但劉陵那個性子,鬼知道她還有沒有別的野男人?
他們之間談不上什麽深情厚誼,不過露水情緣,各取所需,互求刺激。對她暗地裏那些齷齪事,他並非全都知曉,相反不知道的更多。譬如造反,東窗事發前,他就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