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牛根生夢遊來到孔子的故鄉曲缻!聽老人家講大道理:


    眾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既會唱歌,又會彈琴作曲。他在與人一同唱歌時,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請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聽,然後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針並不是培養一些死讀書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麵發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師襄學琴,某天師襄交給他一首曲子,讓他自已練習,他足足練了十來天,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師襄忍不住了,說“你可以換個曲子練練了。”孔子答到“我雖然已熟悉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個曲子練了。”不料孔子迴答“我還沒有領悟到它的音樂形象哩。”


    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好似變了人樣。這次不待師襄發問,孔了就先說道:“我已經體會到音樂形象了,黑黝黝的,個兒高高的,目光深遠,似有王者氣概,此人非文王莫屬也。”師襄聽罷,大吃一驚,因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


    孔子也可說是一流的音樂鑒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二、發憤忘食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隻得怏怏而迴。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麽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三、後悔莫及


    高牆上麵厚而下麵薄,不一定會坍塌(tan1ta1),但是,下起大雨的時候,大水衝擊的時候,卻必然會先坍塌。


    草木的根紮得淺,平時不一定就會歪倒,但是,在狂風暴雨襲來的時候,卻必然會先被連根拔起。


    君子在國家之中,不崇尚仁義、尊重賢臣以處理各種事務,不一定會亡國,但是,一旦有了特殊的事變,遇到諸侯互相爭戰的時候,人忙著逃跑,車子飛奔,禍患突然降臨,才開始產生憂愁,以至於喊得口幹舌燥,仰天長歎,希望著獲得安寧,豈不是太晚了嗎?


    孔子說:“事前不謹慎小心,而過後悔恨,唉!即使悔恨也已經來不及了。”


    四、為君之道


    魯莊公二十八年,魯國遭遇了災荒,大臣臧孫辰提議向齊國買米。孔子說:“君子治理國家,一定要準備下三年的積蓄。遇到災荒的當年就向別的國家買糧食,這是國君的失職。”


    孔子說:“國家有道,即使是刑罰增加了,也等於沒有刑罰。國家無道,即使把所有犯法的人都殺掉,也永遠殺不盡。”孔子說:“商湯與周武王並非因為一方麵的善而興盛起來的,夏桀、商紂並非因為一方麵的惡而亡國的。


    夏商周三個朝代的興亡,在於平時的所作所為,平時積聚的善多,即使有一方麵的惡,這也隻算是過失,不足以使它滅亡;積聚的惡多,即使有一方麵的善,這也隻算是無意之中碰上的,不足以興盛。”


    五、失人失言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在鄉裏間,貌溫恭謙,表現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於明辨,對答如流;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於說實話;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根據人的性格特征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1、評落水救人


    有一個人掉到水裏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2、孔子學琴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王肅注:“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悅。”王釋“學”與“習”為一義,似專指誦讀。但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誦習”僅是“一端”(見劉寶楠《論語正義》)。皇侃疏“時習”說:“凡學有三時。”一指年歲,二指季節,三指晨夕。近人蔣伯潛認為“學是知新,習是溫故”(《十三經概論》)。


    1、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論語》


    2、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3、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丘


    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論語》


    6、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論語》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論語.季氏》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13、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論語》


    1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孔子《論語》


    1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論語》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1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論語》


    19、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論語》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論語·衛靈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論語》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論語》


    2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2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孔子


    26、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孔丘《論語》


    27、與人交,推其長者,諱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論語》


    29、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論語》


    3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語》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論語·裏仁》


    34、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論語》


    3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37、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論語》


    38、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孔子


    39、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論語》


    41、知恥近乎勇。——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4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丘《論語》


    44、八佾舞於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論語》


    4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6、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論語》


    4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柔寡斷或和顏悅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孔子《論語》


    48、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孔丘


    4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論語》


    50、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論語》


    51、與朋友交,嚴而有信。——孔丘


    5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5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論語》


    5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孔丘《論語》


    5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孔子《中庸》


    56、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丘


    5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論語·子路》


    58、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5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孔子


    6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6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論語》


    6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孔子


    63、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論語》


    6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論語》


    6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


    6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論語》


    67、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孔子


    6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孔子《論語》


    69、“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論語》


    7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論語》


    71、過而不改,是謂過也。——孔子


    72、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論語》


    73、不貳過。(犯過的錯誤不再重犯。)——孔子《論語·雍也》


    74、賢哉迴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賢在迴也!——孔子《論語》


    75、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論語》


    76、“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寧戚。”——孔子《論語》


    77、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論語》


    78、“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孔子《論語》


    79、“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論語》


    80、民無信不立。——孔丘


    81、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論語》


    8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孔子


    83、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孔子《論語》


    84、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論語》


    85、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孔子《論語》


    86、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論語》


    8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88、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論語》


    89、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孔子《論語》


    9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andian閃點情話網)——孔子《論語》


    91、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9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論語》


    9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論語衛靈公》


    9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丘


    9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孔子《孝經》


    96、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論語》


    97、學而不已,闔棺乃止。——孔子


    98、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孔子《孝經》


    99、吾與迴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迴也不愚。——孔子《論語》


    100、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孔丘《論語》


    牛根生夢遊聽了老人家一逝言,終於拔開雲霧見青天啦:感覺這世界上活著的沒有一個聰明過嶺南鬼才的人!終於在死人堆裏找出一個知夫者也的孔子是比嶺南鬼才多一些學文!不過就是五十知天命這句話好像不對吧!很多人活到七老八十還不知道天命吧!李嘉誠那麽多錢?活到九十多歲還不知道資捐一些給嶺南鬼才這弱勢群體還說什麽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也不對!現在六十歲還沒退休呢?還夕陽紅啊!大跳廣場舞,聲音越大越跳得歡!我父親七十八歲還聽得一清二楚呢!還吹牛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啊!現在楊振寧博士還娶個二八姑娘呢!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老牛吃暖草?”


    牛根生說孔子那套落後啦!嶺南鬼才曾說過:“現在是經濟年代,數學與科技數字才是當今競爭的領域!誰掌握數字人工智能誰就是地球的主宰者!科技才是地一生產力啊!發展才是硬道理啊!”


    知天命,人生50歲才是人生黃金成熟年代啊!你的人生剛剛才走進成功年歲啊!還有20年奮鬥啊!人生七十才算老啊!50歲才是中年啊!從此人生50歲才剛剛走上正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夢奇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嶺南鬼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嶺南鬼才並收藏遊夢奇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