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牛根生夢遊中來到終南山,這裏鳥語花香,山青水秀,像陶淵明的世外桃源!牛根生看到一個野人名叫高興!牛根生問他:“你在這裏生活的開心高興麽?”高興說:“無所謂!”
一個長頭發年青人走過,牛根生說:“這位施主在這裏修行得到了什麽?”那年青人淡淡說:“我收獲了滿天的星光!”牛根生問:“你不想家麽”那年青人說:“漂天涯海角就是我的家!”
又一個老叟走過:吟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美女!狗肉穿腸過,我佛心中留?“我說:“你不是山外高人嗎,你應該不食人間煙火!”他笑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不吃煙!”
一個修女樣的女人說:“我愛大自然,更愛春暖花開,最好有個野男人求愛!載滿天星光!生個白胖小子圓滿人生!”牛根生叫龍春風問那女人為什麽來終南山隱居!那女人說:“因為愛情!”
她唱一首《又見炊煙》!那歌聲比王菲還甜美如天籟!又見炊煙-鄧麗君
詞:莊奴曲:海沼實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裏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又見炊煙升起
勾起我迴憶
願你變作彩霞
飛到我夢裏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牛根生拉著牛閏生與龍春風來到眾南山,這青山流水,飛鳥花香,小溪潺潺,好美啊!牛根生悠然吟詩了:《詠頌終南山》“結麓在仙境,心遠地自名!山高水流聲,詩入畫圖鑒!”牛根生聯想好多:
隱士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中國腹地,橫亙綿延,劃分南北兩地氣候及地域的終南山,不僅僅是一個自然的存在。古代,終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識分子進退朝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為數不多的、還存在住山隱修者的地方。
這些隱修者中有為信仰而來的和尚、尼姑、道士、居士,也有為追尋清淨、淡薄的生活而來的普通人;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學界有仵子華,也有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除中國人,還有來自日本、韓國、法國等國的“老外”。據不完全統計,長期居住在終南山的隱修者約有四五百人。他們為什麽來到這裏,又過著怎樣的隱修生活?古老的隱士文化在這裏經曆著怎樣的延續?在一位名叫智均的居士帶領下,本報獨家報道小組走進終南山,對數位茅蓬隱士進行了走訪,終南山隱士的生活逐漸清晰起來。
從今天的西安城,經子午大道,往南不到40公裏,就看見一眾起伏的山巒,綿延不絕。在雲霧天氣,它朦朧飄渺。而在晴朗的日子,從西安市區就悠然可見。這就是終南山了。終南山,在古代又被稱為太乙山、南山、地肺山。今天指秦嶺在西安之南的係列山巒,主峰太白山(太乙山)海拔3767.2米。中國的隱士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老傳說中的巢父、許由到現如今的各種隱士,其人數達數萬人,僅其中有跡可考者就達數千人。
相傳西周的開國元勳薑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終南山的磻溪穀中隱居,後以八十高齡出山,結束隱逸生涯,輔佐武王伐紂,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相;秦末漢初,有東園公、夏黃公、綺裏季、角裏四位先生,時稱“四皓”,先隱居商山,後隱居終南;“漢初三傑”的張良功成身退後“辟穀”於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終;隋唐五代的藥王孫思邈,仙家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及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等都曾隱居終南山;康熙時期的關中名士李雪木,為逃避清廷的召喚,躲到終南主峰太白山一帶,因山中乏紙,他用槲葉寫文題詩,竟至收集成《槲葉集》。至民國時期,大居士高鶴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終南山的嘉五台和南五台結茅蓬訪道修行,他隱居的茅廬猶在。
隱修原因
談到選擇終南山隱修的原因,藏傳佛教上師益喜寧寶堪布談了他的看法。2003年至今,堪布上師已陸續在終南山行持近10年。他告訴記者,從隋末靜靄率領徒眾入終南錫穀隱居並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隱居修道之風從未間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終南山的人文環境為隱修者提供了基本保障。健談的堪布上師感慨道:“終南山自古就有隱居修道的傳統,這裏的山民對隱修者也心懷尊敬。在終南山搭建一處茅蓬,往往會得到當地山民的支持,林業部門也不會過度幹涉。如今,在山裏可以隨意搭建茅蓬而無人幹涉的現象,恐怕隻能出現在終南了。”
對於選擇終南山隱居修行,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弟子、佛教律宗祖庭淨業寺方丈本如法師也有自己的體會。在終南山修行了近20年的本如法師說:“終南山北抵黃河,南依長江,西遙昆侖,東指大海,有王者之氣。祖師大德,多聚於此。在這裏修行的隱士規格都很高,一般都是國師級,出現過智正、靜淵、普安、靜藹、靈裕、虛雲等多位高僧大德。而且終南山有一種‘氣場’,能直通人心,在這裏修道易成。正如高鶴年先生在《名山遊訪記》所寫:名山修道,終南為冠。”
在大多數人的想象中,隱士們的生活一定像陶淵明詩中所描述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終南山的隱士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一路上我們看到,每個隱修者都在自己的茅蓬周圍開墾了小塊的土地,種植蔬菜、瓜果,依靠辛苦勞作而生活。除了能從自然中獲取食物,他們生活所需的油鹽、米麵、衣被,則主要來自周邊山民的布施,或者是山外親朋好友、居士的供給。即使是這些,也來之不易。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步行到離山口最近的茅蓬,至少要1個小時。由於交通極其不便,他們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必須從山下背上去。
終南山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獨特的氣候條件雖然為住山隱修提供了理想的客觀環境,但要真正在深山老林裏長期生活,困難可想而知。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蓬長期關注終南山隱士這個群體,他向我們介紹了山中隱修者的一些情況。“隱修者都是人,並不是神仙。剛上山的時候,他們首先麵臨的問題就是在荒涼的山坡上如何生活。那裏沒有房子、沒有電、沒有一件像樣的炊具。性情遲滯、懶惰的人,根本無法適應這樣的生活環境。”
圓智法師是智均帶我們去采訪的第一個隱修者。由於對山中情況缺乏了解,我們的考察活動正好趕上雨季。山路濕滑,蘆葦鬱鬱蔥蔥,時有蛇蟲出沒。鑒於此,智均建議我們先去拜訪離他的茅蓬比較近的圓智師父。
圓智師父快70歲了,慈眉善目,輕聲細語,看起來不過50來歲。他告訴我們,對於進山修行的人,第一件事是要找到可以居住的地方。他住的這個茅蓬,是智均幫忙找的。智均說,這個茅蓬是高鶴年當年隱居終南山時建起的茅蓬之一。時隔近百年,雖然房屋幾經修葺,但格局沒變。屋後有一圈石頭壘起的山牆,可看出當年的修建曾花費很大工夫。獨特之處還在於,茅蓬背後,有一個石砌的閉關房。智均告訴記者,這種閉關洞在藏地多見,在漢地卻是少見的。這裏以前很可能住過高僧。
圓智師父剛來時,這個茅蓬幾近廢棄,四麵走風,鳥從天窗進出,房子裏什麽都沒有。經過辛苦修葺,才真正安頓下來。
采訪中,張蓬告訴我們,能接受艱苦清簡的生活,隱修者隻是解決了生存的問題,而克服獨住的孤獨感才是他們最難通過的一關。沒有定力、沒有恆心的修行者是很難經受得住考驗的。每年,山中都有修道不成反成癲狂的隱修者。
智均也告訴記者,“即使一個有修行基礎的人,也不一定適合住山。那不僅意味著完全放棄物質享受,也意味著麵對寂寞和孤獨。”因此,每年有很多人住進終南山,又有很多人離開終南山。
如今的終南山中已經沒有了古代那種政治型隱士。在他們當中,信仰佛道教的隱修者占大多數。另外一部分,則是生活型隱士。他們隱居終南,是出於個人精神追求,或者個人對原有生活方式的放棄,自願追逐安寧樸素的生活。他們選擇隱修,有的是因為感情失意,有的是因為經濟窘迫,有的則是因為個人對原有生活的深刻反思……
在實地采訪中,我們發現,隱修者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性格孤僻、行為古怪。相反,他們流露出的簡單、明快的個性感染了我們。他們正如比爾·波特在《空穀幽蘭》一書中所描述的,是一群快樂、和善的人。
寫到這裏,不能不再次提到我們的向導,居士智均。
智均33歲,瘦高個兒,性情柔和。在許多人眼裏,智均選擇的是一條奇怪的人生之路。他在北方的一個省會城市擁有一家公司,過著安穩的生活。可是,在2008年的秋天,他毅然選擇離開城市,經由朋友推薦,進了終南山,一住就是3年。
一路同行,我們了解到,智均自少年就離開家鄉,四處奔波,幾經得失。經曆過很多事情之後,他覺得自己帶著一大堆生命疑惑,就如攜帶著沉重的行李,無法進入未來的生活。“我很困惑,希望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調整一下自己。”智均說。
3年,對於生活在鬧市中的普通大眾來說,顯得那麽短暫。可對這些長期在深山老林裏生活的隱修者來說,則寫滿艱辛與不易。但從智均爽朗的笑聲中能感覺到,3年的隱修,不僅讓他放下了焦慮,也讓他找到內心久違的寧靜。
在智均的舊台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剩下的時間裏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喚醒我生命中所有的愛,把它奉獻給需要它的人!或許,這就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真諦吧。
除了像智均這樣追求生命真諦的隱修者,更多的是為修行而來。一日清晨,記者叩開了王道長的柴門。和大部分茅蓬一樣,柴門外掛著一塊寫著“正在清修,請勿打擾”的小木牌。經智均的提醒,我們沒有再犯以前敲門時的錯誤,而是大聲喊:“阿彌陀佛”(如果問“有人在嗎”,是不會有人開門的),等了半天,一位師父出來打開了柴門。
這位道教的師父從四川來,姓王,看上去不過30來歲。他蓄發,細目,言語態度都很柔和。記者來時,他正在院子的菜地裏鋤草。如果不是看到他頭頂的發髻,會誤以為他是來寫生的年輕畫師。
王道長的茅蓬位置非常好,位於山穀上麵的山崖下,三麵朝陽,每天太陽可以從早上曬到黃昏,大霧從來不會靠近這個地方。院子中間擺放著一張用幾塊石板搭成的小茶桌,四周擺放著用樹樁做成的凳子。
談到自己來終南山的經曆,王道長說,從少年時,便受家中叔父的影響,學習打坐。有一次靜坐,感受到很美妙的寧靜,從此念念不忘。一直到10多年後,因緣具足,大學畢業後方才出了家。被問及如何修行時,他說,隻是在山中種地養活自己,隨緣度日。
在終南山的迴途中,也碰到了骨病專家謝士元教授正在探訪終南山中的修行的草醫、道醫,完善太白草藥醫學資料。
牛根生對於隱士生活暨不向往也不興趣,別人生活方式我輩無權幹涉!但有一點我要告訴他們,做人要繼承香火然後你去當道是和和尚也是人的信仰問題,你有錢幹什麽都是對的!你連老婆都討不到走去過與世隔絕的苦行修道生活,這要對得起你父母麽?你人生對誰負責過?逃避生活壓力不是人生唯一的選擇!我師父就是高臥隱士!但他雖然生意失敗攢錢沒多少,但他還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公益人!做隱士起碼對得起天地良心!
</p>
牛根生夢遊中來到終南山,這裏鳥語花香,山青水秀,像陶淵明的世外桃源!牛根生看到一個野人名叫高興!牛根生問他:“你在這裏生活的開心高興麽?”高興說:“無所謂!”
一個長頭發年青人走過,牛根生說:“這位施主在這裏修行得到了什麽?”那年青人淡淡說:“我收獲了滿天的星光!”牛根生問:“你不想家麽”那年青人說:“漂天涯海角就是我的家!”
又一個老叟走過:吟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美女!狗肉穿腸過,我佛心中留?“我說:“你不是山外高人嗎,你應該不食人間煙火!”他笑說:“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不吃煙!”
一個修女樣的女人說:“我愛大自然,更愛春暖花開,最好有個野男人求愛!載滿天星光!生個白胖小子圓滿人生!”牛根生叫龍春風問那女人為什麽來終南山隱居!那女人說:“因為愛情!”
她唱一首《又見炊煙》!那歌聲比王菲還甜美如天籟!又見炊煙-鄧麗君
詞:莊奴曲:海沼實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裏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又見炊煙升起
勾起我迴憶
願你變作彩霞
飛到我夢裏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隻有你
牛根生拉著牛閏生與龍春風來到眾南山,這青山流水,飛鳥花香,小溪潺潺,好美啊!牛根生悠然吟詩了:《詠頌終南山》“結麓在仙境,心遠地自名!山高水流聲,詩入畫圖鑒!”牛根生聯想好多:
隱士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中國腹地,橫亙綿延,劃分南北兩地氣候及地域的終南山,不僅僅是一個自然的存在。古代,終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識分子進退朝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為數不多的、還存在住山隱修者的地方。
這些隱修者中有為信仰而來的和尚、尼姑、道士、居士,也有為追尋清淨、淡薄的生活而來的普通人;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學界有仵子華,也有剛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除中國人,還有來自日本、韓國、法國等國的“老外”。據不完全統計,長期居住在終南山的隱修者約有四五百人。他們為什麽來到這裏,又過著怎樣的隱修生活?古老的隱士文化在這裏經曆著怎樣的延續?在一位名叫智均的居士帶領下,本報獨家報道小組走進終南山,對數位茅蓬隱士進行了走訪,終南山隱士的生活逐漸清晰起來。
從今天的西安城,經子午大道,往南不到40公裏,就看見一眾起伏的山巒,綿延不絕。在雲霧天氣,它朦朧飄渺。而在晴朗的日子,從西安市區就悠然可見。這就是終南山了。終南山,在古代又被稱為太乙山、南山、地肺山。今天指秦嶺在西安之南的係列山巒,主峰太白山(太乙山)海拔3767.2米。中國的隱士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老傳說中的巢父、許由到現如今的各種隱士,其人數達數萬人,僅其中有跡可考者就達數千人。
相傳西周的開國元勳薑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終南山的磻溪穀中隱居,後以八十高齡出山,結束隱逸生涯,輔佐武王伐紂,建功立業,成為一代名相;秦末漢初,有東園公、夏黃公、綺裏季、角裏四位先生,時稱“四皓”,先隱居商山,後隱居終南;“漢初三傑”的張良功成身退後“辟穀”於終南山南麓的紫柏山,得以善終;隋唐五代的藥王孫思邈,仙家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及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等都曾隱居終南山;康熙時期的關中名士李雪木,為逃避清廷的召喚,躲到終南主峰太白山一帶,因山中乏紙,他用槲葉寫文題詩,竟至收集成《槲葉集》。至民國時期,大居士高鶴年先生晚年也曾在終南山的嘉五台和南五台結茅蓬訪道修行,他隱居的茅廬猶在。
隱修原因
談到選擇終南山隱修的原因,藏傳佛教上師益喜寧寶堪布談了他的看法。2003年至今,堪布上師已陸續在終南山行持近10年。他告訴記者,從隋末靜靄率領徒眾入終南錫穀隱居並建七十二茅蓬至今,住山隱居修道之風從未間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終南山的人文環境為隱修者提供了基本保障。健談的堪布上師感慨道:“終南山自古就有隱居修道的傳統,這裏的山民對隱修者也心懷尊敬。在終南山搭建一處茅蓬,往往會得到當地山民的支持,林業部門也不會過度幹涉。如今,在山裏可以隨意搭建茅蓬而無人幹涉的現象,恐怕隻能出現在終南了。”
對於選擇終南山隱居修行,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弟子、佛教律宗祖庭淨業寺方丈本如法師也有自己的體會。在終南山修行了近20年的本如法師說:“終南山北抵黃河,南依長江,西遙昆侖,東指大海,有王者之氣。祖師大德,多聚於此。在這裏修行的隱士規格都很高,一般都是國師級,出現過智正、靜淵、普安、靜藹、靈裕、虛雲等多位高僧大德。而且終南山有一種‘氣場’,能直通人心,在這裏修道易成。正如高鶴年先生在《名山遊訪記》所寫:名山修道,終南為冠。”
在大多數人的想象中,隱士們的生活一定像陶淵明詩中所描述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終南山的隱士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
一路上我們看到,每個隱修者都在自己的茅蓬周圍開墾了小塊的土地,種植蔬菜、瓜果,依靠辛苦勞作而生活。除了能從自然中獲取食物,他們生活所需的油鹽、米麵、衣被,則主要來自周邊山民的布施,或者是山外親朋好友、居士的供給。即使是這些,也來之不易。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步行到離山口最近的茅蓬,至少要1個小時。由於交通極其不便,他們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必須從山下背上去。
終南山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獨特的氣候條件雖然為住山隱修提供了理想的客觀環境,但要真正在深山老林裏長期生活,困難可想而知。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蓬長期關注終南山隱士這個群體,他向我們介紹了山中隱修者的一些情況。“隱修者都是人,並不是神仙。剛上山的時候,他們首先麵臨的問題就是在荒涼的山坡上如何生活。那裏沒有房子、沒有電、沒有一件像樣的炊具。性情遲滯、懶惰的人,根本無法適應這樣的生活環境。”
圓智法師是智均帶我們去采訪的第一個隱修者。由於對山中情況缺乏了解,我們的考察活動正好趕上雨季。山路濕滑,蘆葦鬱鬱蔥蔥,時有蛇蟲出沒。鑒於此,智均建議我們先去拜訪離他的茅蓬比較近的圓智師父。
圓智師父快70歲了,慈眉善目,輕聲細語,看起來不過50來歲。他告訴我們,對於進山修行的人,第一件事是要找到可以居住的地方。他住的這個茅蓬,是智均幫忙找的。智均說,這個茅蓬是高鶴年當年隱居終南山時建起的茅蓬之一。時隔近百年,雖然房屋幾經修葺,但格局沒變。屋後有一圈石頭壘起的山牆,可看出當年的修建曾花費很大工夫。獨特之處還在於,茅蓬背後,有一個石砌的閉關房。智均告訴記者,這種閉關洞在藏地多見,在漢地卻是少見的。這裏以前很可能住過高僧。
圓智師父剛來時,這個茅蓬幾近廢棄,四麵走風,鳥從天窗進出,房子裏什麽都沒有。經過辛苦修葺,才真正安頓下來。
采訪中,張蓬告訴我們,能接受艱苦清簡的生活,隱修者隻是解決了生存的問題,而克服獨住的孤獨感才是他們最難通過的一關。沒有定力、沒有恆心的修行者是很難經受得住考驗的。每年,山中都有修道不成反成癲狂的隱修者。
智均也告訴記者,“即使一個有修行基礎的人,也不一定適合住山。那不僅意味著完全放棄物質享受,也意味著麵對寂寞和孤獨。”因此,每年有很多人住進終南山,又有很多人離開終南山。
如今的終南山中已經沒有了古代那種政治型隱士。在他們當中,信仰佛道教的隱修者占大多數。另外一部分,則是生活型隱士。他們隱居終南,是出於個人精神追求,或者個人對原有生活方式的放棄,自願追逐安寧樸素的生活。他們選擇隱修,有的是因為感情失意,有的是因為經濟窘迫,有的則是因為個人對原有生活的深刻反思……
在實地采訪中,我們發現,隱修者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性格孤僻、行為古怪。相反,他們流露出的簡單、明快的個性感染了我們。他們正如比爾·波特在《空穀幽蘭》一書中所描述的,是一群快樂、和善的人。
寫到這裏,不能不再次提到我們的向導,居士智均。
智均33歲,瘦高個兒,性情柔和。在許多人眼裏,智均選擇的是一條奇怪的人生之路。他在北方的一個省會城市擁有一家公司,過著安穩的生活。可是,在2008年的秋天,他毅然選擇離開城市,經由朋友推薦,進了終南山,一住就是3年。
一路同行,我們了解到,智均自少年就離開家鄉,四處奔波,幾經得失。經曆過很多事情之後,他覺得自己帶著一大堆生命疑惑,就如攜帶著沉重的行李,無法進入未來的生活。“我很困惑,希望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調整一下自己。”智均說。
3年,對於生活在鬧市中的普通大眾來說,顯得那麽短暫。可對這些長期在深山老林裏生活的隱修者來說,則寫滿艱辛與不易。但從智均爽朗的笑聲中能感覺到,3年的隱修,不僅讓他放下了焦慮,也讓他找到內心久違的寧靜。
在智均的舊台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剩下的時間裏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喚醒我生命中所有的愛,把它奉獻給需要它的人!或許,這就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真諦吧。
除了像智均這樣追求生命真諦的隱修者,更多的是為修行而來。一日清晨,記者叩開了王道長的柴門。和大部分茅蓬一樣,柴門外掛著一塊寫著“正在清修,請勿打擾”的小木牌。經智均的提醒,我們沒有再犯以前敲門時的錯誤,而是大聲喊:“阿彌陀佛”(如果問“有人在嗎”,是不會有人開門的),等了半天,一位師父出來打開了柴門。
這位道教的師父從四川來,姓王,看上去不過30來歲。他蓄發,細目,言語態度都很柔和。記者來時,他正在院子的菜地裏鋤草。如果不是看到他頭頂的發髻,會誤以為他是來寫生的年輕畫師。
王道長的茅蓬位置非常好,位於山穀上麵的山崖下,三麵朝陽,每天太陽可以從早上曬到黃昏,大霧從來不會靠近這個地方。院子中間擺放著一張用幾塊石板搭成的小茶桌,四周擺放著用樹樁做成的凳子。
談到自己來終南山的經曆,王道長說,從少年時,便受家中叔父的影響,學習打坐。有一次靜坐,感受到很美妙的寧靜,從此念念不忘。一直到10多年後,因緣具足,大學畢業後方才出了家。被問及如何修行時,他說,隻是在山中種地養活自己,隨緣度日。
在終南山的迴途中,也碰到了骨病專家謝士元教授正在探訪終南山中的修行的草醫、道醫,完善太白草藥醫學資料。
牛根生對於隱士生活暨不向往也不興趣,別人生活方式我輩無權幹涉!但有一點我要告訴他們,做人要繼承香火然後你去當道是和和尚也是人的信仰問題,你有錢幹什麽都是對的!你連老婆都討不到走去過與世隔絕的苦行修道生活,這要對得起你父母麽?你人生對誰負責過?逃避生活壓力不是人生唯一的選擇!我師父就是高臥隱士!但他雖然生意失敗攢錢沒多少,但他還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公益人!做隱士起碼對得起天地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