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快穿:普通人也會有瑪麗蘇劇本嗎 作者:扮途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盛轉頭去找柯小夏告狀了:「小夏,林鏡他欺負我,他說他要把我變成太監。」
柯小夏:「……」
第41章 古代世界的路人(完)
柯小夏在這個世界活到了六十六歲,是個不錯的數字。
作為皇後,柯小夏並沒有隻待在後宮裏自己學習,而是在京城創辦了女學。
皇後這個身份,多少還是有些權利的。
由皇後創辦的女學,各家官員自然會送女兒們來上。
從官員的女兒,到商戶的女兒,再到普通人家的女兒,這條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女學包含的東西很多。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有。
君子六藝也有。
四書五經自然不會少。
來上學的學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要學習的科目。
創辦女學也並不是全無阻礙的,朝堂中總有迂腐古板的官員。
但有江明之壓著,他們也掀不起什麽風浪來。
畢竟隻是女學,而不是女子可以參加科舉,入朝為官。
這時候他們的心裏還能保持淡定。
但隨著時間過去,柯小夏的肚子還沒有動靜時,他們又坐不住了。
不少人上書讓林鏡廣納後宮。
林鏡直接在朝堂上直言:「朕這輩子隻會有皇後一個,你們也不用擔憂朕會後繼無人,宗室裏那麽多孩子,朕會挑一個合適的教導。」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格外震驚。
皇室宗親則興奮不已。
不等官員上書彈劾,外界一條流言就突然傳播開來。
這條流言是針對林鏡的。
這個時代,基本上都認為不能生育,肯定是女子的問題。
哪怕有男子的例子在,他們也會第一時間把帽子扣到女子頭上。
雖說的確是柯小夏不能生育,但外人又不知道具體情況。
他們隻是率先質疑女子,同時覺得林鏡不願意納妃一定是柯小夏善妒,準備彈劾針對柯小夏。
江明之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下麵官員有什麽動靜,他清楚的很。
哪怕他心知那些官員的彈劾毫無用處,可他還是不願意讓她備受指責。
這時候,林鏡的名聲就沒那麽重要了。
江明之直接讓人把流言傳開,說是後宮無嗣,是因為林鏡自己的原因。
林鏡到底不是在皇室正經長大的孩子,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就多了。
江盛摩拳擦掌,對於貶低林鏡一事格外興奮,江明之讓人在民間傳,江盛則去找之前那些狐朋狗友交流情感。
不過兩日,關於林鏡的各種流言就滿天飛了。
民間的流言含蓄一點,沒有直接針對林鏡,或者說是沒有指向某個人物,那些普通人也想不到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但官員就不一樣了,他們對林鏡之前的經歷,可是有所耳聞的。
他們心下驚疑不定,彈劾針對柯小夏的事情自然就先放下了。
直到江明之安排了故意作死之人,讓林鏡擴充後宮,林鏡大發雷霆,那些官員不由得又開始胡思亂想。
畢竟是流言,傳來傳去的總會變味。
這時候他們完全顧不得柯小夏,甚至不由得在想,林鏡之所以不願意納妃,後宮又隻有一個無權無勢又普普通通的柯小夏,是不是為了故意遮掩些什麽?
要不然怎麽就能麵對各種女子不為所動,隻為一個各方麵都普通的女子守身如玉呢?
越想那些官員越驚悚。
年輕點的官員更是害怕,就怕上朝時候自己表現的太突出,被林鏡看上了。
經歷過這麽一遭後,那些官員老實了。
而柯小夏創辦的女學也越來越有模有樣,不止京城裏有,在其他各地也有大大小小的女學設立。
女子拋頭露麵的機會大大增多,可能是因為溫水煮青蛙的原因,男子們都習以為常了。
直到二三十年後,允許女子參加科舉,入朝為官的這一聖旨頒布。
就仿若一滴水滴落到油鍋裏,瞬間沸騰了。
這時候,女子地位已經在他們沒防備的時候提高了很多。
上麵又有皇帝和江明之兩座大山壓著,哪怕他們再怎麽反抗不同意,也毫無用處。
柯小夏也知道,林鏡和江明之這麽做的原因,隻是因為她想。
他們愛她,所以不論她做什麽,他們都願意支持。
可隻有他們顯然是不夠的。
林鏡如今年齡也大了,在皇位上恐怕待不了多久,等他去世後,萬一新上位的皇帝打壓女子呢?
柯小夏不敢保證這一點,所以在林鏡選出下一任繼承人教導的時候,柯小夏也參與了。
這莫名其妙的喜歡,若是有用最好。
若是沒用,柯小夏也沒辦法。
隻能期望新皇對待女子一事上不會過於極端。
除了女學外,柯小夏本來還想把水泥弄出來。
畢竟想要富、先修路,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怎麽說也擁有一輩子的儲備知識,水泥自然是被柯小夏鼓搗出來了。
但想要全國推廣,難。
古代製作水泥的成本太高,哪怕修路,也需要一點一點往外擴,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物力。
最起碼在林鏡當政時期,是做不到全國推廣了。
除開修路外,就是食物產量的問題。<="<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柯小夏:「……」
第41章 古代世界的路人(完)
柯小夏在這個世界活到了六十六歲,是個不錯的數字。
作為皇後,柯小夏並沒有隻待在後宮裏自己學習,而是在京城創辦了女學。
皇後這個身份,多少還是有些權利的。
由皇後創辦的女學,各家官員自然會送女兒們來上。
從官員的女兒,到商戶的女兒,再到普通人家的女兒,這條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女學包含的東西很多。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有。
君子六藝也有。
四書五經自然不會少。
來上學的學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要學習的科目。
創辦女學也並不是全無阻礙的,朝堂中總有迂腐古板的官員。
但有江明之壓著,他們也掀不起什麽風浪來。
畢竟隻是女學,而不是女子可以參加科舉,入朝為官。
這時候他們的心裏還能保持淡定。
但隨著時間過去,柯小夏的肚子還沒有動靜時,他們又坐不住了。
不少人上書讓林鏡廣納後宮。
林鏡直接在朝堂上直言:「朕這輩子隻會有皇後一個,你們也不用擔憂朕會後繼無人,宗室裏那麽多孩子,朕會挑一個合適的教導。」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格外震驚。
皇室宗親則興奮不已。
不等官員上書彈劾,外界一條流言就突然傳播開來。
這條流言是針對林鏡的。
這個時代,基本上都認為不能生育,肯定是女子的問題。
哪怕有男子的例子在,他們也會第一時間把帽子扣到女子頭上。
雖說的確是柯小夏不能生育,但外人又不知道具體情況。
他們隻是率先質疑女子,同時覺得林鏡不願意納妃一定是柯小夏善妒,準備彈劾針對柯小夏。
江明之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下麵官員有什麽動靜,他清楚的很。
哪怕他心知那些官員的彈劾毫無用處,可他還是不願意讓她備受指責。
這時候,林鏡的名聲就沒那麽重要了。
江明之直接讓人把流言傳開,說是後宮無嗣,是因為林鏡自己的原因。
林鏡到底不是在皇室正經長大的孩子,這裏麵可操作的空間就多了。
江盛摩拳擦掌,對於貶低林鏡一事格外興奮,江明之讓人在民間傳,江盛則去找之前那些狐朋狗友交流情感。
不過兩日,關於林鏡的各種流言就滿天飛了。
民間的流言含蓄一點,沒有直接針對林鏡,或者說是沒有指向某個人物,那些普通人也想不到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但官員就不一樣了,他們對林鏡之前的經歷,可是有所耳聞的。
他們心下驚疑不定,彈劾針對柯小夏的事情自然就先放下了。
直到江明之安排了故意作死之人,讓林鏡擴充後宮,林鏡大發雷霆,那些官員不由得又開始胡思亂想。
畢竟是流言,傳來傳去的總會變味。
這時候他們完全顧不得柯小夏,甚至不由得在想,林鏡之所以不願意納妃,後宮又隻有一個無權無勢又普普通通的柯小夏,是不是為了故意遮掩些什麽?
要不然怎麽就能麵對各種女子不為所動,隻為一個各方麵都普通的女子守身如玉呢?
越想那些官員越驚悚。
年輕點的官員更是害怕,就怕上朝時候自己表現的太突出,被林鏡看上了。
經歷過這麽一遭後,那些官員老實了。
而柯小夏創辦的女學也越來越有模有樣,不止京城裏有,在其他各地也有大大小小的女學設立。
女子拋頭露麵的機會大大增多,可能是因為溫水煮青蛙的原因,男子們都習以為常了。
直到二三十年後,允許女子參加科舉,入朝為官的這一聖旨頒布。
就仿若一滴水滴落到油鍋裏,瞬間沸騰了。
這時候,女子地位已經在他們沒防備的時候提高了很多。
上麵又有皇帝和江明之兩座大山壓著,哪怕他們再怎麽反抗不同意,也毫無用處。
柯小夏也知道,林鏡和江明之這麽做的原因,隻是因為她想。
他們愛她,所以不論她做什麽,他們都願意支持。
可隻有他們顯然是不夠的。
林鏡如今年齡也大了,在皇位上恐怕待不了多久,等他去世後,萬一新上位的皇帝打壓女子呢?
柯小夏不敢保證這一點,所以在林鏡選出下一任繼承人教導的時候,柯小夏也參與了。
這莫名其妙的喜歡,若是有用最好。
若是沒用,柯小夏也沒辦法。
隻能期望新皇對待女子一事上不會過於極端。
除了女學外,柯小夏本來還想把水泥弄出來。
畢竟想要富、先修路,這個道理她還是懂的。
怎麽說也擁有一輩子的儲備知識,水泥自然是被柯小夏鼓搗出來了。
但想要全國推廣,難。
古代製作水泥的成本太高,哪怕修路,也需要一點一點往外擴,需要大量的時間、金錢和人力物力。
最起碼在林鏡當政時期,是做不到全國推廣了。
除開修路外,就是食物產量的問題。<="<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