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三郎,你這話就誇張了,分明是你等北匈騎兵走得差不多了,才去燒得!我可是一馬當先,衝鋒陷陣,殿下看見了沒?你說是不是?」
「你這算什麽,我可是向我父王求了領兵一萬來的,硬是讓北匈人連定襄城的城角都沒摸著。」
少年們互相爭辯,你一言我一言地逞能,誰也不讓誰。
她搖了搖頭,隻笑不語,揮著手裏的紈扇,輕輕在麵前搖晃。
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有人忍不住向她越靠越近,袖口鑲繡的金絲就要觸到她的髮絲。
不知她是沒有察覺還是隨意,並沒有避退。
李襄其實料想過今日。
當年把吳王扶上了皇位,她就是大梁最為尊貴的公主。他深知,她應是會有更多或許更好的人選。
他想過,她長大後或許會忘了他,忘了與他的承諾。他也不會後悔。
他隻會認命。
可此時此刻,李襄不由眉頭輕皺,緩步從門洞外露出半個身子,一手握拳抵在唇邊,咳了一聲。
聽到人聲,院中的少女不經意地將頭偏去一邊,目光掠過重重人影,看到了靜立在門洞外的他。
「啪嗒」一聲,紈扇掉落在地。
正說到興頭的少年們一愣,有人俯下身去,討好地為她拾起紈扇。
她也不接過紈扇,徑直掠過了那人,舍下還在歡笑的眾人,快步離去。
少年們見她登時冷了臉,麵麵相覷,還欲追上去。她麵色冷淡,迴眸輕聲推辭一句:
「我累了,今日要歇下了。」
眼見她進了屋內,少年們有幾分懊惱,責怪其中一人,說定是他說了什麽讓公主不開心了。一行人連連嘆氣,三三倆倆走出門洞。沒人注意到陰影裏的他。
李襄獨立良久,猶豫之後,往她的房間一步一步走去。
來到房門前,他欲抬手敲門,卻發現門是虛掩著,一叩就緩緩開了。
他在門外立了一會兒,才跨過門檻,進入房內。
隔著一道影影綽綽的瓔珞珠簾,他看到她背對著門,窈窕的身姿浸在春光裏,分外纖薄嬌柔。
自她幼時起,李襄便經年克己守禮,重逢之後因為怕她認錯人後悔,也一直在克製。
此刻有那麽一瞬,想到夢裏的場景,想到兩人累世的姻緣,他想要快步走過去將她緊緊抱在懷中。
「朝露。」他沒有動,隻喚了一聲。
少女沒有迴頭,低垂的頭抬起來幾分,仍是背對著他,良久才道:
「你不是想把我送迴長安,然後自己生死不明嗎?」
「你不是說,我認錯了人,你不認識我嗎?」
「你的確不是他!襄哥哥才不會這麽對我那麽狠心……唔……」
話音未落,他已撥開珠簾,不顧一切來到她身旁,將她輕輕摟在懷中。
她沒有推開他,身體僵了一會兒,又柔軟下來,隻是肩膀微微顫動,開始哽咽道:
「我按照我們約定,及笄了就來找你。你倒好,不僅不認我,還要不辭而別……你,你就是話本裏說的那種、那種,負心漢!」
她的眼淚滾燙灼人,泅濕了他的衣襟。他埋首下來細看,才發覺得她黑白分明的眼眸微微泛紅,眼瞼還有幾分腫。不知道這幾日,暗地裏哭了多少迴。
李襄心中柔情湧動,又酸又澀,低聲道:
「我等你等了好多年,等得太辛苦。你來得遲了,我有些生氣……今後,不會了。」
這十年心酸孤寂,各中辛苦掙紮,從未與人道,也不想與人道。今日卻忍不住在她麵前袒露一迴。
誰能料到,本打算孤苦一世的他,會有這樣一個華光四溢的人,願意不惜一切拉著他走出黑夜。
她太美好了,美好得太不真實。
他歷經生死,才敢確定自己的欲望,才敢迴應她的心意。
「啊,我來的很遲嗎?……」朝露仰起哭花了的臉,抽噎著問道。
「也不算太遲。剛剛好。」他撫過她腦後的長髮,在她耳側輕聲道。
他說得輕描淡寫,可她已經知道了全部的真相。
他的前半生像一卷隱秘而殘破的畫軸,在她麵前鋪開了。
這些天,她一直在想,要是她能早點來找他就好了。他或許不必受那麽多苦,不必獨自一人承受所有。
他保家衛國,抵禦外敵,平定判亂,卻永遠隻能成為一個秘密,一生都不可與人道。
她想起幼時,她為了維護幾個被使臣欺負的宮女的名節,令母後失望,被父皇斥責,被所有人誤解,隻有他為她查明真相,徹夜前來安慰,說她沒有做錯。
那種委屈,足以讓她至今都難以釋懷,可他分明受了比之大於千百倍的委屈,還一聲不吭,默默承受。
她的襄哥哥明明值得世上最美好的讚譽,她好心疼,比自己受了委屈還心疼。
朝露強忍住眼淚,抬起雙臂想要將他抱得更緊。
可他卻慢慢放開了她,目色隱忍:
「公主殿下,臣逾矩了。」
「你明明一早就知道……」朝露錘了一下他的肩頭,避開他的傷處,蜷起的手指反被他輕輕握住,扣緊。
李襄默不作聲地牽著她的手,袍袖垂落,藏於寬大的長袖中。
朝露垂頭一笑,這大概是這個古板的人唯一一能接受的親密之舉了。
她便牽著他的手來到庭院中。<="<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這算什麽,我可是向我父王求了領兵一萬來的,硬是讓北匈人連定襄城的城角都沒摸著。」
少年們互相爭辯,你一言我一言地逞能,誰也不讓誰。
她搖了搖頭,隻笑不語,揮著手裏的紈扇,輕輕在麵前搖晃。
又是一陣哄堂大笑,有人忍不住向她越靠越近,袖口鑲繡的金絲就要觸到她的髮絲。
不知她是沒有察覺還是隨意,並沒有避退。
李襄其實料想過今日。
當年把吳王扶上了皇位,她就是大梁最為尊貴的公主。他深知,她應是會有更多或許更好的人選。
他想過,她長大後或許會忘了他,忘了與他的承諾。他也不會後悔。
他隻會認命。
可此時此刻,李襄不由眉頭輕皺,緩步從門洞外露出半個身子,一手握拳抵在唇邊,咳了一聲。
聽到人聲,院中的少女不經意地將頭偏去一邊,目光掠過重重人影,看到了靜立在門洞外的他。
「啪嗒」一聲,紈扇掉落在地。
正說到興頭的少年們一愣,有人俯下身去,討好地為她拾起紈扇。
她也不接過紈扇,徑直掠過了那人,舍下還在歡笑的眾人,快步離去。
少年們見她登時冷了臉,麵麵相覷,還欲追上去。她麵色冷淡,迴眸輕聲推辭一句:
「我累了,今日要歇下了。」
眼見她進了屋內,少年們有幾分懊惱,責怪其中一人,說定是他說了什麽讓公主不開心了。一行人連連嘆氣,三三倆倆走出門洞。沒人注意到陰影裏的他。
李襄獨立良久,猶豫之後,往她的房間一步一步走去。
來到房門前,他欲抬手敲門,卻發現門是虛掩著,一叩就緩緩開了。
他在門外立了一會兒,才跨過門檻,進入房內。
隔著一道影影綽綽的瓔珞珠簾,他看到她背對著門,窈窕的身姿浸在春光裏,分外纖薄嬌柔。
自她幼時起,李襄便經年克己守禮,重逢之後因為怕她認錯人後悔,也一直在克製。
此刻有那麽一瞬,想到夢裏的場景,想到兩人累世的姻緣,他想要快步走過去將她緊緊抱在懷中。
「朝露。」他沒有動,隻喚了一聲。
少女沒有迴頭,低垂的頭抬起來幾分,仍是背對著他,良久才道:
「你不是想把我送迴長安,然後自己生死不明嗎?」
「你不是說,我認錯了人,你不認識我嗎?」
「你的確不是他!襄哥哥才不會這麽對我那麽狠心……唔……」
話音未落,他已撥開珠簾,不顧一切來到她身旁,將她輕輕摟在懷中。
她沒有推開他,身體僵了一會兒,又柔軟下來,隻是肩膀微微顫動,開始哽咽道:
「我按照我們約定,及笄了就來找你。你倒好,不僅不認我,還要不辭而別……你,你就是話本裏說的那種、那種,負心漢!」
她的眼淚滾燙灼人,泅濕了他的衣襟。他埋首下來細看,才發覺得她黑白分明的眼眸微微泛紅,眼瞼還有幾分腫。不知道這幾日,暗地裏哭了多少迴。
李襄心中柔情湧動,又酸又澀,低聲道:
「我等你等了好多年,等得太辛苦。你來得遲了,我有些生氣……今後,不會了。」
這十年心酸孤寂,各中辛苦掙紮,從未與人道,也不想與人道。今日卻忍不住在她麵前袒露一迴。
誰能料到,本打算孤苦一世的他,會有這樣一個華光四溢的人,願意不惜一切拉著他走出黑夜。
她太美好了,美好得太不真實。
他歷經生死,才敢確定自己的欲望,才敢迴應她的心意。
「啊,我來的很遲嗎?……」朝露仰起哭花了的臉,抽噎著問道。
「也不算太遲。剛剛好。」他撫過她腦後的長髮,在她耳側輕聲道。
他說得輕描淡寫,可她已經知道了全部的真相。
他的前半生像一卷隱秘而殘破的畫軸,在她麵前鋪開了。
這些天,她一直在想,要是她能早點來找他就好了。他或許不必受那麽多苦,不必獨自一人承受所有。
他保家衛國,抵禦外敵,平定判亂,卻永遠隻能成為一個秘密,一生都不可與人道。
她想起幼時,她為了維護幾個被使臣欺負的宮女的名節,令母後失望,被父皇斥責,被所有人誤解,隻有他為她查明真相,徹夜前來安慰,說她沒有做錯。
那種委屈,足以讓她至今都難以釋懷,可他分明受了比之大於千百倍的委屈,還一聲不吭,默默承受。
她的襄哥哥明明值得世上最美好的讚譽,她好心疼,比自己受了委屈還心疼。
朝露強忍住眼淚,抬起雙臂想要將他抱得更緊。
可他卻慢慢放開了她,目色隱忍:
「公主殿下,臣逾矩了。」
「你明明一早就知道……」朝露錘了一下他的肩頭,避開他的傷處,蜷起的手指反被他輕輕握住,扣緊。
李襄默不作聲地牽著她的手,袍袖垂落,藏於寬大的長袖中。
朝露垂頭一笑,這大概是這個古板的人唯一一能接受的親密之舉了。
她便牽著他的手來到庭院中。<="<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