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襄哥哥,朝露一直等著你。」
他忘了對她的承諾。忘了給她一個交代。
李襄極力地睜開了眼。
霧靄消散,天地一色,蒼茫一片。
黯淡的眸中,那道嫣紅的影子在失了色的天地之間,像風一樣向他飄來,落入他懷中。
「襄哥哥別怕,我來救你了。」
這一迴,她的聲音是真實的,不是幻象。
望著少女天真而固執的臉,李襄吞咽一口腥血,放開了懷裏的她,用盡平生力氣,艱澀地說道:
「朝露姑娘,抱歉……我並不是你的那位襄哥哥。」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正文主要是男主救贖女主(當然後期女主也救贖了男主)。所以這篇番外想寫女主救贖男主。
誰不想有一個又純又撩的老婆呢!
【注釋】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出自《史記·伯夷列傳》
蒙著眼睛請父皇批準聖旨的史實來自安樂公主
第114章
李襄又陷入了那個夢裏。
佛說,一夢千年,無量劫難。
他這一夢,鬥轉星移,白雲蒼狗,好似穿梭了無數輪迴,無盡時空。
前世今生的畫麵不斷地重合又分離。
夢裏,李襄一直看著一個人。那人一身玉白描金的袈裟,人山人海朝他高唿朝拜。萬裏人潮,身姿孤絕。
他能見他所見,感他所感。
他知曉,那個人如同一座寺廟裏供奉的金雕佛像,受萬人景仰,經香火供奉,卻不過泥胎木塑,施展無門。隻能高坐神壇,無動於衷地俯視著腳底下苦苦掙紮的眾生,始終垂目靜默。
有無邊佛法,卻難渡一人。
日復一日,明滅的燭火,沉默的經幢,綿延的佛卷,他閉塞於青燈古佛之中,從虛無的佛法和沉寂的藏經中,苦苦求索救世渡人的法門。
直到有一天,一角嫣紅的裙角闖入了他的視線,在他身邊徘徊不去。
她明艷灑脫,卻又執拗頑固。她芙蓉白麵,卻又暗藏殺人利刃。她重情重義,百折不撓,卻墮於泥淖,深陷七情六慾。
他教化她,「汙泥能生蓮花」。他庇護她,「你可以依照自己心意而活。」
天長日久,他心底的私心破土而出,暗自在經由她的眼,窺探佛門之外的萬丈紅塵。
他開始忤逆佛門,違背戒律,清掃了殘害無辜的明妃案,為她攪弄風雲,擅動兵伐,將昏君庸王趕下王座,還一國百姓一個清明的世道。
直至最後五戒盡破,隻為救她,救戰火之下的萬民蒼生。
起初,她與他隔著一道高高的佛門。
命運一般地,她的裙角從罅隙裏透進來,拂過他周而復始的佛珠。
他輕輕抓住了她的裙角,跨出了佛門,步入滾滾紅塵,人間煙火,體會作為凡人的喜怒哀樂,貪嗔癡念。
他曾以為,是他渡化了她一世的戾氣,可誰又能說,不是她成全了他的濟世之心,又予了他世間極樂?
不做神佛,隻做凡人。
他貪戀紅塵,與她一生一世,看盡天下風光。
短短一夢,好似走過了一世那麽長。
最後,那個人朝李襄轉過身來,他看清了他的臉,與自己一模一樣。
那人笑著對他道:
「我曾讓她傷心落淚,這一世,你不要讓她再傷心了。」
「我把我心愛的姑娘,交給你了。」
「你快迴去吧。她看不到你,會著急的。」
語罷,那個人影走過來,融進了他的身體了,消散得無影無蹤。
李襄疾步往前,越走越快,獨自一人走在漫漫無際的長夜裏,周遭盡是深不見底的黑暗。
一剎那,有一束光在眼前散開來。溫柔不刺眼,緩緩照在他的周身。
明光灼灼,化作作一株玉蘭花樹。
光亮裏,他看到一個小不點從滿樹玉蘭花裏掉落他的懷中。明眸皓齒,檀口點朱,一眼便攫住了他的魂魄。
他看到自己陪著她長大,從小臂長的嬰孩,到他膝蓋高的小姑娘。
他想起來,他曾與她縱馬草場,手把手教她習字,授她詩書。
她的雙眸如星辰般一閃一閃,眉眼彎彎,笑問他道:
「襄哥哥,什麽時候迴來呀?」
「一定能再見的。」他允諾她,堅定不移。
「襄哥哥說話可算話?」
「君子一諾,駟馬難追。」他蹲下身,將象徵夫妻結髮的紅繩係在她小巧的腕上。
下一瞬,小姑娘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千裏迢迢來代郡找他,哭得梨花帶雨,問他:
「襄哥哥為什麽不記得我了?」
後來,花朝節,月夜下,羅帳裏,少女的纖指糾纏著他的髮絲,在他麵上落下甜蜜一吻,笑得爛漫動人:
「我們這就是成親了呀?」
畫麵的最後,是他了卻畢生夙願,阻止了父王謀逆,中箭跌落馬下。又見她不要命地撲倒在他懷裏,泣聲道:
「襄哥哥,我們都成親了,你為什麽說話不算話?」
她的聲音越來越渺遠,連她帶來的光都要黯淡下去。
少女的明眸檀口,笑語歡聲,他此生唯一有過的奢望,就要被黑夜徹底淹沒了。
十年了,他一直在等她長大,等她找到他,嫁給他。
李襄眼眶發澀,急切地追上去。<="<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忘了對她的承諾。忘了給她一個交代。
李襄極力地睜開了眼。
霧靄消散,天地一色,蒼茫一片。
黯淡的眸中,那道嫣紅的影子在失了色的天地之間,像風一樣向他飄來,落入他懷中。
「襄哥哥別怕,我來救你了。」
這一迴,她的聲音是真實的,不是幻象。
望著少女天真而固執的臉,李襄吞咽一口腥血,放開了懷裏的她,用盡平生力氣,艱澀地說道:
「朝露姑娘,抱歉……我並不是你的那位襄哥哥。」
作者有話要說:
因為正文主要是男主救贖女主(當然後期女主也救贖了男主)。所以這篇番外想寫女主救贖男主。
誰不想有一個又純又撩的老婆呢!
【注釋】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出自《史記·伯夷列傳》
蒙著眼睛請父皇批準聖旨的史實來自安樂公主
第114章
李襄又陷入了那個夢裏。
佛說,一夢千年,無量劫難。
他這一夢,鬥轉星移,白雲蒼狗,好似穿梭了無數輪迴,無盡時空。
前世今生的畫麵不斷地重合又分離。
夢裏,李襄一直看著一個人。那人一身玉白描金的袈裟,人山人海朝他高唿朝拜。萬裏人潮,身姿孤絕。
他能見他所見,感他所感。
他知曉,那個人如同一座寺廟裏供奉的金雕佛像,受萬人景仰,經香火供奉,卻不過泥胎木塑,施展無門。隻能高坐神壇,無動於衷地俯視著腳底下苦苦掙紮的眾生,始終垂目靜默。
有無邊佛法,卻難渡一人。
日復一日,明滅的燭火,沉默的經幢,綿延的佛卷,他閉塞於青燈古佛之中,從虛無的佛法和沉寂的藏經中,苦苦求索救世渡人的法門。
直到有一天,一角嫣紅的裙角闖入了他的視線,在他身邊徘徊不去。
她明艷灑脫,卻又執拗頑固。她芙蓉白麵,卻又暗藏殺人利刃。她重情重義,百折不撓,卻墮於泥淖,深陷七情六慾。
他教化她,「汙泥能生蓮花」。他庇護她,「你可以依照自己心意而活。」
天長日久,他心底的私心破土而出,暗自在經由她的眼,窺探佛門之外的萬丈紅塵。
他開始忤逆佛門,違背戒律,清掃了殘害無辜的明妃案,為她攪弄風雲,擅動兵伐,將昏君庸王趕下王座,還一國百姓一個清明的世道。
直至最後五戒盡破,隻為救她,救戰火之下的萬民蒼生。
起初,她與他隔著一道高高的佛門。
命運一般地,她的裙角從罅隙裏透進來,拂過他周而復始的佛珠。
他輕輕抓住了她的裙角,跨出了佛門,步入滾滾紅塵,人間煙火,體會作為凡人的喜怒哀樂,貪嗔癡念。
他曾以為,是他渡化了她一世的戾氣,可誰又能說,不是她成全了他的濟世之心,又予了他世間極樂?
不做神佛,隻做凡人。
他貪戀紅塵,與她一生一世,看盡天下風光。
短短一夢,好似走過了一世那麽長。
最後,那個人朝李襄轉過身來,他看清了他的臉,與自己一模一樣。
那人笑著對他道:
「我曾讓她傷心落淚,這一世,你不要讓她再傷心了。」
「我把我心愛的姑娘,交給你了。」
「你快迴去吧。她看不到你,會著急的。」
語罷,那個人影走過來,融進了他的身體了,消散得無影無蹤。
李襄疾步往前,越走越快,獨自一人走在漫漫無際的長夜裏,周遭盡是深不見底的黑暗。
一剎那,有一束光在眼前散開來。溫柔不刺眼,緩緩照在他的周身。
明光灼灼,化作作一株玉蘭花樹。
光亮裏,他看到一個小不點從滿樹玉蘭花裏掉落他的懷中。明眸皓齒,檀口點朱,一眼便攫住了他的魂魄。
他看到自己陪著她長大,從小臂長的嬰孩,到他膝蓋高的小姑娘。
他想起來,他曾與她縱馬草場,手把手教她習字,授她詩書。
她的雙眸如星辰般一閃一閃,眉眼彎彎,笑問他道:
「襄哥哥,什麽時候迴來呀?」
「一定能再見的。」他允諾她,堅定不移。
「襄哥哥說話可算話?」
「君子一諾,駟馬難追。」他蹲下身,將象徵夫妻結髮的紅繩係在她小巧的腕上。
下一瞬,小姑娘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千裏迢迢來代郡找他,哭得梨花帶雨,問他:
「襄哥哥為什麽不記得我了?」
後來,花朝節,月夜下,羅帳裏,少女的纖指糾纏著他的髮絲,在他麵上落下甜蜜一吻,笑得爛漫動人:
「我們這就是成親了呀?」
畫麵的最後,是他了卻畢生夙願,阻止了父王謀逆,中箭跌落馬下。又見她不要命地撲倒在他懷裏,泣聲道:
「襄哥哥,我們都成親了,你為什麽說話不算話?」
她的聲音越來越渺遠,連她帶來的光都要黯淡下去。
少女的明眸檀口,笑語歡聲,他此生唯一有過的奢望,就要被黑夜徹底淹沒了。
十年了,他一直在等她長大,等她找到他,嫁給他。
李襄眼眶發澀,急切地追上去。<="<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