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是隻是想讓他破戒,一次便足矣,何以不顧初次的疼痛,生澀又甜蜜地迎合,放任一夜索取不休不止,好似末日一般,直至天光。
每當他念起佛經之時,她專注凝望的眼神,唇角微微漾開的笑意,無一不再訴說著少女從不肯示人的情絲,偽裝在嬌蠻之下的心悅。
一旦想通了,難以言喻的悸動在五髒六腑間漫開來,隨著逐漸沸騰的血流湧動全身。
她的所在,既是他的深淵,亦是他的桃源。
薔薇渾身尖刺的包裹之下,是柔軟且羞澀的花瓣,至臻至純。而他,被小小的荊棘刺痛之後,竟忘了撥開尖刺,尋到她隱藏在內的蕊心,對他深深的渴求。
雷音寺寂靜無聲,停了許久的大雪又開始紛紛落下,覆滿他帶血的玉袍,掩住她胭脂色的裙衫。
他不顧眾目睽睽,一把將她抱起,往佛殿走去。
她的身體很輕,像是一陣風,隨時都要散去了。她腰間繫著他贈予的繩結,隨風蕩漾,纖弱無依。
他隻能將她越箍越緊,摟在懷中,像是要將她融進他的血肉裏。
「法師,你說過,我不是妖女,不是傀儡,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她在他懷裏小聲囁嚅,艱難地哽著一口血,「那麽,我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死?」
他喉結滾動,咽下喉底洶湧的苦澀,點了點頭。
「我的魂魄就要散了,可我一點也不難過。」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朝他微微笑道,「因為,我馬上就可以見到他了。」
她的眼眸亮得幾乎要將他灼傷,好似天間的萬千星辰盡數隕落。眸底的清光之中,是她滿懷的期許,衷心的希冀:
「你說過,他死在了西域。我死後,也想迴西域,去到他的身邊。」
「哪怕,隻有一刻也好……」
她輕淺的聲音散在風中,變得縹緲悠茫,幻夢一般稍縱即逝。
他自從為國師以來,素來擅長籌謀。他算計了自己的死局,為她謀求來一線生機,卻沒有料到她的死。
如此猝不及防,連讓他籌謀的餘地都沒有。
那股遲來的鈍痛頓時變得尖銳,一下子貫穿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忍不住去想,如果方才在佛殿,她向神佛發願說要再見他一麵的時候,他當下就與她相認,將她留住,她是不是就不會走了?
或者更早一些,在她頭一迴小心翼翼問起佛子下落的時候,他就告訴她,他確實來了長安,願意一生一世守護著她,她會不會願意和他離開長安,迴西域廝守一生?
抑或是,烏茲王庭的那夜之後,他看透她偽裝的無理取鬧,將她強留在身邊一道修行,又會是怎樣的結局?
良久,天地間不再有聲息,隻剩下雪落的簌簌之聲。
他懷裏溫熱的嬌軀一動不動,慢慢變得寒涼。那雙燦若星辰的眼眸已經緩緩闔上,再無半點光亮。他褪下袈裟氅衣,抱得更緊,想要將她捂熱,不過也是枉然。
她冰冷的唇角還噙著一絲笑意。
她是含著與他重逢的希冀死去的。
佛經上說,業力無邊,苦海無邊,唯有佛法可以渡人跳出輪迴,到達彼岸。
他自幼修佛,熟讀經書,最有慧根,被定為佛子。此生卻頭一次渴望輪迴,祈盼來世,期待與她再見。
在此之前,尚有未盡之事。
早已等候在西域的洛梟沒有等到她,等來了她的死訊。一夜之間,暴怒而起,幾乎要領著那一萬大軍屠盡邊境數十郡縣。
他依舊領著那五千鐵甲騎兵,與邊將苦苦守城,耗盡北匈軍本就不多的糧草。
這一戰,竟然斷斷續續打了一年之久,足夠讓洛梟的恨意漸漸消磨。
邊關黯淡的燭火裏,混沌的金柝聲中,時不時傳來有關故人的隻字片語。
一年之後,長安傳來消息,皇帝有了新人,六宮之中,獨寵一人。
據說那個女子長得極其像她,喜愛在眼瞼上塗上碧羅色的脂粉,一時之間,長安的粉黛都坐地起價,風靡一時。她夜夜承寵,宮裏盛傳,比之從前的姝妃有過之而無不及。
鄒雲本來要被皇帝賜死在牢獄之中,後來他遞上了一支她曾用過的金簪,示予禦前。
金簪為盟,人已不在。皇帝凝視良久,最後將他貶為平民,遠赴北疆。
直到遠方再也沒有傳來故人的消息。
有一迴,他領兵偷襲北匈營地之時,反被圍困在了山嶺之中。
沒有援軍,也不會援軍。
他不曾放棄,披堅執銳,甲裳盡赤,領著殘兵,持弓箭頑抗,依據陡峭的地勢且行且退,試探奮力衝出重圍。
直至弓箭盡失,已至絕境。死生之際,他曾經救助過的流民牧民,騎著高矮不一的野馬,源源不斷地湧入山林來救。
死局逢生,他和他的人撐到了最後一刻。
他的士兵本來都打算引頸自盡,總好過被北匈人擒住,扣為俘虜折磨。為國戰死,他們死而無憾,可都被他一力勸了下來,繼續奮戰到底,終是等來了生機。
他們好奇地問他,為何如此堅持不懈,好似知道流民軍會來相救。
他抹去麵上幹涸的血跡,遙望東麵,輕聲道:
「我的妻子,在等我迴去。」
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她說過,死後想去找到他。他不能死在這裏,她會找不到他。他要迴到雷音寺,迴到她身邊。<="<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每當他念起佛經之時,她專注凝望的眼神,唇角微微漾開的笑意,無一不再訴說著少女從不肯示人的情絲,偽裝在嬌蠻之下的心悅。
一旦想通了,難以言喻的悸動在五髒六腑間漫開來,隨著逐漸沸騰的血流湧動全身。
她的所在,既是他的深淵,亦是他的桃源。
薔薇渾身尖刺的包裹之下,是柔軟且羞澀的花瓣,至臻至純。而他,被小小的荊棘刺痛之後,竟忘了撥開尖刺,尋到她隱藏在內的蕊心,對他深深的渴求。
雷音寺寂靜無聲,停了許久的大雪又開始紛紛落下,覆滿他帶血的玉袍,掩住她胭脂色的裙衫。
他不顧眾目睽睽,一把將她抱起,往佛殿走去。
她的身體很輕,像是一陣風,隨時都要散去了。她腰間繫著他贈予的繩結,隨風蕩漾,纖弱無依。
他隻能將她越箍越緊,摟在懷中,像是要將她融進他的血肉裏。
「法師,你說過,我不是妖女,不是傀儡,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她在他懷裏小聲囁嚅,艱難地哽著一口血,「那麽,我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死?」
他喉結滾動,咽下喉底洶湧的苦澀,點了點頭。
「我的魂魄就要散了,可我一點也不難過。」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朝他微微笑道,「因為,我馬上就可以見到他了。」
她的眼眸亮得幾乎要將他灼傷,好似天間的萬千星辰盡數隕落。眸底的清光之中,是她滿懷的期許,衷心的希冀:
「你說過,他死在了西域。我死後,也想迴西域,去到他的身邊。」
「哪怕,隻有一刻也好……」
她輕淺的聲音散在風中,變得縹緲悠茫,幻夢一般稍縱即逝。
他自從為國師以來,素來擅長籌謀。他算計了自己的死局,為她謀求來一線生機,卻沒有料到她的死。
如此猝不及防,連讓他籌謀的餘地都沒有。
那股遲來的鈍痛頓時變得尖銳,一下子貫穿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忍不住去想,如果方才在佛殿,她向神佛發願說要再見他一麵的時候,他當下就與她相認,將她留住,她是不是就不會走了?
或者更早一些,在她頭一迴小心翼翼問起佛子下落的時候,他就告訴她,他確實來了長安,願意一生一世守護著她,她會不會願意和他離開長安,迴西域廝守一生?
抑或是,烏茲王庭的那夜之後,他看透她偽裝的無理取鬧,將她強留在身邊一道修行,又會是怎樣的結局?
良久,天地間不再有聲息,隻剩下雪落的簌簌之聲。
他懷裏溫熱的嬌軀一動不動,慢慢變得寒涼。那雙燦若星辰的眼眸已經緩緩闔上,再無半點光亮。他褪下袈裟氅衣,抱得更緊,想要將她捂熱,不過也是枉然。
她冰冷的唇角還噙著一絲笑意。
她是含著與他重逢的希冀死去的。
佛經上說,業力無邊,苦海無邊,唯有佛法可以渡人跳出輪迴,到達彼岸。
他自幼修佛,熟讀經書,最有慧根,被定為佛子。此生卻頭一次渴望輪迴,祈盼來世,期待與她再見。
在此之前,尚有未盡之事。
早已等候在西域的洛梟沒有等到她,等來了她的死訊。一夜之間,暴怒而起,幾乎要領著那一萬大軍屠盡邊境數十郡縣。
他依舊領著那五千鐵甲騎兵,與邊將苦苦守城,耗盡北匈軍本就不多的糧草。
這一戰,竟然斷斷續續打了一年之久,足夠讓洛梟的恨意漸漸消磨。
邊關黯淡的燭火裏,混沌的金柝聲中,時不時傳來有關故人的隻字片語。
一年之後,長安傳來消息,皇帝有了新人,六宮之中,獨寵一人。
據說那個女子長得極其像她,喜愛在眼瞼上塗上碧羅色的脂粉,一時之間,長安的粉黛都坐地起價,風靡一時。她夜夜承寵,宮裏盛傳,比之從前的姝妃有過之而無不及。
鄒雲本來要被皇帝賜死在牢獄之中,後來他遞上了一支她曾用過的金簪,示予禦前。
金簪為盟,人已不在。皇帝凝視良久,最後將他貶為平民,遠赴北疆。
直到遠方再也沒有傳來故人的消息。
有一迴,他領兵偷襲北匈營地之時,反被圍困在了山嶺之中。
沒有援軍,也不會援軍。
他不曾放棄,披堅執銳,甲裳盡赤,領著殘兵,持弓箭頑抗,依據陡峭的地勢且行且退,試探奮力衝出重圍。
直至弓箭盡失,已至絕境。死生之際,他曾經救助過的流民牧民,騎著高矮不一的野馬,源源不斷地湧入山林來救。
死局逢生,他和他的人撐到了最後一刻。
他的士兵本來都打算引頸自盡,總好過被北匈人擒住,扣為俘虜折磨。為國戰死,他們死而無憾,可都被他一力勸了下來,繼續奮戰到底,終是等來了生機。
他們好奇地問他,為何如此堅持不懈,好似知道流民軍會來相救。
他抹去麵上幹涸的血跡,遙望東麵,輕聲道:
「我的妻子,在等我迴去。」
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她說過,死後想去找到他。他不能死在這裏,她會找不到他。他要迴到雷音寺,迴到她身邊。<="<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