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曜擺弄著手裏與他一模一樣的白玉玦,神容玩世不恭,音色狠戾:
「可這玉玦,我也有,怎就從來沒有派上過如此用處?」
「當年父皇自知虧欠母後,以天子之物相贈,希望能保她一命,最終卻還是沒保住。母後將此玉玦一分為二,我有一半,另一半竟是給了你。」
「我兩世孤家寡人,沒想到竟有一個親哥哥。」
李曜麵容冷肅,目光複雜。
自幼失去母後,作為廢後之子,即便養在皇太後膝下,也是終年飽受欺淩,所有皇子都可壓他一頭。偏生父皇向來不待見他,恍若可以從他的眼中,看到曾經廢後的影子,由是便極度厭惡於他。
可他,竟然還有個從出生起就比他更慘的哥哥。
洛襄終於將香爐點燃,背身獨立,頭也不迴。
李曜見他似是早有預料,神色一凜,警覺出異樣,反問道:
「你知道我會來?」
洛襄繼續往香爐中添入檀香,直至一陣青煙從博山爐的山間緩緩上升:
「李氏所謀所為,你前世便一清二楚。今生,隻會更為駕輕就熟。這一世,你必定事先就在京畿大營裏安插了眼線,可以來去自如。」
李曜愣住,明白過來,垂頭低笑一聲:
「原來你也全部記得。」
前世,京畿大營譁變,李曜曾被眾藩王兵諫圍困。是身為國師的他,一力鎮壓,血洗京畿。屍山血海中,他袈裟浸赤,猶如鬼剎,為皇帝殺出一條生路來。
李曜的冷笑凝在唇角,半晌沒有作聲。
一直以來,不止他一人有前世的記憶。
那麽前世令他匪夷所思的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李曜終於明白,前世那位國師為何會不遺餘力地輔佐他,為他剷除異己,為他穩坐帝位,最後為了國境安穩,成全他的疑心,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
國師當時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他在這世上僅存的哥哥。他分明看穿了帝王之心,卻甘願為國、為她赴死。
李曜的胸口既是發澀又是盈滿嗔怒。他的神情有一刻的呆滯,眸中銳利的光漸漸隱去,化為一灘漆黑的死水。
他頹然地跌坐在地,倚在榻前,眼裏空空蕩蕩,巡視一圈帳中,隻見洛襄一人,問道:
「她沒有跟你來長安?」
洛襄道:
「我不會讓她涉險。她迴去西域,遠離長安,很安全。」
李曜一怔,隨即瞭然一笑道:
「原是李代桃僵之計。」
「說來,當年我也沒想到,父皇找了一世的吳王遺孤竟是個女子。李氏也是老謀深算。你是男子,且身上帶有天子禦賜之物,比她更能服眾。」
李曜看透了他的計謀,冷笑道:
「前世,我將朝露幽禁,才使得李氏奸計落空,沒有讓她與宮內裏應外合,借用吳王遺孤之名挑起藩王與朝廷的矛盾,成功發動兵諫。」
「李氏以為把朝露送到我身邊,是埋了一個棋子,卻不知道,我早就知道她的身份,悉心保護,不讓她的人染指分毫。」
「今生若非你來攪局,強行將她從我身邊帶走,今時今日還是由我護著她。如此,長安也不會有兵諫之亂,又何來你今日之死局?」
他頓了頓,望向眼前神色平靜的男人,麵露諷意,道:
「你為了她,竟然冒充吳王遺孤。你可知,此戰之後,父皇不會留你,你是必死無疑。」
洛襄看他一眼,淡淡道:
「人固有一死。」
「況且,我不隻是為了她。」
洛襄起身,眸光在燭火的映照下,如水般沉靜清明,如水一般包容萬物:
「我不會置全長安的百姓於不顧。我也不允許,有人借她之名,顛覆皇城,謀權篡位,為她招來百世罵名。」
洛襄看向一臉凝重的李曜,道:
「我需要借吳王遺孤的身份,阻止這場陰謀。我有一事,請你相助。」
李曜眉頭微蹙。
洛襄掠過他,逕自道:
「李氏命人在城牆角埋了火藥,要與全程百姓同歸於盡。我算過,三日後有雨,請你的人在長安城各處撒上醋。火藥遇水遇酸,則失效無用。」
「還有一事……」
洛襄緩緩轉身,望向李曜,吹響了一聲唿哨。
待他說完,李曜遽然暴起,空洞麻木的瞳仁猛張,緊聲道:
「你是要求死?」
洛襄搖了搖頭,凜聲道:
「我為滿城百姓求生,不為求死。唯我一人,可以止戰。」
隻要吳王遺孤一死,便從此無人會以此為名,發動內戰,動搖國本。
李曜一手握拳,猛地砸於案上,道:
「荒謬!我若是稍有不慎,讓你死在我手,你要我百年之後,有何顏麵向九泉之下的母後交代?」
他氣急反笑了一聲,反問道:
「你為何要將你自己的命,交予我一人手裏?」
洛襄與之四目相對,平靜地道:
「因為我相信你,素來是一位賢明的君主,會做出最利於大梁百姓的決定。」
李曜死死對準他的眼,鋒銳的目光仿佛要將他平靜如死湖的眸麵割裂開來。
「你還是如前世一般,滿腹籌謀,卻愚不可及。」
他額上青筋鼓起,低笑一聲,幾乎是咬牙切齒地喚了一聲「哥」:<="<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可這玉玦,我也有,怎就從來沒有派上過如此用處?」
「當年父皇自知虧欠母後,以天子之物相贈,希望能保她一命,最終卻還是沒保住。母後將此玉玦一分為二,我有一半,另一半竟是給了你。」
「我兩世孤家寡人,沒想到竟有一個親哥哥。」
李曜麵容冷肅,目光複雜。
自幼失去母後,作為廢後之子,即便養在皇太後膝下,也是終年飽受欺淩,所有皇子都可壓他一頭。偏生父皇向來不待見他,恍若可以從他的眼中,看到曾經廢後的影子,由是便極度厭惡於他。
可他,竟然還有個從出生起就比他更慘的哥哥。
洛襄終於將香爐點燃,背身獨立,頭也不迴。
李曜見他似是早有預料,神色一凜,警覺出異樣,反問道:
「你知道我會來?」
洛襄繼續往香爐中添入檀香,直至一陣青煙從博山爐的山間緩緩上升:
「李氏所謀所為,你前世便一清二楚。今生,隻會更為駕輕就熟。這一世,你必定事先就在京畿大營裏安插了眼線,可以來去自如。」
李曜愣住,明白過來,垂頭低笑一聲:
「原來你也全部記得。」
前世,京畿大營譁變,李曜曾被眾藩王兵諫圍困。是身為國師的他,一力鎮壓,血洗京畿。屍山血海中,他袈裟浸赤,猶如鬼剎,為皇帝殺出一條生路來。
李曜的冷笑凝在唇角,半晌沒有作聲。
一直以來,不止他一人有前世的記憶。
那麽前世令他匪夷所思的一切,就解釋得通了。
李曜終於明白,前世那位國師為何會不遺餘力地輔佐他,為他剷除異己,為他穩坐帝位,最後為了國境安穩,成全他的疑心,落得屍骨無存的下場。
國師當時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他在這世上僅存的哥哥。他分明看穿了帝王之心,卻甘願為國、為她赴死。
李曜的胸口既是發澀又是盈滿嗔怒。他的神情有一刻的呆滯,眸中銳利的光漸漸隱去,化為一灘漆黑的死水。
他頹然地跌坐在地,倚在榻前,眼裏空空蕩蕩,巡視一圈帳中,隻見洛襄一人,問道:
「她沒有跟你來長安?」
洛襄道:
「我不會讓她涉險。她迴去西域,遠離長安,很安全。」
李曜一怔,隨即瞭然一笑道:
「原是李代桃僵之計。」
「說來,當年我也沒想到,父皇找了一世的吳王遺孤竟是個女子。李氏也是老謀深算。你是男子,且身上帶有天子禦賜之物,比她更能服眾。」
李曜看透了他的計謀,冷笑道:
「前世,我將朝露幽禁,才使得李氏奸計落空,沒有讓她與宮內裏應外合,借用吳王遺孤之名挑起藩王與朝廷的矛盾,成功發動兵諫。」
「李氏以為把朝露送到我身邊,是埋了一個棋子,卻不知道,我早就知道她的身份,悉心保護,不讓她的人染指分毫。」
「今生若非你來攪局,強行將她從我身邊帶走,今時今日還是由我護著她。如此,長安也不會有兵諫之亂,又何來你今日之死局?」
他頓了頓,望向眼前神色平靜的男人,麵露諷意,道:
「你為了她,竟然冒充吳王遺孤。你可知,此戰之後,父皇不會留你,你是必死無疑。」
洛襄看他一眼,淡淡道:
「人固有一死。」
「況且,我不隻是為了她。」
洛襄起身,眸光在燭火的映照下,如水般沉靜清明,如水一般包容萬物:
「我不會置全長安的百姓於不顧。我也不允許,有人借她之名,顛覆皇城,謀權篡位,為她招來百世罵名。」
洛襄看向一臉凝重的李曜,道:
「我需要借吳王遺孤的身份,阻止這場陰謀。我有一事,請你相助。」
李曜眉頭微蹙。
洛襄掠過他,逕自道:
「李氏命人在城牆角埋了火藥,要與全程百姓同歸於盡。我算過,三日後有雨,請你的人在長安城各處撒上醋。火藥遇水遇酸,則失效無用。」
「還有一事……」
洛襄緩緩轉身,望向李曜,吹響了一聲唿哨。
待他說完,李曜遽然暴起,空洞麻木的瞳仁猛張,緊聲道:
「你是要求死?」
洛襄搖了搖頭,凜聲道:
「我為滿城百姓求生,不為求死。唯我一人,可以止戰。」
隻要吳王遺孤一死,便從此無人會以此為名,發動內戰,動搖國本。
李曜一手握拳,猛地砸於案上,道:
「荒謬!我若是稍有不慎,讓你死在我手,你要我百年之後,有何顏麵向九泉之下的母後交代?」
他氣急反笑了一聲,反問道:
「你為何要將你自己的命,交予我一人手裏?」
洛襄與之四目相對,平靜地道:
「因為我相信你,素來是一位賢明的君主,會做出最利於大梁百姓的決定。」
李曜死死對準他的眼,鋒銳的目光仿佛要將他平靜如死湖的眸麵割裂開來。
「你還是如前世一般,滿腹籌謀,卻愚不可及。」
他額上青筋鼓起,低笑一聲,幾乎是咬牙切齒地喚了一聲「哥」:<="<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