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


    他們啟程去往長安。


    ***


    洛朝露一行人與大梁公主李氏及其所攜使臣軍隊一道,在出行後十餘日後抵達了大梁與西域的邊界,敦煌玉門關。


    離大梁國境越是逼近,洛朝露便總是夢見前世。


    夢裏,是一重又一重的宮牆,向地上渺小的她壓迫而來。還有那座冰冷的明霞宮,幽禁中常年不燃一支燭火,鬼魅一般矗立在她麵前。血色的雕欄長廊一望無盡,倏然傳來內侍尖細的嗓音,是皇帝入夜又召她去勤政殿。


    洛朝露便時常從夢中驚醒,再難入眠。醒來之時總有一人,握著她的手,口中誦念著令她平和安定的經文,哄她入睡。


    不知是否是她錯覺,即便她的病情再未繼續惡化,也未常吐血,洛襄的麵色卻一日比一日凝重,話語更少,隻是每至夜裏,臂彎收緊抱著她在懷中,一夜不會鬆手。


    玉門關前,大漠戈壁,飛沙連天。


    一片昏黃之中,城牆角下兩株微綠的蒿草在風中搖曳。城樓的脊獸被風沙打磨得渺小,隻可見隱隱的輪廓。


    距城門一裏之外,朝露遙遙望見一銀甲將士領著一隊騎士策馬而來,行至她駕前勒馬,朝她屈膝行禮道:


    「王!」


    朝露望見為首之人,麵露喜色,道:


    「他們怎麽來了?」


    「我叫他來的。」洛襄立在她身後,淡淡道,「多一個人保護你,我放心。」


    朝露未及細想,躍然下了馬車,扶起鄒雲和百餘名烏茲王軍的戰士。她望著鄒雲一身銀甲銀槍,明光鑒人,英姿勃發,他下頷微須,眉眼鋒銳,目光炯炯,經過烏茲歷練一番後,已全然是她記憶中,前世那位名震西域的大將軍的模樣了。


    「鄒江軍好久不見,風采更甚從前。」朝露笑著迎上去。


    鄒雲看一眼後麵的洛襄,二人頷首示意後,對朝露道:


    「烏茲事務暫由三王子殿下著手。我還是想跟著王,保護王……」


    即便洛梟百般強行,朝露沒有讓他跟來。


    她想著,他曾是北匈右賢王,不宜跟她入長安,恐遭人非議,且他舊傷未愈,時有復發,便讓他迴到烏茲養傷。


    鄒雲一行人跟著她進入玉門關,說起她走後,她母親大梁公主在烏茲調兵伐謀,從隴西四郡召來不少梁軍精銳,以鄒雲的政治敏銳,他恐生異變,一直密切觀察著她的行蹤。收到洛襄的密信,便趕來護駕。


    洛朝露不以為意。


    她發現,這一趟母親從烏茲帶來的都是一直跟著她出塞的僕從。除了幾名一直跟隨母親的長史和護軍,大多還是女官女眷,包括自小照顧她的侍女們……這些都是朝露幼時熟識的良善之人,絲毫不見兵伐之氣。


    洛朝露和鄒雲等人已有近月未見,寒暄一番。而此刻的洛襄,立在玉門關的城樓前,遙望血色殘陽下的雷音寺。


    他寬大的衣袍在漫天風沙中翻湧不息,卷盡一切俗塵,一切舊念。清晰的,模糊的,生前的,死去的,一段一段的記憶在周而復始地盤桓,最終烙刻在他心頭。


    洛襄終於想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落雪,還有一場烈焰焚燒的大火。


    靜立之中,他手中攥著一枚紅色的繩結,藏於袖中。


    前世今生,一切終於豁然開朗。


    玉門關,就是大梁境內。


    關前,守城的梁軍隻令少數護衛跟隨他們入境,並且收繳了鄒雲的人馬還有隨行而來的高昌王軍的兵器。


    朝露和洛襄宿在敦煌的官驛。鄒雲和剩餘的精兵守在內院之中。


    是夜,朝露稍作飲食,便入房歇下。可是,今夜即便聽著洛襄誦念,她總覺思緒紛亂,抓緊他中衣的袖口,輾轉反側,無一刻安睡。


    有人始終如山嶽般環抱著她,任她倚靠依偎。微風徐來,他身上仍帶淡淡的檀香,隱約中不斷靠近,縈繞她的胸懷,給予她所渴望的慰藉。


    邊城的金柝更鳴蒼涼悠長,映著濃墨重彩的夜色,伴著邊塞獵獵的夜風,一聲一聲傳入房中。


    燭火倏然熄滅。朝露半夢半醒之中,耳邊的誦經聲已消散。


    她睜開迷濛的眼,恍若看到洛襄已斂衣坐起,袍衫一絲不苟,正在榻前閉目養神。


    再往前看,發現四方案前坐著一道纖細的身影。一雙素手從卷草紋的瀾袍中伸出,正一口一口喝著早已冷卻的茶。


    「阿母?」她一驚,認出了來人。


    「阿母想和朝露說個故事。」李氏見她醒來,斂袖不動聲色地將茶盞放下,起身在空寂的房內踱著步子。


    她聲音幽茫,像是月夜中誰人的嘆息,緩緩開口道:


    「曾有個少女,父親乃是大梁的藩王,母親乃是隴西貴女。先帝病重之時,有一異姓王在所封吳地舉兵造反,謀權篡位,史稱『吳王案』。此叛亂很快被還是皇子的今上鎮壓下來。吳王案株連甚廣,不僅吳王一族伏誅,還有兩名藩王,百餘名王公大臣被牽扯其中。其中,就包括少女的父王。」


    「抄家那一日,父兄告訴她,他們是為吳王所迫害,從未謀反。隻因宮中有傳聞,先帝曾立詔,欲將大統傳位於吳王。」


    「她彼時不過十六歲,父兄最後皆被斬首示眾,而她,被迫以罪王之女的身份,被今上封為公主和親塞外,為皇帝拉攏西域,戴罪立功。」


    「出塞二十年,少女無一日不想著還鄉,為父兄昭雪。皇天不負有心人,讓她找到了當年今上在西域掘地三尺,苦苦追尋數十年未果的吳王遺孤。」<="<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何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何適並收藏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