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露搖搖頭,這一切都在她的算計之內。
她神容篤定,淡淡道:
「他佛心堅定,即便我百般誘惑,他也不會破戒。」
洛襄心性執拗,在浮屠塔的那個月圓之夜,他意誌清醒時,就不會以佛子之身占有她,決意必要還俗再與她共赴紅塵。
之後正式受封,更是不會逾矩。
她想要看他成佛,去天高海闊,去踐行他和她一道定下的,海晏河清的理想。
「不瞞諸位,我命不久矣。」朝露垂著頭,艱澀一笑,道,「待我的業障已消,他的劫難已解。他成了佛子,我會遠離他。此後山高水長,不會再見。」
眾長老見她輕言生死,毫無懼色,紛紛目露哀慟,慨嘆道:
「佛陀曾以身飼虎,割肉餵鷹。女施主有此佛心,來世必將大徹大悟。」
洛朝露含笑不語。
她不求大徹大悟,也不求再有來世。隻求他今生得償所願,圓滿成佛,來世往生佛國,得道彼岸。
朝露從蒲團上起身。長久的跪叩令她虛弱的身體有些晃動不穩。她輕咳幾聲,穩住身形,再雙手合十對幾位高僧依次行禮,仍是被武僧押著走出佛殿。
天際驕陽似火,霞光映染,煙霏雲斂,萬千華光自雲層瀉下,大地赤金一片,瑰麗壯美。
悠遠莊嚴的誦經聲裏,洛朝露微微揚首,迎著旭日朝陽,燦燦霞光如金絲緞落滿她的身間。
恍若壓在肩頭的千鈞重負已盡數卸下,她感到一身輕鬆。
這一世,她不過是他的劫難一場。此行之後,以她一人的犧牲,可以救下戰火紛飛下的高昌百姓,也成全他救世的理想。
她償還了前世的罪孽,沒有辜負他救渡她兩世的恩情。
再沒有遺憾了。
……
高昌大寺,百丈金身釋迦像巍峨矗立,遍地金光灑曳。
自從正殿的佛像被搬走熔作箭鏃,王城的信眾隻能參拜這尊僅存的佛像。
幾名信徒將供奉的瓜果和香火恭恭敬敬地置於佛腳前,伏跪叩頭,無不虔誠。
殿門打開,被武僧押著的洛朝露從中走出。
所有信眾見了她,登時站了起來,怒目而視,緊握拳頭,圍了上去。有人麵露忿忿之色,有人怒罵一聲「妖女」。
絳袍武僧和高昌王軍維持秩序,將人隔開。信眾將手中的瓜果香燭朝她扔去,遍地糜爛。
正殿門外,一處濃密的樹蔭下,佛門長老目送洛朝露被武僧押入水牢。
互相對視一眼,沉默了一刻有餘。
樹影婆娑,簌簌有聲。俄而,一人開口道:
「為了一個佛門顏麵,如此待一個女子,是否太過殘忍?」
一人捋著白須,道:
「女施主有慈心,對所犯罪孽想要將功補過,是她心甘情願。況且,這三樁逆罪她本就犯下了。以此贖罪,消除業障,乃功德圓滿。」
另一長老雙手交疊,覆在身下,道:
「佛陀苦行數年,才終悟大道。我佛慈悲,願渡能渡之人。女施主求仁得仁,也算心願得償。」
唯獨淨空法師麵露憂色,搖了搖頭:
「因果顛倒,今日所行,不知是對是錯。」
……
入暮之時,熙熙攘攘的人流已經漸漸散去。
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寺中。
佛子形銷骨立,顯得僧袍猶為寬大,空空蕩蕩地罩在身上。
在眾人無聲的注視下,他像是一道遊魂,緩緩步入院牆之中。
翻倒的香案已被重新扶起歸位,斷裂一地的供奉紅燭已被收拾,碎裂的淨瓶被掃了出去。佛龕前簇新的雕紋紅燭重燃,瓜果依舊散著清香。
一隊高昌王軍將士正坐在正殿一側的地上,互相包紮身上被利器砸傷的血口子。他們憤憤不平,說起方才瘋狂的信眾如何群起而攻之。守城戰中,他們曾與她數度並肩作戰,忍不住站了出來,維護她才落下的傷口。
那日,她來王寺助他熔佛造箭,亦是這般場景。
無數信眾圍著她,謾罵於她,將手中的香燭、利器、石塊都往她身上砸,怒斥她毀壞佛像,出佛身血,詛咒她下地獄。
滿目狼藉。今日是大寺月度的法會,人流密集,信眾萬千,這般慘相所見,她所受的屈辱不會比那日輕微。
洛襄沒有作聲,提步向寺廟後山不為信眾開放的水牢走去。
那裏本是戒律院,關押佛門犯戒弟子的刑房。
數年前,他曾親手將一犯了淫戒的弟子打入水牢,眼見一五大三粗的男人痛哭流涕,哀聲求饒。
洛襄一步一步走下鬱鬱積水的石階,行至幽暗的地下,隱隱可聞遠處水聲汩汩而過。
豆燈昏暗,潮氣覆滿石壁,水珠淌落他玉白僧袍,絲絲涼意浸透周身,他卻如同毫無知覺,麻木的步履越來越急切,在積水的石磚上不斷濺起一波又一波的水漬。
隔著木柵,遠遠可見一道瘦弱不堪的身影被綁在水麵中心的刑架上。
一池死水微微晃動,溢出些許至地麵,形成細流,漸漸散出難聞的朽氣。
黑沉沉的水麵倒影出女子慘白的麵容,蓬亂的烏髮。
洛朝露半身已被渾濁的汙水浸濕,心頭翻江倒海一般,意誌似是要被這一池蝕骨的死水吞沒,瓦解。
她聽到腳步聲,沉滯地抬頭,看到一道玉白的人影毫不猶豫地跳下了阻隔刑台的死水,飛快地淌水朝她奔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神容篤定,淡淡道:
「他佛心堅定,即便我百般誘惑,他也不會破戒。」
洛襄心性執拗,在浮屠塔的那個月圓之夜,他意誌清醒時,就不會以佛子之身占有她,決意必要還俗再與她共赴紅塵。
之後正式受封,更是不會逾矩。
她想要看他成佛,去天高海闊,去踐行他和她一道定下的,海晏河清的理想。
「不瞞諸位,我命不久矣。」朝露垂著頭,艱澀一笑,道,「待我的業障已消,他的劫難已解。他成了佛子,我會遠離他。此後山高水長,不會再見。」
眾長老見她輕言生死,毫無懼色,紛紛目露哀慟,慨嘆道:
「佛陀曾以身飼虎,割肉餵鷹。女施主有此佛心,來世必將大徹大悟。」
洛朝露含笑不語。
她不求大徹大悟,也不求再有來世。隻求他今生得償所願,圓滿成佛,來世往生佛國,得道彼岸。
朝露從蒲團上起身。長久的跪叩令她虛弱的身體有些晃動不穩。她輕咳幾聲,穩住身形,再雙手合十對幾位高僧依次行禮,仍是被武僧押著走出佛殿。
天際驕陽似火,霞光映染,煙霏雲斂,萬千華光自雲層瀉下,大地赤金一片,瑰麗壯美。
悠遠莊嚴的誦經聲裏,洛朝露微微揚首,迎著旭日朝陽,燦燦霞光如金絲緞落滿她的身間。
恍若壓在肩頭的千鈞重負已盡數卸下,她感到一身輕鬆。
這一世,她不過是他的劫難一場。此行之後,以她一人的犧牲,可以救下戰火紛飛下的高昌百姓,也成全他救世的理想。
她償還了前世的罪孽,沒有辜負他救渡她兩世的恩情。
再沒有遺憾了。
……
高昌大寺,百丈金身釋迦像巍峨矗立,遍地金光灑曳。
自從正殿的佛像被搬走熔作箭鏃,王城的信眾隻能參拜這尊僅存的佛像。
幾名信徒將供奉的瓜果和香火恭恭敬敬地置於佛腳前,伏跪叩頭,無不虔誠。
殿門打開,被武僧押著的洛朝露從中走出。
所有信眾見了她,登時站了起來,怒目而視,緊握拳頭,圍了上去。有人麵露忿忿之色,有人怒罵一聲「妖女」。
絳袍武僧和高昌王軍維持秩序,將人隔開。信眾將手中的瓜果香燭朝她扔去,遍地糜爛。
正殿門外,一處濃密的樹蔭下,佛門長老目送洛朝露被武僧押入水牢。
互相對視一眼,沉默了一刻有餘。
樹影婆娑,簌簌有聲。俄而,一人開口道:
「為了一個佛門顏麵,如此待一個女子,是否太過殘忍?」
一人捋著白須,道:
「女施主有慈心,對所犯罪孽想要將功補過,是她心甘情願。況且,這三樁逆罪她本就犯下了。以此贖罪,消除業障,乃功德圓滿。」
另一長老雙手交疊,覆在身下,道:
「佛陀苦行數年,才終悟大道。我佛慈悲,願渡能渡之人。女施主求仁得仁,也算心願得償。」
唯獨淨空法師麵露憂色,搖了搖頭:
「因果顛倒,今日所行,不知是對是錯。」
……
入暮之時,熙熙攘攘的人流已經漸漸散去。
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寺中。
佛子形銷骨立,顯得僧袍猶為寬大,空空蕩蕩地罩在身上。
在眾人無聲的注視下,他像是一道遊魂,緩緩步入院牆之中。
翻倒的香案已被重新扶起歸位,斷裂一地的供奉紅燭已被收拾,碎裂的淨瓶被掃了出去。佛龕前簇新的雕紋紅燭重燃,瓜果依舊散著清香。
一隊高昌王軍將士正坐在正殿一側的地上,互相包紮身上被利器砸傷的血口子。他們憤憤不平,說起方才瘋狂的信眾如何群起而攻之。守城戰中,他們曾與她數度並肩作戰,忍不住站了出來,維護她才落下的傷口。
那日,她來王寺助他熔佛造箭,亦是這般場景。
無數信眾圍著她,謾罵於她,將手中的香燭、利器、石塊都往她身上砸,怒斥她毀壞佛像,出佛身血,詛咒她下地獄。
滿目狼藉。今日是大寺月度的法會,人流密集,信眾萬千,這般慘相所見,她所受的屈辱不會比那日輕微。
洛襄沒有作聲,提步向寺廟後山不為信眾開放的水牢走去。
那裏本是戒律院,關押佛門犯戒弟子的刑房。
數年前,他曾親手將一犯了淫戒的弟子打入水牢,眼見一五大三粗的男人痛哭流涕,哀聲求饒。
洛襄一步一步走下鬱鬱積水的石階,行至幽暗的地下,隱隱可聞遠處水聲汩汩而過。
豆燈昏暗,潮氣覆滿石壁,水珠淌落他玉白僧袍,絲絲涼意浸透周身,他卻如同毫無知覺,麻木的步履越來越急切,在積水的石磚上不斷濺起一波又一波的水漬。
隔著木柵,遠遠可見一道瘦弱不堪的身影被綁在水麵中心的刑架上。
一池死水微微晃動,溢出些許至地麵,形成細流,漸漸散出難聞的朽氣。
黑沉沉的水麵倒影出女子慘白的麵容,蓬亂的烏髮。
洛朝露半身已被渾濁的汙水浸濕,心頭翻江倒海一般,意誌似是要被這一池蝕骨的死水吞沒,瓦解。
她聽到腳步聲,沉滯地抬頭,看到一道玉白的人影毫不猶豫地跳下了阻隔刑台的死水,飛快地淌水朝她奔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