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章
蒼穹黑如翻墨,無星無月。
離高昌王城十餘裏的破敗小鎮,夜風在坍塌的土牆間唿嘯而過。
洛襄與護送他的人馬藉此城鎮掩護,停留一刻。
隊伍中,不僅有大梁和高昌騎兵,還有洛梟當年離去前留給朝露的親衛。數日來,一行人依照她的計謀,偽裝成北匈騎兵迴高昌,一路上即便偶遇北匈軍,亦能成功脫險。
此刻,終於接近高昌王城,人和馬匹皆已近精疲力竭,尤其是戰馬,再不休憩便會倒下。
為防北匈突襲,高昌王城將四麵而來的流民拒之門外。此處城鎮中,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的流民。
一個個衣衫襤褸,形容不堪,零星又成片地癱倒在土牆之間,半闔著雙眸,望眼欲穿地向著高昌王城的方向,迴憶戰前有家可歸,有地可耕,有粥可溫的念想。
生逢亂世,風雨飄搖,人命如草芥,風一吹就散了。
洛襄收迴目光,開始查看大股處的傷口。包紮後血已止住,隻是在一路在馬上烈動,傷口並未好全,時有撕裂。
他的目光不由從股側遊移至腰側,那一枚小小的繩結之上。
他抿了抿幹涸的唇,閉上眼,迴味。在他自己都未察覺的時候,唇角已噙著一絲笑意。
死寂之中,輕微的弦鳴聲遽然響起。
一支利箭撕裂了夜空,赫然刺中了一麵土牆。牆麵登時土崩瓦解,底下的流民四散而逃,來不及走的,被掩埋在沙土之下,再無聲息。
是有一隊北匈軍追來了。
風沙中,洛襄遙遙望見為首的北匈千騎長下馬,抓住幾個流民盤問,流民答慢了,就被一刀割喉。
他分明聽到,那人在問,是否看到一隊北匈騎兵路過。
北匈人不知為何識破了他們的偽裝,是特地來捉他們這一隊人馬的。
洛襄瞬時冷靜下來,收好繩結,以唿哨聲召集眾人上馬離去。
一名梁兵遲疑道:
「我們躲在這一群近千人的流民中,他們發現不了我們,暫時安全。一旦騎馬逃離,必會被他們察覺追殺。」
於兵家而言,拿這麽多流民當擋箭牌,或許能躲過一劫。
洛襄望著一具具倒地的流民屍首,濃稠的血水混在黃沙中,湮滅了蹤跡。他搖搖頭,翻身上馬,道:
「何必牽連無辜。」
眾人應是,紛紛悄無聲息地上馬。疾馳中,很快身後便傳來了馬蹄聲,北匈兵窮追不捨。
一支又一支的流矢從身後飛來,自身旁兩側穿梭而過。
洛襄負傷在身,行進已十分吃力。
北匈人的馬頭已在他們的隊尾,不斷逼近,已能看到身後揚起的刀鋒,寒光凜凜,催人性命。
漆黑的雲層壓了下來。濃墨般的夜霧如潮如水,飄飄蕩蕩。
「嗖——」
一支飛矢迎麵而來,分毫不差地掠過他們這隊人馬,正中隊尾那名北匈兵的額頭。
那人躲閃不及,不可置信地瞪大雙眼,悶哼一聲,應聲墜落馬下,中箭栽倒在地。
奮力追逐獵物的北匈兵措手不及,勒馬不前,卻又盤桓不退,死死盯著前麵的茫茫大霧。
眼前出現了一團綿延數裏的暗影,像是猛獸蟄伏於黑夜。影影綽綽之間,聲勢猶如千軍萬馬。
黑影之中,不見弓箭手,卻聞弓弦繃緊,箭矢破空的烈烈聲,又見密集的箭雨,破霧而來。
看不清有多少人,隻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點,以及一麵又一麵迎風招展的旌旗。
追擊的北匈騎兵心驚膽寒,來不及勒馬避退,已進入對麵的射程之內。一時間,箭矢所落之處,人仰馬翻。
沒人能想到這支偽裝的隊伍竟然還有援兵。
暗夜之中,根本無法分辨前麵的軍隊究竟有多少兵力,若是四麵八方包圍起來,縱使追上了獵物,他們這一行追兵都成了甕中之鱉,也難逃一死。
北匈騎兵紛紛調轉馬頭,馬蹄在沙土上猛踏迴撥,掀起揚塵陣陣。
漫天的飛矢如同雲散雨收,漸漸慢了下來。
洛襄聽到身後追逐的馬蹄聲漸漸消散,再抬頭,他一眼望見前方軍隊的擺陣。
是梁軍。
不是什麽大軍,隻是一支百人騎兵,身背旌旗,來迴穿梭。濃霧底下,沙塵之中,恍若有千軍萬馬從天而降。
是障眼法。好一招草木皆兵。
絕處逢生。他身側的大梁騎兵抬首望去,麵露喜色。
隻見高坡上立著一隊人馬。最前一身明光甲的男人傲視睥睨,身旁簇擁著精兵親衛。
眾人一見到那人,紛紛翻身下馬,卸去北匈人的盔甲,大步上前,向那男子屈膝半跪行禮,齊聲高唿道:
「殿下!」
李曜高坐馬上,神容冷淡,英武的輪廓為夜色所掩,隻見一雙鷹隼般銳利的眼。他掃了一圈跪在前麵的人,忽而凜聲問道:
「她人呢?」
眾人逃逸中蓬頭垢麵,狼狽不堪,此時抹一把冷汗,麵麵相覷,紛紛跪伏叩地。
雖不見主子怒容,但已被他聲色中的怒意壓得不敢抬首。
頭頂的旌旗獵獵作響,死一般的沉默中,李曜瞥了一眼他們身上北匈兵的鎧甲,耐著性子,道:
「不是來報說,你們和她一道偽裝成了北匈兵出了高昌城。」
「我問,她人呢?!」
為首的梁兵抖如篩糠,額頭緊貼沙地,顫聲迴道:<="<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蒼穹黑如翻墨,無星無月。
離高昌王城十餘裏的破敗小鎮,夜風在坍塌的土牆間唿嘯而過。
洛襄與護送他的人馬藉此城鎮掩護,停留一刻。
隊伍中,不僅有大梁和高昌騎兵,還有洛梟當年離去前留給朝露的親衛。數日來,一行人依照她的計謀,偽裝成北匈騎兵迴高昌,一路上即便偶遇北匈軍,亦能成功脫險。
此刻,終於接近高昌王城,人和馬匹皆已近精疲力竭,尤其是戰馬,再不休憩便會倒下。
為防北匈突襲,高昌王城將四麵而來的流民拒之門外。此處城鎮中,到處都是饑寒交迫的流民。
一個個衣衫襤褸,形容不堪,零星又成片地癱倒在土牆之間,半闔著雙眸,望眼欲穿地向著高昌王城的方向,迴憶戰前有家可歸,有地可耕,有粥可溫的念想。
生逢亂世,風雨飄搖,人命如草芥,風一吹就散了。
洛襄收迴目光,開始查看大股處的傷口。包紮後血已止住,隻是在一路在馬上烈動,傷口並未好全,時有撕裂。
他的目光不由從股側遊移至腰側,那一枚小小的繩結之上。
他抿了抿幹涸的唇,閉上眼,迴味。在他自己都未察覺的時候,唇角已噙著一絲笑意。
死寂之中,輕微的弦鳴聲遽然響起。
一支利箭撕裂了夜空,赫然刺中了一麵土牆。牆麵登時土崩瓦解,底下的流民四散而逃,來不及走的,被掩埋在沙土之下,再無聲息。
是有一隊北匈軍追來了。
風沙中,洛襄遙遙望見為首的北匈千騎長下馬,抓住幾個流民盤問,流民答慢了,就被一刀割喉。
他分明聽到,那人在問,是否看到一隊北匈騎兵路過。
北匈人不知為何識破了他們的偽裝,是特地來捉他們這一隊人馬的。
洛襄瞬時冷靜下來,收好繩結,以唿哨聲召集眾人上馬離去。
一名梁兵遲疑道:
「我們躲在這一群近千人的流民中,他們發現不了我們,暫時安全。一旦騎馬逃離,必會被他們察覺追殺。」
於兵家而言,拿這麽多流民當擋箭牌,或許能躲過一劫。
洛襄望著一具具倒地的流民屍首,濃稠的血水混在黃沙中,湮滅了蹤跡。他搖搖頭,翻身上馬,道:
「何必牽連無辜。」
眾人應是,紛紛悄無聲息地上馬。疾馳中,很快身後便傳來了馬蹄聲,北匈兵窮追不捨。
一支又一支的流矢從身後飛來,自身旁兩側穿梭而過。
洛襄負傷在身,行進已十分吃力。
北匈人的馬頭已在他們的隊尾,不斷逼近,已能看到身後揚起的刀鋒,寒光凜凜,催人性命。
漆黑的雲層壓了下來。濃墨般的夜霧如潮如水,飄飄蕩蕩。
「嗖——」
一支飛矢迎麵而來,分毫不差地掠過他們這隊人馬,正中隊尾那名北匈兵的額頭。
那人躲閃不及,不可置信地瞪大雙眼,悶哼一聲,應聲墜落馬下,中箭栽倒在地。
奮力追逐獵物的北匈兵措手不及,勒馬不前,卻又盤桓不退,死死盯著前麵的茫茫大霧。
眼前出現了一團綿延數裏的暗影,像是猛獸蟄伏於黑夜。影影綽綽之間,聲勢猶如千軍萬馬。
黑影之中,不見弓箭手,卻聞弓弦繃緊,箭矢破空的烈烈聲,又見密集的箭雨,破霧而來。
看不清有多少人,隻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點,以及一麵又一麵迎風招展的旌旗。
追擊的北匈騎兵心驚膽寒,來不及勒馬避退,已進入對麵的射程之內。一時間,箭矢所落之處,人仰馬翻。
沒人能想到這支偽裝的隊伍竟然還有援兵。
暗夜之中,根本無法分辨前麵的軍隊究竟有多少兵力,若是四麵八方包圍起來,縱使追上了獵物,他們這一行追兵都成了甕中之鱉,也難逃一死。
北匈騎兵紛紛調轉馬頭,馬蹄在沙土上猛踏迴撥,掀起揚塵陣陣。
漫天的飛矢如同雲散雨收,漸漸慢了下來。
洛襄聽到身後追逐的馬蹄聲漸漸消散,再抬頭,他一眼望見前方軍隊的擺陣。
是梁軍。
不是什麽大軍,隻是一支百人騎兵,身背旌旗,來迴穿梭。濃霧底下,沙塵之中,恍若有千軍萬馬從天而降。
是障眼法。好一招草木皆兵。
絕處逢生。他身側的大梁騎兵抬首望去,麵露喜色。
隻見高坡上立著一隊人馬。最前一身明光甲的男人傲視睥睨,身旁簇擁著精兵親衛。
眾人一見到那人,紛紛翻身下馬,卸去北匈人的盔甲,大步上前,向那男子屈膝半跪行禮,齊聲高唿道:
「殿下!」
李曜高坐馬上,神容冷淡,英武的輪廓為夜色所掩,隻見一雙鷹隼般銳利的眼。他掃了一圈跪在前麵的人,忽而凜聲問道:
「她人呢?」
眾人逃逸中蓬頭垢麵,狼狽不堪,此時抹一把冷汗,麵麵相覷,紛紛跪伏叩地。
雖不見主子怒容,但已被他聲色中的怒意壓得不敢抬首。
頭頂的旌旗獵獵作響,死一般的沉默中,李曜瞥了一眼他們身上北匈兵的鎧甲,耐著性子,道:
「不是來報說,你們和她一道偽裝成了北匈兵出了高昌城。」
「我問,她人呢?!」
為首的梁兵抖如篩糠,額頭緊貼沙地,顫聲迴道:<="<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