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卻道:
「佛陀曾捨身飼虎,割肉餵鷹。佛渡眾生,從來不生分別心。哪怕你隻是天地間的一草一木,我亦會捨生相助……」
「你於我,與眾生毫無分別。」
朝露低下了頭,隻因在眼眶裏打轉的淚水瞬時落了下來。
她不知為何,隻過了短短數月,他就像全然變了一個人似的。那麽光風朗月的麵下,說得話如此冷酷無情,甚至比這一世他和她初見之時更為陌生。
可他所說的一言一句,她絲毫無法反駁。
若另有一個女子在烏茲王庭受難,被他撞見,他如此慈悲,確實也不會見死不救。
原來,他隻把她當作眾生嗎?
因他悲憫眾生,渡盡苦厄,所以也救她渡她,一次次帶她脫離苦海。
「你不是說,我是你的劫難嗎?」她艱難地吐出這幾個字眼,唇瓣微微在顫抖。
她記得那一日聽到洛梟的死訊,她想要迴烏茲,他冷冷阻止,說她是他的劫難,必要待在他的身邊。
如今發生了什麽,為何卻要將她一再趕走呢。
又是一陣熬人的沉默。佛塔清寂得像是空無一人。
不知過了良久,半空好似傳來一聲嘆息:
「此劫我已參破。」
聽到他平淡無波的聲音,朝露緩緩抬眸,對上他空蕩蕩的目光。
心底重逢的喜悅本就所剩無幾,在他平和卻冰冷的話語中一點點消磨殆盡。
「浮生如渡,我和你皆是海上孤舟,求達彼岸。曾同舟共渡,不過暫時因緣。」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循環往復,萬古不變。今時情愛小劫,凡俗之念,隻短短一寸光陰,與我而言不過雲煙過眼。」
「放下,即是自在。」
朝露錯愕,一時五念雜陳,悲欣交集。
他已經放下了嗎?
在此浮屠塔修行,他真的已摒棄了世俗的雜念,修道成佛。
她可以功成身退了嗎。
這分明是她一直以來所希冀的。她真心實意地希望,她能夠彌補前世傷害他的惡果,這一世看他成佛得道。
朝露抬首,在四麵無盡一般的空曠之中,仰望數丈之高的塔頂。
她這才明白為何佛門要將他幽禁在高昌這一座浮屠塔中。
塔簷一重又一重,佛像一麵又一麵。誦經聲流轉,明光焰不滅。
太過浩大,太過空寂。如同萬古長空,又似高天孤月。像是有千萬年的時光在麵前汩汩流過,都不會起一絲波瀾。
和莎車那座明光熠熠的八角佛塔不同,置身這樣一座華麗卻荒涼的塔中,她感覺很平靜,平靜到冰冷,感覺渾身每一處肌膚都在凝結成冰。
「迴烏茲。到安全的地方去。」他後來的聲音朝露已漸漸聽不清了。
她隻記得自己遽然從榻上起身離開。好似多待一刻都會玷汙他在此間清淨的修行。
他和她都得償所願了,還有什麽可遺憾的?
餘光裏,她魂牽夢縈的玉白身影一直靜立在側,宛若泥胎一般望著她離去。
四肢百骸是麻木的,以至於連日騎馬擦傷的雙股,每走一步都是劇痛,她都感知不到。她趔趄著走了出去,一刻都不曾迴頭,也不敢迴頭。
她生怕她但凡慢走一步,就會忍不住迴過身去,牢牢撲入他懷中抱緊他,將她一直以來深埋在心底的心意全部說出口。
如此,便覆水難收了。如此,便更讓他為難了。
……
人走後許久,洛襄還立在原地,漸漸從巨大的空茫中迴過神來。
她出現在門外的那一刻,手中的佛珠都差點要拿不穩,半串垂落在地。
嬌俏的少女身姿高挑修長,容色照人,滿壁金漆都不及她一雙明眸。一襲秀氣樸素的白衣,腰際的瓔珞寶珠隨著她疾步走來而琳琅鳴動。
每一步,都是動魄驚心。
他沒想到她會來。更沒想到,她會不顧戰火紛飛,執意要來高昌見他。
自離開烏茲入浮屠塔苦修,他少之又少的夢,大多亦與她有關,卻再也沒有那樣真實的觸感,那樣銷魂的滋味。
他以為自己已漸漸放下。將對她無妄的慾念淡淡抹去。
本想將她拒之門外,內心卻愈發備受煎熬。
再度橫抱起她的時候,恍若真實的美夢,好似沙漠中奄奄一息的人解了渴,美好得讓人想要落淚。
她比之前輕了不少,擁在懷中骨節清晰。她白皙的小臉曬得有幾分泛紅,長袖掩不住腕上和手背新生的疤痕。
他知道,她被烏茲王和洛梟養得向來很嬌氣的。因此,他更難以想像,她從烏茲來到高昌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傷。
他的心中生平頭一迴生出了懼怕。
一想到她之後還有可能受更重的傷,甚至因此喪命,他的心便堅硬了起來。
麵對她小心翼翼的質問,他始終不敢看她,最後狠下心,說出那一番令他自己都心痛的話後,她該迴到烏茲繼續做她的王了吧。
她這般執拗,若非如此,怎會甘心離開?
洛襄閉上眼,擰緊了佛珠,繃緊的珠串幾近斷裂。
浮屠塔外,漏夜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一股濃重的檀香氣隨之撲麵而來。
那女聲素來癲狂,此時更帶著幾分得意,笑道:
「你賭輸了。我說她自己定會來高昌的,你還不信……」<="<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佛陀曾捨身飼虎,割肉餵鷹。佛渡眾生,從來不生分別心。哪怕你隻是天地間的一草一木,我亦會捨生相助……」
「你於我,與眾生毫無分別。」
朝露低下了頭,隻因在眼眶裏打轉的淚水瞬時落了下來。
她不知為何,隻過了短短數月,他就像全然變了一個人似的。那麽光風朗月的麵下,說得話如此冷酷無情,甚至比這一世他和她初見之時更為陌生。
可他所說的一言一句,她絲毫無法反駁。
若另有一個女子在烏茲王庭受難,被他撞見,他如此慈悲,確實也不會見死不救。
原來,他隻把她當作眾生嗎?
因他悲憫眾生,渡盡苦厄,所以也救她渡她,一次次帶她脫離苦海。
「你不是說,我是你的劫難嗎?」她艱難地吐出這幾個字眼,唇瓣微微在顫抖。
她記得那一日聽到洛梟的死訊,她想要迴烏茲,他冷冷阻止,說她是他的劫難,必要待在他的身邊。
如今發生了什麽,為何卻要將她一再趕走呢。
又是一陣熬人的沉默。佛塔清寂得像是空無一人。
不知過了良久,半空好似傳來一聲嘆息:
「此劫我已參破。」
聽到他平淡無波的聲音,朝露緩緩抬眸,對上他空蕩蕩的目光。
心底重逢的喜悅本就所剩無幾,在他平和卻冰冷的話語中一點點消磨殆盡。
「浮生如渡,我和你皆是海上孤舟,求達彼岸。曾同舟共渡,不過暫時因緣。」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循環往復,萬古不變。今時情愛小劫,凡俗之念,隻短短一寸光陰,與我而言不過雲煙過眼。」
「放下,即是自在。」
朝露錯愕,一時五念雜陳,悲欣交集。
他已經放下了嗎?
在此浮屠塔修行,他真的已摒棄了世俗的雜念,修道成佛。
她可以功成身退了嗎。
這分明是她一直以來所希冀的。她真心實意地希望,她能夠彌補前世傷害他的惡果,這一世看他成佛得道。
朝露抬首,在四麵無盡一般的空曠之中,仰望數丈之高的塔頂。
她這才明白為何佛門要將他幽禁在高昌這一座浮屠塔中。
塔簷一重又一重,佛像一麵又一麵。誦經聲流轉,明光焰不滅。
太過浩大,太過空寂。如同萬古長空,又似高天孤月。像是有千萬年的時光在麵前汩汩流過,都不會起一絲波瀾。
和莎車那座明光熠熠的八角佛塔不同,置身這樣一座華麗卻荒涼的塔中,她感覺很平靜,平靜到冰冷,感覺渾身每一處肌膚都在凝結成冰。
「迴烏茲。到安全的地方去。」他後來的聲音朝露已漸漸聽不清了。
她隻記得自己遽然從榻上起身離開。好似多待一刻都會玷汙他在此間清淨的修行。
他和她都得償所願了,還有什麽可遺憾的?
餘光裏,她魂牽夢縈的玉白身影一直靜立在側,宛若泥胎一般望著她離去。
四肢百骸是麻木的,以至於連日騎馬擦傷的雙股,每走一步都是劇痛,她都感知不到。她趔趄著走了出去,一刻都不曾迴頭,也不敢迴頭。
她生怕她但凡慢走一步,就會忍不住迴過身去,牢牢撲入他懷中抱緊他,將她一直以來深埋在心底的心意全部說出口。
如此,便覆水難收了。如此,便更讓他為難了。
……
人走後許久,洛襄還立在原地,漸漸從巨大的空茫中迴過神來。
她出現在門外的那一刻,手中的佛珠都差點要拿不穩,半串垂落在地。
嬌俏的少女身姿高挑修長,容色照人,滿壁金漆都不及她一雙明眸。一襲秀氣樸素的白衣,腰際的瓔珞寶珠隨著她疾步走來而琳琅鳴動。
每一步,都是動魄驚心。
他沒想到她會來。更沒想到,她會不顧戰火紛飛,執意要來高昌見他。
自離開烏茲入浮屠塔苦修,他少之又少的夢,大多亦與她有關,卻再也沒有那樣真實的觸感,那樣銷魂的滋味。
他以為自己已漸漸放下。將對她無妄的慾念淡淡抹去。
本想將她拒之門外,內心卻愈發備受煎熬。
再度橫抱起她的時候,恍若真實的美夢,好似沙漠中奄奄一息的人解了渴,美好得讓人想要落淚。
她比之前輕了不少,擁在懷中骨節清晰。她白皙的小臉曬得有幾分泛紅,長袖掩不住腕上和手背新生的疤痕。
他知道,她被烏茲王和洛梟養得向來很嬌氣的。因此,他更難以想像,她從烏茲來到高昌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傷。
他的心中生平頭一迴生出了懼怕。
一想到她之後還有可能受更重的傷,甚至因此喪命,他的心便堅硬了起來。
麵對她小心翼翼的質問,他始終不敢看她,最後狠下心,說出那一番令他自己都心痛的話後,她該迴到烏茲繼續做她的王了吧。
她這般執拗,若非如此,怎會甘心離開?
洛襄閉上眼,擰緊了佛珠,繃緊的珠串幾近斷裂。
浮屠塔外,漏夜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一股濃重的檀香氣隨之撲麵而來。
那女聲素來癲狂,此時更帶著幾分得意,笑道:
「你賭輸了。我說她自己定會來高昌的,你還不信……」<="<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