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音還未出口,卻已是來不及了。
白晃晃的鋒刃已近她的頭頂。
她下意識地閉眼,微闔的眼裏中,恍若看到一縷玉白在滿目連綿的金光中飄過。
錯身之際,她能感到飛揚的馬鬃掠過她的肩頭,刀鋒的寒光在她眼前一晃而過。
電光火石之間,那刀刃好似認得她的人,隻是削去她額間幾縷碎發,便已被飛快地收走入鞘,未傷及她分毫。
她的意識尚在混沌之中,馬蹄聲已遠去,耳邊傳來人群喜極而泣的聲音:
「國師來了!」
「昭明將軍來救我們了!」
朝露下意識地睜眼抬眸,方才馬上頎長的人影已在身後倏然消散,混入茫茫金光之中。
漫天的熊熊火光,映出那人一晃而過的麵容。
兇厲的麵疤,幽深的眼眸。
幻覺一般地,朝露恍惚看到了前世那位國師的身影,心間驟然湧起一股驚濤駭浪。
他竟然也在高昌嗎?
腥風血雨之中,她迴憶起了前世,和他驚世駭俗的初見。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個副本反轉多,多少之前的線會在這個副本收束,最好不要跳章,會看不懂。
接編輯通知,今後可能jj寫不了和尚文了,所以這最後一本,我一定好好寫。這個副本我很喜歡,一定不讓大家失望!
【注釋】
井渠即現在新疆的「坎兒井」。
《史記·河渠書》:「於是為發卒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絶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裏閑。井渠之生自此始。」
王國維《西域井渠考》:「西域本無此法,及漢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
第64章
前世。
初入大梁宮廷,朝露想學漢家女子附庸風雅,給情郎寫詩作賦,作為閨中密趣,便求著李曜教她漢文。
起初幾日新鮮,李曜與她寓教於樂,後來政事繁忙,便不得空再教。年輕的皇帝隨手在朝中指了指幾個文官,請他們來授課。
豈料那幾個大儒杵在那裏,眼觀鼻、鼻觀心,無人應聲。
她是西域來的異族,不堪教化的蠻女。這些所謂桃李滿天下的文官清流,早就視她為妖女禍水,沒人瞧得起她,又怎肯教她漢文,淪為朝堂笑柄,晚節不保。
她明白過來,又氣又惱,故意在李曜麵前委屈垂淚。
李曜心有愧意,無奈哄她道:
「朕定請個最厲害的老師來教你,好不好?」
後來,來宮中教她的,竟是大梁國師。
李曜頗為得意,邀功似地對她道:
「聖僧漢文了得,更精通烏茲等西域諸國語言,他來授課,最為合適不過了,也難得他願意教你。」
她聽後,愣了半晌才迴過神來。
當朝國師,聖僧空劫,權勢滔天,是李曜的左膀右臂。
李曜是馬上奪的天下,即位之初,在朝中根基不穩,曾被眾藩王兵諫圍困於京畿。是國師攜一萬禁軍救駕,血洗京畿。屍山血海中,他袈裟浸赤,猶如鬼剎,為皇帝殺出一條生路來。
他替李曜敲打朝臣,生殺予奪,製衡各大世家和文臣武將,幹盡翻雲覆雨的陰詭之事。
每每出場,哪一迴不是血雨腥風。傳說,他每撚一顆佛珠,刑台上就要掉一顆人頭。
朝露起初是有些怕他的。
猶記得他初來那日,才一露麵,便嚇壞了她宮中好幾個小侍女。
她尚在內間精心梳妝。對著皇帝的這位心腹肱骨,她心存幾分討好之意,刻意梳高了髮髻,又留了幾縷碎發在額間,清麗之中又又一絲媚態。
世人皆愛美,麵對傾城之色,再剛硬之人,都會留有幾分臉麵吧。她心裏盤算著,又往唇上抹了些口脂,畫龍點睛,姿艷色絕。
一聽內侍來報,國師已在書房等候,她提裙匆匆趕過去。
燈火煌煌,一道頎長的身影立在堂前正中,一幅險峻的山水畫之下。
墨畫中,重巒疊嶂,險象環生。畫下之人,緇黑袈裟,色如長夜。其上繁複的金箔鑲繡,隨風拂動間,一片玄色中閃爍著點點流光。
明光如電,法相莊嚴。
聽到腳步聲,那人緩緩轉身。
他生得和李曜一般高大,甚至輪廓都有幾分相似。隻是臉上被黑疤遍布,乍看之下,有如鬼煞,十分嚇人。
她一向愛美,連宮裏用的人也是精挑細選過的,要樣貌可人,身上找不出一絲瑕疵來。
見了他真容,朝露止不住地一愣,不由後退幾步,雲鬢上的金步搖隨之輕顫,最後強裝鎮定,福身道:
「問國師安。」
他微微頷首迴禮,目光掠過她的濃妝薄衫,眉頭仿佛蹙了一下。
許是看出了她看他時眼中的懼怕,之後授課,二人間都隔著一麵屏風。
第一堂課,教的是《詩經》。
她生怕他與那些文臣一般戲弄她,直言問他為何選此為教材。
屏風那端的人抬起頭,神色清冷,如鬆柏覆雪,幽深的目光仿佛透過那道薄紗細絹,直指她心底:
「娘娘不是想要作詩獻給陛下麽?詩三百,思無邪,感情最為真摯。」
他說得雲淡風輕,朝露心思敏感,聽出了其中的意味深長。<="<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白晃晃的鋒刃已近她的頭頂。
她下意識地閉眼,微闔的眼裏中,恍若看到一縷玉白在滿目連綿的金光中飄過。
錯身之際,她能感到飛揚的馬鬃掠過她的肩頭,刀鋒的寒光在她眼前一晃而過。
電光火石之間,那刀刃好似認得她的人,隻是削去她額間幾縷碎發,便已被飛快地收走入鞘,未傷及她分毫。
她的意識尚在混沌之中,馬蹄聲已遠去,耳邊傳來人群喜極而泣的聲音:
「國師來了!」
「昭明將軍來救我們了!」
朝露下意識地睜眼抬眸,方才馬上頎長的人影已在身後倏然消散,混入茫茫金光之中。
漫天的熊熊火光,映出那人一晃而過的麵容。
兇厲的麵疤,幽深的眼眸。
幻覺一般地,朝露恍惚看到了前世那位國師的身影,心間驟然湧起一股驚濤駭浪。
他竟然也在高昌嗎?
腥風血雨之中,她迴憶起了前世,和他驚世駭俗的初見。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個副本反轉多,多少之前的線會在這個副本收束,最好不要跳章,會看不懂。
接編輯通知,今後可能jj寫不了和尚文了,所以這最後一本,我一定好好寫。這個副本我很喜歡,一定不讓大家失望!
【注釋】
井渠即現在新疆的「坎兒井」。
《史記·河渠書》:「於是為發卒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絶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裏閑。井渠之生自此始。」
王國維《西域井渠考》:「西域本無此法,及漢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
第64章
前世。
初入大梁宮廷,朝露想學漢家女子附庸風雅,給情郎寫詩作賦,作為閨中密趣,便求著李曜教她漢文。
起初幾日新鮮,李曜與她寓教於樂,後來政事繁忙,便不得空再教。年輕的皇帝隨手在朝中指了指幾個文官,請他們來授課。
豈料那幾個大儒杵在那裏,眼觀鼻、鼻觀心,無人應聲。
她是西域來的異族,不堪教化的蠻女。這些所謂桃李滿天下的文官清流,早就視她為妖女禍水,沒人瞧得起她,又怎肯教她漢文,淪為朝堂笑柄,晚節不保。
她明白過來,又氣又惱,故意在李曜麵前委屈垂淚。
李曜心有愧意,無奈哄她道:
「朕定請個最厲害的老師來教你,好不好?」
後來,來宮中教她的,竟是大梁國師。
李曜頗為得意,邀功似地對她道:
「聖僧漢文了得,更精通烏茲等西域諸國語言,他來授課,最為合適不過了,也難得他願意教你。」
她聽後,愣了半晌才迴過神來。
當朝國師,聖僧空劫,權勢滔天,是李曜的左膀右臂。
李曜是馬上奪的天下,即位之初,在朝中根基不穩,曾被眾藩王兵諫圍困於京畿。是國師攜一萬禁軍救駕,血洗京畿。屍山血海中,他袈裟浸赤,猶如鬼剎,為皇帝殺出一條生路來。
他替李曜敲打朝臣,生殺予奪,製衡各大世家和文臣武將,幹盡翻雲覆雨的陰詭之事。
每每出場,哪一迴不是血雨腥風。傳說,他每撚一顆佛珠,刑台上就要掉一顆人頭。
朝露起初是有些怕他的。
猶記得他初來那日,才一露麵,便嚇壞了她宮中好幾個小侍女。
她尚在內間精心梳妝。對著皇帝的這位心腹肱骨,她心存幾分討好之意,刻意梳高了髮髻,又留了幾縷碎發在額間,清麗之中又又一絲媚態。
世人皆愛美,麵對傾城之色,再剛硬之人,都會留有幾分臉麵吧。她心裏盤算著,又往唇上抹了些口脂,畫龍點睛,姿艷色絕。
一聽內侍來報,國師已在書房等候,她提裙匆匆趕過去。
燈火煌煌,一道頎長的身影立在堂前正中,一幅險峻的山水畫之下。
墨畫中,重巒疊嶂,險象環生。畫下之人,緇黑袈裟,色如長夜。其上繁複的金箔鑲繡,隨風拂動間,一片玄色中閃爍著點點流光。
明光如電,法相莊嚴。
聽到腳步聲,那人緩緩轉身。
他生得和李曜一般高大,甚至輪廓都有幾分相似。隻是臉上被黑疤遍布,乍看之下,有如鬼煞,十分嚇人。
她一向愛美,連宮裏用的人也是精挑細選過的,要樣貌可人,身上找不出一絲瑕疵來。
見了他真容,朝露止不住地一愣,不由後退幾步,雲鬢上的金步搖隨之輕顫,最後強裝鎮定,福身道:
「問國師安。」
他微微頷首迴禮,目光掠過她的濃妝薄衫,眉頭仿佛蹙了一下。
許是看出了她看他時眼中的懼怕,之後授課,二人間都隔著一麵屏風。
第一堂課,教的是《詩經》。
她生怕他與那些文臣一般戲弄她,直言問他為何選此為教材。
屏風那端的人抬起頭,神色清冷,如鬆柏覆雪,幽深的目光仿佛透過那道薄紗細絹,直指她心底:
「娘娘不是想要作詩獻給陛下麽?詩三百,思無邪,感情最為真摯。」
他說得雲淡風輕,朝露心思敏感,聽出了其中的意味深長。<="<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