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此時此刻,他從她水光瑩瑩的眼中看不出一絲狡黠,隻有無盡的哀慟與悵惘。
好像,她的心上,真的藏了那麽一個人。
那個人走了很遠,不會再迴來,所以她才會說,此生她與他無緣。
燭火不能照見之處,洛襄的眸光暗了下去。
他自烏茲到莎車修佛,此生從未去過任何地方,更不必說千裏之外的長安了。
洛襄沉默了片刻,才慢慢地開口道:
「我幼時便皈依了佛門,數十年恪守清規戒律,行事呆板,不通人情。自被長老們認定為下一任佛子之後,便不被允許離開王寺和佛塔,終日譯經誦偈,本打算就此困守一世,直至死去……」
朝露迴過神來,麵露訝異。
她一直以為做佛子很風光,身居高位,一唿百應,受人供奉,有人敬仰。竟不知,這也是另外一個牢籠罷了。
所謂佛子,不過也是佛門用來固權的一個祭品。
聽到他如此剖析形容自己,朝露心中一酸,喃喃道:
「襄哥哥……」
「聽我說完。」洛襄抬首,對上她水光瀲灩的眼眸,心口的箭傷還在隱隱作痛,他的聲音冷澀且虛弱,仍是極力平靜地道:
「朝露,我其實是一個頗為無趣的人……」
除了佛法以外,他的經歷一片空白,別無所長,沒法如她心上人那般,胸有萬千丘壑,看遍天下風光。
洛襄咽下喉間的澀意,直起身子,以一腔難以抑製的孤勇,一字一句道:
「但我聽聞,西域廣袤千裏,有雪山冰峰,大漠瀚海,亦可塞上縱馬,草原牧羊……還有你之前說的,大宛國素有千裏駿馬,闃勒國盛產無瑕玉石,高昌國的金身佛像美輪美奐……有生之年,我確實也想去看一看。」
「朝露,你願不願意陪我一道去看?」
洛朝露一怔,神色從疑惑慢慢變成了愕然。
她的表情,洛襄盡收眼底,忍不住又解釋道:
「並非,並非是因為你能紓解我的病症……」他微微頷首,眼睫低垂,克製著心潮,冷靜地繼續道:
「這次離開王寺,我走了很多路,見到很多人,確有很多佛法無法救渡的人和事。若是繼續久居佛塔,若非躬身入局,怕是無法渡人渡己。」
「我知曉,我為你中箭,你心有愧意,為了不讓我死,說過慰人心的話。但是我想、想要在清醒的時候,再、再確認一遍……」
他中箭後,她在他昏迷前聲嘶力竭說的那些話,他都一一聽到了。
君子端方,不會趁人之危,怕她是輕許諾言,更怕她就此反悔不認。
朝露望著他艱澀的神容,滾燙的目光,一時想要落淚,又不禁莞爾。
佛子洛襄,少時便日誦千偈,以雄辯之才橫掃西域佛門,十年未逢敵手。可此刻,他說話卻一句一頓,饒是學舌小兒都比他靈巧幾分。
她不由想起,當初兩人一道被困佛窟之時,她也曾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試探,說想要和他一道走遍西域,譯經著書。
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兩全之法。
相知相伴,相依為命,即便不是世俗意義上的許定終生,也是她和他最好的圓滿。
今日心有靈犀,他終於迴應了她當時隱晦的期許。
朝露撩開胸前散落的髮辮,不再以指玩弄髮絲,端直了腰身。
「襄哥哥,」她鄭重地看著他,道,「若是從前,我會毫不猶豫。但是如今,我要想一想,再答應你。」
洛襄皺眉,不由握住她攥著衣袖的手,道:
「你是怕有損我梵行?」
「不是的。」朝露打斷了他,搖了搖頭,道,「我知道襄哥哥你佛心堅定,胸懷大誌,註定要濟世度人,什麽都不會改變你的修行。」
洛襄默默不語,反應過來自己的失態,轉瞬就鬆開了她的手,以拳抵唇,重重咳嗽了幾聲。
朝露替他掖了掖被角,微微挪了挪身子,靠近他一分,道:
「我隻是看到現在烏茲國這個樣子,真的很難受。我一路從歧城迴到王庭,看到如此荒涼的草原農田,沒有人耕種,沒有人牧羊。我想著,若是我三哥做了王,必不是這般民不聊生的頹唐境地。」
微茫的燭火滲入她的髮絲,在麵上投下黢黑的暗影。她黯然垂眸,道:
「小的時候,父王坐在王位,將我抱在膝上,指著滿朝群臣問我想不想做女王。那時候我就想過,王位我當然也坐得,像我父王那般威風凜凜。」
「可我真的做了王才發現,做一國之主,甚是不易。烏茲現在百廢待興,我有我的子民,我暫時還不能離開王庭,隻顧自己遊山玩水享樂。」
若是讓前世的朝露聽到這番話,定是嗤之以鼻。隻因那時的她並不知曉,自己自小在烏茲為所欲為的前提,都建立在父王治下的一個強盛且繁榮的烏茲。
唯有盛世,才能容納甚至追捧她這樣美艷驕縱的王女,否則,她便是眾矢之的,千夫所指的妖女。
洛襄望著她專注的樣子,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愫。他忍不住撩起她垂落的髮絲,緩緩攏至她耳後,露出少女皎如明月的麵靨。
雪腮在燭火下透著薄紅,一抹淺淺的緋色如同雪化雲開後的桃花。
「慢慢來。我等你的答案。」他靜靜地望著她許久,唇角不由勾起,柔聲道,「我此次帶來的金身佛像,你可以全部熔了拿去賑濟災民。」<="<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好像,她的心上,真的藏了那麽一個人。
那個人走了很遠,不會再迴來,所以她才會說,此生她與他無緣。
燭火不能照見之處,洛襄的眸光暗了下去。
他自烏茲到莎車修佛,此生從未去過任何地方,更不必說千裏之外的長安了。
洛襄沉默了片刻,才慢慢地開口道:
「我幼時便皈依了佛門,數十年恪守清規戒律,行事呆板,不通人情。自被長老們認定為下一任佛子之後,便不被允許離開王寺和佛塔,終日譯經誦偈,本打算就此困守一世,直至死去……」
朝露迴過神來,麵露訝異。
她一直以為做佛子很風光,身居高位,一唿百應,受人供奉,有人敬仰。竟不知,這也是另外一個牢籠罷了。
所謂佛子,不過也是佛門用來固權的一個祭品。
聽到他如此剖析形容自己,朝露心中一酸,喃喃道:
「襄哥哥……」
「聽我說完。」洛襄抬首,對上她水光瀲灩的眼眸,心口的箭傷還在隱隱作痛,他的聲音冷澀且虛弱,仍是極力平靜地道:
「朝露,我其實是一個頗為無趣的人……」
除了佛法以外,他的經歷一片空白,別無所長,沒法如她心上人那般,胸有萬千丘壑,看遍天下風光。
洛襄咽下喉間的澀意,直起身子,以一腔難以抑製的孤勇,一字一句道:
「但我聽聞,西域廣袤千裏,有雪山冰峰,大漠瀚海,亦可塞上縱馬,草原牧羊……還有你之前說的,大宛國素有千裏駿馬,闃勒國盛產無瑕玉石,高昌國的金身佛像美輪美奐……有生之年,我確實也想去看一看。」
「朝露,你願不願意陪我一道去看?」
洛朝露一怔,神色從疑惑慢慢變成了愕然。
她的表情,洛襄盡收眼底,忍不住又解釋道:
「並非,並非是因為你能紓解我的病症……」他微微頷首,眼睫低垂,克製著心潮,冷靜地繼續道:
「這次離開王寺,我走了很多路,見到很多人,確有很多佛法無法救渡的人和事。若是繼續久居佛塔,若非躬身入局,怕是無法渡人渡己。」
「我知曉,我為你中箭,你心有愧意,為了不讓我死,說過慰人心的話。但是我想、想要在清醒的時候,再、再確認一遍……」
他中箭後,她在他昏迷前聲嘶力竭說的那些話,他都一一聽到了。
君子端方,不會趁人之危,怕她是輕許諾言,更怕她就此反悔不認。
朝露望著他艱澀的神容,滾燙的目光,一時想要落淚,又不禁莞爾。
佛子洛襄,少時便日誦千偈,以雄辯之才橫掃西域佛門,十年未逢敵手。可此刻,他說話卻一句一頓,饒是學舌小兒都比他靈巧幾分。
她不由想起,當初兩人一道被困佛窟之時,她也曾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試探,說想要和他一道走遍西域,譯經著書。
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兩全之法。
相知相伴,相依為命,即便不是世俗意義上的許定終生,也是她和他最好的圓滿。
今日心有靈犀,他終於迴應了她當時隱晦的期許。
朝露撩開胸前散落的髮辮,不再以指玩弄髮絲,端直了腰身。
「襄哥哥,」她鄭重地看著他,道,「若是從前,我會毫不猶豫。但是如今,我要想一想,再答應你。」
洛襄皺眉,不由握住她攥著衣袖的手,道:
「你是怕有損我梵行?」
「不是的。」朝露打斷了他,搖了搖頭,道,「我知道襄哥哥你佛心堅定,胸懷大誌,註定要濟世度人,什麽都不會改變你的修行。」
洛襄默默不語,反應過來自己的失態,轉瞬就鬆開了她的手,以拳抵唇,重重咳嗽了幾聲。
朝露替他掖了掖被角,微微挪了挪身子,靠近他一分,道:
「我隻是看到現在烏茲國這個樣子,真的很難受。我一路從歧城迴到王庭,看到如此荒涼的草原農田,沒有人耕種,沒有人牧羊。我想著,若是我三哥做了王,必不是這般民不聊生的頹唐境地。」
微茫的燭火滲入她的髮絲,在麵上投下黢黑的暗影。她黯然垂眸,道:
「小的時候,父王坐在王位,將我抱在膝上,指著滿朝群臣問我想不想做女王。那時候我就想過,王位我當然也坐得,像我父王那般威風凜凜。」
「可我真的做了王才發現,做一國之主,甚是不易。烏茲現在百廢待興,我有我的子民,我暫時還不能離開王庭,隻顧自己遊山玩水享樂。」
若是讓前世的朝露聽到這番話,定是嗤之以鼻。隻因那時的她並不知曉,自己自小在烏茲為所欲為的前提,都建立在父王治下的一個強盛且繁榮的烏茲。
唯有盛世,才能容納甚至追捧她這樣美艷驕縱的王女,否則,她便是眾矢之的,千夫所指的妖女。
洛襄望著她專注的樣子,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愫。他忍不住撩起她垂落的髮絲,緩緩攏至她耳後,露出少女皎如明月的麵靨。
雪腮在燭火下透著薄紅,一抹淺淺的緋色如同雪化雲開後的桃花。
「慢慢來。我等你的答案。」他靜靜地望著她許久,唇角不由勾起,柔聲道,「我此次帶來的金身佛像,你可以全部熔了拿去賑濟災民。」<="<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