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是艷絕西域、名動天下的烏茲王女的架勢。


    她在萬千注視中轉向眾人,媚眼如絲,唇角微勾,不屑中又有一絲毫不動搖的篤定。


    周遭的一切罵聲仿佛消失了,她眼底的餘光裏,仿佛看到身旁的洛襄微微偏過頭,正望向了自己。


    他看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清冷不可玩味,此時卻多了一份複雜。


    一貫沉黑的眸中似是發了一瞬間的光亮,如同滿天星辰有了顏色。


    可他眼底那一股訝異的波瀾稍縱即逝,而後便是瀚海淵深的無可奈何。


    他的目光,比夜色亮,比日光黯;比唿吸濃,比香息淡。


    看得到,抓不住。


    她記得在烏茲王宴上,她當眾吻上他的唇時候,也看到過他這樣謎一般的目光。


    想到那一個驚世之吻,朝露唇角不由翹起。當初在烏茲王庭,她在無數人麵前輕薄了洛襄,癡纏佛子的妖女名號都已背在身上,她現在也沒什麽好怕的了。


    她也不會後悔。


    為了能留在佛子身邊,不要像前世那般死於非命,這點羞辱根本算不了什麽。


    麵對義憤填膺,恨不能將她這一妖女碎屍萬段的僧眾,朝露反而起身,淡然一笑。


    「妖女?」她嘴角勾著一絲諷意,朗然道,「若沒有我做妖女為非作歹,佛子如何普渡眾生?」


    「若無愛欲,世人怎會沉迷其中,要燒香拜佛,脫離苦海呢?若無世人供奉,這廟裏的神佛又如何修得金身,養得起你們這幫僧人?」


    「我是人,有貪嗔癡,有愛人之心,我戀慕佛子,如佛愛眾生,愛花愛草,愛世間萬物,我何罪之有呢?」


    眾僧被她說得口中一滯,隻得再罵道:


    「大膽妖女,口出狂言!你一己私慾,怎能與佛陀相提並論?」


    朝露巧舌如簧,立刻反問道:


    「你們佛家不是講沒有分別心嗎?我又為何不能與佛陀作比。」


    「歪理!詭辯!這妖女攪弄是非……」眾僧疾言駁斥道。


    「阿彌陀佛。」正中靜立的師尊忽而重聲一念,打斷了眾僧嗬斥聲。他緩緩誦道:


    「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


    「諸行無常,諸法自然。女施主心意執著,已生因緣,自要得果。」年邁的師尊轉身,仰頭望向默然的釋迦像,昭告眾人:


    「佛子既然命中注定有此一劫,王女可從其願,留或不留在王寺,皆應順應佛陀降下的因果。」


    語罷,師尊垂下目光,望向洛襄道:


    「請佛子隨我入內一敘,商議王女去留。」


    聽到此言,眾僧大驚失色。師尊的這番話,是不是也已默認了這一有關劫難的說法?


    此妖嬈狡詐的妖女,難道真是佛祖派來試探佛子修行之心的?


    人群交頭接耳,幾個耐不住的武僧將手中的降魔杖和金剛杵相互碰撞,又用力抵在地上,咚咚作響,如雷聲大震。


    洛襄起身,跟著師尊進入內室。他走了幾步,在門外倏然迴頭。


    他漠然的目光掃了一圈堂前神色各異的眾僧,麵容看不出情緒,眉眼幽深如刻,隻輕描淡寫道:


    「王女既是佛陀賜予我的考驗。誰若是再敢妄議王女,便是對佛祖不敬。」


    此語一出,震懾之意不言而喻。僧人們頓生懼意,耳語的聲音低了下去,連望向堂中女子的目光都淡了些許。


    ……


    佛塔內室,是一間藏書閣。


    閣內,一叢叢經卷齊整放置於數排壁高的檀木經架當中,頗有壓人之勢。其間縈繞著清淡的旃檀佛香,沁人心脾。


    案上銅爐薰香燃起,青煙裊裊。


    師尊法號淨空,在莎車王寺修行數十年,乃是莎車國國師,德高望重,亦是自幼教導佛子的恩師。


    此刻,淨空法師立在案前,神容凝重,望著眼前自小養在身邊的沙彌,今日已是芝蘭玉樹,如鬆如柏。


    他低聲道:


    「你已決意,要將她留下。」


    「是。」洛襄迴道,「師尊在此,弟子並非妄言。弟子認為,她或許就是佛陀設下的考驗。」


    師尊捋了捋下顎白須,道:


    「難道果如傳聞所言,因為她多番糾纏於你,讓你動了心念?」


    洛襄眼眸低垂,搖了搖頭。


    「師尊知曉,弟子自幼總是夢見一些……奇怪的畫麵。」他頓了頓,緩聲道,「自弟子在烏茲王庭見到王女以後,雖不能確認,卻恍惚覺得,經年之夢,似是與她有關。」


    師尊皺了皺眉,長嘆一聲道:


    「為師知道,那個夢,一直以來都是你的心魔。每逢望月,此心魔更是難以抑製。此行烏茲,你是如何渡過月圓之夜的?」


    洛襄道:


    「弟子以佛法克製,幸未受邪魔所控。」


    師尊眉頭緊皺,拂袖道:


    「是了,你身有惡疾,本隻需在寺內按律苦修,必有一日可破執破魔,修得大道,渡得己身。如今你既知她或是你的劫難,又何必非要立於危牆之下,冒險將她留在身邊?」


    洛襄抬頭,一字一句道:


    「若是此心魔無法根除,弟子也不配再做佛子。」


    「小乘渡己,大乘渡天地。天地浩大,因緣萬千,若非親身遍歷,又何以渡己渡人,何以破執破魔?」


    淨空法師麵色一沉,一時不知如何規勸。<="<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何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何適並收藏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