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重生後嫁給渣過的佛子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法師教得好。」朝露勾唇一笑。
那夜,她的血書上寫了這六個字交給小宮女,意在逼迫國師放她三哥一條生路。
史書上說,敵國破,謀臣亡。國師在朝中勢大,李曜身為帝王不會不忌憚。
若是北匈盡滅,一把好刀再無用武之地,他的退路,便不在他掌握之中。
他放了洛梟,是縱虎歸山,亦是為自己續命。
這個道理,淺薄如她都明白,他又豈會不知。
這一劫,他替她平反,暗自救她,不僅雪中送炭,也從未像李曜那般懷疑過她。
她卻終是算計到了他的身上。
朝露不由望向眼前身姿挺拔的僧人。
數月未見,他的下顎清瘦不少,唯有兇厲的麵疤猶在,眉眼不改的鋒利。
寬大的袈裟盡數掩住了他的右臂,微風吹起袍袖,卻隱隱可見腕間雪白的繃帶還在溢血。
「法師,你的手?」她問道。
「無礙。」他拂手垂袖,將傷臂掩去。
見他張弛有度,聲色冷淡,朝露倏然笑了笑,湊近他一步,翩躚的裙裾拂過他的袈裟,問道:
「法師,你幫我三哥,隻是因為要固權麽?」
僧人迴身,微微偏過頭來,沉靜而幽遠的黑眸映出她明媚的倒影。
他沉默良久,清朗的聲音沒入落花中:
「是因為一位故人。」
朝露微微一怔,恍惚看到他冷漠的眸中隱有一絲她從未見過的柔情。
她未來得及再細問,那道玉白身姿已然飄遠。
後來她才知道,國師臂上之傷,乃是北匈利箭所致。他此戰得勝後,繼續深入腹地追擊敵軍,卻無功而返,且身負重傷。
因為李曜下了一道密令,勒令他作為謀臣和武將鄒雲派兵追殺逃亡的洛梟,必要取其首級。
一直以來,李曜不僅對北匈人恨之入骨,亦將有一半北匈血統的洛梟視作心腹大患。
……
今生,峽口的風凜冽如刀刻,一寸一寸將她最後殘存的希冀迎麵澆滅了。
無論如何,這一世,李曜對北匈、對洛梟的殺心不會減。他才不會那麽好心將她三哥的消息告之她,隻會殺之而後快。
如此思定後,洛朝露轉過身,麵對李曜,她的神色異常的平靜。
俄而,她徑直走了過去。
李曜見她朝自己走來,薄唇難以抑製地微微勾起。
下一瞬,朝露猛地一俯身,快步上前撈起屍體上一把散落在地的弓箭,飛速張弓搭箭,瞄準了正中的李曜。
眼見著男人的神色從誌在必得漸漸轉為怔忪,還有幾分難以言喻的錯愕。
她的手指一鬆,一支飛箭離弦而去。
銀光撕裂了今生的夜空,軌跡與前世雪夜刺中她的那一支仿佛能重合在一道。
前世一箭之仇,她沒有忘。她要殺她之人血債血償。
一箭既出,朝露審時度勢,未作停留,幹淨利落地拋下弓箭,往身後等了她許久的男人跑去。
她一下子撲進他寬大的袈裟之中,貪婪地深吸了一口他身上的檀香。
「為何以身犯險?」他的聲音如水潺潺,溫柔地傳至耳中。
她揚起臉,仰望著他,逼著自己大滴大滴地落淚,扯動著他的袍袖,哽咽道:
「襄哥哥,就是這些梁人,他們放火燒山,我三哥被他們害死了……」
洛襄沒有說話,伸出了手,指尖還未覆上了她的麵靨,便收攏在袖中,最後隻用袖口輕輕拂去她麵上混著血漬的淚痕。
雨已停歇了,大風揚起沙塵,天色依舊昏沉黑暗。
李曜被眼疾手快的親衛撲倒在泥地,飛箭如流,在他身側遽然而過。
射箭之人箭術之準,發力之狠,哪怕隻擦著他的大臂,那傷口已深深劃破皮肉。
再抬頭,少女翩然的身姿向斜坡上那道玉白之色奔去,最後與那道身影交融在一起。
她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仿佛對那個人,她是求之不得。
而方才她假意流露的脈脈溫情,是對他的戲弄,亦是對他的報復。
李曜一把掀開保護他的親衛,正要起身窮追,忽聞耳邊一陣轟鳴。
在他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看到的竟是數千僧兵空弦發箭示警,一時間鋪天蓋地,竟如雷聲隆隆,潮湧滾滾,震天動地,生生將他的軍隊逼退了近百步。
他掃視一眼,便已知曉,自己此時兵力已被暗箭消耗過半,不敵這些戰力遠勝於他的佛門僧兵。
即便屈辱,但他除了退卻,並無他法。
「我們走。」李曜作了一個撤退的手勢,親衛簇擁著他上馬離去。
「且慢。」
身後又傳來一聲空弦震聲。
「此事尚未作罷。閣下既知曉三王子洛梟的下落,還請告知。」
李曜皺眉迴頭,卻見佛子立在高坡之上,意態舒展,凜凜如風,山嶽雪峰一般不可撼動,目中如有神光湛然。
而他底下的僧兵已揚起弓箭,對準梁軍,蓄勢待發。
這是不肯讓他走了。
李曜冷笑道:
「若我不說呢?佛子是要為了他一個與佛門無關的俗人,對我動武?乃至以整個佛門對抗我大梁?」
洛襄氣度如山如海,從容不迫,道:
「一個時辰前,就在此地,三王子殿下已皈依佛門,受我佛門庇佑。閣下放火燒山,殺害我佛門中人,便是對我佛門不敬。」<="<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夜,她的血書上寫了這六個字交給小宮女,意在逼迫國師放她三哥一條生路。
史書上說,敵國破,謀臣亡。國師在朝中勢大,李曜身為帝王不會不忌憚。
若是北匈盡滅,一把好刀再無用武之地,他的退路,便不在他掌握之中。
他放了洛梟,是縱虎歸山,亦是為自己續命。
這個道理,淺薄如她都明白,他又豈會不知。
這一劫,他替她平反,暗自救她,不僅雪中送炭,也從未像李曜那般懷疑過她。
她卻終是算計到了他的身上。
朝露不由望向眼前身姿挺拔的僧人。
數月未見,他的下顎清瘦不少,唯有兇厲的麵疤猶在,眉眼不改的鋒利。
寬大的袈裟盡數掩住了他的右臂,微風吹起袍袖,卻隱隱可見腕間雪白的繃帶還在溢血。
「法師,你的手?」她問道。
「無礙。」他拂手垂袖,將傷臂掩去。
見他張弛有度,聲色冷淡,朝露倏然笑了笑,湊近他一步,翩躚的裙裾拂過他的袈裟,問道:
「法師,你幫我三哥,隻是因為要固權麽?」
僧人迴身,微微偏過頭來,沉靜而幽遠的黑眸映出她明媚的倒影。
他沉默良久,清朗的聲音沒入落花中:
「是因為一位故人。」
朝露微微一怔,恍惚看到他冷漠的眸中隱有一絲她從未見過的柔情。
她未來得及再細問,那道玉白身姿已然飄遠。
後來她才知道,國師臂上之傷,乃是北匈利箭所致。他此戰得勝後,繼續深入腹地追擊敵軍,卻無功而返,且身負重傷。
因為李曜下了一道密令,勒令他作為謀臣和武將鄒雲派兵追殺逃亡的洛梟,必要取其首級。
一直以來,李曜不僅對北匈人恨之入骨,亦將有一半北匈血統的洛梟視作心腹大患。
……
今生,峽口的風凜冽如刀刻,一寸一寸將她最後殘存的希冀迎麵澆滅了。
無論如何,這一世,李曜對北匈、對洛梟的殺心不會減。他才不會那麽好心將她三哥的消息告之她,隻會殺之而後快。
如此思定後,洛朝露轉過身,麵對李曜,她的神色異常的平靜。
俄而,她徑直走了過去。
李曜見她朝自己走來,薄唇難以抑製地微微勾起。
下一瞬,朝露猛地一俯身,快步上前撈起屍體上一把散落在地的弓箭,飛速張弓搭箭,瞄準了正中的李曜。
眼見著男人的神色從誌在必得漸漸轉為怔忪,還有幾分難以言喻的錯愕。
她的手指一鬆,一支飛箭離弦而去。
銀光撕裂了今生的夜空,軌跡與前世雪夜刺中她的那一支仿佛能重合在一道。
前世一箭之仇,她沒有忘。她要殺她之人血債血償。
一箭既出,朝露審時度勢,未作停留,幹淨利落地拋下弓箭,往身後等了她許久的男人跑去。
她一下子撲進他寬大的袈裟之中,貪婪地深吸了一口他身上的檀香。
「為何以身犯險?」他的聲音如水潺潺,溫柔地傳至耳中。
她揚起臉,仰望著他,逼著自己大滴大滴地落淚,扯動著他的袍袖,哽咽道:
「襄哥哥,就是這些梁人,他們放火燒山,我三哥被他們害死了……」
洛襄沒有說話,伸出了手,指尖還未覆上了她的麵靨,便收攏在袖中,最後隻用袖口輕輕拂去她麵上混著血漬的淚痕。
雨已停歇了,大風揚起沙塵,天色依舊昏沉黑暗。
李曜被眼疾手快的親衛撲倒在泥地,飛箭如流,在他身側遽然而過。
射箭之人箭術之準,發力之狠,哪怕隻擦著他的大臂,那傷口已深深劃破皮肉。
再抬頭,少女翩然的身姿向斜坡上那道玉白之色奔去,最後與那道身影交融在一起。
她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仿佛對那個人,她是求之不得。
而方才她假意流露的脈脈溫情,是對他的戲弄,亦是對他的報復。
李曜一把掀開保護他的親衛,正要起身窮追,忽聞耳邊一陣轟鳴。
在他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看到的竟是數千僧兵空弦發箭示警,一時間鋪天蓋地,竟如雷聲隆隆,潮湧滾滾,震天動地,生生將他的軍隊逼退了近百步。
他掃視一眼,便已知曉,自己此時兵力已被暗箭消耗過半,不敵這些戰力遠勝於他的佛門僧兵。
即便屈辱,但他除了退卻,並無他法。
「我們走。」李曜作了一個撤退的手勢,親衛簇擁著他上馬離去。
「且慢。」
身後又傳來一聲空弦震聲。
「此事尚未作罷。閣下既知曉三王子洛梟的下落,還請告知。」
李曜皺眉迴頭,卻見佛子立在高坡之上,意態舒展,凜凜如風,山嶽雪峰一般不可撼動,目中如有神光湛然。
而他底下的僧兵已揚起弓箭,對準梁軍,蓄勢待發。
這是不肯讓他走了。
李曜冷笑道:
「若我不說呢?佛子是要為了他一個與佛門無關的俗人,對我動武?乃至以整個佛門對抗我大梁?」
洛襄氣度如山如海,從容不迫,道:
「一個時辰前,就在此地,三王子殿下已皈依佛門,受我佛門庇佑。閣下放火燒山,殺害我佛門中人,便是對我佛門不敬。」<="<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