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被敵國將軍當成白月光後 作者:餘何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內的光一下子收束殆盡,日暮的鬥室暗沉如夜。
片刻,一小簇微茫的火苗燃起,照亮了黑暗中男人寒涼無比的麵容。火光緩緩移向一側,點在了案上的燭台。
房內倏然亮堂起來。
司徒陵望著男人坐在案前,漫不經心地用修長的手指撥動著渺小的燭火,好似在玩弄。火光在他手中來迴搖動,房內的暗影隨之晃動不已。
司徒陵深吸一口氣,道:
「你與隴右崔氏的新仇舊恨與我司徒陵無關,我無意幹涉。但崔煥之怎麽說也是一方主帥,你怎可將他囚禁折辱至此?」
見他沉默不語,麵容浸在燭火明暗不定的光中,鬼魅一般攝人,司徒陵抑製著心中寒意,不禁上前一步,低聲道:
「可清河的魘症……」
「夠了!」長風低喝一聲打斷了他,手掌握緊了木椅髹漆的把手,像是要將把手上的惡蛟鏤雕一掌捏碎,厲聲道,「你又要用她來威脅我?」
看到司徒陵滿目錯愕,他的嘴角浮起一絲輕蔑的笑,冷冷道:
「她讓我不要攻城,我照做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奪取本就屬於我的涼州;她讓我放過城中百姓,我照做了,奪城前後民生分毫未傷。我已把一切做得悄無聲息,涼州城內巨變,不會為外頭察覺一絲一毫。你們還想我怎麽樣?」
司徒陵被他的目光盯得汗浸鬢角。
這幾日,他司徒陵雖駑鈍,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來。
他此舉極盡巧妙,不費城外迴鶻玄軍一兵一卒,隻動用了城中當年殘留的河西餘軍,未曾私通外敵,隻能算節鎮之間稀疏平常的搶地兵變,已算不上謀反大罪。朝廷素來對此睜一隻閉一隻眼,長安的聖上甚至都巴不得節鎮互相傾軋,掣肘之術罷了。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蕭郎妙計,不攻不伐,籠絡舊日人心,出手狠準,幾日內將涼州輕而易舉地收入囊中。
這位歸來的蕭郎,深謀遠慮,殺伐果斷,更甚從前。
他的這番局,不像是幾日之功。隻是不知,他已為此籌謀了多久。
司徒陵心下嘆服,但又念及那位為此心力交瘁的女子,猶疑道:
「她今日吃不下飯,突然問起了崔煥之。你讓我怎麽答?」
「涼州本就隸屬我河西蕭氏,百年基業,都在此地。此城,我奪得理所應當。至於崔煥之,」聽到這個名字,男人目色沉了下來,冷笑道,「隴右軍已為我軍俘虜,他不過我手下敗將,勝敗本就乃兵家常事……」他輕撫著座椅上凹凸不平的鏤刻,恨恨道:
「要怪,就要怪他崔煥之當年,不該貪我河西的殘軍,妄想他們歸心。今日,倒為我所用,被我反將一軍。」
他在火光中揚起頭,緊繃的下頜線像是一道出鞘的利刃,重重道:
「我和隴右崔氏之間,不僅是兵家之爭,還隔著兩軍宿仇。這一切,根本與她無關!」
「與她無關?」司徒陵咬牙道,「你可知,隴右軍中那些今日被你策反的河西殘軍,包括養寧遠,本是清河當年親自以公主之身求隴右崔氏收留的。是她不想你的兵變為西北的流民,苦苦哀求著崔煥之納入麾下的!」
「你如此行徑,她若是知道,該如此自處?該會有多痛心?她在隴右軍待了五年,深受軍中將士照拂,與崔煥之更是相交多年,情誼深厚。你對隴右軍痛下殺手,可有考慮過她的感受?」
男人從手中的燭火前收迴目光,掀起眼皮,逼人鋒芒從他黑沉沉的眸中射出。隻那麽一道暗沉的目光,竟令司徒陵心間一震,不由後退了半步。
「情誼深厚?嗬——好一個情誼深厚!」他遽然拍案而起,高大的身姿將案前的燭火全然遮住,襯得他暗光中的麵容愈發陰鬱難測。
他靜了片刻,動了動喉嚨,像是忍耐下了洶湧的情緒,沉聲道:
「待我肅平一切,我自會向她交待一切……」
司徒陵微微一怔,嘆了口氣,繼續道:
「可她本就是局中之人吶。近日來,她的魘症遲遲未愈,氣色一日比一日差,我擔心,她知道後更是……唉……」
男人眯起幽深的目,一字一頓道:
「既如此,那便繼續瞞著她!瞞到我大仇得報為止!」
她可瞞,為何他就瞞不得?
司徒陵搖了搖頭:
「她已起了疑,你覺得你還能瞞她幾日?你我皆知,她一向是重情重義之人,一旦發覺,又怎會眼睜睜看著隴右軍和崔煥之如此受辱?」
見眼前男人司徒陵擰著眉頭,胸口像是悶了一股子氣唿不出來,仍是不死心地問道:
「緣何會到如此地步?據我所知,隴右崔氏雖與河西蕭氏隻是歷來在西北相爭不休,可是何來的大仇?長風,你是不是有什麽苦衷,你說出來,我一定盡我所能,幫你解開心結,不要將事情做絕,到無可挽迴才罷休啊!」
「騎虎之勢,必不得下。」長風錯過他探尋的目光,淡淡道,「司徒陵,你無論如何站隊,都左右不了此局。」
「少帥,不好了!」門外傳來寧遠激切的喊聲。一向沉穩的寧遠甚少如此大唿小叫。
「何事?」
門外傳來幾個公主府下人戰戰兢兢的聲音:
「公主殿下冒著暴雨去了地牢。誰都攔不住啊……」
地牢裏,關的是崔煥之。<="<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片刻,一小簇微茫的火苗燃起,照亮了黑暗中男人寒涼無比的麵容。火光緩緩移向一側,點在了案上的燭台。
房內倏然亮堂起來。
司徒陵望著男人坐在案前,漫不經心地用修長的手指撥動著渺小的燭火,好似在玩弄。火光在他手中來迴搖動,房內的暗影隨之晃動不已。
司徒陵深吸一口氣,道:
「你與隴右崔氏的新仇舊恨與我司徒陵無關,我無意幹涉。但崔煥之怎麽說也是一方主帥,你怎可將他囚禁折辱至此?」
見他沉默不語,麵容浸在燭火明暗不定的光中,鬼魅一般攝人,司徒陵抑製著心中寒意,不禁上前一步,低聲道:
「可清河的魘症……」
「夠了!」長風低喝一聲打斷了他,手掌握緊了木椅髹漆的把手,像是要將把手上的惡蛟鏤雕一掌捏碎,厲聲道,「你又要用她來威脅我?」
看到司徒陵滿目錯愕,他的嘴角浮起一絲輕蔑的笑,冷冷道:
「她讓我不要攻城,我照做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奪取本就屬於我的涼州;她讓我放過城中百姓,我照做了,奪城前後民生分毫未傷。我已把一切做得悄無聲息,涼州城內巨變,不會為外頭察覺一絲一毫。你們還想我怎麽樣?」
司徒陵被他的目光盯得汗浸鬢角。
這幾日,他司徒陵雖駑鈍,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來。
他此舉極盡巧妙,不費城外迴鶻玄軍一兵一卒,隻動用了城中當年殘留的河西餘軍,未曾私通外敵,隻能算節鎮之間稀疏平常的搶地兵變,已算不上謀反大罪。朝廷素來對此睜一隻閉一隻眼,長安的聖上甚至都巴不得節鎮互相傾軋,掣肘之術罷了。
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蕭郎妙計,不攻不伐,籠絡舊日人心,出手狠準,幾日內將涼州輕而易舉地收入囊中。
這位歸來的蕭郎,深謀遠慮,殺伐果斷,更甚從前。
他的這番局,不像是幾日之功。隻是不知,他已為此籌謀了多久。
司徒陵心下嘆服,但又念及那位為此心力交瘁的女子,猶疑道:
「她今日吃不下飯,突然問起了崔煥之。你讓我怎麽答?」
「涼州本就隸屬我河西蕭氏,百年基業,都在此地。此城,我奪得理所應當。至於崔煥之,」聽到這個名字,男人目色沉了下來,冷笑道,「隴右軍已為我軍俘虜,他不過我手下敗將,勝敗本就乃兵家常事……」他輕撫著座椅上凹凸不平的鏤刻,恨恨道:
「要怪,就要怪他崔煥之當年,不該貪我河西的殘軍,妄想他們歸心。今日,倒為我所用,被我反將一軍。」
他在火光中揚起頭,緊繃的下頜線像是一道出鞘的利刃,重重道:
「我和隴右崔氏之間,不僅是兵家之爭,還隔著兩軍宿仇。這一切,根本與她無關!」
「與她無關?」司徒陵咬牙道,「你可知,隴右軍中那些今日被你策反的河西殘軍,包括養寧遠,本是清河當年親自以公主之身求隴右崔氏收留的。是她不想你的兵變為西北的流民,苦苦哀求著崔煥之納入麾下的!」
「你如此行徑,她若是知道,該如此自處?該會有多痛心?她在隴右軍待了五年,深受軍中將士照拂,與崔煥之更是相交多年,情誼深厚。你對隴右軍痛下殺手,可有考慮過她的感受?」
男人從手中的燭火前收迴目光,掀起眼皮,逼人鋒芒從他黑沉沉的眸中射出。隻那麽一道暗沉的目光,竟令司徒陵心間一震,不由後退了半步。
「情誼深厚?嗬——好一個情誼深厚!」他遽然拍案而起,高大的身姿將案前的燭火全然遮住,襯得他暗光中的麵容愈發陰鬱難測。
他靜了片刻,動了動喉嚨,像是忍耐下了洶湧的情緒,沉聲道:
「待我肅平一切,我自會向她交待一切……」
司徒陵微微一怔,嘆了口氣,繼續道:
「可她本就是局中之人吶。近日來,她的魘症遲遲未愈,氣色一日比一日差,我擔心,她知道後更是……唉……」
男人眯起幽深的目,一字一頓道:
「既如此,那便繼續瞞著她!瞞到我大仇得報為止!」
她可瞞,為何他就瞞不得?
司徒陵搖了搖頭:
「她已起了疑,你覺得你還能瞞她幾日?你我皆知,她一向是重情重義之人,一旦發覺,又怎會眼睜睜看著隴右軍和崔煥之如此受辱?」
見眼前男人司徒陵擰著眉頭,胸口像是悶了一股子氣唿不出來,仍是不死心地問道:
「緣何會到如此地步?據我所知,隴右崔氏雖與河西蕭氏隻是歷來在西北相爭不休,可是何來的大仇?長風,你是不是有什麽苦衷,你說出來,我一定盡我所能,幫你解開心結,不要將事情做絕,到無可挽迴才罷休啊!」
「騎虎之勢,必不得下。」長風錯過他探尋的目光,淡淡道,「司徒陵,你無論如何站隊,都左右不了此局。」
「少帥,不好了!」門外傳來寧遠激切的喊聲。一向沉穩的寧遠甚少如此大唿小叫。
「何事?」
門外傳來幾個公主府下人戰戰兢兢的聲音:
「公主殿下冒著暴雨去了地牢。誰都攔不住啊……」
地牢裏,關的是崔煥之。<="<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