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養和殿中一片寂靜。
衣袂晃動, 趙敬淵緩步上前向皇帝拱手問安:「陛下。」
「朕有日子沒見著你了,過來坐吧。」趙鴻煊斜靠在羅漢榻上,手裏撚著佛串,朝旁邊抬了抬手。
「謝陛下賜坐。」趙敬淵依言坐到皇帝對麵幾凳上, 近距離看過去, 發現趙鴻煊臉頰凹陷的厲害, 顯而易見的病態, 蘇公公所言不假,皇帝的身子骨禁不起多少折騰了。
除了那些慢性藥在悄無聲息侵襲著他的身體,當然還有他本身的疑慮多心, 杯弓蛇影,以致長久失眠難安。
趙敬淵想想, 又覺得可笑,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大抵就是趙鴻煊這樣的,按理自己與蘇公公本應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才是。
可惜……
思慮間, 趙敬淵就聽趙鴻煊道:「忠親王這一病就是一個多月不上朝, 是真病, 還是躲著朕呢。」
趙敬淵惶恐,忙道:「陛下何出此言, 敬淵如何敢欺君罔上。」
「嗬嗬,嗬嗬」趙鴻煊哼笑兩聲, 陰譎的眸子中不掩嘲諷。
趙敬淵裝作沒看見, 不疾不徐坐迴去。此一時彼一時,皇帝現在沒有掀桌子的勇氣, 鐵打的官員流水的帝王,滿朝文武誰願意將榮華富貴、身家性命全都壓在一個沒有子嗣又病怏怏的皇帝身上呢。
皇帝沒有掀桌子的勇氣, 他亦沒有掀桌子的必要,早晚都是自己的東西,若非必須,何必要擔上一個亂臣賊子的名聲。
這會兒蘇公公端了茶水上前侍奉。
趙鴻煊收斂臉上的情緒,嗬嗬笑道:「來,忠親王嚐嚐朕的好茶。」
蘇公公將托盤中的一杯茶放到趙敬淵手邊,「忠親王您請用茶。」
趙敬淵不著痕跡地看了蘇公公一眼,蘇公公神色如常。
趙敬淵眼下麵臨兩個選擇,喝或者是不喝。
趙敬淵選擇「喝」,他相信蘇公公不會背叛自己,他也背叛不起。
眼見趙敬淵喝下茶水,趙鴻煊臉上肉眼可見地高興起來,哈哈笑著問趙敬淵這茶水如何。
趙敬淵亦哈哈笑著,高贊道:「好茶!」
一時間君臣又談笑風聲。
在趙鴻煊宮中呆了有半個多時辰,趙敬淵起身告辭,趙鴻煊令蘇公公親自送出去。
等到了殿外無人處,蘇公公朝著趙敬淵悄聲耳語幾句,趙敬淵噁心地差點兒沒吐出來,暗罵趙鴻煊變態!
那杯茶確實有問題,卻被蘇公公提前換掉了,這筆帳他狠狠記下了。
這下趙敬淵不得不又「病」上一段時日了,能夠麻痹趙鴻煊,他求之不得。
轉眼就是除夕,按照傳統慣例,皇帝會在除夕之夜宴請文武百官,君臣同樂,尤其今年是趙鴻煊登基的第一個年頭兒。
讓眾人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下旨告知群臣因歲末溫病肆虐,今年的除夕夜宴免了。
前段時間京城中確實感染風寒急症者甚多,但下了兩場雪後,狀況其實已經大為好轉,京城眾多茶樓酒館、勾欄瓦肆又開始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皇帝陛下未免擔心太過。
免了也好,能與家人共度除夕誰想進宮陪皇帝。
不過總有有心之人想得多,登基第一個年頭就免了除夕夜宴,以趙鴻煊愛排場講麵子的性情不符,怕是另有隱情。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趙鴻煊原本不過是個小風寒,禁不住他自己總往嚴重裏想,加上蘇公公適時下到他茶飲裏的藥物,一番折騰之下,趙鴻煊臥床不起了。
太後恐外界得知皇帝病重引起動亂,下令宮中嚴密封鎖消息,外界難以得知宮中變化。
趙敬淵在宮中做太子伴讀多年,不止蘇公公一個眼線,自然消息靈通。
此外,太後因自己娘家已經無可用之人,唯有一個妹夫範盛可用,為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不得不令人給範盛傳遞消息,以防萬一。
宋三郎在宮中亦有自己隱蔽的眼線,得到的消息不比前麵兩位少。
宋三郎沒有將消息透露給吳正,卻令人將趙鴻煊臥床不起之事悄悄透露給了楊誌。
這是宋三郎第一次明確朝楊家父子表明態度——變局將至,宋楊兩家合作則是雙贏。
至於為什麽不找準親家吳正合作,不是吳正不夠好,而是在這種事情上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吳正是堅決擁護皇權之人。
越是驚天大事,發生之前越不可能引起波瀾,風起雲湧是少數人的,京城之中的大多數人都在歡歡喜喜過大年。
——宋家。
除夕一大早,景辰同景睿帶著小囡囡一塊兒在大門口帖對聯:瑞雪紛飛清玉宇,春風浩蕩滿幹坤。橫批:喜迎新春。
「舅舅,高了。」
「那邊高?」
「右邊高。」
「好嘞,舅舅挪一挪——這下好了沒?」
「沒好,左邊又高了。」
……
小丫頭指揮著,兄弟倆貼完府門的對聯,又貼各房院門口的對聯,這是個體力活兒,尤其小丫頭高標準,嚴要求,貼完哥倆竟然額頭冒汗了。
這種活兒其實交給下人去做即可,但若全部交由下人去做,這年味也就淡了,兄弟倆貼對聯,家裏的男人女人們也沒閑著。
兄弟三個灑掃院落房間,妯娌幾個連同老太太、何氏以及竹姐兒準備年夜飯。
按照老太太的說法,這叫憶苦思甜,甭管多富貴不忘初心,記著當初的不容易,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富貴。<="<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養和殿中一片寂靜。
衣袂晃動, 趙敬淵緩步上前向皇帝拱手問安:「陛下。」
「朕有日子沒見著你了,過來坐吧。」趙鴻煊斜靠在羅漢榻上,手裏撚著佛串,朝旁邊抬了抬手。
「謝陛下賜坐。」趙敬淵依言坐到皇帝對麵幾凳上, 近距離看過去, 發現趙鴻煊臉頰凹陷的厲害, 顯而易見的病態, 蘇公公所言不假,皇帝的身子骨禁不起多少折騰了。
除了那些慢性藥在悄無聲息侵襲著他的身體,當然還有他本身的疑慮多心, 杯弓蛇影,以致長久失眠難安。
趙敬淵想想, 又覺得可笑,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大抵就是趙鴻煊這樣的,按理自己與蘇公公本應成為他的左膀右臂才是。
可惜……
思慮間, 趙敬淵就聽趙鴻煊道:「忠親王這一病就是一個多月不上朝, 是真病, 還是躲著朕呢。」
趙敬淵惶恐,忙道:「陛下何出此言, 敬淵如何敢欺君罔上。」
「嗬嗬,嗬嗬」趙鴻煊哼笑兩聲, 陰譎的眸子中不掩嘲諷。
趙敬淵裝作沒看見, 不疾不徐坐迴去。此一時彼一時,皇帝現在沒有掀桌子的勇氣, 鐵打的官員流水的帝王,滿朝文武誰願意將榮華富貴、身家性命全都壓在一個沒有子嗣又病怏怏的皇帝身上呢。
皇帝沒有掀桌子的勇氣, 他亦沒有掀桌子的必要,早晚都是自己的東西,若非必須,何必要擔上一個亂臣賊子的名聲。
這會兒蘇公公端了茶水上前侍奉。
趙鴻煊收斂臉上的情緒,嗬嗬笑道:「來,忠親王嚐嚐朕的好茶。」
蘇公公將托盤中的一杯茶放到趙敬淵手邊,「忠親王您請用茶。」
趙敬淵不著痕跡地看了蘇公公一眼,蘇公公神色如常。
趙敬淵眼下麵臨兩個選擇,喝或者是不喝。
趙敬淵選擇「喝」,他相信蘇公公不會背叛自己,他也背叛不起。
眼見趙敬淵喝下茶水,趙鴻煊臉上肉眼可見地高興起來,哈哈笑著問趙敬淵這茶水如何。
趙敬淵亦哈哈笑著,高贊道:「好茶!」
一時間君臣又談笑風聲。
在趙鴻煊宮中呆了有半個多時辰,趙敬淵起身告辭,趙鴻煊令蘇公公親自送出去。
等到了殿外無人處,蘇公公朝著趙敬淵悄聲耳語幾句,趙敬淵噁心地差點兒沒吐出來,暗罵趙鴻煊變態!
那杯茶確實有問題,卻被蘇公公提前換掉了,這筆帳他狠狠記下了。
這下趙敬淵不得不又「病」上一段時日了,能夠麻痹趙鴻煊,他求之不得。
轉眼就是除夕,按照傳統慣例,皇帝會在除夕之夜宴請文武百官,君臣同樂,尤其今年是趙鴻煊登基的第一個年頭兒。
讓眾人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下旨告知群臣因歲末溫病肆虐,今年的除夕夜宴免了。
前段時間京城中確實感染風寒急症者甚多,但下了兩場雪後,狀況其實已經大為好轉,京城眾多茶樓酒館、勾欄瓦肆又開始熙熙攘攘熱熱鬧鬧,皇帝陛下未免擔心太過。
免了也好,能與家人共度除夕誰想進宮陪皇帝。
不過總有有心之人想得多,登基第一個年頭就免了除夕夜宴,以趙鴻煊愛排場講麵子的性情不符,怕是另有隱情。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趙鴻煊原本不過是個小風寒,禁不住他自己總往嚴重裏想,加上蘇公公適時下到他茶飲裏的藥物,一番折騰之下,趙鴻煊臥床不起了。
太後恐外界得知皇帝病重引起動亂,下令宮中嚴密封鎖消息,外界難以得知宮中變化。
趙敬淵在宮中做太子伴讀多年,不止蘇公公一個眼線,自然消息靈通。
此外,太後因自己娘家已經無可用之人,唯有一個妹夫範盛可用,為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不得不令人給範盛傳遞消息,以防萬一。
宋三郎在宮中亦有自己隱蔽的眼線,得到的消息不比前麵兩位少。
宋三郎沒有將消息透露給吳正,卻令人將趙鴻煊臥床不起之事悄悄透露給了楊誌。
這是宋三郎第一次明確朝楊家父子表明態度——變局將至,宋楊兩家合作則是雙贏。
至於為什麽不找準親家吳正合作,不是吳正不夠好,而是在這種事情上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吳正是堅決擁護皇權之人。
越是驚天大事,發生之前越不可能引起波瀾,風起雲湧是少數人的,京城之中的大多數人都在歡歡喜喜過大年。
——宋家。
除夕一大早,景辰同景睿帶著小囡囡一塊兒在大門口帖對聯:瑞雪紛飛清玉宇,春風浩蕩滿幹坤。橫批:喜迎新春。
「舅舅,高了。」
「那邊高?」
「右邊高。」
「好嘞,舅舅挪一挪——這下好了沒?」
「沒好,左邊又高了。」
……
小丫頭指揮著,兄弟倆貼完府門的對聯,又貼各房院門口的對聯,這是個體力活兒,尤其小丫頭高標準,嚴要求,貼完哥倆竟然額頭冒汗了。
這種活兒其實交給下人去做即可,但若全部交由下人去做,這年味也就淡了,兄弟倆貼對聯,家裏的男人女人們也沒閑著。
兄弟三個灑掃院落房間,妯娌幾個連同老太太、何氏以及竹姐兒準備年夜飯。
按照老太太的說法,這叫憶苦思甜,甭管多富貴不忘初心,記著當初的不容易,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富貴。<="<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