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辰朝眾人微微一笑,道:「相必諸位都在好奇景辰為何要邀請大家過來。」
沒有一通沒用的廢話,宋景辰上來就直奔主題,倒叫眾人一愣,不過他們更好奇自己今日被邀請過來的原因,不由全都聚精凝神眼巴巴看向景辰。
景辰頓了頓,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慢條斯理道:「當然是為了賺錢,畢竟除了賺錢景辰也沒別的本事了。」
除了賺錢,景辰也沒、別、的、本、事、了!!!
好獨特的「自謙」。
不理會眾人大眼瞪小眼,景辰道:「在說正事之前,景辰有一故事,諸位不妨先聽聽。」
「某小鎮上,有三位生意人,分別為張三、李四、王五。其中張三家裏賣針線,勉強能餬口。
李四則開了一家裁縫店,手藝雖然不錯,卻因地段不好,客人都是周圍的居民,所賺銀兩不多。
而王五呢,則經營著一間布匹鋪子,也是因為地理位置不佳,客流量小,隻能算是撐不死餓不著的耗著。
某日,因為一場大水,淹沒了三家鋪子,三家損失慘重,可日子還得過,是以張三、李四、王五聚到一起商量著一起出錢租一間鋪子。
又因三家的錢聚到一起積少成多,讓他們有本錢在鎮上不錯的地段租到一間鋪子……」
說到此處景辰停下來,朝眾人笑道:「結果你們猜怎麽著?」
郭午配合道:「結果因為店鋪處在有利地段,客流量大大增加,三家皆受益;更因為針線、布匹、裁縫三者息息相關。
本來是買針線的客人,看到有好看的布匹可能就會捎上幾尺。同樣來買布匹的客人可能會順便買些針線,甚至會直接讓裁縫代為縫製。
如此下來,地段優越,再加上三家的生意互相帶動,生意能不蒸蒸日上?」
馮侖也不由發聲道:「妙啊,好手段!風險分擔,利潤翻倍,簡直是共贏!」
其他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貌似挺有道理,但……
眾人不知道該怎麽說,他們很確定景辰公子不是蠢人,講這個故事必然有深意,
可在實際做生意的過程中,真能有這麽簡簡單單,豈不人人都發財了?
這合夥經營存在的問題可太多了。
就比如其中一家的生意特別好,而其他兩家均不好,或者說其中兩家的生意特別好,隻有一家生意慘澹。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種落差都會引起內部矛盾。
再比如,合夥做生意就意味著盈虧共負,你不能隻想著賺錢不想著賠錢,一旦賠錢,所造成的損失三方該如何分擔又是各種分歧。
而景辰公子所說的都是最理想化的狀態。
宋景辰見眾人皺眉,嘴角翹了翹,知道有問題就對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第272章
除了郭午同馮侖兩人說了兩句好話, 沒人肯接話。一眾人都是人精,在沒有搞清楚宋景辰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麽之前,保持沉默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見沒人開口,景辰大概也能明白這些人的顧慮, 悠悠開口道:「依我看來, 張三、李四、王五三人的做法可以說是機遇與風險並存, 好處同壞處一樣顯而易見, 我先說這最重要的兩點好處。
其一、集中力量做事,既可以降低風險,又可以讓三家獲取更大競爭力。
其二、若是合作各方能形成業務上的互補, 就不止是提高競爭力的問題。就像剛才我所講故事中,若是客人可以在同一地點完成從購買布料、針線到定製衣物的全過程, 他能一站式購物,又何必再跑其他家呢?」
頓了頓,景辰看向眾人:「諸位,這種互補效應其實四處可見, 就好像買文玩我們必然要去大相國寺旁邊的鬼市, 買布匹必然要去大相國寺附近的絲綢一條街, 茶樓聽曲兒必要去大相國寺附近的茶樓街,看花鳥魚蟲必然也是咱們大相國寺後麵的花鳥市場。
自然, 咱們京城的各大酒樓包括上善樓在內,亦都是散布在大相國寺附近。
可以這麽說, 咱們京城裏吃喝玩樂最好的去處, 幾乎都在大相國寺附近。」
屋裏眾人點頭,確實如此, 大相國寺是洛京城的風水寶地,這一點毋庸置疑。
所以——
宋景辰到底想要說什麽呢?
他所說這些同他南城那塊地又有什麽關係?
南城那種偏僻窮困之地與上風上水的大相國寺能扯到一塊兒去?
眾人臉上的疑惑更甚。
便是善於經商的馮侖亦搞不清景辰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至於韓駿、李琮等人, 基於他們對宋景辰的了解,知道這小子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至於怎麽變的,那是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深水區!
郭午疑惑都不帶疑惑的,從小到大的經驗告訴他,無條件相信景辰就對了,從質疑到盲目相信這都是量變到質變的積累。
楊睿在一旁若有所思,同眾人一樣,楊睿知道景辰請眾人過來,八成與景辰才拿下來的那塊地有關係,但這塊地能用來做什麽,他想到了各種可能,又將各種可能一一推翻。
他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景辰將京城大大小小有頭臉的商賈召集起來,那麽他所做之事一定與生意有關,且這生意極有可能需要在坐眾人給予支持。
可憑什麽呢?
南城,還是郊區,荒無人煙的,那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嗎?若是好地方,早就有主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沒有一通沒用的廢話,宋景辰上來就直奔主題,倒叫眾人一愣,不過他們更好奇自己今日被邀請過來的原因,不由全都聚精凝神眼巴巴看向景辰。
景辰頓了頓,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慢條斯理道:「當然是為了賺錢,畢竟除了賺錢景辰也沒別的本事了。」
除了賺錢,景辰也沒、別、的、本、事、了!!!
好獨特的「自謙」。
不理會眾人大眼瞪小眼,景辰道:「在說正事之前,景辰有一故事,諸位不妨先聽聽。」
「某小鎮上,有三位生意人,分別為張三、李四、王五。其中張三家裏賣針線,勉強能餬口。
李四則開了一家裁縫店,手藝雖然不錯,卻因地段不好,客人都是周圍的居民,所賺銀兩不多。
而王五呢,則經營著一間布匹鋪子,也是因為地理位置不佳,客流量小,隻能算是撐不死餓不著的耗著。
某日,因為一場大水,淹沒了三家鋪子,三家損失慘重,可日子還得過,是以張三、李四、王五聚到一起商量著一起出錢租一間鋪子。
又因三家的錢聚到一起積少成多,讓他們有本錢在鎮上不錯的地段租到一間鋪子……」
說到此處景辰停下來,朝眾人笑道:「結果你們猜怎麽著?」
郭午配合道:「結果因為店鋪處在有利地段,客流量大大增加,三家皆受益;更因為針線、布匹、裁縫三者息息相關。
本來是買針線的客人,看到有好看的布匹可能就會捎上幾尺。同樣來買布匹的客人可能會順便買些針線,甚至會直接讓裁縫代為縫製。
如此下來,地段優越,再加上三家的生意互相帶動,生意能不蒸蒸日上?」
馮侖也不由發聲道:「妙啊,好手段!風險分擔,利潤翻倍,簡直是共贏!」
其他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貌似挺有道理,但……
眾人不知道該怎麽說,他們很確定景辰公子不是蠢人,講這個故事必然有深意,
可在實際做生意的過程中,真能有這麽簡簡單單,豈不人人都發財了?
這合夥經營存在的問題可太多了。
就比如其中一家的生意特別好,而其他兩家均不好,或者說其中兩家的生意特別好,隻有一家生意慘澹。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種落差都會引起內部矛盾。
再比如,合夥做生意就意味著盈虧共負,你不能隻想著賺錢不想著賠錢,一旦賠錢,所造成的損失三方該如何分擔又是各種分歧。
而景辰公子所說的都是最理想化的狀態。
宋景辰見眾人皺眉,嘴角翹了翹,知道有問題就對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第272章
除了郭午同馮侖兩人說了兩句好話, 沒人肯接話。一眾人都是人精,在沒有搞清楚宋景辰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麽之前,保持沉默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見沒人開口,景辰大概也能明白這些人的顧慮, 悠悠開口道:「依我看來, 張三、李四、王五三人的做法可以說是機遇與風險並存, 好處同壞處一樣顯而易見, 我先說這最重要的兩點好處。
其一、集中力量做事,既可以降低風險,又可以讓三家獲取更大競爭力。
其二、若是合作各方能形成業務上的互補, 就不止是提高競爭力的問題。就像剛才我所講故事中,若是客人可以在同一地點完成從購買布料、針線到定製衣物的全過程, 他能一站式購物,又何必再跑其他家呢?」
頓了頓,景辰看向眾人:「諸位,這種互補效應其實四處可見, 就好像買文玩我們必然要去大相國寺旁邊的鬼市, 買布匹必然要去大相國寺附近的絲綢一條街, 茶樓聽曲兒必要去大相國寺附近的茶樓街,看花鳥魚蟲必然也是咱們大相國寺後麵的花鳥市場。
自然, 咱們京城的各大酒樓包括上善樓在內,亦都是散布在大相國寺附近。
可以這麽說, 咱們京城裏吃喝玩樂最好的去處, 幾乎都在大相國寺附近。」
屋裏眾人點頭,確實如此, 大相國寺是洛京城的風水寶地,這一點毋庸置疑。
所以——
宋景辰到底想要說什麽呢?
他所說這些同他南城那塊地又有什麽關係?
南城那種偏僻窮困之地與上風上水的大相國寺能扯到一塊兒去?
眾人臉上的疑惑更甚。
便是善於經商的馮侖亦搞不清景辰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至於韓駿、李琮等人, 基於他們對宋景辰的了解,知道這小子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至於怎麽變的,那是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深水區!
郭午疑惑都不帶疑惑的,從小到大的經驗告訴他,無條件相信景辰就對了,從質疑到盲目相信這都是量變到質變的積累。
楊睿在一旁若有所思,同眾人一樣,楊睿知道景辰請眾人過來,八成與景辰才拿下來的那塊地有關係,但這塊地能用來做什麽,他想到了各種可能,又將各種可能一一推翻。
他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景辰將京城大大小小有頭臉的商賈召集起來,那麽他所做之事一定與生意有關,且這生意極有可能需要在坐眾人給予支持。
可憑什麽呢?
南城,還是郊區,荒無人煙的,那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嗎?若是好地方,早就有主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