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洛京城總共二十五萬戶左右,而南城住戶已達九萬三千二百一十五戶。」
趙鴻煊不由點頭:「看來,你確實是下功夫研究過的。」
宋景辰:「所以陛下,南城的問題不是解決不了,而是洛京城大多數年份雨量造不成今年這般大的傷害,否則也沒人敢在南城居住了。
再加上無人肯牽頭肯做這件事,所以問題就這麽一直遺留下來了。」
宋景辰說得委婉,趙鴻煊明白他的意思,主要還是京城富戶沒有住南城的,自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宋景辰上前一步,指著圖紙道:「陛下,你看這裏、這裏、還要這裏,這三處是今年臣與父親在南城抗洪救災時,積水最嚴重地區,可將這三處連接起來,挖通一條內河引至城外。
城外新挖一條泄水河引至外運河,另外……」
景辰將自己的想法侃侃而談,趙鴻煊問出他最關心的問題:「那麽,你認為要解決南城因地勢低窪而遭水淹的問題需要花多少銀子?」
宋景辰一笑:「陛下將這片地給我,再免我三年的稅收,銀子的問題臣來解決。」
景辰迴得毫不拖泥帶水,趙鴻煊欣賞他小小年紀,卻有這份自信與魄力,哈哈笑道:「既是如此,朕便依你。」
甭管景辰所說靠譜不靠譜,他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何樂而不為。
趙鴻煊對南城的事情其實並不很上心,他更關心之前宋景辰同他所說的「要想富先修路」以及通過與邊關各國做生意,將大夏的銅錢作為邊關各國的通用貨幣的事情。
宋景辰趁機同他灌輸發展手工製造業的重要性,那意思是你要想通過貿易控製對方,前提是大夏朝的商品經濟得足夠發達。
而若要大夏朝的商品經濟得到發展,就需要各種朝廷政令的引導鼓勵,比如減少稅收負擔等等。
趙鴻煊一聽到要減少稅收,不由微微皺眉。
宋景辰替他找了個台階下:「陛下,此事急不得,不如讓臣以南城為試點,先替陛下趟趟水,若能有所成,再推廣開來不遲。」
全國的稅收趙鴻煊捨不得,區區一個南城的稅收趙鴻煊還沒看在眼裏,況且南城本來也沒什麽稅收,痛快答應下來。
君臣聊了近一個多時辰,趙鴻煊發現景辰比之前沉穩乖覺了許多,笑道:「朕怎麽覺得你一夜之間長大了似的。」
宋景辰道:「陛下,轉過年臣就十七了。」
「好吧,你十七了。」趙鴻煊嗬嗬笑,轉而自語道:「嗯,十七,是該到訂親的年紀了。」
趙鴻煊抬眼看來,「京中可有你心儀的女子?」
宋景辰忙道:「陛下您快饒了我吧,臣都已經十七了,像現在這般自由單身的日子本來就不多了,萬萬不想提早自投羅網。」
趙鴻煊被他言語逗樂,想了想,暫時歇了為景辰指婚的心思,不過卻是提醒道:「既是不想,那朕便也不急著為你做媒,若是哪日想了,便來告訴朕,朕親自為你指婚。」
趙鴻煊不想強迫宋景辰,卻也不能讓宋景辰失去控製,不能讓宋家想和誰聯姻就和誰聯姻。
這次韓家與宋景睿聯姻讓他極為不喜,所以幹脆直接斷了宋家先斬後奏的可能。
宋景辰除了感激謝恩還能說什麽?
誰坐皇帝誰是老大。
趙鴻煊又問了景辰幾句趙敬淵的事,宋景辰實話實說,說自己前些日子下雪時同忠親王幾人聚過一次,後來一直忙著上善樓裝修之事,不清楚趙敬淵最近在忙什麽。
趙鴻煊笑道:「朕聽說你們倆關係便如親兄弟也差不多。」
宋景辰嘻嘻笑道:「是啊陛下,自己好兄弟做了親王殿下,臣哪能放過他,必須得高攀沾光呀。」
趙鴻煊似笑非笑地看他,「怎麽,你父親的官不夠罩著你,還是朕罩不住你?」
第271章
趙鴻煊玩文字陷阱, 將景辰的軍。
宋景辰根本就不往他坑裏跳,景辰站起來朝著趙鴻煊深施一禮道:「景辰定當傾心竭力為陛下做事,以報陛下對臣深施厚愛。」
我不迴答你問題,隻表達我的態度。
既然你說你罩著我, 我對你感恩戴德並效忠你總沒錯吧。
趙鴻煊笑了笑, 拿扇子拍了一下景辰的頭道:「滑頭。」
索性趙敬淵老實聽話, 趙鴻煊也不急著收拾他, 趙敬淵最大的威脅在於對皇嗣的威脅,而非對他這個現任皇帝。
他要景辰遠離趙敬淵,真正目的是要在精神上對趙敬淵進行孤立, 讓趙敬淵在朝中形成眾叛親離的局麵。
眼下景辰同他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是有些不悅, 不悅之餘卻又難免欣賞,若是輕易就能背叛自己的好兄弟,那也不是景辰了。
……
皇帝將南城城郊的大幾千畝地批給宋景辰,讓京城一眾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是要幹嘛?
賜給宋景辰建園子?
那也說不通啊, 誰跑南城這破地兒建園子來。
同他爹當年一樣建馬球場?
這就更說不通了, 當年的馬球場現在可都成荒地了。
鑑於宋景辰的超高話題熱度,一時間洛京城內的政商兩界以及得到小道消息的京城老百姓議論紛紛。
京城各界人士雖議論紛紛卻難得擁有一致共識——依據以往經驗, 他們預感景辰公子又要搞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情。<="<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趙鴻煊不由點頭:「看來,你確實是下功夫研究過的。」
宋景辰:「所以陛下,南城的問題不是解決不了,而是洛京城大多數年份雨量造不成今年這般大的傷害,否則也沒人敢在南城居住了。
再加上無人肯牽頭肯做這件事,所以問題就這麽一直遺留下來了。」
宋景辰說得委婉,趙鴻煊明白他的意思,主要還是京城富戶沒有住南城的,自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宋景辰上前一步,指著圖紙道:「陛下,你看這裏、這裏、還要這裏,這三處是今年臣與父親在南城抗洪救災時,積水最嚴重地區,可將這三處連接起來,挖通一條內河引至城外。
城外新挖一條泄水河引至外運河,另外……」
景辰將自己的想法侃侃而談,趙鴻煊問出他最關心的問題:「那麽,你認為要解決南城因地勢低窪而遭水淹的問題需要花多少銀子?」
宋景辰一笑:「陛下將這片地給我,再免我三年的稅收,銀子的問題臣來解決。」
景辰迴得毫不拖泥帶水,趙鴻煊欣賞他小小年紀,卻有這份自信與魄力,哈哈笑道:「既是如此,朕便依你。」
甭管景辰所說靠譜不靠譜,他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何樂而不為。
趙鴻煊對南城的事情其實並不很上心,他更關心之前宋景辰同他所說的「要想富先修路」以及通過與邊關各國做生意,將大夏的銅錢作為邊關各國的通用貨幣的事情。
宋景辰趁機同他灌輸發展手工製造業的重要性,那意思是你要想通過貿易控製對方,前提是大夏朝的商品經濟得足夠發達。
而若要大夏朝的商品經濟得到發展,就需要各種朝廷政令的引導鼓勵,比如減少稅收負擔等等。
趙鴻煊一聽到要減少稅收,不由微微皺眉。
宋景辰替他找了個台階下:「陛下,此事急不得,不如讓臣以南城為試點,先替陛下趟趟水,若能有所成,再推廣開來不遲。」
全國的稅收趙鴻煊捨不得,區區一個南城的稅收趙鴻煊還沒看在眼裏,況且南城本來也沒什麽稅收,痛快答應下來。
君臣聊了近一個多時辰,趙鴻煊發現景辰比之前沉穩乖覺了許多,笑道:「朕怎麽覺得你一夜之間長大了似的。」
宋景辰道:「陛下,轉過年臣就十七了。」
「好吧,你十七了。」趙鴻煊嗬嗬笑,轉而自語道:「嗯,十七,是該到訂親的年紀了。」
趙鴻煊抬眼看來,「京中可有你心儀的女子?」
宋景辰忙道:「陛下您快饒了我吧,臣都已經十七了,像現在這般自由單身的日子本來就不多了,萬萬不想提早自投羅網。」
趙鴻煊被他言語逗樂,想了想,暫時歇了為景辰指婚的心思,不過卻是提醒道:「既是不想,那朕便也不急著為你做媒,若是哪日想了,便來告訴朕,朕親自為你指婚。」
趙鴻煊不想強迫宋景辰,卻也不能讓宋景辰失去控製,不能讓宋家想和誰聯姻就和誰聯姻。
這次韓家與宋景睿聯姻讓他極為不喜,所以幹脆直接斷了宋家先斬後奏的可能。
宋景辰除了感激謝恩還能說什麽?
誰坐皇帝誰是老大。
趙鴻煊又問了景辰幾句趙敬淵的事,宋景辰實話實說,說自己前些日子下雪時同忠親王幾人聚過一次,後來一直忙著上善樓裝修之事,不清楚趙敬淵最近在忙什麽。
趙鴻煊笑道:「朕聽說你們倆關係便如親兄弟也差不多。」
宋景辰嘻嘻笑道:「是啊陛下,自己好兄弟做了親王殿下,臣哪能放過他,必須得高攀沾光呀。」
趙鴻煊似笑非笑地看他,「怎麽,你父親的官不夠罩著你,還是朕罩不住你?」
第271章
趙鴻煊玩文字陷阱, 將景辰的軍。
宋景辰根本就不往他坑裏跳,景辰站起來朝著趙鴻煊深施一禮道:「景辰定當傾心竭力為陛下做事,以報陛下對臣深施厚愛。」
我不迴答你問題,隻表達我的態度。
既然你說你罩著我, 我對你感恩戴德並效忠你總沒錯吧。
趙鴻煊笑了笑, 拿扇子拍了一下景辰的頭道:「滑頭。」
索性趙敬淵老實聽話, 趙鴻煊也不急著收拾他, 趙敬淵最大的威脅在於對皇嗣的威脅,而非對他這個現任皇帝。
他要景辰遠離趙敬淵,真正目的是要在精神上對趙敬淵進行孤立, 讓趙敬淵在朝中形成眾叛親離的局麵。
眼下景辰同他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是有些不悅, 不悅之餘卻又難免欣賞,若是輕易就能背叛自己的好兄弟,那也不是景辰了。
……
皇帝將南城城郊的大幾千畝地批給宋景辰,讓京城一眾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是要幹嘛?
賜給宋景辰建園子?
那也說不通啊, 誰跑南城這破地兒建園子來。
同他爹當年一樣建馬球場?
這就更說不通了, 當年的馬球場現在可都成荒地了。
鑑於宋景辰的超高話題熱度,一時間洛京城內的政商兩界以及得到小道消息的京城老百姓議論紛紛。
京城各界人士雖議論紛紛卻難得擁有一致共識——依據以往經驗, 他們預感景辰公子又要搞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情。<="<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