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辰的縣試第一同哥哥的貢士第七自然沒法比,秀娘頓時覺得顯擺不起來了。
家中好事連連,孫子們一個更比一個爭氣,老太太自然是喜不自勝,隻如今還沒有殿試,不好太張揚,想著等一個月後睿哥兒殿試過了定要好好熱鬧一番。
老太太不想張揚,與宋家交好的故交親友卻是等不及前來祝賀,一連幾日,宋家來來往往的客人就沒停過。
現下何氏當家,迎來送往之事自然由她全權照應著。
受了幾次教訓,王氏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兒媳婦能幹,不能給兒子幫上忙,還淨給添亂,又有竹姐兒在一旁勸著,她也慢慢想開了。
兒媳婦能幹是好事,她幹嘛要妒忌呢,難不成非要娶進個敗家的她就高興了?
至於二房薑氏,她本是秀才之女,有幾分小清高不假,但是個有自知之名的,知道自己與何氏是不能比的,也不爭這個管家權,能管好自個兒房裏的事就不錯了。
秀娘想得更開,她不攬這檔子操心事。
何氏這邊忙得不可開交,雖忙碌確也覺得充實。
其實招待人是一迴事兒,主要是送禮的人太多,這什麽禮能收,什麽禮不能收,都得由她定奪。
說白了人家來送禮可不是真沖倆小的,沖的是宋三郎、宋景茂的麵子。
這其中的人情世故,何氏不但要做到心中有數,還得備註好下次迴禮的注意事項,免得到時疏漏得罪人。
她正忙著在廳裏招待客人,管家匆匆跑來稟告:說是忠親王府送來的禮物實在太過貴重,乃是一方田黃石筆洗還有兩枚田黃石印章。
這就是專業之人做專業之事了,若是換做之前的王大柱,恐怕即便人家禮單上寫清楚是田黃石,他根本就不知道那田黃石是什麽。
田黃石極其罕見稀有,乃是玉中之皇,比帝王綠更為稀有的存在,既然是忠親王送來的,都不用看,必定還是品相極好的田黃石。
何氏知道辰哥兒同趙敬淵的關係,家裏與朝廷哪幾家真正交好以及有何淵源,宋景茂都同她細細交代過。
何氏想了想道:「無妨,妥當收置起來,迴頭兒交給辰哥兒便是。」
管家領令出去,何氏迴到廳裏屁股沒做穩呢,又有小丫鬟急匆匆跑進來報,「少奶奶,宮裏來人了,說是傳陛下的口諭。」
何氏一驚,忙問道:「可有說是傳給誰的?」
「說是給咱們府上三少爺的旨意,三少爺已經忙緊地出去接了。」
一聽說是傳給景辰的口諭,何氏稍稍鬆了一口氣,大概率不是什麽壞事兒。
果然,她就聽對麵秀娘朝眾人笑道:「我家這臭小子打小就不愛念書,我跟他爹督促過多少次,他全當是耳旁風,前些日子陛下要他下場考科舉,不成想他還真考中了,還是咱們陛下的話最管用!」
眾人:「……」
這大氣兒吹得,真是叫人一點輒都沒有。
有誰聽說過奉旨科舉?
人家不但奉旨科舉,還考了頭名秀才,這能不龍顏大悅麽。
也不知道該說皇帝太給他麵兒,還是說
他給皇帝麵兒。
前院兒,蘇公公笑嗬嗬朝宋景辰一拱手,「小宋大人,可喜可賀,陛下口諭,特讓老奴過來接您進宮問話呢。」
宋景辰忙讓人招唿蘇公公喝茶,並奉上謝禮,自己則匆匆迴後院換上正式的衣裳。
這一迴生,二迴熟。進宮進得次數多了,宋景辰也就不把進宮當迴事,家裏人好像也都習慣,不再像第一次那般認為是什麽天大的事。
可在旁人眼裏,完全不會這麽想,眾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麽叫聖眷正隆。
……
「還請小宋大人在此稍等片刻,老奴進去通傳一聲。」禦書房外,蘇公公話音剛落,便聽見裏頭傳出趙鴻煊的聲音,「叫他進屋來。」
宋景辰應了一聲,挑開竹簾跨步進屋,一股淡淡的花香伴隨著茶香撲麵而來,趙鴻煊沒有如往日那般在書案後麵正襟危坐 ,而是斜靠在旁邊羅漢床上,一隻腿屈起,手裏捧個青瓷小盞,小口啜著茶。
頗為閑適的樣子,看起來皇帝心情不錯。
景辰行至近前,跪拜行禮,「景辰問陛下安。」
趙鴻煊笑道:「行了,這裏沒有旁的人,就別跟朕裝了,瞧你跪得心不甘情不願的。」
景辰聞言心中警鈴大作,忙規規矩矩跪好了,抬起頭來,老老實實承認道:「陛下明察秋毫,什麽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臣剛才光顧著瞧您案幾上的花,一心二用腿底下沒有跪好,還請陛下恕罪。」
趙鴻煊嗯了一聲,明知道宋景辰在胡說八道,卻也生不起氣來,朝旁邊蘇公公道:「給他看坐。」
讓坐就坐,宋景辰一屁股坐到蘇公公準備好的椅子上,朝皇帝笑道:「謝陛下體恤臣。」
趙鴻煊抬眼瞅他,「知道嗎?你哥哥在朕麵前隻敢坐半邊椅麵,你倒是不跟朕見外。」
宋景辰忙道:「陛下不怒自威,哥哥對您自然是又敬又怕。」
「你哥哥對朕是又敬又怕,那你呢?」
「你又為何一點不怕朕。」趙鴻煊追問。
宋景辰惶恐:「陛下誤會,陛下乃是天子,執掌生死,臣如何不懼怕陛下天威,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臣覺得陛下並不想臣跟您太過拘禮,您找哥哥是商量國家大事,您找臣隻想聊聊天,嘮嘮家常,臣想著陛下或許不想要臣像哥哥那般拘束。」<="<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家中好事連連,孫子們一個更比一個爭氣,老太太自然是喜不自勝,隻如今還沒有殿試,不好太張揚,想著等一個月後睿哥兒殿試過了定要好好熱鬧一番。
老太太不想張揚,與宋家交好的故交親友卻是等不及前來祝賀,一連幾日,宋家來來往往的客人就沒停過。
現下何氏當家,迎來送往之事自然由她全權照應著。
受了幾次教訓,王氏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不如兒媳婦能幹,不能給兒子幫上忙,還淨給添亂,又有竹姐兒在一旁勸著,她也慢慢想開了。
兒媳婦能幹是好事,她幹嘛要妒忌呢,難不成非要娶進個敗家的她就高興了?
至於二房薑氏,她本是秀才之女,有幾分小清高不假,但是個有自知之名的,知道自己與何氏是不能比的,也不爭這個管家權,能管好自個兒房裏的事就不錯了。
秀娘想得更開,她不攬這檔子操心事。
何氏這邊忙得不可開交,雖忙碌確也覺得充實。
其實招待人是一迴事兒,主要是送禮的人太多,這什麽禮能收,什麽禮不能收,都得由她定奪。
說白了人家來送禮可不是真沖倆小的,沖的是宋三郎、宋景茂的麵子。
這其中的人情世故,何氏不但要做到心中有數,還得備註好下次迴禮的注意事項,免得到時疏漏得罪人。
她正忙著在廳裏招待客人,管家匆匆跑來稟告:說是忠親王府送來的禮物實在太過貴重,乃是一方田黃石筆洗還有兩枚田黃石印章。
這就是專業之人做專業之事了,若是換做之前的王大柱,恐怕即便人家禮單上寫清楚是田黃石,他根本就不知道那田黃石是什麽。
田黃石極其罕見稀有,乃是玉中之皇,比帝王綠更為稀有的存在,既然是忠親王送來的,都不用看,必定還是品相極好的田黃石。
何氏知道辰哥兒同趙敬淵的關係,家裏與朝廷哪幾家真正交好以及有何淵源,宋景茂都同她細細交代過。
何氏想了想道:「無妨,妥當收置起來,迴頭兒交給辰哥兒便是。」
管家領令出去,何氏迴到廳裏屁股沒做穩呢,又有小丫鬟急匆匆跑進來報,「少奶奶,宮裏來人了,說是傳陛下的口諭。」
何氏一驚,忙問道:「可有說是傳給誰的?」
「說是給咱們府上三少爺的旨意,三少爺已經忙緊地出去接了。」
一聽說是傳給景辰的口諭,何氏稍稍鬆了一口氣,大概率不是什麽壞事兒。
果然,她就聽對麵秀娘朝眾人笑道:「我家這臭小子打小就不愛念書,我跟他爹督促過多少次,他全當是耳旁風,前些日子陛下要他下場考科舉,不成想他還真考中了,還是咱們陛下的話最管用!」
眾人:「……」
這大氣兒吹得,真是叫人一點輒都沒有。
有誰聽說過奉旨科舉?
人家不但奉旨科舉,還考了頭名秀才,這能不龍顏大悅麽。
也不知道該說皇帝太給他麵兒,還是說
他給皇帝麵兒。
前院兒,蘇公公笑嗬嗬朝宋景辰一拱手,「小宋大人,可喜可賀,陛下口諭,特讓老奴過來接您進宮問話呢。」
宋景辰忙讓人招唿蘇公公喝茶,並奉上謝禮,自己則匆匆迴後院換上正式的衣裳。
這一迴生,二迴熟。進宮進得次數多了,宋景辰也就不把進宮當迴事,家裏人好像也都習慣,不再像第一次那般認為是什麽天大的事。
可在旁人眼裏,完全不會這麽想,眾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麽叫聖眷正隆。
……
「還請小宋大人在此稍等片刻,老奴進去通傳一聲。」禦書房外,蘇公公話音剛落,便聽見裏頭傳出趙鴻煊的聲音,「叫他進屋來。」
宋景辰應了一聲,挑開竹簾跨步進屋,一股淡淡的花香伴隨著茶香撲麵而來,趙鴻煊沒有如往日那般在書案後麵正襟危坐 ,而是斜靠在旁邊羅漢床上,一隻腿屈起,手裏捧個青瓷小盞,小口啜著茶。
頗為閑適的樣子,看起來皇帝心情不錯。
景辰行至近前,跪拜行禮,「景辰問陛下安。」
趙鴻煊笑道:「行了,這裏沒有旁的人,就別跟朕裝了,瞧你跪得心不甘情不願的。」
景辰聞言心中警鈴大作,忙規規矩矩跪好了,抬起頭來,老老實實承認道:「陛下明察秋毫,什麽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臣剛才光顧著瞧您案幾上的花,一心二用腿底下沒有跪好,還請陛下恕罪。」
趙鴻煊嗯了一聲,明知道宋景辰在胡說八道,卻也生不起氣來,朝旁邊蘇公公道:「給他看坐。」
讓坐就坐,宋景辰一屁股坐到蘇公公準備好的椅子上,朝皇帝笑道:「謝陛下體恤臣。」
趙鴻煊抬眼瞅他,「知道嗎?你哥哥在朕麵前隻敢坐半邊椅麵,你倒是不跟朕見外。」
宋景辰忙道:「陛下不怒自威,哥哥對您自然是又敬又怕。」
「你哥哥對朕是又敬又怕,那你呢?」
「你又為何一點不怕朕。」趙鴻煊追問。
宋景辰惶恐:「陛下誤會,陛下乃是天子,執掌生死,臣如何不懼怕陛下天威,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臣覺得陛下並不想臣跟您太過拘禮,您找哥哥是商量國家大事,您找臣隻想聊聊天,嘮嘮家常,臣想著陛下或許不想要臣像哥哥那般拘束。」<="<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