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啊這……」
竟然無從反駁,大郎說這話是吹牛,宋三還真不是吹的。
景辰站起身,叫人收了麻將,不好大伯娘才剛過來,他就要走,便陪在一旁給兩位長輩沏茶。
王氏笑道:「別的不說,咱辰哥兒沏茶真有一套,這茶讓他這麽一倒出來,直接就是喝不起了。」
「他淨是弄些沒用的,難不成他給人考官倒杯茶,人家就能讓他考過了。」秀娘不以為意,道:「這麽晚了大嫂來找我,可是有事情?」
王氏來找秀娘商量有關永昌伯府家小孫子滿月宴的事情,她不待見永昌伯府的人,覺得這一家子人摳門小氣還慣會見風使舵,之前宋家門第低的時候去找他們幫忙,拿喬得很。
至於為何不找兒媳何氏商量,主要跟秀娘聊天她覺得自在,同何氏說話總覺得自己在何氏麵前像缺心眼兒,總歸讓她不大舒服。
更讓她不舒服的是兒子總是向著何氏說話,有時候她真想拿出婆婆的威嚴治一治這兒媳,讓她明白婆婆就是婆婆,可她又拿不到何氏的錯處。
她唯一能拿捏何氏的便是何氏嫁進來這麽久,至今肚子裏沒動靜,但這事兒她自己也心虛,茂哥兒那年遭遇的破事兒誰也不知道落沒落下什麽毛病,荀大夫當時那話也摸稜兩可的……
王氏話裏的意思是不想送太貴重的東西,她覺得與永昌伯府大麵上過得去就行。
秀娘也不喜歡永昌伯府,尤其是那個薛氏,之前高公公來家裏傳聖旨,那薛氏明知道高公公的身份,還故意誤導她把銀子封少。
討厭歸討厭,但正如王氏所說,對方的身份在那兒呢,大麵上還得過得去。
這時,景辰從旁邊接口笑道:「聽娘同大伯娘這麽一說,景辰也覺那薛氏不可深交。」
話鋒一轉,「不過景辰以為不可深交,倒也不必交惡,薛氏是薛氏,永昌伯府是永昌伯府,不好把薛氏等同於永昌伯府,咱們送禮也不是沖薛氏一人。
咱們兩家的後宅走的近一些,前朝的爺們兒關係亦不會太遠。」
說到這,他稍稍坐正了,認真道:「人家都知道咱們宋家是新貴,可也都知道咱們宋家勢單力薄,表麵上再如何與咱們親近,骨子裏卻是排斥的。
這做官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咱們占了,人家便沒有了。
我爹同我哥哥若要一直步步高升倒也沒什麽,可這種事誰敢保證?若我爹同我哥哥遇見什麽坎兒,有人拉一把總比沒人拉好。
尤其是我哥哥身為天子近臣,日日陪伴皇帝左右,在外人眼裏他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可還有句話叫遠香近臭呢,總在皇帝身邊做事,難免不會一直出錯。
所以,要我說送禮這事要麽就幹脆別送,要送就送到人家心裏,讓人記住咱們家這情分。
大伯娘覺得呢?」
王氏覺得自己很挫敗,宋大郎說她弄不清事兒,兒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暗地裏都尊重何氏的安排,她內心是極其不服的,她又不是那等笨人。
如今聽辰哥兒一說,她終於明白自己差哪兒,她差在眼界,她隻能看到眼前這點子事,便也隻能計較眼前得失,辰哥兒卻看得更深更遠也更重要。
王氏忍不住怔怔道:「秀娘,你說我是不是真的老了,越老越沒用,越老越糊塗。」
秀娘拉過她的手道:「大嫂可別這樣說,是人就會老,再說老了有什麽不好,老了正好是咱們享清福的時候。
對了大嫂,我正要給你樣好東西呢。」
「什麽好東西?」王氏暫時放下惆悵。
秀娘道:「孫記香粉鋪新搗鼓出來的好東西,說是抹了能去皺紋,今兒下午羅掌櫃才叫人給我送來的,我正說明兒給大嫂、二嫂送去呢。」
王氏一下來了勁,「真的嗎秀娘,這真能去皺紋兒?我正愁我這眼角兒的紋一年比一年多呢。」
「你管它能不能,反正這抹上指定比不抹強。」
「說得也是,快拿出來瞅瞅,你說得我今兒晚上就想試試。」
知春迴裏間去取,景辰內心暗嘆了一句「女人」。
從永昌伯府的滿月禮到祛皺膏,顯然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宋景辰站起來同兩位不理性的長輩告辭,倆人顧不上搭理他,心思全在祛皺膏上,他大伯娘正在自家娘親的指導下往臉上塗抹呢。
三日後,永昌伯府舉辦孩子的滿月宴。
皇帝駕崩之後的半年內不準婚嫁,不過像是添丁進口辦滿月宴這些卻是不會製止。
一大早,永昌伯府門前張燈結彩,賓客絡繹不絕。
永昌伯府的當家人正是如今的禮部尚書程普,他爹自打年輕的時候便不學無術,京城裏有名的浪蕩子,靠著投胎襲了爵位謀了個閑差,因此今日所來賓客除了自家親戚,絕大部分都是程普的故交好友以及熟知的同僚。
宋景茂當年考進士之時,程普正擔任著禮部侍郎職位,是當時的主考官之一,因著老太太與伯府劉老太君的一層關係,也因著看好宋景茂本人,對景茂頗有些提攜之情。
是以,作為男客,景茂肯定是要前來道賀的。
另外薛氏,也就是程普的夫人,特意同秀娘交代,要景辰一定過來,說是府上老太君稀罕景辰。
說是老太君稀罕,實則是薛氏精明得很。
她眼紅宋家賺錢的本事,尤其是景辰賺錢的本事,巴不得兩家關係近呢。<="<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竟然無從反駁,大郎說這話是吹牛,宋三還真不是吹的。
景辰站起身,叫人收了麻將,不好大伯娘才剛過來,他就要走,便陪在一旁給兩位長輩沏茶。
王氏笑道:「別的不說,咱辰哥兒沏茶真有一套,這茶讓他這麽一倒出來,直接就是喝不起了。」
「他淨是弄些沒用的,難不成他給人考官倒杯茶,人家就能讓他考過了。」秀娘不以為意,道:「這麽晚了大嫂來找我,可是有事情?」
王氏來找秀娘商量有關永昌伯府家小孫子滿月宴的事情,她不待見永昌伯府的人,覺得這一家子人摳門小氣還慣會見風使舵,之前宋家門第低的時候去找他們幫忙,拿喬得很。
至於為何不找兒媳何氏商量,主要跟秀娘聊天她覺得自在,同何氏說話總覺得自己在何氏麵前像缺心眼兒,總歸讓她不大舒服。
更讓她不舒服的是兒子總是向著何氏說話,有時候她真想拿出婆婆的威嚴治一治這兒媳,讓她明白婆婆就是婆婆,可她又拿不到何氏的錯處。
她唯一能拿捏何氏的便是何氏嫁進來這麽久,至今肚子裏沒動靜,但這事兒她自己也心虛,茂哥兒那年遭遇的破事兒誰也不知道落沒落下什麽毛病,荀大夫當時那話也摸稜兩可的……
王氏話裏的意思是不想送太貴重的東西,她覺得與永昌伯府大麵上過得去就行。
秀娘也不喜歡永昌伯府,尤其是那個薛氏,之前高公公來家裏傳聖旨,那薛氏明知道高公公的身份,還故意誤導她把銀子封少。
討厭歸討厭,但正如王氏所說,對方的身份在那兒呢,大麵上還得過得去。
這時,景辰從旁邊接口笑道:「聽娘同大伯娘這麽一說,景辰也覺那薛氏不可深交。」
話鋒一轉,「不過景辰以為不可深交,倒也不必交惡,薛氏是薛氏,永昌伯府是永昌伯府,不好把薛氏等同於永昌伯府,咱們送禮也不是沖薛氏一人。
咱們兩家的後宅走的近一些,前朝的爺們兒關係亦不會太遠。」
說到這,他稍稍坐正了,認真道:「人家都知道咱們宋家是新貴,可也都知道咱們宋家勢單力薄,表麵上再如何與咱們親近,骨子裏卻是排斥的。
這做官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咱們占了,人家便沒有了。
我爹同我哥哥若要一直步步高升倒也沒什麽,可這種事誰敢保證?若我爹同我哥哥遇見什麽坎兒,有人拉一把總比沒人拉好。
尤其是我哥哥身為天子近臣,日日陪伴皇帝左右,在外人眼裏他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可還有句話叫遠香近臭呢,總在皇帝身邊做事,難免不會一直出錯。
所以,要我說送禮這事要麽就幹脆別送,要送就送到人家心裏,讓人記住咱們家這情分。
大伯娘覺得呢?」
王氏覺得自己很挫敗,宋大郎說她弄不清事兒,兒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暗地裏都尊重何氏的安排,她內心是極其不服的,她又不是那等笨人。
如今聽辰哥兒一說,她終於明白自己差哪兒,她差在眼界,她隻能看到眼前這點子事,便也隻能計較眼前得失,辰哥兒卻看得更深更遠也更重要。
王氏忍不住怔怔道:「秀娘,你說我是不是真的老了,越老越沒用,越老越糊塗。」
秀娘拉過她的手道:「大嫂可別這樣說,是人就會老,再說老了有什麽不好,老了正好是咱們享清福的時候。
對了大嫂,我正要給你樣好東西呢。」
「什麽好東西?」王氏暫時放下惆悵。
秀娘道:「孫記香粉鋪新搗鼓出來的好東西,說是抹了能去皺紋,今兒下午羅掌櫃才叫人給我送來的,我正說明兒給大嫂、二嫂送去呢。」
王氏一下來了勁,「真的嗎秀娘,這真能去皺紋兒?我正愁我這眼角兒的紋一年比一年多呢。」
「你管它能不能,反正這抹上指定比不抹強。」
「說得也是,快拿出來瞅瞅,你說得我今兒晚上就想試試。」
知春迴裏間去取,景辰內心暗嘆了一句「女人」。
從永昌伯府的滿月禮到祛皺膏,顯然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宋景辰站起來同兩位不理性的長輩告辭,倆人顧不上搭理他,心思全在祛皺膏上,他大伯娘正在自家娘親的指導下往臉上塗抹呢。
三日後,永昌伯府舉辦孩子的滿月宴。
皇帝駕崩之後的半年內不準婚嫁,不過像是添丁進口辦滿月宴這些卻是不會製止。
一大早,永昌伯府門前張燈結彩,賓客絡繹不絕。
永昌伯府的當家人正是如今的禮部尚書程普,他爹自打年輕的時候便不學無術,京城裏有名的浪蕩子,靠著投胎襲了爵位謀了個閑差,因此今日所來賓客除了自家親戚,絕大部分都是程普的故交好友以及熟知的同僚。
宋景茂當年考進士之時,程普正擔任著禮部侍郎職位,是當時的主考官之一,因著老太太與伯府劉老太君的一層關係,也因著看好宋景茂本人,對景茂頗有些提攜之情。
是以,作為男客,景茂肯定是要前來道賀的。
另外薛氏,也就是程普的夫人,特意同秀娘交代,要景辰一定過來,說是府上老太君稀罕景辰。
說是老太君稀罕,實則是薛氏精明得很。
她眼紅宋家賺錢的本事,尤其是景辰賺錢的本事,巴不得兩家關係近呢。<="<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