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
眼前的範慶陽不就是現成的好幫手?
老傢夥總罵他廢物蠢貨,豈不知古語有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焉知廢物不是大器晚成的美玉?
施誌安想著自己的「謀略」,對麵範慶陽也在打自己的小九九,他認為範家之以有今天的下場,全賴宋家。
若非宋景茂假意與他姐姐合作,實際上卻投靠了太子,他們範家非但不會落到今日下場,還會如同現在的施家一樣權傾朝野。
他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宋家人害的。
他倒忘了他姐姐找宋景茂合作也沒安什麽好心,再者奪嫡之爭,乃是搭上自家性命乃至全族性命的殘酷博弈,父子兄弟都不認,你還指望人家跟你講道德誠信?幼稚不幼稚。
一個是清澈的愚蠢,一個又壞又蠢,兩個人物一拍即合,誰也想不到兩個不按套路出牌的蠢貨會讓事情朝著不可收拾的地步發展。
施崇信要報復,但他有大局觀,不會不管不顧。
皇帝不是寵著宋家,寵著宋景辰嗎,那他便給皇帝這個麵子。
由著他捧,由著他寵,由著那小混蛋囂張放肆,別讓他抓住機會,一旦抓住機會,便一招致命,不給其任何活命機會。
殺雞儆猴,好叫群臣看看,他們的皇帝老子能不能護住他想護住的人,叫他們睜大眼睛看清楚,誰才是這大夏的話事人!
與朝堂上這些老奸巨猾的老狐狸相比,宋景辰也好,施誌安、範慶陽也好,他們未曾經歷過真正殘酷的爭鬥,所想所見的也不過就是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兒。
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施、宋、範三家都是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牽一髮而動全身,發生在這三家身上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被拿來放大作文章。
宋景辰夠聰慧,想得稍微多一些,但有些事情不光看聰慧,還要靠經驗和意識,對於政治至少他是不夠敏銳的。
不像是商業上,因為他有很多前世小宋總的記憶,馬管事隻是出現個苗頭,他便能立即覺察出來這背後的隱患無窮。
其實何氏的丫鬟被施誌安調戲,他隻需上前製止即可,可少年心性,張揚裏還帶著幾分蔫壞,就喜歡以牙還牙。
你不是說我大嫂的丫鬟與你過世的娘子長得像嗎,我便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
你自己放的屁叫你自己吞迴去,嘎嘎痛快!
痛快是痛快了,卻不想讓施誌安成了全城笑柄,讓施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實際上得知此事後,宋景辰是有些後悔的,覺得自己貌似有一點點不妥當,不過他這後悔也就那麽一點點,誰叫對方先來找招惹他大嫂的,不知道他護短麽?
宋景茂倒想說說他,不過想到自己幼時急眼揍過辰哥兒倆巴掌,這貨就跟炸了毛一樣,委屈得差點兒沒把房頂掀翻。
再者,辰哥兒這次亦是為何氏出頭,總覺不妥,想著這次就算了。
不成想,到底是惹出禍端。
施誌安與範慶陽這倆貨跑出去四處宣揚宋家如今得了聖寵,便仗著皇帝的寵信罔顧法紀,一手遮天,竟然能賄賂到堂堂大理寺卿那裏去,簡直太過可怕。
如今那宋景辰根本就沒有坐牢,若是不信可將人拉出來當麵對峙,若是真的在坐牢,一個金尊玉貴嬌養著的小少爺跌落泥潭,定然受不了這種打擊,這半個月的牢獄之災必會讓其麵黃飢瘦,憔悴不堪!
本來宋景辰就是京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關於他的話題比任何話題都更容易傳播開來,想要阻擋都阻擋不住。
景辰本想拿自己做反麵教材,給天下的商人一個警示,不可學他。
不成想自己卻被捲入另一場風暴,成了有心人拿來對付自家的利器,就連大理寺卿也被卷了進來。
施崇信得知蠢兒子幹的好事,臉上沒有半分高興之色,隻有無邊的怒火——
蠢貨!
蠢貨!
簡直蠢貨!
就你們兩個蠢貨知道宋景辰沒有被關進大牢,當滿朝文武都是瞎子、傻子、聾子!
人家宋景辰一心為國為民,負荊請罪自甘受罰,皇帝心懷愧疚想要放水,關你們屁事!
滿朝文武都裝沒看見,就你倆王八蛋眼尖!
這下好了——
皇帝被打臉,
想要立典型的目的沒達成反而適得其反。
現下要怎麽辦?
無非是皇帝被逼無奈硬著頭皮辦那小混蛋,小混蛋頂多不痛不癢受些罪,反會讓皇帝對他更加愧疚,早晚會給更多補償。
那麽受損失最大的是誰?
是他們施家!
皇帝那個多疑的性子連他自己的枕邊人皇後娘娘都不信任,能信任他這老丈人?
能相信這件事單純的隻是兩個蠢貨在那裏胡攪蠻纏?
皇帝必然會認為是自己這個施國公在背後搗的鬼,會對施家更加防備厭惡。
施誌安被氣急敗壞的施國公揍得奄奄一息,從族譜上除名,攆出施家,任其自生自滅。
姨娘苦苦哀求,隻年老色衰哭起來再沒有年輕時楚楚動人,一把鼻涕一把淚令人生厭,施崇信冷冷道:「若再囉嗦,那便一起滾。」
春雨綿綿,姨娘拖著昏昏沉沉的兒子走出施家大門,施誌安抬頭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施府門楣,他生在這樣的大宅子裏,卻從未被認可過。<="<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眼前的範慶陽不就是現成的好幫手?
老傢夥總罵他廢物蠢貨,豈不知古語有雲: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焉知廢物不是大器晚成的美玉?
施誌安想著自己的「謀略」,對麵範慶陽也在打自己的小九九,他認為範家之以有今天的下場,全賴宋家。
若非宋景茂假意與他姐姐合作,實際上卻投靠了太子,他們範家非但不會落到今日下場,還會如同現在的施家一樣權傾朝野。
他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宋家人害的。
他倒忘了他姐姐找宋景茂合作也沒安什麽好心,再者奪嫡之爭,乃是搭上自家性命乃至全族性命的殘酷博弈,父子兄弟都不認,你還指望人家跟你講道德誠信?幼稚不幼稚。
一個是清澈的愚蠢,一個又壞又蠢,兩個人物一拍即合,誰也想不到兩個不按套路出牌的蠢貨會讓事情朝著不可收拾的地步發展。
施崇信要報復,但他有大局觀,不會不管不顧。
皇帝不是寵著宋家,寵著宋景辰嗎,那他便給皇帝這個麵子。
由著他捧,由著他寵,由著那小混蛋囂張放肆,別讓他抓住機會,一旦抓住機會,便一招致命,不給其任何活命機會。
殺雞儆猴,好叫群臣看看,他們的皇帝老子能不能護住他想護住的人,叫他們睜大眼睛看清楚,誰才是這大夏的話事人!
與朝堂上這些老奸巨猾的老狐狸相比,宋景辰也好,施誌安、範慶陽也好,他們未曾經歷過真正殘酷的爭鬥,所想所見的也不過就是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兒。
他們根本就意識不到施、宋、範三家都是處於風口浪尖之上,牽一髮而動全身,發生在這三家身上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被拿來放大作文章。
宋景辰夠聰慧,想得稍微多一些,但有些事情不光看聰慧,還要靠經驗和意識,對於政治至少他是不夠敏銳的。
不像是商業上,因為他有很多前世小宋總的記憶,馬管事隻是出現個苗頭,他便能立即覺察出來這背後的隱患無窮。
其實何氏的丫鬟被施誌安調戲,他隻需上前製止即可,可少年心性,張揚裏還帶著幾分蔫壞,就喜歡以牙還牙。
你不是說我大嫂的丫鬟與你過世的娘子長得像嗎,我便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
你自己放的屁叫你自己吞迴去,嘎嘎痛快!
痛快是痛快了,卻不想讓施誌安成了全城笑柄,讓施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實際上得知此事後,宋景辰是有些後悔的,覺得自己貌似有一點點不妥當,不過他這後悔也就那麽一點點,誰叫對方先來找招惹他大嫂的,不知道他護短麽?
宋景茂倒想說說他,不過想到自己幼時急眼揍過辰哥兒倆巴掌,這貨就跟炸了毛一樣,委屈得差點兒沒把房頂掀翻。
再者,辰哥兒這次亦是為何氏出頭,總覺不妥,想著這次就算了。
不成想,到底是惹出禍端。
施誌安與範慶陽這倆貨跑出去四處宣揚宋家如今得了聖寵,便仗著皇帝的寵信罔顧法紀,一手遮天,竟然能賄賂到堂堂大理寺卿那裏去,簡直太過可怕。
如今那宋景辰根本就沒有坐牢,若是不信可將人拉出來當麵對峙,若是真的在坐牢,一個金尊玉貴嬌養著的小少爺跌落泥潭,定然受不了這種打擊,這半個月的牢獄之災必會讓其麵黃飢瘦,憔悴不堪!
本來宋景辰就是京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關於他的話題比任何話題都更容易傳播開來,想要阻擋都阻擋不住。
景辰本想拿自己做反麵教材,給天下的商人一個警示,不可學他。
不成想自己卻被捲入另一場風暴,成了有心人拿來對付自家的利器,就連大理寺卿也被卷了進來。
施崇信得知蠢兒子幹的好事,臉上沒有半分高興之色,隻有無邊的怒火——
蠢貨!
蠢貨!
簡直蠢貨!
就你們兩個蠢貨知道宋景辰沒有被關進大牢,當滿朝文武都是瞎子、傻子、聾子!
人家宋景辰一心為國為民,負荊請罪自甘受罰,皇帝心懷愧疚想要放水,關你們屁事!
滿朝文武都裝沒看見,就你倆王八蛋眼尖!
這下好了——
皇帝被打臉,
想要立典型的目的沒達成反而適得其反。
現下要怎麽辦?
無非是皇帝被逼無奈硬著頭皮辦那小混蛋,小混蛋頂多不痛不癢受些罪,反會讓皇帝對他更加愧疚,早晚會給更多補償。
那麽受損失最大的是誰?
是他們施家!
皇帝那個多疑的性子連他自己的枕邊人皇後娘娘都不信任,能信任他這老丈人?
能相信這件事單純的隻是兩個蠢貨在那裏胡攪蠻纏?
皇帝必然會認為是自己這個施國公在背後搗的鬼,會對施家更加防備厭惡。
施誌安被氣急敗壞的施國公揍得奄奄一息,從族譜上除名,攆出施家,任其自生自滅。
姨娘苦苦哀求,隻年老色衰哭起來再沒有年輕時楚楚動人,一把鼻涕一把淚令人生厭,施崇信冷冷道:「若再囉嗦,那便一起滾。」
春雨綿綿,姨娘拖著昏昏沉沉的兒子走出施家大門,施誌安抬頭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施府門楣,他生在這樣的大宅子裏,卻從未被認可過。<="<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