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如此,張璟各種上下打點關係動用人脈亦是掏空了大半個家底。
畢竟, 順水推舟的事可能隻要一個小小的人情就夠了, 張璟這情況顯然是要逆勢而為,人家幫你說話也是要承擔風險的。
秀娘親自帶著人笑盈盈迎到了大門口, 張夫人內心謂然感慨一句,臉上帶上得體的笑, 向前快走幾步。
「不請自來,妹妹勿怪。」
「說的什麽外道話,咱們兩家還要見什麽外,秀娘巴不得姐姐天天來我這,咱姐倆嘮嗑喝茶,快活著呢。」
說著話,秀娘親熱地挽上張夫人的胳膊。
秀娘的熱情好客讓張夫人心裏的不自在減少了許多,更對秀娘心存感激。
曾經她是高高在上的侍郎夫人,秀娘不過是一個小木匠家的尋常娘子,如今兩人說是平起平坐,實際上自己夫婿如何能與正如日中天的宋三郎相比呢。
步入廳中,秀娘拉著張夫人入座,兩個丫鬟奉上香茗點心,倆人閑話起來,一番客套,還是得要進入正題。
張夫人道:「近日妹妹可有聽說京中蠟燭漲價之事。」
秀娘一聽她這話,便知道對方所為何來了。不過宋家一向奉行「有錢大家一起賺,我吃肉也讓大家喝湯」的原則。
秀娘笑道:「這幾日京城裏的蠟燭就跟發了瘋一樣,我就算是想不知道也難。
姐姐是想趁此機會做上一筆嗎?」
張夫人臉色微紅,道:「這外地的蠟燭最貴不過幾百文一支,京城的蠟燭卻漲到了二千四百文。
如此一算,這小小的一支蠟燭便能賺取二千文,怕是神仙也要心動了。」
秀娘點點頭,「不錯,不光是姐姐心動,我看著這勢不可擋的兇猛漲勢一樣按耐不住。
我跟姐姐說句實話,這幾日來找秀娘的不止姐姐一人。」
頓了頓,秀娘道:「秀娘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還從未見過這等有違常理之事。
糧食漲價多半因為當年收成不好,加上糧商囤積居奇,人不吃飯便要餓死,漲再多也不得不買。
隻要有人還買,這價錢便能繼續升高,直到就算是被餓死也無人買得起。
總之這價錢漲得再高,不能漲過買家所能承受的極致。」
張夫人若有所思,半晌道:「可如今這蠟燭便是最富貴的人家怕是也捨不得點了,最重要沒有蠟燭還有油燈可點。
退一萬步,沒有油燈那便不點了,並非像米糧一般非買不可。」
秀娘點點頭:「這正是秀娘的顧慮所在,秀娘出身微寒,可姐姐是大戶人家出來的。
這麽多年可你曾見這蠟燭的價錢有什麽變化過?」
張夫人搖搖頭,「我從娘家時便學著管帳,對府裏所用物什的價錢也算有所了解,雖說對具體價錢記不太得,可府裏的用度基本上沒什麽變化,若有那樣物什短期內漲價,我必會從帳目上有所察覺。」
「姐姐說得沒錯,所以秀娘實在是不明白做局之人意欲何為。」
秀娘深以為然,道:「如今就連你我這樣的門第都捨不得再買,秀娘認為眼下這個價錢已經漲到頭了。」
話音一轉,秀娘道:「我就是有些好奇,什麽人這般吃飽了撐的,他短時間內囤這麽多蠟燭到底想做什麽!」
張夫人點頭:「妹妹的疑問怕是全京城的人都想要知道,不過我忽然想到一件極嚴重之事……」
「哦?是何嚴重之事?」
張夫人抿了抿唇,湊過頭朝秀娘低聲道:「先皇的百天可還沒過完呢。
……」
聞言秀娘先是一怔,隨即捂著嘴幸災樂禍地壞笑來,「先皇那邊需要的蠟燭可不是一根、兩根、十根、百根,那可得成百上千支蠟燭日夜長明。」
張夫人心有餘悸,道:「幸好沒囤貨,這事陛下若要過問,那做局之人可就慘了。」
秀娘咯咯樂,「活該!誰叫他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囤積什麽蠟燭,搞得我這都點了兩三天的油燈了。」
張夫人就笑,「你也真是的,又不缺這些。」
「不缺歸不缺,可我憑什麽要當這冤大頭!」
「是這個理兒,我們府上現下也開始點油燈了。」
……
同樣內容的談話還在京城的豪商大賈之間進行,這些做生意多年的人精,普遍認為這蠟燭的價格不會再漲。
——這已經完全脫離了蠟燭本身的價值。
還有,眾人都一致認為這做局之人在短短十日內將蠟燭價格拉到頂,就是不給別人跟風的機會。
從感覺到蠟燭價格上漲,再到下定決心籌集銀錢跟進,再到去外地找貨源,還要加上運輸的時間,
根本來不及!
洛京城裏有財力有能力做局之人能有幾個?不過五指之數。
可問題是這幾人對此事一無所知,這新開的蠟坊就像突然冒出來的一樣,平地驚雷,上來就把京城裏的蠟燭以及原料全都買光了。
找人過去偷偷探訪,更是稀奇,那蠟坊既不造蠟,也不賣蠟,卻養著一批人在那裏白吃白喝。
想要打聽一下這蠟坊的東家是誰,那成想對方的保密做得極好,任你如何費勁也打聽不出來。
一眾人商議一番,覺得此事隻有通達商行的馬良總管事或可知曉一二。
卻說馬良這幾日快要被宋景辰整崩潰了,正如這祖宗自己所說,他是個急性子。<="<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畢竟, 順水推舟的事可能隻要一個小小的人情就夠了, 張璟這情況顯然是要逆勢而為,人家幫你說話也是要承擔風險的。
秀娘親自帶著人笑盈盈迎到了大門口, 張夫人內心謂然感慨一句,臉上帶上得體的笑, 向前快走幾步。
「不請自來,妹妹勿怪。」
「說的什麽外道話,咱們兩家還要見什麽外,秀娘巴不得姐姐天天來我這,咱姐倆嘮嗑喝茶,快活著呢。」
說著話,秀娘親熱地挽上張夫人的胳膊。
秀娘的熱情好客讓張夫人心裏的不自在減少了許多,更對秀娘心存感激。
曾經她是高高在上的侍郎夫人,秀娘不過是一個小木匠家的尋常娘子,如今兩人說是平起平坐,實際上自己夫婿如何能與正如日中天的宋三郎相比呢。
步入廳中,秀娘拉著張夫人入座,兩個丫鬟奉上香茗點心,倆人閑話起來,一番客套,還是得要進入正題。
張夫人道:「近日妹妹可有聽說京中蠟燭漲價之事。」
秀娘一聽她這話,便知道對方所為何來了。不過宋家一向奉行「有錢大家一起賺,我吃肉也讓大家喝湯」的原則。
秀娘笑道:「這幾日京城裏的蠟燭就跟發了瘋一樣,我就算是想不知道也難。
姐姐是想趁此機會做上一筆嗎?」
張夫人臉色微紅,道:「這外地的蠟燭最貴不過幾百文一支,京城的蠟燭卻漲到了二千四百文。
如此一算,這小小的一支蠟燭便能賺取二千文,怕是神仙也要心動了。」
秀娘點點頭,「不錯,不光是姐姐心動,我看著這勢不可擋的兇猛漲勢一樣按耐不住。
我跟姐姐說句實話,這幾日來找秀娘的不止姐姐一人。」
頓了頓,秀娘道:「秀娘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還從未見過這等有違常理之事。
糧食漲價多半因為當年收成不好,加上糧商囤積居奇,人不吃飯便要餓死,漲再多也不得不買。
隻要有人還買,這價錢便能繼續升高,直到就算是被餓死也無人買得起。
總之這價錢漲得再高,不能漲過買家所能承受的極致。」
張夫人若有所思,半晌道:「可如今這蠟燭便是最富貴的人家怕是也捨不得點了,最重要沒有蠟燭還有油燈可點。
退一萬步,沒有油燈那便不點了,並非像米糧一般非買不可。」
秀娘點點頭:「這正是秀娘的顧慮所在,秀娘出身微寒,可姐姐是大戶人家出來的。
這麽多年可你曾見這蠟燭的價錢有什麽變化過?」
張夫人搖搖頭,「我從娘家時便學著管帳,對府裏所用物什的價錢也算有所了解,雖說對具體價錢記不太得,可府裏的用度基本上沒什麽變化,若有那樣物什短期內漲價,我必會從帳目上有所察覺。」
「姐姐說得沒錯,所以秀娘實在是不明白做局之人意欲何為。」
秀娘深以為然,道:「如今就連你我這樣的門第都捨不得再買,秀娘認為眼下這個價錢已經漲到頭了。」
話音一轉,秀娘道:「我就是有些好奇,什麽人這般吃飽了撐的,他短時間內囤這麽多蠟燭到底想做什麽!」
張夫人點頭:「妹妹的疑問怕是全京城的人都想要知道,不過我忽然想到一件極嚴重之事……」
「哦?是何嚴重之事?」
張夫人抿了抿唇,湊過頭朝秀娘低聲道:「先皇的百天可還沒過完呢。
……」
聞言秀娘先是一怔,隨即捂著嘴幸災樂禍地壞笑來,「先皇那邊需要的蠟燭可不是一根、兩根、十根、百根,那可得成百上千支蠟燭日夜長明。」
張夫人心有餘悸,道:「幸好沒囤貨,這事陛下若要過問,那做局之人可就慘了。」
秀娘咯咯樂,「活該!誰叫他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囤積什麽蠟燭,搞得我這都點了兩三天的油燈了。」
張夫人就笑,「你也真是的,又不缺這些。」
「不缺歸不缺,可我憑什麽要當這冤大頭!」
「是這個理兒,我們府上現下也開始點油燈了。」
……
同樣內容的談話還在京城的豪商大賈之間進行,這些做生意多年的人精,普遍認為這蠟燭的價格不會再漲。
——這已經完全脫離了蠟燭本身的價值。
還有,眾人都一致認為這做局之人在短短十日內將蠟燭價格拉到頂,就是不給別人跟風的機會。
從感覺到蠟燭價格上漲,再到下定決心籌集銀錢跟進,再到去外地找貨源,還要加上運輸的時間,
根本來不及!
洛京城裏有財力有能力做局之人能有幾個?不過五指之數。
可問題是這幾人對此事一無所知,這新開的蠟坊就像突然冒出來的一樣,平地驚雷,上來就把京城裏的蠟燭以及原料全都買光了。
找人過去偷偷探訪,更是稀奇,那蠟坊既不造蠟,也不賣蠟,卻養著一批人在那裏白吃白喝。
想要打聽一下這蠟坊的東家是誰,那成想對方的保密做得極好,任你如何費勁也打聽不出來。
一眾人商議一番,覺得此事隻有通達商行的馬良總管事或可知曉一二。
卻說馬良這幾日快要被宋景辰整崩潰了,正如這祖宗自己所說,他是個急性子。<="<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