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再也沒有比宋家更好的主家了,也沒見過比宋家兄弟妯娌間更和睦的人家,都是自家這個狗屁不懂的蠢男人辦了糊塗事。
說完劉氏跪著朝秀娘哭訴道:「我自己嫁了這麽個害人害己的蠢貨,自己認了,我跟著他乞討要飯都隻能怪我自己當初眼瞎。」
頓了頓,她道:「我隻求夫人看在娃子是無辜的份兒上,別趕他出族學,讓他多念些書,將來能明些事理,別學他爹這般做下糊塗事,害人害己。」
說著她低頭朝身邊跪著的小娃催促道:「你快給夫人背首詩,讓夫人瞧瞧你在族學裏都學了些什麽。」
小孩子哪裏見過這種陣仗,嚇都嚇夠嗆,還背詩呢,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能念書不容易,在族學裏極是刻苦,所以即便害怕,那些刻在他腦子裏的東西也還是忘不掉。
小孩低著頭,小聲道:「人,人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遷……」
一開始,他還有點結結巴巴,慢慢得就越來越流利,聲音也逐漸大了起來,到最後竟然連頭也抬了起來,小孩的眼神而澄澈明亮。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宋景辰打著哈欠從房裏出來,和聲道。
小孩不由停住了背誦,怔怔地看著月光下這個畫裏走出來一般的仙人。
他就聽仙人懶洋洋道:「你繼續,全都背誦上來沒獎勵,背不上來少爺我要罰你。」
小孩一聽說要受罰,嚇得又開始結巴了,宋景辰咯咯樂。
秀娘白了兒子一眼,「天兒冷你不在屋待著出來幹嘛。」
這會兒景辰房裏的知夏抱著厚鬥篷追出來了,忙給自家少爺披上,另外她總覺得從自家少爺嘴裏聽到「頭懸樑,錐刺股。」這種話怪別扭的。
宋景辰由著知夏給他係好鬥篷,道:「我在屋裏聽著你們說得怪熱鬧出來看看。」
說著話他踱步到王大柱身邊,俯身將他背上綁著的竹竿兒抽出來一根兒,嘖嘖道:「負著竹竿兒請罪?誰給你出的主意?」
王大柱的豬頭下意識地轉向劉氏。
宋景辰挑了挑眉,看向劉氏,「你教他的?」
劉氏支支吾吾,「迴,迴少爺,看,看戲學來的。」
宋景辰勾了勾嘴角兒,「你挺心疼你男人呀,竹竿這般光滑打人也不疼呀,你還專挑這麽細的,一點誠意都沒有。」
劉氏:「……」
劉氏撲通一聲跪在宋景辰腳下。
王大柱:「……」
啥?這兇婆娘竟然心裏是有我的。
宋景辰轉身朝秀娘道:「娘,你說打多少下,兒子替你出了這口惡氣。」
秀娘瞪他一眼,心說你個沒心沒肺的,你娘跟這兒氣死,你倒跟個沒事人一樣。
這麽一通鬧騰,秀娘剛才的火氣下去不少,她又不是第一天同王氏做妯娌,冷靜下來想想,大嫂這個人吧雖然有時候也挺討厭的,但並不是個壞的,更不是個背地裏使陰的。
再者得罪了三房對她也沒好處,她也不至於糊塗到這一步。
這事兒多半就是如劉氏所說的情況。
她本來就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見著地上跪著的小孩,不由想起辰哥兒小時候,自家的日子那時候也不好過,她也同眼前的劉氏一般心裏盼著辰哥兒好好念書,將來有出息。
不過事情就這麽算了,這以後府裏的下人誰都認為三房可以隨便被人欺負了。
她冷冷道:「你的兒子無辜,我捧在手心的兒子被你們怠慢就不無辜了麽,父債子償,既然享受了他爹帶給的福利,就要承擔他爹犯下的罪過,就連朝廷法令上還有株連九族呢。」
聞聽此言,劉氏隻覺眼前一暈,未及暈倒,就聽頭頂上方傳來三少爺的聲音:「沒錯,憑什麽不罰,娘你就罰他小孩每天抄寫一遍三字經,連抄一百天,有一個錯字就要重抄!」
眾人:「這……」
秀娘心道還是自家兒子更聰明,這紅白臉配合得多好。
宋景辰又道:「我看這王管家沒有吃過生活的苦有點不大清醒,迴頭我同大哥說送他去莊子上多幹幹體力活兒或許就能長腦子了。
另外,父債子還豈不是太便宜他們了,還得夫債妻還,得讓這劉氏替我賺錢,賺到我滿意為止!」
第203章 如你所見,你我半斤八兩。
宋景辰懲治王大柱一是為了保全三房的顏麵, 二是無規矩不方圓,若無懲罰便是對那些兢兢業業做事之人的不公。
王大柱吃一番苦頭,想必會明白大伯娘不是簡單給了他一個差事,是替他一家子改了命。
不將小孩趕出宋家族學是因為幼兒不辜, 不應因其父之過錯讓孩子失去讀書進學從而改變命運的機會。
另外, 給劉氏一個差事則是為了全大伯娘的顏麵, 畢竟是大伯娘這邊的親戚, 總不好讓人覺得大伯娘在府裏沒有份量,連個親戚都護不住。
還有,小孩正在讀書, 這一家三口光指著王大柱在莊子上做長工,花銷肯定不夠用, 沒必要因為男人的過錯苦了女人和小孩子。
這劉氏沒有第一時間去求助大伯娘,而是跑來三房,可見是個人才,送上門來的人才能用則用。
地上跪著的一家三口簡直喜極而泣, 心裏對景辰感激到不得了, 又不知道該怎麽感激, 往地上咣咣磕頭。
秀娘的丫鬟知春上前一步斥道:「行了,若什麽事情磕幾個響頭就算了, 那還要府裏的規矩做什麽?<="<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完劉氏跪著朝秀娘哭訴道:「我自己嫁了這麽個害人害己的蠢貨,自己認了,我跟著他乞討要飯都隻能怪我自己當初眼瞎。」
頓了頓,她道:「我隻求夫人看在娃子是無辜的份兒上,別趕他出族學,讓他多念些書,將來能明些事理,別學他爹這般做下糊塗事,害人害己。」
說著她低頭朝身邊跪著的小娃催促道:「你快給夫人背首詩,讓夫人瞧瞧你在族學裏都學了些什麽。」
小孩子哪裏見過這種陣仗,嚇都嚇夠嗆,還背詩呢,不過他也知道自己能念書不容易,在族學裏極是刻苦,所以即便害怕,那些刻在他腦子裏的東西也還是忘不掉。
小孩低著頭,小聲道:「人,人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遷……」
一開始,他還有點結結巴巴,慢慢得就越來越流利,聲音也逐漸大了起來,到最後竟然連頭也抬了起來,小孩的眼神而澄澈明亮。
「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宋景辰打著哈欠從房裏出來,和聲道。
小孩不由停住了背誦,怔怔地看著月光下這個畫裏走出來一般的仙人。
他就聽仙人懶洋洋道:「你繼續,全都背誦上來沒獎勵,背不上來少爺我要罰你。」
小孩一聽說要受罰,嚇得又開始結巴了,宋景辰咯咯樂。
秀娘白了兒子一眼,「天兒冷你不在屋待著出來幹嘛。」
這會兒景辰房裏的知夏抱著厚鬥篷追出來了,忙給自家少爺披上,另外她總覺得從自家少爺嘴裏聽到「頭懸樑,錐刺股。」這種話怪別扭的。
宋景辰由著知夏給他係好鬥篷,道:「我在屋裏聽著你們說得怪熱鬧出來看看。」
說著話他踱步到王大柱身邊,俯身將他背上綁著的竹竿兒抽出來一根兒,嘖嘖道:「負著竹竿兒請罪?誰給你出的主意?」
王大柱的豬頭下意識地轉向劉氏。
宋景辰挑了挑眉,看向劉氏,「你教他的?」
劉氏支支吾吾,「迴,迴少爺,看,看戲學來的。」
宋景辰勾了勾嘴角兒,「你挺心疼你男人呀,竹竿這般光滑打人也不疼呀,你還專挑這麽細的,一點誠意都沒有。」
劉氏:「……」
劉氏撲通一聲跪在宋景辰腳下。
王大柱:「……」
啥?這兇婆娘竟然心裏是有我的。
宋景辰轉身朝秀娘道:「娘,你說打多少下,兒子替你出了這口惡氣。」
秀娘瞪他一眼,心說你個沒心沒肺的,你娘跟這兒氣死,你倒跟個沒事人一樣。
這麽一通鬧騰,秀娘剛才的火氣下去不少,她又不是第一天同王氏做妯娌,冷靜下來想想,大嫂這個人吧雖然有時候也挺討厭的,但並不是個壞的,更不是個背地裏使陰的。
再者得罪了三房對她也沒好處,她也不至於糊塗到這一步。
這事兒多半就是如劉氏所說的情況。
她本來就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見著地上跪著的小孩,不由想起辰哥兒小時候,自家的日子那時候也不好過,她也同眼前的劉氏一般心裏盼著辰哥兒好好念書,將來有出息。
不過事情就這麽算了,這以後府裏的下人誰都認為三房可以隨便被人欺負了。
她冷冷道:「你的兒子無辜,我捧在手心的兒子被你們怠慢就不無辜了麽,父債子償,既然享受了他爹帶給的福利,就要承擔他爹犯下的罪過,就連朝廷法令上還有株連九族呢。」
聞聽此言,劉氏隻覺眼前一暈,未及暈倒,就聽頭頂上方傳來三少爺的聲音:「沒錯,憑什麽不罰,娘你就罰他小孩每天抄寫一遍三字經,連抄一百天,有一個錯字就要重抄!」
眾人:「這……」
秀娘心道還是自家兒子更聰明,這紅白臉配合得多好。
宋景辰又道:「我看這王管家沒有吃過生活的苦有點不大清醒,迴頭我同大哥說送他去莊子上多幹幹體力活兒或許就能長腦子了。
另外,父債子還豈不是太便宜他們了,還得夫債妻還,得讓這劉氏替我賺錢,賺到我滿意為止!」
第203章 如你所見,你我半斤八兩。
宋景辰懲治王大柱一是為了保全三房的顏麵, 二是無規矩不方圓,若無懲罰便是對那些兢兢業業做事之人的不公。
王大柱吃一番苦頭,想必會明白大伯娘不是簡單給了他一個差事,是替他一家子改了命。
不將小孩趕出宋家族學是因為幼兒不辜, 不應因其父之過錯讓孩子失去讀書進學從而改變命運的機會。
另外, 給劉氏一個差事則是為了全大伯娘的顏麵, 畢竟是大伯娘這邊的親戚, 總不好讓人覺得大伯娘在府裏沒有份量,連個親戚都護不住。
還有,小孩正在讀書, 這一家三口光指著王大柱在莊子上做長工,花銷肯定不夠用, 沒必要因為男人的過錯苦了女人和小孩子。
這劉氏沒有第一時間去求助大伯娘,而是跑來三房,可見是個人才,送上門來的人才能用則用。
地上跪著的一家三口簡直喜極而泣, 心裏對景辰感激到不得了, 又不知道該怎麽感激, 往地上咣咣磕頭。
秀娘的丫鬟知春上前一步斥道:「行了,若什麽事情磕幾個響頭就算了, 那還要府裏的規矩做什麽?<="<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