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應當是完美的,唯有弟弟是他擺脫不了的心結,若是弟弟還活著,一切就完美了。
淹沒弟弟的池塘已經填平了,但楊睿的心永遠空著,以致於宋景辰的出現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幻覺,他的弟弟轉世投胎了!
看到宋景辰進屋,楊睿臉上揚起少有的笑容,指著自己旁邊空著的座位朝宋景辰道:「正想找人出去迎你呢,快過來坐。」
第188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
景辰自是不知道楊睿這一段不為人知的特殊經歷, 少年人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尤其他又自幼聰慧一路優越著長到十六歲,若說骨子裏沒有一丁點自命不凡,那他就不是宋景辰, 應該叫他宋聖人。
是以, 對於楊睿的格外另眼相看, 景辰並未多想, 他自己長得好,聰慧,性格又討喜, 早就習慣走到那裏都被人另眼相看。
宋景辰沒多想,馮侖卻忍不住目光閃爍, 能成為楊睿信任之人,馮侖自認他比楊睿更了解楊睿,楊睿此人的妒忌心極強,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楊睿最是忌諱別人的風頭蓋過他, 尤其是在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隻是如今……
景辰似乎是個特例。
仔細迴想起來,有好幾次景辰的風頭蓋過楊睿, 楊睿似乎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當時自己也並未多想, 隻當楊睿是在演戲。
可就在剛剛, 他竟看見楊睿特意命人為宋景辰的椅凳上鋪了毯墊……
此時宋景辰也看到了鋪在椅子上蓬鬆柔軟的毯子,他想到上次與楊睿馮侖幾人打了一整天的麻將, 抱怨楊睿家的椅子太硬,沒想到楊睿竟聽到心裏去了。
景辰的心情一時複雜難言, 想到自己眼下要對付楊睿,甚至要把人家一家子送進牢獄,一時怔怔。
楊睿見宋景辰盯著椅子上的毯墊發呆,有些控製不住自己情緒了,嘴裏喃喃道:「哥哥賠給你的。」
楊睿弟弟幼時有個怪癖,須得要坐同一個椅凳,還要鋪同一個椅墊才肯吃飯,要是那日將他的椅凳換了或是椅墊換了,他就開始鬧脾氣不肯吃飯。
楊睿當時極其討厭這個弟弟,便故意把弟弟的椅墊當著他的麵用剪刀剪了個稀巴爛,邊剪邊嘲笑:「一身的臭毛病,都是爹娘慣得你,我倒要看看沒有這墊子,你是不是真能餓死。」
因為這件事楊睿的弟弟大哭一場,一整天不肯吃飯,為此楊睿被父親狠揍一頓,那時他完全被妒忌和委屈支配,無法對抗父親,便把這筆帳又算到了弟弟頭上。
仇恨就這樣一日一日的累積,直到累積到頂點,讓他對弟弟的死袖手旁觀。
一個人的消失會讓怨恨隨著他的消失而消解,而時間更是會不斷去美化一個人所失去的東西。
更何況當楊睿慢慢懂事以後逐漸明白弟弟並沒有做錯什麽,他從始至終都隻是一個小孩而已,錯的是爹娘的偏袒。
籠罩在心裏的怨恨消失,看待同一件事的心態截然不同,弟弟眨著大眼睛向爹娘邀寵,並得意洋洋向他顯擺自己更受爹娘寵愛突然之間就不討厭了,不討厭還很幼稚可笑。
弟弟跟在他屁股後麵搗亂也不討厭了,因為比起無盡的孤單與後悔,搗亂根本不值一提。
沒有弟弟,爹娘的目光又重新迴到他身上——
有什麽用?
楊家以後不管有多少孩子,在爹娘心中再無人能超越弟弟,爹娘可以隨意幻想若是弟弟活著會是何等的出息……
若是知道那一刻對弟弟的殘忍,其實亦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他又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弟弟在他心中一日比一日可愛,一日比一日討人喜歡,可世上卻沒有如果。
宋景辰心裏想著事,沒有注意到楊睿嘴裏在嘟囔什麽,馮侖卻是聽得一清二楚,心裏掀起滔天巨浪。
關於楊睿還有個弟弟的事,馮侖也隻在一次楊睿醉酒後,聽他說過一次,當時楊睿喝得大醉,說那日是他弟弟的忌日,說他弟弟如何如何聰慧之類,他說得東一句西一句,雖前言不搭後語,馮侖卻看得出楊睿對這個早夭的弟弟很有感情。
楊睿是心狠之人,亦是自私冷酷之人,酒後吐真言,能讓他在醉後緬懷之人,足可見是真情流露了。
馮侖的目光在楊睿與景辰身上來迴打量,看著看著,馮侖逐漸看出一些端倪來。
他發現景辰與楊睿長得好像真有些相似之處。
一個人認定了什麽,便相信什麽。正如楊睿認定了景辰與自己弟弟有關,便不斷找證據來證明,馮侖越看就越覺得自己推測的不錯——景辰長得像楊睿早逝的弟弟。
如此,楊睿對宋景辰的態度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隻能說馮侖猜對了結果卻沒有猜對過程,並非宋景辰與楊睿的弟弟長得很像,而是景辰給楊睿的感覺很像他弟弟,尤其是景辰投壺和作詩那兩次。
馮侖即便猜對了結果,也決計猜想不到楊睿對景辰不僅是簡單的移情。
宋景辰是楊睿想要的那個「如果」,是他的「後悔藥」。
楊睿對宋景辰的另眼相待自然也落入在座其他人眼中,眾人暗自猜測:這新來的布政使大人看來同巡撫大人是穿一條褲子的,否則楊睿同宋景辰倆個人的關係不會這般好。
陰差陽錯,就這樣,景辰輕而易舉就被楊睿的圈子視作了自己人。
楊睿無所謂,皇帝一日不如一日,太子登基指日可待,作為太子妃的外甥,亦是將來皇後娘娘的外甥,他怕誰?<="<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淹沒弟弟的池塘已經填平了,但楊睿的心永遠空著,以致於宋景辰的出現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幻覺,他的弟弟轉世投胎了!
看到宋景辰進屋,楊睿臉上揚起少有的笑容,指著自己旁邊空著的座位朝宋景辰道:「正想找人出去迎你呢,快過來坐。」
第188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
景辰自是不知道楊睿這一段不為人知的特殊經歷, 少年人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尤其他又自幼聰慧一路優越著長到十六歲,若說骨子裏沒有一丁點自命不凡,那他就不是宋景辰, 應該叫他宋聖人。
是以, 對於楊睿的格外另眼相看, 景辰並未多想, 他自己長得好,聰慧,性格又討喜, 早就習慣走到那裏都被人另眼相看。
宋景辰沒多想,馮侖卻忍不住目光閃爍, 能成為楊睿信任之人,馮侖自認他比楊睿更了解楊睿,楊睿此人的妒忌心極強,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楊睿最是忌諱別人的風頭蓋過他, 尤其是在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隻是如今……
景辰似乎是個特例。
仔細迴想起來,有好幾次景辰的風頭蓋過楊睿, 楊睿似乎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當時自己也並未多想, 隻當楊睿是在演戲。
可就在剛剛, 他竟看見楊睿特意命人為宋景辰的椅凳上鋪了毯墊……
此時宋景辰也看到了鋪在椅子上蓬鬆柔軟的毯子,他想到上次與楊睿馮侖幾人打了一整天的麻將, 抱怨楊睿家的椅子太硬,沒想到楊睿竟聽到心裏去了。
景辰的心情一時複雜難言, 想到自己眼下要對付楊睿,甚至要把人家一家子送進牢獄,一時怔怔。
楊睿見宋景辰盯著椅子上的毯墊發呆,有些控製不住自己情緒了,嘴裏喃喃道:「哥哥賠給你的。」
楊睿弟弟幼時有個怪癖,須得要坐同一個椅凳,還要鋪同一個椅墊才肯吃飯,要是那日將他的椅凳換了或是椅墊換了,他就開始鬧脾氣不肯吃飯。
楊睿當時極其討厭這個弟弟,便故意把弟弟的椅墊當著他的麵用剪刀剪了個稀巴爛,邊剪邊嘲笑:「一身的臭毛病,都是爹娘慣得你,我倒要看看沒有這墊子,你是不是真能餓死。」
因為這件事楊睿的弟弟大哭一場,一整天不肯吃飯,為此楊睿被父親狠揍一頓,那時他完全被妒忌和委屈支配,無法對抗父親,便把這筆帳又算到了弟弟頭上。
仇恨就這樣一日一日的累積,直到累積到頂點,讓他對弟弟的死袖手旁觀。
一個人的消失會讓怨恨隨著他的消失而消解,而時間更是會不斷去美化一個人所失去的東西。
更何況當楊睿慢慢懂事以後逐漸明白弟弟並沒有做錯什麽,他從始至終都隻是一個小孩而已,錯的是爹娘的偏袒。
籠罩在心裏的怨恨消失,看待同一件事的心態截然不同,弟弟眨著大眼睛向爹娘邀寵,並得意洋洋向他顯擺自己更受爹娘寵愛突然之間就不討厭了,不討厭還很幼稚可笑。
弟弟跟在他屁股後麵搗亂也不討厭了,因為比起無盡的孤單與後悔,搗亂根本不值一提。
沒有弟弟,爹娘的目光又重新迴到他身上——
有什麽用?
楊家以後不管有多少孩子,在爹娘心中再無人能超越弟弟,爹娘可以隨意幻想若是弟弟活著會是何等的出息……
若是知道那一刻對弟弟的殘忍,其實亦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他又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弟弟在他心中一日比一日可愛,一日比一日討人喜歡,可世上卻沒有如果。
宋景辰心裏想著事,沒有注意到楊睿嘴裏在嘟囔什麽,馮侖卻是聽得一清二楚,心裏掀起滔天巨浪。
關於楊睿還有個弟弟的事,馮侖也隻在一次楊睿醉酒後,聽他說過一次,當時楊睿喝得大醉,說那日是他弟弟的忌日,說他弟弟如何如何聰慧之類,他說得東一句西一句,雖前言不搭後語,馮侖卻看得出楊睿對這個早夭的弟弟很有感情。
楊睿是心狠之人,亦是自私冷酷之人,酒後吐真言,能讓他在醉後緬懷之人,足可見是真情流露了。
馮侖的目光在楊睿與景辰身上來迴打量,看著看著,馮侖逐漸看出一些端倪來。
他發現景辰與楊睿長得好像真有些相似之處。
一個人認定了什麽,便相信什麽。正如楊睿認定了景辰與自己弟弟有關,便不斷找證據來證明,馮侖越看就越覺得自己推測的不錯——景辰長得像楊睿早逝的弟弟。
如此,楊睿對宋景辰的態度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隻能說馮侖猜對了結果卻沒有猜對過程,並非宋景辰與楊睿的弟弟長得很像,而是景辰給楊睿的感覺很像他弟弟,尤其是景辰投壺和作詩那兩次。
馮侖即便猜對了結果,也決計猜想不到楊睿對景辰不僅是簡單的移情。
宋景辰是楊睿想要的那個「如果」,是他的「後悔藥」。
楊睿對宋景辰的另眼相待自然也落入在座其他人眼中,眾人暗自猜測:這新來的布政使大人看來同巡撫大人是穿一條褲子的,否則楊睿同宋景辰倆個人的關係不會這般好。
陰差陽錯,就這樣,景辰輕而易舉就被楊睿的圈子視作了自己人。
楊睿無所謂,皇帝一日不如一日,太子登基指日可待,作為太子妃的外甥,亦是將來皇後娘娘的外甥,他怕誰?<="<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