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了清喉嚨,宋景辰道:「第一個問題,敢問來咱們南州府可有什麽非吃不可的小吃?」
圍觀眾人麵麵相覷:就這……?
這題目也太簡單了,不應該是作詩,猜謎,對聯什麽的嗎?
答題不要錢更不會少塊肉,一位膽大的中年漢子站出來道:「公子若問這個,那咱南州好吃的小吃可多了去,八寶鴨、叫花雞、灌湯包,桂花糖藕、臭豆腐全都是。」
宋景辰點點頭,叫阿福取下一串糖葫蘆送給對方。
中年漢子見對方竟然真給,高興得不行,好心道:「聽公子口音是外地來的吧。」
宋景辰道:「正是,才搬來南州不久。」
「原來如此。公子是實誠人,說送糖葫蘆就真送,咱也不糊弄公子,剛才說這些名吃其實他還真就是個名兒。也就外地人來了喜歡吃,咱們本地人反倒吃得少。」
「哦,這是為何。」宋景辰好奇問道。
「公子有所不知,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什麽好東西一出名,立馬一大堆人效仿,您就說這叫花□□,南州城裏賣叫花雞的多了去,全都說自家是正宗的叫花雞,可正宗的其實就一家,就那一家傳著傳著時間久了,也傳個亂七八槽,哪兒有什麽真正的正宗。」
「公子一看就是富貴人,您要想吃得好就得去咱們南州最大的酒樓——聚賢樓。」
中年漢子伸手一指,「喏,就是最高那樓,據說站在樓上可以俯看全城,咱沒上去過,不知真假。」
宋景辰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剛才他就看見這樓了,比起京城曾經的蕭樓差了些,不過也很不錯了。
中年漢子又道:「您看見酒樓門前的一排的馬車、轎子沒。」
宋景辰點頭:「看到了,這裏麵有什麽說道不成?」
中年漢子手一指:「您看最前頭那頂轎子。」
「前頭那頂轎子怎麽了?」宋景辰遠遠看過去,貌似裝飾挺華麗的一頂轎子。
中年漢子道:「那是咱們南州第一公子,巡撫家大少爺的轎子,您就想吧,巡撫家的大公子什麽山珍海味沒吃過,他常來的地兒,那指定差不了。」
宋景辰笑了笑,「說得不錯,那我要是想吃些接地氣兒的呢?」
「公子要想吃接地氣兒的也簡單,您就去趕咱南州城的廟會,廟會上誰家攤子前人最多,那才是咱本地人認可的吃食。」
「多謝這位兄台熱心告知,阿福,取二十文錢付與兄台。」
中年漢子喜不自勝,「這如何好意思。」
宋景辰淡淡一笑,「沒有什麽不好意思,你說得好,自然是另外的價錢。」
阿福身上除了銀票就是銀子,哪來的什麽銅錢,拿碎銀找賣包子的換了銅錢,數了二十文遞於對方。
乖乖,這錢來的也太容易了!
眾人圍觀全程一個個激動地紅了臉,紛紛叫道:「公子,您還有什麽問題,盡管請問,我等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萬物皆無價,萬物亦皆有價,有錢可拿,宋景辰不管問什麽問題,一眾人都是誠意十足。
畢竟誠意有多足,價錢給的就有多高。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裏三層外三層,這眼瞅著就要演變成大型事故現場,若要發生踩踏,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這點,宋景辰有經驗,不管是當初自家經營馬球場,還是當初中州賑災,處理的原則都一樣,因利生亂,便以利引導。
宋景辰安排眾人排成五隊,插隊或者不排隊著將失去答題資格。
另,答題之前須得先舉手,若是同時舉手,那便點到誰,誰才可以站起來答題,搶答者亦會失去答題資格。
這邊隊伍排好,那邊阿福也把筆墨紙硯買迴來了。
宋景辰借用旁邊劉半仙算命的長條桌,鋪上紙張,令阿福研磨。
墨汁調好,宋景辰坐下,在宣紙上刷刷幾筆,分了五條隔線,寫上吃、穿、用、住、行五個大字。
這基本就把民生的方方麵麵都涵蓋了,父親才剛來南州,對這裏的一切都不熟悉,比起紙張上那些現成的幹癟材料,這些老百姓的實際口述更有說服力,也更真實。
宋景辰邊問邊速記,他問得很有水平,引導眾人暢所欲言。
老百姓們隻當這小公子要了解南州城的吃喝玩樂,那叫一個津津樂道,說著說著,說嗨了便跑題,什麽小道八卦都往外說。
宋景辰隻當是調節氣氛了。
人群中兩個原本看熱鬧的錦衣少年,對宋景辰這一通操作簡直是佩服不已。
先是用十兩銀子懲惡揚善,這會兒怕是叫那幾個黑心肝的小販腸子都悔青了。
這簡直比不買他們東西還叫他們難受,這就好比乞丐不會羨慕有錢人,他卻受不了另一個乞丐比他撿的東西多。
就是這位小公子後麵的操作叫他們有點兒看不懂了,像是在了解南州城的風土人情吃喝玩樂,但好像又搞得動靜有點兒大。
叫人納悶。
他們倆納悶兒,對麵聚賢樓頂層最大的包間內,一位公子哥兒也挺好奇樓下發生了什麽新鮮事兒,趴在欄杆處往外看。
「謝旭你不是去方便嗎,怎麽跟這兒墨跡起來了,趕緊迴去,飯菜就要上桌,別讓睿少爺等你。」
謝旭一聽此言,無暇再看熱鬧,忙直起身子來,跟著前麵人進了雅間。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圍觀眾人麵麵相覷:就這……?
這題目也太簡單了,不應該是作詩,猜謎,對聯什麽的嗎?
答題不要錢更不會少塊肉,一位膽大的中年漢子站出來道:「公子若問這個,那咱南州好吃的小吃可多了去,八寶鴨、叫花雞、灌湯包,桂花糖藕、臭豆腐全都是。」
宋景辰點點頭,叫阿福取下一串糖葫蘆送給對方。
中年漢子見對方竟然真給,高興得不行,好心道:「聽公子口音是外地來的吧。」
宋景辰道:「正是,才搬來南州不久。」
「原來如此。公子是實誠人,說送糖葫蘆就真送,咱也不糊弄公子,剛才說這些名吃其實他還真就是個名兒。也就外地人來了喜歡吃,咱們本地人反倒吃得少。」
「哦,這是為何。」宋景辰好奇問道。
「公子有所不知,人怕出名豬怕壯,這什麽好東西一出名,立馬一大堆人效仿,您就說這叫花□□,南州城裏賣叫花雞的多了去,全都說自家是正宗的叫花雞,可正宗的其實就一家,就那一家傳著傳著時間久了,也傳個亂七八槽,哪兒有什麽真正的正宗。」
「公子一看就是富貴人,您要想吃得好就得去咱們南州最大的酒樓——聚賢樓。」
中年漢子伸手一指,「喏,就是最高那樓,據說站在樓上可以俯看全城,咱沒上去過,不知真假。」
宋景辰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剛才他就看見這樓了,比起京城曾經的蕭樓差了些,不過也很不錯了。
中年漢子又道:「您看見酒樓門前的一排的馬車、轎子沒。」
宋景辰點頭:「看到了,這裏麵有什麽說道不成?」
中年漢子手一指:「您看最前頭那頂轎子。」
「前頭那頂轎子怎麽了?」宋景辰遠遠看過去,貌似裝飾挺華麗的一頂轎子。
中年漢子道:「那是咱們南州第一公子,巡撫家大少爺的轎子,您就想吧,巡撫家的大公子什麽山珍海味沒吃過,他常來的地兒,那指定差不了。」
宋景辰笑了笑,「說得不錯,那我要是想吃些接地氣兒的呢?」
「公子要想吃接地氣兒的也簡單,您就去趕咱南州城的廟會,廟會上誰家攤子前人最多,那才是咱本地人認可的吃食。」
「多謝這位兄台熱心告知,阿福,取二十文錢付與兄台。」
中年漢子喜不自勝,「這如何好意思。」
宋景辰淡淡一笑,「沒有什麽不好意思,你說得好,自然是另外的價錢。」
阿福身上除了銀票就是銀子,哪來的什麽銅錢,拿碎銀找賣包子的換了銅錢,數了二十文遞於對方。
乖乖,這錢來的也太容易了!
眾人圍觀全程一個個激動地紅了臉,紛紛叫道:「公子,您還有什麽問題,盡管請問,我等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萬物皆無價,萬物亦皆有價,有錢可拿,宋景辰不管問什麽問題,一眾人都是誠意十足。
畢竟誠意有多足,價錢給的就有多高。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裏三層外三層,這眼瞅著就要演變成大型事故現場,若要發生踩踏,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這點,宋景辰有經驗,不管是當初自家經營馬球場,還是當初中州賑災,處理的原則都一樣,因利生亂,便以利引導。
宋景辰安排眾人排成五隊,插隊或者不排隊著將失去答題資格。
另,答題之前須得先舉手,若是同時舉手,那便點到誰,誰才可以站起來答題,搶答者亦會失去答題資格。
這邊隊伍排好,那邊阿福也把筆墨紙硯買迴來了。
宋景辰借用旁邊劉半仙算命的長條桌,鋪上紙張,令阿福研磨。
墨汁調好,宋景辰坐下,在宣紙上刷刷幾筆,分了五條隔線,寫上吃、穿、用、住、行五個大字。
這基本就把民生的方方麵麵都涵蓋了,父親才剛來南州,對這裏的一切都不熟悉,比起紙張上那些現成的幹癟材料,這些老百姓的實際口述更有說服力,也更真實。
宋景辰邊問邊速記,他問得很有水平,引導眾人暢所欲言。
老百姓們隻當這小公子要了解南州城的吃喝玩樂,那叫一個津津樂道,說著說著,說嗨了便跑題,什麽小道八卦都往外說。
宋景辰隻當是調節氣氛了。
人群中兩個原本看熱鬧的錦衣少年,對宋景辰這一通操作簡直是佩服不已。
先是用十兩銀子懲惡揚善,這會兒怕是叫那幾個黑心肝的小販腸子都悔青了。
這簡直比不買他們東西還叫他們難受,這就好比乞丐不會羨慕有錢人,他卻受不了另一個乞丐比他撿的東西多。
就是這位小公子後麵的操作叫他們有點兒看不懂了,像是在了解南州城的風土人情吃喝玩樂,但好像又搞得動靜有點兒大。
叫人納悶。
他們倆納悶兒,對麵聚賢樓頂層最大的包間內,一位公子哥兒也挺好奇樓下發生了什麽新鮮事兒,趴在欄杆處往外看。
「謝旭你不是去方便嗎,怎麽跟這兒墨跡起來了,趕緊迴去,飯菜就要上桌,別讓睿少爺等你。」
謝旭一聽此言,無暇再看熱鬧,忙直起身子來,跟著前麵人進了雅間。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