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幾乎排了一上午隊的災民怨聲載道,這點清水那能填飽肚子呀?
那拎著棍子維持秩序的衙役假裝好人道:「你說你們,早幹嘛去了,明知道僧多肉少,還不早點兒來排隊,這會兒知道抱怨起來了,這每天的份額都是上麵朝廷裏訂好的,咱也想讓大傢夥兒都能吃飽肚子,可衙門裏也沒有餘糧呀。」
「我來問你,這朝廷每日訂好的份額是多少斤糧食,供多少人食用,這糧食要求糙米多少,麩糠不得超過多少,這煮成的粥湯,湯又多少,米有多少?」
逆光中,宋三郎從人群中緩步走出來,高大的身影在一眾人中格外顯眼,三郎朗聲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給我想清楚了再說,若是敢胡說八道,上欺帝王,下愚百姓,本官取你狗頭。」
「天下正因有你這等欺公罔法 、狗仗人勢 、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惡奴作亂,才致人禍天災,百姓不得安寧!」
第163章 威壓!
宋三郎話音落地, 施粥現場一片寂靜無聲。
災民們全都愣住了,什麽情況?
他們從未見過有人竟敢同縣衙門裏的人作對。
一眾人的目光呆呆的望向三郎。
粥棚裏幾個衙役也沒反應過來怎麽迴事兒。
這是打哪兒冒出來的大膽狂徒。
活膩歪了?
似巴縣這種山高皇帝遠的偏僻之地,縣太爺便是土皇帝,尤其如唐興德這般橫行霸道, 行事又狠辣到無所顧忌之人, 在百姓心中更是積威深重, 他們眼裏縣太爺就是天王老子般的存在。
哪怕是閻王爺來了也是縣太爺的官最大。
如此, 以致於在場人所有人都下意識忽略了宋三郎口中自稱「本官」。
雖說穿著便服,其實三郎說話操的是標準的京城腔。不說這,就他那從容不迫的泰然步伐也非尋常人能走出來的氣勢。
幾個衙役但凡有點腦子和見識就該掂量一下人家到底什麽身份, 憑什麽敢質問你,又為什麽如此清楚大夏律法。
可惜, 他們自來就行事粗鄙,依賴暴力仗勢欺人,早都不帶腦子習慣了,這會兒看見有人膽敢挑事找茬, 第一反應就是抓起來揍一頓再說。
至於三郎所問朝廷規定每日施粥的份額是多少, 什麽標準, 他們哪裏會知道,更會不關心。縣太爺說多少便是多少, 在這裏縣太爺就是比天還大的王法。
幾個衙役聽不出京城口音,卻聽出三郎是外地人, 這下心裏更是不怕。
剛才拎著棍子的衙役, 剔著牙花子率先朝著三郎晃晃悠悠走來,嘴裏不幹不淨地威脅道:
「呦嗬, 哪裏來的刁民,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膽敢跑來縣太爺的衙門口鬧事,不給你鬆鬆筋骨,我看你是不知道什麽叫王法!」
與此同時,不遠處幾個吊兒郎當的帶刀衙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亦氣勢洶洶朝著這邊圍攏過來做幫兇。
跟隨在宋三郎身邊的幾名貼身護衛迅速以犄角之勢將三郎護在中間。
鏘!眾護衛腰間的鋼刀幾乎同時出鞘,鋒利的刀尖在陽光下泛出森森寒光,震懾全場。
眾衙役霍然止步,彼此麵麵相視,剛才的囂張氣焰倏然不見,臉上露出緊張之色,紛紛做出了防禦的姿勢。
劍拔弩張之下,一旁圍觀的百姓們似乎意識到要發生點什麽,誰也不敢發出丁點聲音,俱都緊張地注視著場中。
在令人窒息的靜默中,宋三郎停了一下,吐出簡單幹脆一個字:打。
平靜無波的語調近乎冷酷。
宋景茂被三叔身上的氣勢所懾,眉心猛得一跳,感覺此刻的三叔像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大將軍般殺伐果斷,自信果決。
宋景辰快要不認識自己爹爹了,大眼睛裏星光熠熠,滿眼崇拜地看向他爹——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大丈夫當如是!
這幫子衙役很多都是唐興德招上來的地痞流氓,若非地痞流氓在他手下也做不下去,強占良田,奸人妻女,為培養敖犬的兇性,縱狗行兇取樂,這一樁樁一件件,便是那強盜也幹不出來。
一幫烏合之眾欺負手無寸鐵的百姓拿手,哪裏是訓練有素的朝廷侍衛對手,不多時便被揍得倒地哀嚎。
這可給圍觀的百姓們開了眼,平時誰沒受過這些人欺負,俱都是敢怒不敢言,現下有人替他們出了氣,隻恨不得大聲拍掌叫好,隻心裏這般想,卻並不敢。
他們不敢,有人替他們敢,宋景辰拍著小手大聲叫道:「打得好!本官乃是陛下親封的愛民使,最見不得貪官惡吏欺壓百姓,我命令你們給我狠狠地打!」
本官?
愛民使……?
圍觀的百姓們被小孩一番話弄懵了。
眾人就見小孩指著剛才欺負孤兒寡母的衙役道:「尤其給我揍這個,本官最討厭喧譁聒噪之人,你們來教他懂規矩。」
剛才這人無緣無故打了人家小孩胳膊,致使人家唯一吃飯的碗打碎,小孩哭兩聲,他還拿「不得喧譁」壓人家。
宋景辰這是叫他現世報,打死你,你也不準給我叫出聲來。
說完,宋景辰又繞到一人跟前,這人可是見識到小孩剛才的厲害,對上小孩一雙人畜無害的漂亮大眼睛嚇得直哆嗦。
宋景辰看著他,大眼睛眨了眨,唇角勾起好看的弧度來,「你怕了嗎?其實本愛民使這般生氣,主要就是因為你,其他人都是受了你的牽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拎著棍子維持秩序的衙役假裝好人道:「你說你們,早幹嘛去了,明知道僧多肉少,還不早點兒來排隊,這會兒知道抱怨起來了,這每天的份額都是上麵朝廷裏訂好的,咱也想讓大傢夥兒都能吃飽肚子,可衙門裏也沒有餘糧呀。」
「我來問你,這朝廷每日訂好的份額是多少斤糧食,供多少人食用,這糧食要求糙米多少,麩糠不得超過多少,這煮成的粥湯,湯又多少,米有多少?」
逆光中,宋三郎從人群中緩步走出來,高大的身影在一眾人中格外顯眼,三郎朗聲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給我想清楚了再說,若是敢胡說八道,上欺帝王,下愚百姓,本官取你狗頭。」
「天下正因有你這等欺公罔法 、狗仗人勢 、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惡奴作亂,才致人禍天災,百姓不得安寧!」
第163章 威壓!
宋三郎話音落地, 施粥現場一片寂靜無聲。
災民們全都愣住了,什麽情況?
他們從未見過有人竟敢同縣衙門裏的人作對。
一眾人的目光呆呆的望向三郎。
粥棚裏幾個衙役也沒反應過來怎麽迴事兒。
這是打哪兒冒出來的大膽狂徒。
活膩歪了?
似巴縣這種山高皇帝遠的偏僻之地,縣太爺便是土皇帝,尤其如唐興德這般橫行霸道, 行事又狠辣到無所顧忌之人, 在百姓心中更是積威深重, 他們眼裏縣太爺就是天王老子般的存在。
哪怕是閻王爺來了也是縣太爺的官最大。
如此, 以致於在場人所有人都下意識忽略了宋三郎口中自稱「本官」。
雖說穿著便服,其實三郎說話操的是標準的京城腔。不說這,就他那從容不迫的泰然步伐也非尋常人能走出來的氣勢。
幾個衙役但凡有點腦子和見識就該掂量一下人家到底什麽身份, 憑什麽敢質問你,又為什麽如此清楚大夏律法。
可惜, 他們自來就行事粗鄙,依賴暴力仗勢欺人,早都不帶腦子習慣了,這會兒看見有人膽敢挑事找茬, 第一反應就是抓起來揍一頓再說。
至於三郎所問朝廷規定每日施粥的份額是多少, 什麽標準, 他們哪裏會知道,更會不關心。縣太爺說多少便是多少, 在這裏縣太爺就是比天還大的王法。
幾個衙役聽不出京城口音,卻聽出三郎是外地人, 這下心裏更是不怕。
剛才拎著棍子的衙役, 剔著牙花子率先朝著三郎晃晃悠悠走來,嘴裏不幹不淨地威脅道:
「呦嗬, 哪裏來的刁民,我看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膽敢跑來縣太爺的衙門口鬧事,不給你鬆鬆筋骨,我看你是不知道什麽叫王法!」
與此同時,不遠處幾個吊兒郎當的帶刀衙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亦氣勢洶洶朝著這邊圍攏過來做幫兇。
跟隨在宋三郎身邊的幾名貼身護衛迅速以犄角之勢將三郎護在中間。
鏘!眾護衛腰間的鋼刀幾乎同時出鞘,鋒利的刀尖在陽光下泛出森森寒光,震懾全場。
眾衙役霍然止步,彼此麵麵相視,剛才的囂張氣焰倏然不見,臉上露出緊張之色,紛紛做出了防禦的姿勢。
劍拔弩張之下,一旁圍觀的百姓們似乎意識到要發生點什麽,誰也不敢發出丁點聲音,俱都緊張地注視著場中。
在令人窒息的靜默中,宋三郎停了一下,吐出簡單幹脆一個字:打。
平靜無波的語調近乎冷酷。
宋景茂被三叔身上的氣勢所懾,眉心猛得一跳,感覺此刻的三叔像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大將軍般殺伐果斷,自信果決。
宋景辰快要不認識自己爹爹了,大眼睛裏星光熠熠,滿眼崇拜地看向他爹——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大丈夫當如是!
這幫子衙役很多都是唐興德招上來的地痞流氓,若非地痞流氓在他手下也做不下去,強占良田,奸人妻女,為培養敖犬的兇性,縱狗行兇取樂,這一樁樁一件件,便是那強盜也幹不出來。
一幫烏合之眾欺負手無寸鐵的百姓拿手,哪裏是訓練有素的朝廷侍衛對手,不多時便被揍得倒地哀嚎。
這可給圍觀的百姓們開了眼,平時誰沒受過這些人欺負,俱都是敢怒不敢言,現下有人替他們出了氣,隻恨不得大聲拍掌叫好,隻心裏這般想,卻並不敢。
他們不敢,有人替他們敢,宋景辰拍著小手大聲叫道:「打得好!本官乃是陛下親封的愛民使,最見不得貪官惡吏欺壓百姓,我命令你們給我狠狠地打!」
本官?
愛民使……?
圍觀的百姓們被小孩一番話弄懵了。
眾人就見小孩指著剛才欺負孤兒寡母的衙役道:「尤其給我揍這個,本官最討厭喧譁聒噪之人,你們來教他懂規矩。」
剛才這人無緣無故打了人家小孩胳膊,致使人家唯一吃飯的碗打碎,小孩哭兩聲,他還拿「不得喧譁」壓人家。
宋景辰這是叫他現世報,打死你,你也不準給我叫出聲來。
說完,宋景辰又繞到一人跟前,這人可是見識到小孩剛才的厲害,對上小孩一雙人畜無害的漂亮大眼睛嚇得直哆嗦。
宋景辰看著他,大眼睛眨了眨,唇角勾起好看的弧度來,「你怕了嗎?其實本愛民使這般生氣,主要就是因為你,其他人都是受了你的牽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