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又道:「三郎,你知道嗎,我今天在慈幼院看到的院主也好,還有那裏的院工也好,他們表麵上看起來對孩子們很慈愛,可他們的眼底卻冷冰冰根本沒有熱乎勁兒,你看咱家裏這些人,誰跟辰哥兒說話的時候不是看著孩子的眼睛說,你再看咱辰哥兒的反應。」
「就算在最不愛笑的大哥那裏,孩子也是很放鬆的,他知道他大伯不會傷害他。」
「慈幼院的院工可就奇了怪了,我這那兒呆了那麽久,就愣沒瞅見一個孩子同那些院工中的任何一個人說話,和朝夕相處照顧他們的人沒有一句話,這簡直太違背常理了。」
「還有,他們那灶房不讓人進就罷了,說散了一地的爛菜葉子是餵雞的,我就奇了怪了,咱們家平日裏去買菜,帶爛菜葉子的都不要的,人家賣菜的也會把爛菜葉子扒下來攢成一堆兒,專門賣給那些吃不起菜,圖便宜的窮苦人家。」
「合著這慈幼院買來的菜就能有那麽多爛菜葉子了?那他們可真會買……」
秀娘同三郎說著今日慈幼院的所見所聞。
大房屋裏,宋景辰老神在在的霸占著他大伯的逍遙躺椅,茂哥兒正半蹲地上給他膝蓋上小心地塗抹藥膏,一旁竹姐兒剝炒南瓜子餵給他吃,王氏說這炒南瓜仁健脾胃,對小孩子好。
宋景辰總算是舒坦了,他可金貴著呢,哪次受傷都不能默默忍受,那必須得讓你們都知道我疼了。
第112章 送你一桶魚
慈幼院的事可大可小, 說他「小」是因為他影響到的隻是最弱勢的一群孤兒,說他大是因為這件事的影響極壞。
張璟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須得做些事情向上麵證明自己,同時給下麵人立威, 這做大事太冒進, 不若做些實實在在有利民生的小事, 既穩妥, 又能為自己樹立好的官聲。
這為官之道,好的官聲立住了,往後做什麽都更容易些。
宋三郎自己特意去同張璟說不合適, 顯得有指導張璟做事情之嫌,給人觀感不好。
畢竟, 沒有人會真的喜歡下屬比自己更聰明。
不若讓秀娘同張夫人把這事兒說了,借著張夫人的口告訴張璟,張璟自然知道該怎麽做。
秀娘問去張府拜訪帶些什麽禮物合適,宋三郎想了想, 道:「張府不缺東西, 上午你三舅不是給送來兩桶魚嗎, 你帶過去一桶,就說是娘家養的, 給張夫人嚐個新鮮,借著這個由頭, 你稍帶著把你們那日去慈幼院之事提一提即可, 也不用說太多。」
秀娘看了他一眼,不解道, 「為何不用說太多。」
宋三郎:「你隻是懷疑,並無證據, 多說無益,且隻你一人看出有問題,包括張夫人在內其她人都看不出問題來,倒襯得人家沽名釣譽沒有人真正關心那些孤兒一般。」
微頓,宋三郎又道:「你就隻說你去茅廁發現那慈幼院夥房不正常之事,其他都不必說。」
秀娘聽得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拍自己的胸口道:「三郎,我可算是明白了,這做官可太不輕省了,方方麵麵顧慮的事情可真是多,一個不留神就得罪這個得罪那個,還讓不讓人活了。」
宋三郎輕笑:「惟一習之。」
秀娘忍不住將頭靠在三郎肩頭,「三郎,為了咱們家,辛苦你了。」
半晌後,她又來一句:「我也不能拉咱家後腿,得學著做一個八品官夫人。」
宋三郎握了下她的手,「嗯,不急,慢慢來。」
秀娘:「我不著急,離我兒考狀元郎的時候還早著呢,我有的是功夫。」
宋三郎:「……」
翌日。
一大早,秀娘起來挑魚。
要麽說親戚之間關係的好壞除了血緣和走動,還得看你對別人有沒有用呢,秀娘這個所謂的三舅實際上隻是一個遠房舅舅,自家開了個魚塘,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遇到合作的酒樓倒閉,欠著的銀子不給。
問題是因為雙方長期穩定合作,還沒有打欠條,這位遠房舅舅便求到秀娘頭上,秀娘同宋三郎提了一句。
若是秀娘的親舅,宋三郎還可能考慮出個麵,有官府的身份在,他出麵說合兩句,對方不敢不給。
隻是遠房舅舅,宋三郎沒必要趟這混水,他的人情也沒這麽廉價。再者說了,人家求,你就應,那他以後就沒有安生的時候了,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找上門來求幫忙了。
宋三郎給出了個主意,說他們雙方之間沒有借條,也無證人作證,若想通過告官來要迴,怕是很懸。真是想要迴來,那你就隻能用對付無賴的辦法來解決。
比如找兩個「江湖人士」承諾要迴來的銀子分他們一半,八成能要迴來。
秀娘就樂,還「江湖人士」你直接說找地痞流氓就得了唄。
這就是為官者的語言藝術,意思是那麽個意思,但不能直說,直說就有把柄落到人家手裏了,至於你怎麽理解,那是你自己的事,與我無關。
宋三郎又叮囑,要提前同找來的「江湖人士」約定好,怎麽嚇唬都成,切不可做出傷害人之事,否則按大夏律法,這位三舅要擔唆使之罪。
秀娘不由有點擔心,問道:「招惹這樣的人會不會給我三舅招來麻煩呀?」
宋三郎道:「那就看你三舅自己的取捨了,世上之事本來就如此,哪有隻占便宜不吃虧的好事呢。」
實際上宋三郎敢讓對方這般做,那就代表在他能力控製範圍之內,真是惹上了麻煩,他出的主意,大不了最後他出麵收場就是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就算在最不愛笑的大哥那裏,孩子也是很放鬆的,他知道他大伯不會傷害他。」
「慈幼院的院工可就奇了怪了,我這那兒呆了那麽久,就愣沒瞅見一個孩子同那些院工中的任何一個人說話,和朝夕相處照顧他們的人沒有一句話,這簡直太違背常理了。」
「還有,他們那灶房不讓人進就罷了,說散了一地的爛菜葉子是餵雞的,我就奇了怪了,咱們家平日裏去買菜,帶爛菜葉子的都不要的,人家賣菜的也會把爛菜葉子扒下來攢成一堆兒,專門賣給那些吃不起菜,圖便宜的窮苦人家。」
「合著這慈幼院買來的菜就能有那麽多爛菜葉子了?那他們可真會買……」
秀娘同三郎說著今日慈幼院的所見所聞。
大房屋裏,宋景辰老神在在的霸占著他大伯的逍遙躺椅,茂哥兒正半蹲地上給他膝蓋上小心地塗抹藥膏,一旁竹姐兒剝炒南瓜子餵給他吃,王氏說這炒南瓜仁健脾胃,對小孩子好。
宋景辰總算是舒坦了,他可金貴著呢,哪次受傷都不能默默忍受,那必須得讓你們都知道我疼了。
第112章 送你一桶魚
慈幼院的事可大可小, 說他「小」是因為他影響到的隻是最弱勢的一群孤兒,說他大是因為這件事的影響極壞。
張璟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須得做些事情向上麵證明自己,同時給下麵人立威, 這做大事太冒進, 不若做些實實在在有利民生的小事, 既穩妥, 又能為自己樹立好的官聲。
這為官之道,好的官聲立住了,往後做什麽都更容易些。
宋三郎自己特意去同張璟說不合適, 顯得有指導張璟做事情之嫌,給人觀感不好。
畢竟, 沒有人會真的喜歡下屬比自己更聰明。
不若讓秀娘同張夫人把這事兒說了,借著張夫人的口告訴張璟,張璟自然知道該怎麽做。
秀娘問去張府拜訪帶些什麽禮物合適,宋三郎想了想, 道:「張府不缺東西, 上午你三舅不是給送來兩桶魚嗎, 你帶過去一桶,就說是娘家養的, 給張夫人嚐個新鮮,借著這個由頭, 你稍帶著把你們那日去慈幼院之事提一提即可, 也不用說太多。」
秀娘看了他一眼,不解道, 「為何不用說太多。」
宋三郎:「你隻是懷疑,並無證據, 多說無益,且隻你一人看出有問題,包括張夫人在內其她人都看不出問題來,倒襯得人家沽名釣譽沒有人真正關心那些孤兒一般。」
微頓,宋三郎又道:「你就隻說你去茅廁發現那慈幼院夥房不正常之事,其他都不必說。」
秀娘聽得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拍自己的胸口道:「三郎,我可算是明白了,這做官可太不輕省了,方方麵麵顧慮的事情可真是多,一個不留神就得罪這個得罪那個,還讓不讓人活了。」
宋三郎輕笑:「惟一習之。」
秀娘忍不住將頭靠在三郎肩頭,「三郎,為了咱們家,辛苦你了。」
半晌後,她又來一句:「我也不能拉咱家後腿,得學著做一個八品官夫人。」
宋三郎握了下她的手,「嗯,不急,慢慢來。」
秀娘:「我不著急,離我兒考狀元郎的時候還早著呢,我有的是功夫。」
宋三郎:「……」
翌日。
一大早,秀娘起來挑魚。
要麽說親戚之間關係的好壞除了血緣和走動,還得看你對別人有沒有用呢,秀娘這個所謂的三舅實際上隻是一個遠房舅舅,自家開了個魚塘,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遇到合作的酒樓倒閉,欠著的銀子不給。
問題是因為雙方長期穩定合作,還沒有打欠條,這位遠房舅舅便求到秀娘頭上,秀娘同宋三郎提了一句。
若是秀娘的親舅,宋三郎還可能考慮出個麵,有官府的身份在,他出麵說合兩句,對方不敢不給。
隻是遠房舅舅,宋三郎沒必要趟這混水,他的人情也沒這麽廉價。再者說了,人家求,你就應,那他以後就沒有安生的時候了,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找上門來求幫忙了。
宋三郎給出了個主意,說他們雙方之間沒有借條,也無證人作證,若想通過告官來要迴,怕是很懸。真是想要迴來,那你就隻能用對付無賴的辦法來解決。
比如找兩個「江湖人士」承諾要迴來的銀子分他們一半,八成能要迴來。
秀娘就樂,還「江湖人士」你直接說找地痞流氓就得了唄。
這就是為官者的語言藝術,意思是那麽個意思,但不能直說,直說就有把柄落到人家手裏了,至於你怎麽理解,那是你自己的事,與我無關。
宋三郎又叮囑,要提前同找來的「江湖人士」約定好,怎麽嚇唬都成,切不可做出傷害人之事,否則按大夏律法,這位三舅要擔唆使之罪。
秀娘不由有點擔心,問道:「招惹這樣的人會不會給我三舅招來麻煩呀?」
宋三郎道:「那就看你三舅自己的取捨了,世上之事本來就如此,哪有隻占便宜不吃虧的好事呢。」
實際上宋三郎敢讓對方這般做,那就代表在他能力控製範圍之內,真是惹上了麻煩,他出的主意,大不了最後他出麵收場就是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