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第一場考試順利帶來的信心,也或許是宋景茂成熟了,接下來的第二場他亦是穩居頭名,宋三郎的表現雖不如侄子優秀,卻也是穩穩地占據名次前十。
宋家人一下子激動起來,倘若宋景茂在第三場也能取得頭名,那麽按照大夏朝的科舉規定,府試案首無需進行院試,可直接錄取為秀才!
家裏人激動,宋景茂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許多,因為他心裏的目標很大,秀才隻是剛剛起步而已,對他想要達到的高度來說,仍舊是塵埃,沒有什麽值得激動。
第三場的策論,主要考察考生們對時局的理解和判斷。
第三場考試已經不需要排長隊,因為前麵兩場已經刷下去了大部分考生,留下的不足兩百人。
這次的策論題目共兩道:
一為論治理蝗災與流民安置,一為論私鹽泛濫。都是緊貼時事的考題,這就凸顯出有名師指導與沒有名師指導的區別了。
陳宴安曾歷任吏部侍郎、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在朝為官多年,對時事方麵的講解自然極有水平。
再者,關於如何治理蝗災,陳宴安曾經作為一個大課題讓數理學院的孩子們大肆討論過,兄弟三人一起乘車迴家,宋景辰曾多次在車上跟兩個哥哥討論過。
宋景辰的想法天馬行空,卻並非胡說八道,說得有理有據。
宋景茂想起弟弟曾說要把蝗蟲扼殺在蟲卵階段,隻要它們飛不起來,就不會造成大片農田被吃掉。
經常翻耕的土地蟲卵就不容易活下來,因為會被從地下翻到地上,被太陽一爆曬,很多蟲卵就會死掉,就像把蚯蚓放到太陽底下會曬死,喜歡在地底下的東西肯定都怕曝曬,倘若不怕,它們就不會把卵費勁產在地下了。
由此可以推斷,如果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就容易滋生許多蝗蟲卵,引發蝗災。
宋景茂覺得弟弟說的十分有道理,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大旱之後可不就會出現大麵積的荒地麽?
還有,歷史上發生的多次蝗災大多都是出現在固定區域,弟弟還曾讓三叔利用職務之便,給查過近百年來蝗災的發生頻率以及發生地點。
宋景茂略一思索,開始奮筆疾書。
同樣的,宋三郎幫著兒子找有關蝗災資料時亦對蝗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終於,三場考試全部結束。
宋三郎沒有多少心思在考試上,考完就考完,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宋景茂也隻是稍稍鬆了一口氣,後麵還有更多的考試等著他。
等著府試發榜的日子,發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宋景辰在書院把別人家孩子給打了,打得人還來頭不小,乃是長公主府駙馬爺的親侄子。
雖說不是正經的皇親國戚,可是駙馬爺這侄子還有點特殊,因為長公主不能生育,便領養了駙馬爺兄弟家的大兒子做嫡子。
宋景辰打得這位,則是過繼給長公主那位的親弟弟。
再者,長公主因為不能生育的事對附馬心懷愧疚,因此對駙馬一家很是照顧。
孩子間的打鬧按理說,不至於勞動長公主這樣身份的人出麵。
可問題是現在長公主竟然出麵了。
長公主特意派人過來送信,請宋三郎帶上孩子去公主府一趟。
長公主派人來時,三郎不在家,宋家人一下子慌了神,皇室中人,誰知道人家是什麽脾氣,不管人家是什麽脾氣,講不講道理,就算給你氣受,你也隻能是受著。
老太太詢問孫子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她實在想像不出自家一個四五歲的小娃能把對方打得有多嚴重,讓對方如此大動幹戈。
秀娘嚇得臉色蒼白,一個勁兒掉眼淚。
宋景茂一言不發,拳頭在袖管中緊緊握住——他發誓絕不要再讓宋家人任人拿捏。
宋景睿小孩尚且天真,皺著小眉頭道:「弟弟絕不會無緣無故欺負人,定是他們先找事兒,弟弟才會還手,我們隻要有理有據,就算到了皇帝陛下麵前也不還害怕。」
可算是有人理解自己了,宋景辰立即揮舞著小拳頭道:「他活該,他既然覺得欺負人沒有錯,那我打他也沒有錯!」
秀娘氣得拍了小孩屁股一巴掌,「闖了大禍,你還敢張狂!人家都沒人管,就你事兒多,就你會抱打不平,你也不看看人家什麽身份,咱們家能惹得起人家嗎!」
宋景辰被他娘打屁股,還是當著全家人的麵,又委屈又沒麵子,倔勁兒瞬間就上來了,氣唿唿道:「他欺負於興業,我和於興業是朋友都不替他出頭,就更沒有人為他出頭,他還有臉惡人先告狀,這樣的人難道不欠教訓嗎?」
秀娘氣急,「人家自有爹娘管教,用得著你教訓!」
宋景辰反駁他娘:「娘親說得不對,他爹爹娘親要是管教的好,他就不會做出這般過分的事!他讓人家於興業爬在地上給他當馬騎,這根本就不是有教養之人能做出的事。」
「在家裏他爹娘不管他,外麵也沒人教他做人,他豈不是更加張狂?小小年紀就這般會欺負人,長大了還了得?」
「難道辰哥兒不是做了一件利國利民大快人心的好事麽?難道爹爹娘親要辰哥兒讀書識字不是為了明事理嗎?今日我若袖手旁觀,那我就是助紂為虐!」
「辰哥兒沒有做錯!不要說到了長公主麵前,就算是到了皇帝陛下麵前,辰哥兒也還是這句話,我——沒——錯!」<="<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宋家人一下子激動起來,倘若宋景茂在第三場也能取得頭名,那麽按照大夏朝的科舉規定,府試案首無需進行院試,可直接錄取為秀才!
家裏人激動,宋景茂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許多,因為他心裏的目標很大,秀才隻是剛剛起步而已,對他想要達到的高度來說,仍舊是塵埃,沒有什麽值得激動。
第三場的策論,主要考察考生們對時局的理解和判斷。
第三場考試已經不需要排長隊,因為前麵兩場已經刷下去了大部分考生,留下的不足兩百人。
這次的策論題目共兩道:
一為論治理蝗災與流民安置,一為論私鹽泛濫。都是緊貼時事的考題,這就凸顯出有名師指導與沒有名師指導的區別了。
陳宴安曾歷任吏部侍郎、戶部侍郎、禮部尚書,在朝為官多年,對時事方麵的講解自然極有水平。
再者,關於如何治理蝗災,陳宴安曾經作為一個大課題讓數理學院的孩子們大肆討論過,兄弟三人一起乘車迴家,宋景辰曾多次在車上跟兩個哥哥討論過。
宋景辰的想法天馬行空,卻並非胡說八道,說得有理有據。
宋景茂想起弟弟曾說要把蝗蟲扼殺在蟲卵階段,隻要它們飛不起來,就不會造成大片農田被吃掉。
經常翻耕的土地蟲卵就不容易活下來,因為會被從地下翻到地上,被太陽一爆曬,很多蟲卵就會死掉,就像把蚯蚓放到太陽底下會曬死,喜歡在地底下的東西肯定都怕曝曬,倘若不怕,它們就不會把卵費勁產在地下了。
由此可以推斷,如果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就容易滋生許多蝗蟲卵,引發蝗災。
宋景茂覺得弟弟說的十分有道理,大旱之後必有蝗災,大旱之後可不就會出現大麵積的荒地麽?
還有,歷史上發生的多次蝗災大多都是出現在固定區域,弟弟還曾讓三叔利用職務之便,給查過近百年來蝗災的發生頻率以及發生地點。
宋景茂略一思索,開始奮筆疾書。
同樣的,宋三郎幫著兒子找有關蝗災資料時亦對蝗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終於,三場考試全部結束。
宋三郎沒有多少心思在考試上,考完就考完,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宋景茂也隻是稍稍鬆了一口氣,後麵還有更多的考試等著他。
等著府試發榜的日子,發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宋景辰在書院把別人家孩子給打了,打得人還來頭不小,乃是長公主府駙馬爺的親侄子。
雖說不是正經的皇親國戚,可是駙馬爺這侄子還有點特殊,因為長公主不能生育,便領養了駙馬爺兄弟家的大兒子做嫡子。
宋景辰打得這位,則是過繼給長公主那位的親弟弟。
再者,長公主因為不能生育的事對附馬心懷愧疚,因此對駙馬一家很是照顧。
孩子間的打鬧按理說,不至於勞動長公主這樣身份的人出麵。
可問題是現在長公主竟然出麵了。
長公主特意派人過來送信,請宋三郎帶上孩子去公主府一趟。
長公主派人來時,三郎不在家,宋家人一下子慌了神,皇室中人,誰知道人家是什麽脾氣,不管人家是什麽脾氣,講不講道理,就算給你氣受,你也隻能是受著。
老太太詢問孫子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她實在想像不出自家一個四五歲的小娃能把對方打得有多嚴重,讓對方如此大動幹戈。
秀娘嚇得臉色蒼白,一個勁兒掉眼淚。
宋景茂一言不發,拳頭在袖管中緊緊握住——他發誓絕不要再讓宋家人任人拿捏。
宋景睿小孩尚且天真,皺著小眉頭道:「弟弟絕不會無緣無故欺負人,定是他們先找事兒,弟弟才會還手,我們隻要有理有據,就算到了皇帝陛下麵前也不還害怕。」
可算是有人理解自己了,宋景辰立即揮舞著小拳頭道:「他活該,他既然覺得欺負人沒有錯,那我打他也沒有錯!」
秀娘氣得拍了小孩屁股一巴掌,「闖了大禍,你還敢張狂!人家都沒人管,就你事兒多,就你會抱打不平,你也不看看人家什麽身份,咱們家能惹得起人家嗎!」
宋景辰被他娘打屁股,還是當著全家人的麵,又委屈又沒麵子,倔勁兒瞬間就上來了,氣唿唿道:「他欺負於興業,我和於興業是朋友都不替他出頭,就更沒有人為他出頭,他還有臉惡人先告狀,這樣的人難道不欠教訓嗎?」
秀娘氣急,「人家自有爹娘管教,用得著你教訓!」
宋景辰反駁他娘:「娘親說得不對,他爹爹娘親要是管教的好,他就不會做出這般過分的事!他讓人家於興業爬在地上給他當馬騎,這根本就不是有教養之人能做出的事。」
「在家裏他爹娘不管他,外麵也沒人教他做人,他豈不是更加張狂?小小年紀就這般會欺負人,長大了還了得?」
「難道辰哥兒不是做了一件利國利民大快人心的好事麽?難道爹爹娘親要辰哥兒讀書識字不是為了明事理嗎?今日我若袖手旁觀,那我就是助紂為虐!」
「辰哥兒沒有做錯!不要說到了長公主麵前,就算是到了皇帝陛下麵前,辰哥兒也還是這句話,我——沒——錯!」<="<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