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給兒子穿了過年的新衣裳,一身繡有瑞獸祈祥團紋的紅緞圓領劍袖棉袍,頭上戴個可愛的橙黃色虎頭風帽。
小帽子前麵裝飾有花布縫製而成的立體大眼睛,還有兩隻外翻的小耳朵,更可愛的是帽子後麵竟然還豎起一條惟妙惟俏的小老虎尾巴,不知道竹姐兒用了什麽辦法,竟然可以讓尾巴朝天豎起,有點像胖虎翹起的貓尾巴,宋景辰戴上別提多可愛了。
他同睿哥兒兩人一人一頂,連老太太見了都驚嘆孫女兒的手藝要逆天了。
宋景辰脖裏還戴了金鑲玉的長命百歲瓔珞圈,赤金鑲嵌著價值不菲的羊脂暖玉,宋家幾個孩子都有,都是老太太在孩子們滿月時給的,一般都是逢年過節拿出來戴戴,平時是不怎麽戴的。
在家了裏憋悶多日,今日三郎同秀娘帶著兒子去逛廟會,洛京城裏的廟會很多,最熱鬧當數大相國寺附近的廟會。
大街上的馬車行人大部分是朝著大相國寺的方向去,離大相國寺還有一段距離呢,街上的大小馬車便擁堵起來。
堵的時間有點長了,小孩兒開始不耐煩,宋三郎從馬車上下來查看情況,一番打聽才知道前麵鎮國將軍府的馬車同和安郡王府的馬車起了衝突,雙方互不相讓,這才把本就擁擠的路給擋住了。
鎮國將軍府的執侉二公子劉宗是個混不吝,飛揚跋扈習慣了,可人家和安郡王府也不是個吃虧的主兒,趙敬淵他爹乃是郡王府嫡長子,他娘亦來頭不小,當今兵部尚書嫡女,趙敬淵從小到大還從來不知道 「讓」字怎麽寫。
今日他同家姐帶著護衛出來逛廟會玩,不成想與鎮國將軍府的馬車走個對頭,親王,郡王,而後才是鎮國將軍,按照禮節應當是鎮國將軍府的馬車避讓。
再者,畢竟郡王府的馬車,他姓趙。
不過劉宗才不管那些,在他眼裏和安郡王的封號就是個擺設,聽著唬人,沒有實權,哪像他爹手握重兵,再加上最近北方蠻族蠢蠢欲動,皇帝正是用人之際,對鎮國將軍府又熱情起來,劉宗更加不把人放在眼裏。
他劉宗出門,當著滿大街人的麵,必須得要這個排麵,讓之前那些疏遠他爹的人都睜大眼睛瞧一瞧,瞧一瞧他們劉家仍舊是當初的劉家,皇帝陛下仍舊寵信他們劉家。
趙敬淵的姐姐趙敬怡,堂堂小郡主下車與劉宗理論,竟然反被劉宗話裏話外調戲了,趙敬淵小孩氣盛,二話不說,一鞭子甩在劉宗身上,劉宗惱羞成怒,怒瞪趙敬淵,趙敬淵毫不懼他,不退反進,上前一大步道:
「怎麽?你姓劉的想要對我姓趙的動手不成!」
趙敬淵的出身決定他的覺悟非常之高,一句話就拿捏住了劉宗的要害之處,劉宗再怎麽飛揚跋扈,出身權貴的他也不至於蠢到心裏一點兒譜都沒有。
當著滿大街的人,說不定周圍還有不少看熱鬧的朝臣,趙敬淵說出此話來,他若真敢對趙敬淵有什麽不敬,就坐實了他們劉家對皇家毫無敬畏之心,人家再怎麽沒有實權,光憑一個姓氏就能碾壓你。
所以這個啞巴虧,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雖然啞巴虧吃了,劉宗卻不想灰溜溜讓路,謊稱自家的馬車壞了,故意膩歪趙敬淵姐弟,就是不讓你,你若著急就繞道,不著急就跟這兒耗著。
碰上這種無懶,兩姐弟都沒有辦法,雙方僵持著,這路可不就越堵越長。
宋三郎聽人說了個大概,勾了勾唇角兒,劉猛這坑爹兒子隻嫌棄他爹死得還不夠快,也就是皇帝現在要平衡皇子們之間的勢力,尤其是平衡太子與靖王之間的勢力,暫時還需要劉猛這個棋子。
劉猛現在年紀大了,嫡長子不過是中規中矩之輩,嫡次子更是爛泥扶不上牆,不是必要,皇帝也不想落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口實。
再者,劉猛已經是皇帝用順手的奴才,廢了劉猛再重新扶持一個,不還得重新馴養?
這就好比他不動蕭家一樣,非他心善,乃是利用蕭家來平衡其他外戚,再者,蕭家還是他的錢袋子,蕭家再能賺錢,積累的財富再多又如何,他若想要,隻需找個藉口,比如說蕭家有不軌之心,蕭家的錢就順理成章成了皇家的錢。
今日堵了幾乎半條街去,這被堵的人裏不知道有多少朝臣或者朝臣家眷就在其中,人家和安郡王府怕什麽,皇帝忌憚宗親,受封的王爺們個個無實權,人家依仗的是血統高貴,你鎮國將軍府依仗什麽?
無非就是居功自傲,藐視皇室宗親,間接不把皇帝放在眼裏。
宋三郎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去鋪子裏給兒子買了些幹果瓜子迴來,小孩這些日子在家裏無聊,學會嗑南瓜籽了。
迴到車上,秀娘問外麵到底出了什麽事,如何堵了這麽長時間?宋三郎簡單說了一下,宋景辰到他爹提到和安郡王府,忍不住開口問道:「爹爹,和安郡王府,不就是趙敬淵他們家嗎?」
「 嗯,是他們家。」
宋景辰:「鎮國將軍府可太壞了,上次欺負我大哥哥,這次又欺負趙敬淵,在書院裏除了我,都從來沒有人敢欺負趙敬淵,趙敬淵的脾氣可不好,鎮國將軍府的人肯定要挨揍了。」
宋三郎聞言,目光微閃,對兒子道:「 辰哥兒同爹爹說說,趙敬淵脾氣不好,為何單單不欺負辰哥兒呢?」
宋景辰道:「因為每次都是他哄著辰哥兒跟他玩,他說和別人玩沒有意思,別人都害怕他,隻有辰哥兒不怕他。」<="<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小帽子前麵裝飾有花布縫製而成的立體大眼睛,還有兩隻外翻的小耳朵,更可愛的是帽子後麵竟然還豎起一條惟妙惟俏的小老虎尾巴,不知道竹姐兒用了什麽辦法,竟然可以讓尾巴朝天豎起,有點像胖虎翹起的貓尾巴,宋景辰戴上別提多可愛了。
他同睿哥兒兩人一人一頂,連老太太見了都驚嘆孫女兒的手藝要逆天了。
宋景辰脖裏還戴了金鑲玉的長命百歲瓔珞圈,赤金鑲嵌著價值不菲的羊脂暖玉,宋家幾個孩子都有,都是老太太在孩子們滿月時給的,一般都是逢年過節拿出來戴戴,平時是不怎麽戴的。
在家了裏憋悶多日,今日三郎同秀娘帶著兒子去逛廟會,洛京城裏的廟會很多,最熱鬧當數大相國寺附近的廟會。
大街上的馬車行人大部分是朝著大相國寺的方向去,離大相國寺還有一段距離呢,街上的大小馬車便擁堵起來。
堵的時間有點長了,小孩兒開始不耐煩,宋三郎從馬車上下來查看情況,一番打聽才知道前麵鎮國將軍府的馬車同和安郡王府的馬車起了衝突,雙方互不相讓,這才把本就擁擠的路給擋住了。
鎮國將軍府的執侉二公子劉宗是個混不吝,飛揚跋扈習慣了,可人家和安郡王府也不是個吃虧的主兒,趙敬淵他爹乃是郡王府嫡長子,他娘亦來頭不小,當今兵部尚書嫡女,趙敬淵從小到大還從來不知道 「讓」字怎麽寫。
今日他同家姐帶著護衛出來逛廟會玩,不成想與鎮國將軍府的馬車走個對頭,親王,郡王,而後才是鎮國將軍,按照禮節應當是鎮國將軍府的馬車避讓。
再者,畢竟郡王府的馬車,他姓趙。
不過劉宗才不管那些,在他眼裏和安郡王的封號就是個擺設,聽著唬人,沒有實權,哪像他爹手握重兵,再加上最近北方蠻族蠢蠢欲動,皇帝正是用人之際,對鎮國將軍府又熱情起來,劉宗更加不把人放在眼裏。
他劉宗出門,當著滿大街人的麵,必須得要這個排麵,讓之前那些疏遠他爹的人都睜大眼睛瞧一瞧,瞧一瞧他們劉家仍舊是當初的劉家,皇帝陛下仍舊寵信他們劉家。
趙敬淵的姐姐趙敬怡,堂堂小郡主下車與劉宗理論,竟然反被劉宗話裏話外調戲了,趙敬淵小孩氣盛,二話不說,一鞭子甩在劉宗身上,劉宗惱羞成怒,怒瞪趙敬淵,趙敬淵毫不懼他,不退反進,上前一大步道:
「怎麽?你姓劉的想要對我姓趙的動手不成!」
趙敬淵的出身決定他的覺悟非常之高,一句話就拿捏住了劉宗的要害之處,劉宗再怎麽飛揚跋扈,出身權貴的他也不至於蠢到心裏一點兒譜都沒有。
當著滿大街的人,說不定周圍還有不少看熱鬧的朝臣,趙敬淵說出此話來,他若真敢對趙敬淵有什麽不敬,就坐實了他們劉家對皇家毫無敬畏之心,人家再怎麽沒有實權,光憑一個姓氏就能碾壓你。
所以這個啞巴虧,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雖然啞巴虧吃了,劉宗卻不想灰溜溜讓路,謊稱自家的馬車壞了,故意膩歪趙敬淵姐弟,就是不讓你,你若著急就繞道,不著急就跟這兒耗著。
碰上這種無懶,兩姐弟都沒有辦法,雙方僵持著,這路可不就越堵越長。
宋三郎聽人說了個大概,勾了勾唇角兒,劉猛這坑爹兒子隻嫌棄他爹死得還不夠快,也就是皇帝現在要平衡皇子們之間的勢力,尤其是平衡太子與靖王之間的勢力,暫時還需要劉猛這個棋子。
劉猛現在年紀大了,嫡長子不過是中規中矩之輩,嫡次子更是爛泥扶不上牆,不是必要,皇帝也不想落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口實。
再者,劉猛已經是皇帝用順手的奴才,廢了劉猛再重新扶持一個,不還得重新馴養?
這就好比他不動蕭家一樣,非他心善,乃是利用蕭家來平衡其他外戚,再者,蕭家還是他的錢袋子,蕭家再能賺錢,積累的財富再多又如何,他若想要,隻需找個藉口,比如說蕭家有不軌之心,蕭家的錢就順理成章成了皇家的錢。
今日堵了幾乎半條街去,這被堵的人裏不知道有多少朝臣或者朝臣家眷就在其中,人家和安郡王府怕什麽,皇帝忌憚宗親,受封的王爺們個個無實權,人家依仗的是血統高貴,你鎮國將軍府依仗什麽?
無非就是居功自傲,藐視皇室宗親,間接不把皇帝放在眼裏。
宋三郎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去鋪子裏給兒子買了些幹果瓜子迴來,小孩這些日子在家裏無聊,學會嗑南瓜籽了。
迴到車上,秀娘問外麵到底出了什麽事,如何堵了這麽長時間?宋三郎簡單說了一下,宋景辰到他爹提到和安郡王府,忍不住開口問道:「爹爹,和安郡王府,不就是趙敬淵他們家嗎?」
「 嗯,是他們家。」
宋景辰:「鎮國將軍府可太壞了,上次欺負我大哥哥,這次又欺負趙敬淵,在書院裏除了我,都從來沒有人敢欺負趙敬淵,趙敬淵的脾氣可不好,鎮國將軍府的人肯定要挨揍了。」
宋三郎聞言,目光微閃,對兒子道:「 辰哥兒同爹爹說說,趙敬淵脾氣不好,為何單單不欺負辰哥兒呢?」
宋景辰道:「因為每次都是他哄著辰哥兒跟他玩,他說和別人玩沒有意思,別人都害怕他,隻有辰哥兒不怕他。」<="<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