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吧,陳宴安書院裏的讀書人是可以鄙視在國子監讀書的人,因為國子監裏的勛貴子弟大部分都是混日子,反正隻要進了國子監,科舉能不能成,都有個官做。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畢業包分配。
國子監裏除了京城中的勛貴子弟,還有外地的學子,均為地方推薦上來的美其名曰有才能之士,實際上就是有背景的地方勛貴,若無關係,你試試?
大家都是衝著不用考科舉來的,不科舉還能有官做,不想做官還能迴家繼承家產,最不濟還能啃個老,如此多的後路,自然是鹹魚多,想要跳龍門的少,就連應付國子監裏的考試那都是合格萬歲,多一分都浪費。
是以,大夏朝國子監裏的整體讀書氛圍真不咋地。
皇帝也不傻,國子監出來的人基本不可能分配到實權部門,都是一些邊緣角色,他真正重用的還得是正兒八經靠真本事考上來的科舉人。
是以,茂哥兒在陳宴安的書院不但有名師指導,有更好的讀書氛圍,所結識之人亦都是有抱負的同窗,對他來說,真的是一次人生中的重大轉機,他自然要把握住。
而對睿哥兒來講,宋二郎兩口子本身自己就讀書不咋地,要不然也不能連個秀才都搞不定,他們對宋景睿的教育死板、刻板、填鴨不說,偏偏倆人還自以為是,都覺得自己讀了那麽多年書,總不至於教不了一個六歲小孩,不就是三經,百家姓,千字文嗎。
而當睿哥兒提出一些自己的質疑,兩人的答案永遠都是書上說得對,聖人說得對,你哪有那麽多為什麽,你還能比聖人更能耐?
碰上這樣混合雙打的爹娘,若非睿哥兒聰慧,自身領悟能力強,小孩早都厭學了。
陳宴安為人原則性強不假,但他的教學思想並不迂腐,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自我表達,睿哥兒在書院裏如魚得水,自然比在家裏跟著宋二郎兩口子學習要快樂得多。
所以兩個哥哥喜歡上學是真心的,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第72章
明天肯定不行, 需得提前同陳宴安說上一聲,另外這麽小個娃,肯定隻能上半天,一整天的話小孩子太累, 宋三郎捨不得。
傍晚, 老太太迴來, 宋三郎過去同她說了關於徐正元的事, 沒有說太具體,隻說他已經託了關係,但能不能救出來現在還不能下定論, 不過機會應該會很大。
有了兒子這句話墊底兒,老太太寬心不少, 問三郎托關係花去多少銀錢,三郎讓她不用操心銀錢的事,若有需要自然會張口。
徐正元的事情處理完,宋三郎開始著手搞南城的地皮, 他看上了南城的一塊窪地, 因為地勢低窪, 無法在上麵建民宅,約摸有兩百多畝的空地都荒著, 夏天雨水多的時候就是一片沼澤地,長滿水草。
唯一的好處就是場地大, 價格便宜。
這片窪地周邊的地皮價格約合四十兩銀子一畝地, 而這片窪地的價格隻有十兩銀子一畝,總共兩百六十二畝地, 才不到三千兩銀子。
大夏朝不允許商人大麵積買賣土地建造房屋,朝廷才是唯一的合法地產開發商, 朝廷專門設立有叫「莊宅所」的衙門,主要負責經營官地與公屋的租賃買賣,其目的有二:
一是為朝廷搞創收;二是為城中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租賃住房,這其中不乏一些低階官員的保障性住房。
就目前洛京城的房價來說,除了祖上有宅的,外地考進來的官員想在京城置辦一處房產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宋三郎是官身,且他審請買地的理由是建立馬球場,這在之前是沒有這樣先例的。
因為打馬球在大夏朝乃是王公貴族們的專屬運動,沒有人認為貴族們打馬球跟賺錢能有什麽關係,所以也不會有人買這麽大一塊地用來建馬球場。
莊宅所的王主事看著宋三郎遞交的審請犯了難,在這之前還沒有人在城中一口氣買下二百多畝地。
賣吧,沒有先例。不賣吧?這塊地荒著也是荒著,能賣出二千多兩銀子,也是自己的一個政績。
宋三郎見他為難,道:「不若這樣,若是在下的馬球場能夠盈利,宋某願把其中二成的利潤捐給朝廷的慈善堂,若是不能盈利,宋某就當自己是冤大頭,異想天開。」
「不過,不管盈利與否,宋某把這片荒地開發出來,亦是城中的一道風景,總要好過它現在的樣子,且夏天一到,這裏蚊蟲成災,周邊居民不勝其擾,王主事覺得呢?」
聽到宋三郎如此建議,王主事有些心動了。
宋三郎趁機又道:「隻要王主事的初心是為朝廷著想,想來朝廷亦不會錯怪您,若您覺得不妥,亦可向上麵匯報請示。」
王主事忍不住好奇道:「宋大人,在下實在想不通,你這馬球場如何才能賺錢?在下甚至想不明白,有哪個貴族會到你這裏來打馬球?」
宋三郎嗬嗬一笑,「關於如何賺錢盈利,在下實在不便多說,王主事見諒。」
對方不願多說,王主事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尷尬一笑,道:「是在下冒昧,不過你我乃是同僚,二百多畝地,實在不是個小數目,在下會將宋大人所言如實轉告上峰,若有結果,會盡快告之宋大人。」
宋三郎拱手謝過。
兩日後,宋三郎得到消息,叫他去莊宅所簽訂契約書。
兩百多畝地雖說不少,那也得看是什麽地,那片荒地沒有人管,有人願意出錢清理也是為朝廷幹了件好事,況且對方還願意讓出二成利潤給朝廷,對各方都有好處的事,為什麽不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畢業包分配。
國子監裏除了京城中的勛貴子弟,還有外地的學子,均為地方推薦上來的美其名曰有才能之士,實際上就是有背景的地方勛貴,若無關係,你試試?
大家都是衝著不用考科舉來的,不科舉還能有官做,不想做官還能迴家繼承家產,最不濟還能啃個老,如此多的後路,自然是鹹魚多,想要跳龍門的少,就連應付國子監裏的考試那都是合格萬歲,多一分都浪費。
是以,大夏朝國子監裏的整體讀書氛圍真不咋地。
皇帝也不傻,國子監出來的人基本不可能分配到實權部門,都是一些邊緣角色,他真正重用的還得是正兒八經靠真本事考上來的科舉人。
是以,茂哥兒在陳宴安的書院不但有名師指導,有更好的讀書氛圍,所結識之人亦都是有抱負的同窗,對他來說,真的是一次人生中的重大轉機,他自然要把握住。
而對睿哥兒來講,宋二郎兩口子本身自己就讀書不咋地,要不然也不能連個秀才都搞不定,他們對宋景睿的教育死板、刻板、填鴨不說,偏偏倆人還自以為是,都覺得自己讀了那麽多年書,總不至於教不了一個六歲小孩,不就是三經,百家姓,千字文嗎。
而當睿哥兒提出一些自己的質疑,兩人的答案永遠都是書上說得對,聖人說得對,你哪有那麽多為什麽,你還能比聖人更能耐?
碰上這樣混合雙打的爹娘,若非睿哥兒聰慧,自身領悟能力強,小孩早都厭學了。
陳宴安為人原則性強不假,但他的教學思想並不迂腐,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自我表達,睿哥兒在書院裏如魚得水,自然比在家裏跟著宋二郎兩口子學習要快樂得多。
所以兩個哥哥喜歡上學是真心的,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第72章
明天肯定不行, 需得提前同陳宴安說上一聲,另外這麽小個娃,肯定隻能上半天,一整天的話小孩子太累, 宋三郎捨不得。
傍晚, 老太太迴來, 宋三郎過去同她說了關於徐正元的事, 沒有說太具體,隻說他已經託了關係,但能不能救出來現在還不能下定論, 不過機會應該會很大。
有了兒子這句話墊底兒,老太太寬心不少, 問三郎托關係花去多少銀錢,三郎讓她不用操心銀錢的事,若有需要自然會張口。
徐正元的事情處理完,宋三郎開始著手搞南城的地皮, 他看上了南城的一塊窪地, 因為地勢低窪, 無法在上麵建民宅,約摸有兩百多畝的空地都荒著, 夏天雨水多的時候就是一片沼澤地,長滿水草。
唯一的好處就是場地大, 價格便宜。
這片窪地周邊的地皮價格約合四十兩銀子一畝地, 而這片窪地的價格隻有十兩銀子一畝,總共兩百六十二畝地, 才不到三千兩銀子。
大夏朝不允許商人大麵積買賣土地建造房屋,朝廷才是唯一的合法地產開發商, 朝廷專門設立有叫「莊宅所」的衙門,主要負責經營官地與公屋的租賃買賣,其目的有二:
一是為朝廷搞創收;二是為城中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租賃住房,這其中不乏一些低階官員的保障性住房。
就目前洛京城的房價來說,除了祖上有宅的,外地考進來的官員想在京城置辦一處房產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宋三郎是官身,且他審請買地的理由是建立馬球場,這在之前是沒有這樣先例的。
因為打馬球在大夏朝乃是王公貴族們的專屬運動,沒有人認為貴族們打馬球跟賺錢能有什麽關係,所以也不會有人買這麽大一塊地用來建馬球場。
莊宅所的王主事看著宋三郎遞交的審請犯了難,在這之前還沒有人在城中一口氣買下二百多畝地。
賣吧,沒有先例。不賣吧?這塊地荒著也是荒著,能賣出二千多兩銀子,也是自己的一個政績。
宋三郎見他為難,道:「不若這樣,若是在下的馬球場能夠盈利,宋某願把其中二成的利潤捐給朝廷的慈善堂,若是不能盈利,宋某就當自己是冤大頭,異想天開。」
「不過,不管盈利與否,宋某把這片荒地開發出來,亦是城中的一道風景,總要好過它現在的樣子,且夏天一到,這裏蚊蟲成災,周邊居民不勝其擾,王主事覺得呢?」
聽到宋三郎如此建議,王主事有些心動了。
宋三郎趁機又道:「隻要王主事的初心是為朝廷著想,想來朝廷亦不會錯怪您,若您覺得不妥,亦可向上麵匯報請示。」
王主事忍不住好奇道:「宋大人,在下實在想不通,你這馬球場如何才能賺錢?在下甚至想不明白,有哪個貴族會到你這裏來打馬球?」
宋三郎嗬嗬一笑,「關於如何賺錢盈利,在下實在不便多說,王主事見諒。」
對方不願多說,王主事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尷尬一笑,道:「是在下冒昧,不過你我乃是同僚,二百多畝地,實在不是個小數目,在下會將宋大人所言如實轉告上峰,若有結果,會盡快告之宋大人。」
宋三郎拱手謝過。
兩日後,宋三郎得到消息,叫他去莊宅所簽訂契約書。
兩百多畝地雖說不少,那也得看是什麽地,那片荒地沒有人管,有人願意出錢清理也是為朝廷幹了件好事,況且對方還願意讓出二成利潤給朝廷,對各方都有好處的事,為什麽不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