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培養周期長了點,可他要做的本來也是一件長長久久利國利民的事。
關鍵小孩子不是家裏的勞動力,還不用他給發工錢上杆子求著人家來學,這不就節省下一大筆開支。
如此一想,不能再妙啊。
宋三郎能想到,也是受自家兒子啟發,茂哥兒給小孩挖了條小水溝,現在小孩圍繞著一條小水溝,都快建成一座城池了。
他擔心下雨會把孩子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城池給沖塌,還特意給搭建了頂棚,給挖了排水溝和蓄水池。
陳宴安對宋三郎的建議高興歸高興。問題是得先把書院給建起來才行。
陳宴安問宋三郎,有沒有什麽能賺到錢的好法子。
宋三郎無奈攤手: 「最賺錢的法子,您比我心裏不是更清楚。」
陳宴安一甩袖子: 你爺頭的,老子要想同流合汙至於窮成現在這德性。
宋三郎忙點頭稱是:「您說得對,想要站著把錢賺了,確實不容易。」
陳宴安嘆了口氣,對此不想多說。
從陳宴安府裏出來,宋三郎走到自家胡同口,迎麵遇上家裏幾個小的,茂哥兒抱著兒子,身邊還跟著睿哥兒。
「你們幾個這是要去那兒?」宋三郎伸手接過兒子,問茂哥兒。
宋景茂道:「他們兩個想要做出一條真的貨船出來,我帶他們去買些材料。」
宋三郎:「真的……貨船?」
宋景茂忙笑著解釋道:「不是三叔想的那樣,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兒。」
「不是小孩玩意,是真的大船。」宋景辰朝著他爹認真比劃,「爹,我要買一根很粗很粗的竹子,爹幫我鋸成一截一截,再幫我把一截一截的竹筒劈成兩半,這樣船底不就出來了。」
「爹爹再像編咱們家的竹蓆子一樣幫辰哥兒做一個船頂出來,再做一副船槳,就是這麽簡單。」
宋三郎知道自家兒子聰明,但沒想到小孩這般聰明,笑道:「辰哥兒是怎麽想到用竹子來做小船的。」
宋景辰:「這還不簡單,因為空的東西才能浮起來,竹筒就是空的。」
宋景睿插嘴:「誰說隻有空的東西才能浮起來,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鴨子和大鵝就不是空的。」
宋景辰:「鴨子都用腳掌劃拉的,我爹鳧水的時候也用腳掌劃水,他還用手劃呢,就像這樣這樣。」宋景辰賣力比劃著名。
宋景睿又道:「可是鴨子不動也能浮在水麵上呀。「
宋景辰:「因為它長了羽毛,羽毛就可以浮在水麵上。」
宋景睿:「雞也長了羽毛,雞就不會鳧水。」
宋景辰眨巴眨巴眼,問宋三郎,「爹,你說,雞也有羽毛為什麽不會鳧水呀?」
宋三郎:「……」
宋景辰又問宋景茂:「哥哥,你知道嗎?」
宋景茂:「……」
宋景辰道:「爹也不知道,哥哥也不知道,我卻知道。」
幾人齊齊看向他。
宋景辰道:「雞身上的羽毛和鴨子身上的羽毛不一樣,隻有落湯雞卻沒有落湯鴨,就是雞的毛會濕,鴨子的毛不會濕,不濕的毛就會漂著,濕了的毛就掉下去啦。」
呃……說得跟真的一樣。
好像還很有道理的樣子,是怎麽迴事兒。
不然宰雞宰鴨的時候拽幾根毛比較一下?
難得幾個孩子一塊兒出來,宋三郎決定帶著幾個孩子一塊兒在外麵吃,讓茂哥兒迴家同家裏人說一聲。
哪個小孩不貪嘴,最大的茂哥兒也不過才十六歲,都是貪玩好吃的年齡,自然高興的。
洛京城不宵禁,不用擔心鋪子太早關門,宋三郎先帶著幾人去吃東西,免得吃太晚到睡覺的時間不消化。
既然帶著孩子們出來吃,宋三郎就不會選擇環境嘈雜的小飯館,領著幾人進了離自家還不算太遠的一家酒樓——醉仙居。
醉仙居臨著昆玉河而建,樓高足有三層,層層落落的飛簷翹角直衝雲霄,端得是氣勢不凡,才一走到門口就聞到了酒菜的香氣。
見有客人進來,一名長相機靈的小夥計忙跑上前來熱情招唿,「幾位客人裏麵請,樓下樓上這會兒子都有雅座,您幾位隨意入座。」
宋三郎帶著幾人上到二樓,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宋三郎習慣性掏出帕子要掖進宋景辰脖子裏,防止油點子濺到小孩身上。
哥哥們都沒有戴,小孩嫌丟人,撅著嘴巴氣鼓鼓瞪向宋三郎,三郎反應過來,掖帕子的動作改為幫小孩擦了擦嘴角,順手把帕子收了起來。
第57章
宋三郎點了三葷兩素並一分湯羹, 飯菜被陸續端上桌。
不比現代社會網絡上到處都有美食教學視頻,在古代廚藝不外傳,家裏三個女人的做飯水平同大多數人一樣,熟了, 能吃, 至於好不好吃完全取決於食材本身, 基本上不存在技術上的加成。
對小孩子來說本來就是別人家的飯菜更香, 酒樓的飯菜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宋景茂吃相斯文,兩個小的吃得滿嘴油亮, 宋景辰喜歡吃油炸酥魚,一種成人巴掌長短的河魚醃製入味後, 炸製而成,表層金黃酥脆,內裏鮮嫩,唯一的缺點是有小刺, 吃起來麻煩些。
比起它的無上美味, 這點麻煩可以忽略不計, 七八月份正是這種河魚最為鮮美的時候。
宋三郎怕魚刺卡到兩個小的,先把刺小心剔除了, 再夾給孩子,宋景茂也幫著弟弟們剔魚刺。<="<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關鍵小孩子不是家裏的勞動力,還不用他給發工錢上杆子求著人家來學,這不就節省下一大筆開支。
如此一想,不能再妙啊。
宋三郎能想到,也是受自家兒子啟發,茂哥兒給小孩挖了條小水溝,現在小孩圍繞著一條小水溝,都快建成一座城池了。
他擔心下雨會把孩子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城池給沖塌,還特意給搭建了頂棚,給挖了排水溝和蓄水池。
陳宴安對宋三郎的建議高興歸高興。問題是得先把書院給建起來才行。
陳宴安問宋三郎,有沒有什麽能賺到錢的好法子。
宋三郎無奈攤手: 「最賺錢的法子,您比我心裏不是更清楚。」
陳宴安一甩袖子: 你爺頭的,老子要想同流合汙至於窮成現在這德性。
宋三郎忙點頭稱是:「您說得對,想要站著把錢賺了,確實不容易。」
陳宴安嘆了口氣,對此不想多說。
從陳宴安府裏出來,宋三郎走到自家胡同口,迎麵遇上家裏幾個小的,茂哥兒抱著兒子,身邊還跟著睿哥兒。
「你們幾個這是要去那兒?」宋三郎伸手接過兒子,問茂哥兒。
宋景茂道:「他們兩個想要做出一條真的貨船出來,我帶他們去買些材料。」
宋三郎:「真的……貨船?」
宋景茂忙笑著解釋道:「不是三叔想的那樣,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兒。」
「不是小孩玩意,是真的大船。」宋景辰朝著他爹認真比劃,「爹,我要買一根很粗很粗的竹子,爹幫我鋸成一截一截,再幫我把一截一截的竹筒劈成兩半,這樣船底不就出來了。」
「爹爹再像編咱們家的竹蓆子一樣幫辰哥兒做一個船頂出來,再做一副船槳,就是這麽簡單。」
宋三郎知道自家兒子聰明,但沒想到小孩這般聰明,笑道:「辰哥兒是怎麽想到用竹子來做小船的。」
宋景辰:「這還不簡單,因為空的東西才能浮起來,竹筒就是空的。」
宋景睿插嘴:「誰說隻有空的東西才能浮起來,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鴨子和大鵝就不是空的。」
宋景辰:「鴨子都用腳掌劃拉的,我爹鳧水的時候也用腳掌劃水,他還用手劃呢,就像這樣這樣。」宋景辰賣力比劃著名。
宋景睿又道:「可是鴨子不動也能浮在水麵上呀。「
宋景辰:「因為它長了羽毛,羽毛就可以浮在水麵上。」
宋景睿:「雞也長了羽毛,雞就不會鳧水。」
宋景辰眨巴眨巴眼,問宋三郎,「爹,你說,雞也有羽毛為什麽不會鳧水呀?」
宋三郎:「……」
宋景辰又問宋景茂:「哥哥,你知道嗎?」
宋景茂:「……」
宋景辰道:「爹也不知道,哥哥也不知道,我卻知道。」
幾人齊齊看向他。
宋景辰道:「雞身上的羽毛和鴨子身上的羽毛不一樣,隻有落湯雞卻沒有落湯鴨,就是雞的毛會濕,鴨子的毛不會濕,不濕的毛就會漂著,濕了的毛就掉下去啦。」
呃……說得跟真的一樣。
好像還很有道理的樣子,是怎麽迴事兒。
不然宰雞宰鴨的時候拽幾根毛比較一下?
難得幾個孩子一塊兒出來,宋三郎決定帶著幾個孩子一塊兒在外麵吃,讓茂哥兒迴家同家裏人說一聲。
哪個小孩不貪嘴,最大的茂哥兒也不過才十六歲,都是貪玩好吃的年齡,自然高興的。
洛京城不宵禁,不用擔心鋪子太早關門,宋三郎先帶著幾人去吃東西,免得吃太晚到睡覺的時間不消化。
既然帶著孩子們出來吃,宋三郎就不會選擇環境嘈雜的小飯館,領著幾人進了離自家還不算太遠的一家酒樓——醉仙居。
醉仙居臨著昆玉河而建,樓高足有三層,層層落落的飛簷翹角直衝雲霄,端得是氣勢不凡,才一走到門口就聞到了酒菜的香氣。
見有客人進來,一名長相機靈的小夥計忙跑上前來熱情招唿,「幾位客人裏麵請,樓下樓上這會兒子都有雅座,您幾位隨意入座。」
宋三郎帶著幾人上到二樓,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宋三郎習慣性掏出帕子要掖進宋景辰脖子裏,防止油點子濺到小孩身上。
哥哥們都沒有戴,小孩嫌丟人,撅著嘴巴氣鼓鼓瞪向宋三郎,三郎反應過來,掖帕子的動作改為幫小孩擦了擦嘴角,順手把帕子收了起來。
第57章
宋三郎點了三葷兩素並一分湯羹, 飯菜被陸續端上桌。
不比現代社會網絡上到處都有美食教學視頻,在古代廚藝不外傳,家裏三個女人的做飯水平同大多數人一樣,熟了, 能吃, 至於好不好吃完全取決於食材本身, 基本上不存在技術上的加成。
對小孩子來說本來就是別人家的飯菜更香, 酒樓的飯菜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宋景茂吃相斯文,兩個小的吃得滿嘴油亮, 宋景辰喜歡吃油炸酥魚,一種成人巴掌長短的河魚醃製入味後, 炸製而成,表層金黃酥脆,內裏鮮嫩,唯一的缺點是有小刺, 吃起來麻煩些。
比起它的無上美味, 這點麻煩可以忽略不計, 七八月份正是這種河魚最為鮮美的時候。
宋三郎怕魚刺卡到兩個小的,先把刺小心剔除了, 再夾給孩子,宋景茂也幫著弟弟們剔魚刺。<="<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