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宋大郎簡直頓足捶胸,大罵宋長誌不是東西。
宋景茂有些納悶兒道:「爹,你常說爺爺是最聰明不過之人,他為何不把東西藏起來呢?」
「藏起來?」宋大郎嗤笑一聲,滿是譏諷道:「是啊,以前我也想不通你爺爺為什麽不藏起來,不過現在我想明白了——」
宋大郎冷笑道:「你爺爺過世之時,當時的族長正是宋長誌他爹,東西已經被人家盯上了,倘若你爺爺把東西藏到人家找不到的地方,你猜咱們家現在這座宅院還能不能保住?」
「東西找不到,他就會搶了你的宅子,掘地三尺也得給你挖出來。」
宋景茂沉默不語:是啊,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拿什麽跟人家鬥,反抗是靠嘴說說的嗎?
說到底還不是看誰的拳頭硬誰就有道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宋三郎聽大郎說到掘地三尺,心說宋玉郎說不定還真就這麽幹了,掘地三尺把真正的好東西藏起來,不過管中窺豹,從宋長誌那裏的情況來看,即便掘地三尺挖出來,估計也是贗品居多。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想想還是算了,宋玉郎都死了,何必破壞他在一家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再者說自己對書畫如此精通的事也不好掩飾過去。
宋景辰對他爺爺宋玉郎的事跡是半點兒不了解,不像宋大郎從小就給宋景茂大講特講,宋三郎在兒子麵前就沒怎麽提過爺爺。
小孩對大人的事不感興趣,他隻想吃肉,拽著他爹的大手摸他小肚子,說他肚子都餓得癟了,宋三郎笑著給揉了揉。
聽到弟弟說餓了,路兩邊就有各種賣小食的攤子,宋景茂想著先買個包子讓弟弟吃著,被三郎叫住了,宋景茂不解。
宋三郎笑著朝侄子眨了眨眼。
宋景茂懂了。
即便他買迴來,弟弟也是不會吃的,小傢夥精明著呢,人家得留著肚子吃大酒樓裏的好東西呢,這麽小個肚子,路邊攤吃飽了,還怎麽能吃的進去其它?
宋大郎嘿嘿樂,他發現三弟帶孩子挺有意思,別看這麽大點個小孩,三弟從不在外人麵前拿辰哥兒逗樂,也不會做讓小孩沒麵子的事,這一根獨苗就是不一樣啊,真寶貝疙瘩。
……
中元節轉眼就到,宋氏一族十二歲以上的男丁均要去宋氏祠堂祭拜祖宗先人,往年主持祭祀,站在族長宋長德身邊的都是宋長誌,今年卻換成了宋三郎。
族中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宋玉郎這一脈是要起來了,且幾乎是以勢不可擋的架勢。
宋景睿、宋景辰倆小娃就不用說了,上次宴會上眾人都瞧得清楚,小孩確實異常聰慧,如今竟是連落榜兩次的宋景茂也都拜在了陳大儒的名下。
前麵兩孩子可以說是靠著娃自身被人看上,茂哥兒這次就絕對是宋三郎出力了,那可是最不講情麵的陳大儒呀,貴妃娘娘都拿不下來的人,愣是讓宋三郎給拿下了,你就說他能耐不能耐吧。
如此看來,宋三郎同宣平老侯爺攀上關係的傳聞不會有假了。
比起他人,宋大郎和宋二郎才更清楚三弟的能耐,兄弟倆甚至都想不明白他們以前咋會認為老三是個老實巴交的。
看吧,隻因為做家具認識了李逸山一個貴人,他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接連認識了蕭大師、張侍郎,如今同陳宴安的關係更是不一般。
祭拜完祖先後,按照習俗,家族眾人通常都會聚在一起吃頓酒飯聯絡聯絡感情,一行人往酒樓走去,看似無序,實則秩序分明,宋三郎隱隱被簇擁在了人群中的主位。
慕強,人之本性。
宋三郎今日是真正的主角。
宋長誌父子倆跟在三郎身後不遠處,臉色陰晴不定。
進入酒樓,大夥說說笑笑入席,麵對眾人的恭維之詞,宋三郎隻是淡淡一笑,道:「三郎能做上官隻是運氣好了些,文峰才是真正的後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我們宋氏一族的希望都在這些出色的後輩身上呢。」
說著話,他舉起酒壺給宋文峰倒了滿滿一杯,笑道:「來,文峰,三叔敬你一杯。」
他這話明著是在抬舉宋文峰,實際上是在誇自家幾個小的呢,同時也讓一眾族人自己掂量清楚,到底該站隊那邊,也好叫宋長誌一家嚐嚐被眾人所排擠的滋味。
你們可看清楚了:宋文峰科舉之路已經到頭了,不過是舉人最後一名,前途一眼看到頭了哦。
與宋三郎的相比,宋文峰就不夠看了,他完全聽不出宋三郎話中有話,隻當自己進一步取得了宋三郎的信任,忙不迭站起身來,舉著酒杯一飲而盡。
宋三郎並未起身,穩穩地坐著,酒也是象徵性地沾了沾杯,不經意間上位者的氣勢盡顯。
宋文峰飲完酒,又自以為會來事兒般端著杯子給各位長輩敬酒,走了個通關下來,臉紅腿軟,隱隱站不住,若非宋長誌扶住他,禿嚕到桌子底下可就不好看了。
宋長誌雖奸猾,但他完全認同宋三郎剛才所說,並未覺出有什麽不妥。
酒宴最後,宋三郎站起身來,拈起酒杯淡淡一笑,道:「今日各位叔伯抬舉,三郎愧不敢當,力所能及,願為我宋氏一族略盡綿薄之力。」
頓了頓,他道:文遠願捐銀一百兩購買文房四寶,資助家族中正在讀書的各位子弟。」
宋三郎可以想見,往後來找他幫忙托關係的族人不會是少數,拒絕就要得罪人,不如先用錢把你們嘴堵死,也人眾人看清楚他非是不為家族出力之人,免得被拒絕那些人四處散播壞話。<="<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宋景茂有些納悶兒道:「爹,你常說爺爺是最聰明不過之人,他為何不把東西藏起來呢?」
「藏起來?」宋大郎嗤笑一聲,滿是譏諷道:「是啊,以前我也想不通你爺爺為什麽不藏起來,不過現在我想明白了——」
宋大郎冷笑道:「你爺爺過世之時,當時的族長正是宋長誌他爹,東西已經被人家盯上了,倘若你爺爺把東西藏到人家找不到的地方,你猜咱們家現在這座宅院還能不能保住?」
「東西找不到,他就會搶了你的宅子,掘地三尺也得給你挖出來。」
宋景茂沉默不語:是啊,孤兒寡母,無依無靠,拿什麽跟人家鬥,反抗是靠嘴說說的嗎?
說到底還不是看誰的拳頭硬誰就有道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宋三郎聽大郎說到掘地三尺,心說宋玉郎說不定還真就這麽幹了,掘地三尺把真正的好東西藏起來,不過管中窺豹,從宋長誌那裏的情況來看,即便掘地三尺挖出來,估計也是贗品居多。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想想還是算了,宋玉郎都死了,何必破壞他在一家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再者說自己對書畫如此精通的事也不好掩飾過去。
宋景辰對他爺爺宋玉郎的事跡是半點兒不了解,不像宋大郎從小就給宋景茂大講特講,宋三郎在兒子麵前就沒怎麽提過爺爺。
小孩對大人的事不感興趣,他隻想吃肉,拽著他爹的大手摸他小肚子,說他肚子都餓得癟了,宋三郎笑著給揉了揉。
聽到弟弟說餓了,路兩邊就有各種賣小食的攤子,宋景茂想著先買個包子讓弟弟吃著,被三郎叫住了,宋景茂不解。
宋三郎笑著朝侄子眨了眨眼。
宋景茂懂了。
即便他買迴來,弟弟也是不會吃的,小傢夥精明著呢,人家得留著肚子吃大酒樓裏的好東西呢,這麽小個肚子,路邊攤吃飽了,還怎麽能吃的進去其它?
宋大郎嘿嘿樂,他發現三弟帶孩子挺有意思,別看這麽大點個小孩,三弟從不在外人麵前拿辰哥兒逗樂,也不會做讓小孩沒麵子的事,這一根獨苗就是不一樣啊,真寶貝疙瘩。
……
中元節轉眼就到,宋氏一族十二歲以上的男丁均要去宋氏祠堂祭拜祖宗先人,往年主持祭祀,站在族長宋長德身邊的都是宋長誌,今年卻換成了宋三郎。
族中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宋玉郎這一脈是要起來了,且幾乎是以勢不可擋的架勢。
宋景睿、宋景辰倆小娃就不用說了,上次宴會上眾人都瞧得清楚,小孩確實異常聰慧,如今竟是連落榜兩次的宋景茂也都拜在了陳大儒的名下。
前麵兩孩子可以說是靠著娃自身被人看上,茂哥兒這次就絕對是宋三郎出力了,那可是最不講情麵的陳大儒呀,貴妃娘娘都拿不下來的人,愣是讓宋三郎給拿下了,你就說他能耐不能耐吧。
如此看來,宋三郎同宣平老侯爺攀上關係的傳聞不會有假了。
比起他人,宋大郎和宋二郎才更清楚三弟的能耐,兄弟倆甚至都想不明白他們以前咋會認為老三是個老實巴交的。
看吧,隻因為做家具認識了李逸山一個貴人,他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接連認識了蕭大師、張侍郎,如今同陳宴安的關係更是不一般。
祭拜完祖先後,按照習俗,家族眾人通常都會聚在一起吃頓酒飯聯絡聯絡感情,一行人往酒樓走去,看似無序,實則秩序分明,宋三郎隱隱被簇擁在了人群中的主位。
慕強,人之本性。
宋三郎今日是真正的主角。
宋長誌父子倆跟在三郎身後不遠處,臉色陰晴不定。
進入酒樓,大夥說說笑笑入席,麵對眾人的恭維之詞,宋三郎隻是淡淡一笑,道:「三郎能做上官隻是運氣好了些,文峰才是真正的後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我們宋氏一族的希望都在這些出色的後輩身上呢。」
說著話,他舉起酒壺給宋文峰倒了滿滿一杯,笑道:「來,文峰,三叔敬你一杯。」
他這話明著是在抬舉宋文峰,實際上是在誇自家幾個小的呢,同時也讓一眾族人自己掂量清楚,到底該站隊那邊,也好叫宋長誌一家嚐嚐被眾人所排擠的滋味。
你們可看清楚了:宋文峰科舉之路已經到頭了,不過是舉人最後一名,前途一眼看到頭了哦。
與宋三郎的相比,宋文峰就不夠看了,他完全聽不出宋三郎話中有話,隻當自己進一步取得了宋三郎的信任,忙不迭站起身來,舉著酒杯一飲而盡。
宋三郎並未起身,穩穩地坐著,酒也是象徵性地沾了沾杯,不經意間上位者的氣勢盡顯。
宋文峰飲完酒,又自以為會來事兒般端著杯子給各位長輩敬酒,走了個通關下來,臉紅腿軟,隱隱站不住,若非宋長誌扶住他,禿嚕到桌子底下可就不好看了。
宋長誌雖奸猾,但他完全認同宋三郎剛才所說,並未覺出有什麽不妥。
酒宴最後,宋三郎站起身來,拈起酒杯淡淡一笑,道:「今日各位叔伯抬舉,三郎愧不敢當,力所能及,願為我宋氏一族略盡綿薄之力。」
頓了頓,他道:文遠願捐銀一百兩購買文房四寶,資助家族中正在讀書的各位子弟。」
宋三郎可以想見,往後來找他幫忙托關係的族人不會是少數,拒絕就要得罪人,不如先用錢把你們嘴堵死,也人眾人看清楚他非是不為家族出力之人,免得被拒絕那些人四處散播壞話。<="<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