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看到兒子用他那哭紅的大眼睛可憐巴巴的看著自己,心裏後悔得不行,肯定是她剛才嚇到孩子了。
秀娘忙把兒子從老太太身邊攬過來,摸了摸小腦瓜,宋景辰順杆兒爬,摟著娘親要抱。
老太太見沒事了,要迴屋去。
「娘,我送送您。」宋三郎站起來送老太太迴屋。
等到了老太太屋裏,三郎才開口道:「娘,有件事兒子要同您說。」
「三郎有何事要同娘說?」老太太問。
宋三郎:「前些日子三郎在攤子上看到一張字畫,感覺那畫上的印章同兒子幼時在爹房間裏看到的字畫很像……」
把當初對秀娘說得那套說辭同老太太說了一遍,宋三郎最後道:「萬萬不曾想到竟然撿了個大漏,賣了些銀錢。」
說著話,宋三郎從懷中掏出一千兩銀票遞給老太太:「娘拿做家用即可,就不必同家裏人說這銀錢是怎麽來的了,權當是您典當首飾的私房錢,這撿漏之事不靠譜,免得讓家裏人滋生了不勞而獲之心,反倒不好。」
老太太聽到兒子撿漏賺了銀錢,尤其是第一次撿漏就賺了一千兩銀子,甚至有可能更多,老太太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是擔心害怕。
這種甜頭的誘惑力太大了,尤其是對過了這麽多年窮日子的自家人來說,然而撿漏這種事不是自家可以玩的,因為贏得起,輸不起!
兒子一頭紮進這一行,很有可能會把三兒子毀了,把三兒子的小家毀了,不成想三兒竟然說出後麵一番話來。
不過老太太還是放心不下,對著兒子叮囑一番,最後又鄭重其事道:「沒有下一次!倘若娘發現你有下一次,定不饒你,娘說到做到!」
宋三郎朝老太太一拱手,「娘教訓的是,兒子記下了。」
出來老太太屋,三郎迴到自家西廂房,還沒進屋就聽到兒子咯咯咯的笑聲,進屋一瞅,娘倆躺在床上不知道在聊些什麽,秀娘給兒子扇著風,小孩麵朝著娘親咯咯笑。
宋三郎嘴角彎了彎,轉身去洗漱,等他洗漱迴來,看到孩子已經睡著了。
秀娘輕聲道:「今兒跟著老太太去瓦子裏看戲,小短腿兒捯騰一天,可給我們累壞了,你瞅睡得多香。」
宋三郎湊過來看了一眼,小孩唿吸均勻,小臉睡得紅撲撲,可愛得緊,彎腰將手伸到孩子肩頸和腰下,給抱起來蹭了蹭小額頭,給放迴到孩子自己的小床上。
安置好孩子,宋三郎俯身熄滅了燭燈,夫妻倆並排躺下。
秀娘翻過身,麵朝著三郎道:「以前總聽我娘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我心裏總是不服氣,想著隻要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勁兒往一處使,就算是窮日子我們也能過好。」『
輕輕嘆了一口氣,秀娘才道:「今日我方才明白我娘話裏的意思,所謂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是說對於窮人來講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天大的事,就像今天兒子弄翻了我的梳妝盒,我當時是真氣到控製不住脾氣想打他屁股的。」
她又道:「秀娘當時的樣子一定很醜很可怕,才會讓辰哥兒這般害怕。」
宋三郎攬過她,「不醜,並非是秀娘的錯,是夫君以前太無能。」
秀娘將頭輕輕靠在是夫君的胸口,道:「三郎才不是無能,在秀娘心裏三郎已經很能幹了,有三郎在,我們娘倆比她們誰都要過得好,等咱們的鋪子開起來,我們的日子會更好。」
秀娘有些迫不及待道:「怎麽辦,秀娘明天就想去城裏看鋪子,三郎陪我去吧。」秀娘輕輕親了三郎的胸膛一口,道:「好不好?」
宋三郎發現娘子對開鋪子有執念,但他沒打算一直做木匠養活老婆孩子呀。
隻是做官之事還沒有完全確定,他不想太早同家裏人說,想道此,三郎道:「咱們的鋪子先不急,不若先幫嶽父嶽母那邊盤一家鋪子,老人家年紀大了,每日要一大早從城外趕到城裏太不方便了。」
秀娘沒想到夫君竟然還能想著自己娘家,眼淚兒一下子就出來了,她啞聲道:「三郎你真好。」
宋三郎摸了摸她頭,「秀娘也很好。」
……
第二天一早,吃著早飯的功夫,老太太宣布了一件事:要給家裏買一輛馬車。
一來,一家子人出門沒個馬車實在不方便。
二來,睿哥兒如今每日要去上學,坐公車太不方便,每次要提前早起好久。
秀娘心說娘您可真偏心眼兒,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睿哥兒考慮,不過現在自家有了這麽多銀錢,三郎也沒有說交公,秀娘心裏有點兒愧疚,所以老太太那點錢願意怎沒花她完全沒意見。
隻要不花自家的銀錢就好。
宋二郎兩口子知道老太太的用意,心裏也過意不去,知道老太太沒錢,現在花的銀錢都是老太太自己的棺材本兒。
宋大郎兩口子因著上一次大兒子茂哥兒的事兒,深切體會到家中無人做官,沒有後台沒有關係的痛苦,願意支持睿哥考科舉。
一家子很和諧,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了。
老太太又道:「過些日子要到你堂叔家吃酒席,你們妯娌幾個也好久沒有買新衣裳了,帶上竹姐兒,你們一塊兒去挑些差不多的衣裳吧,銀子從娘這裏出。」
家裏四個女人一聽高興了,高興過後,薑氏知道自家占了便宜,娘這麽做是為了安撫大房和三房,忙懂事道:「娘,讓大嫂和三弟妹、竹姐去吧,我還有衣裳穿。」<="<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秀娘忙把兒子從老太太身邊攬過來,摸了摸小腦瓜,宋景辰順杆兒爬,摟著娘親要抱。
老太太見沒事了,要迴屋去。
「娘,我送送您。」宋三郎站起來送老太太迴屋。
等到了老太太屋裏,三郎才開口道:「娘,有件事兒子要同您說。」
「三郎有何事要同娘說?」老太太問。
宋三郎:「前些日子三郎在攤子上看到一張字畫,感覺那畫上的印章同兒子幼時在爹房間裏看到的字畫很像……」
把當初對秀娘說得那套說辭同老太太說了一遍,宋三郎最後道:「萬萬不曾想到竟然撿了個大漏,賣了些銀錢。」
說著話,宋三郎從懷中掏出一千兩銀票遞給老太太:「娘拿做家用即可,就不必同家裏人說這銀錢是怎麽來的了,權當是您典當首飾的私房錢,這撿漏之事不靠譜,免得讓家裏人滋生了不勞而獲之心,反倒不好。」
老太太聽到兒子撿漏賺了銀錢,尤其是第一次撿漏就賺了一千兩銀子,甚至有可能更多,老太太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是擔心害怕。
這種甜頭的誘惑力太大了,尤其是對過了這麽多年窮日子的自家人來說,然而撿漏這種事不是自家可以玩的,因為贏得起,輸不起!
兒子一頭紮進這一行,很有可能會把三兒子毀了,把三兒子的小家毀了,不成想三兒竟然說出後麵一番話來。
不過老太太還是放心不下,對著兒子叮囑一番,最後又鄭重其事道:「沒有下一次!倘若娘發現你有下一次,定不饒你,娘說到做到!」
宋三郎朝老太太一拱手,「娘教訓的是,兒子記下了。」
出來老太太屋,三郎迴到自家西廂房,還沒進屋就聽到兒子咯咯咯的笑聲,進屋一瞅,娘倆躺在床上不知道在聊些什麽,秀娘給兒子扇著風,小孩麵朝著娘親咯咯笑。
宋三郎嘴角彎了彎,轉身去洗漱,等他洗漱迴來,看到孩子已經睡著了。
秀娘輕聲道:「今兒跟著老太太去瓦子裏看戲,小短腿兒捯騰一天,可給我們累壞了,你瞅睡得多香。」
宋三郎湊過來看了一眼,小孩唿吸均勻,小臉睡得紅撲撲,可愛得緊,彎腰將手伸到孩子肩頸和腰下,給抱起來蹭了蹭小額頭,給放迴到孩子自己的小床上。
安置好孩子,宋三郎俯身熄滅了燭燈,夫妻倆並排躺下。
秀娘翻過身,麵朝著三郎道:「以前總聽我娘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我心裏總是不服氣,想著隻要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勁兒往一處使,就算是窮日子我們也能過好。」『
輕輕嘆了一口氣,秀娘才道:「今日我方才明白我娘話裏的意思,所謂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是說對於窮人來講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變成天大的事,就像今天兒子弄翻了我的梳妝盒,我當時是真氣到控製不住脾氣想打他屁股的。」
她又道:「秀娘當時的樣子一定很醜很可怕,才會讓辰哥兒這般害怕。」
宋三郎攬過她,「不醜,並非是秀娘的錯,是夫君以前太無能。」
秀娘將頭輕輕靠在是夫君的胸口,道:「三郎才不是無能,在秀娘心裏三郎已經很能幹了,有三郎在,我們娘倆比她們誰都要過得好,等咱們的鋪子開起來,我們的日子會更好。」
秀娘有些迫不及待道:「怎麽辦,秀娘明天就想去城裏看鋪子,三郎陪我去吧。」秀娘輕輕親了三郎的胸膛一口,道:「好不好?」
宋三郎發現娘子對開鋪子有執念,但他沒打算一直做木匠養活老婆孩子呀。
隻是做官之事還沒有完全確定,他不想太早同家裏人說,想道此,三郎道:「咱們的鋪子先不急,不若先幫嶽父嶽母那邊盤一家鋪子,老人家年紀大了,每日要一大早從城外趕到城裏太不方便了。」
秀娘沒想到夫君竟然還能想著自己娘家,眼淚兒一下子就出來了,她啞聲道:「三郎你真好。」
宋三郎摸了摸她頭,「秀娘也很好。」
……
第二天一早,吃著早飯的功夫,老太太宣布了一件事:要給家裏買一輛馬車。
一來,一家子人出門沒個馬車實在不方便。
二來,睿哥兒如今每日要去上學,坐公車太不方便,每次要提前早起好久。
秀娘心說娘您可真偏心眼兒,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睿哥兒考慮,不過現在自家有了這麽多銀錢,三郎也沒有說交公,秀娘心裏有點兒愧疚,所以老太太那點錢願意怎沒花她完全沒意見。
隻要不花自家的銀錢就好。
宋二郎兩口子知道老太太的用意,心裏也過意不去,知道老太太沒錢,現在花的銀錢都是老太太自己的棺材本兒。
宋大郎兩口子因著上一次大兒子茂哥兒的事兒,深切體會到家中無人做官,沒有後台沒有關係的痛苦,願意支持睿哥考科舉。
一家子很和諧,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了。
老太太又道:「過些日子要到你堂叔家吃酒席,你們妯娌幾個也好久沒有買新衣裳了,帶上竹姐兒,你們一塊兒去挑些差不多的衣裳吧,銀子從娘這裏出。」
家裏四個女人一聽高興了,高興過後,薑氏知道自家占了便宜,娘這麽做是為了安撫大房和三房,忙懂事道:「娘,讓大嫂和三弟妹、竹姐去吧,我還有衣裳穿。」<="<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