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話,顏淙卻輕搖了搖頭有另外的意見,不過他想了想,又沒把心中話說出來。
這一餐家宴吃得不錯,環境上佳,菜式豐富,用罷午膳後,眾人一道乘車,返迴謝府。
鄭氏還想留顏姝下午在正院,和鄭雲淑一起喝茶畫花樣,顏姝因為有重要的事急著處置,隻能婉拒,離開正院迴到翠采軒去。
初來京城的人,能有什麽事呢?鄭氏雖好奇,但因為她也是個不多話的人,顏姝沒主動告知,她就沒問。
而顏姝沒說,是因為這事也不知道會不會順利。
她迴到翠采軒屬於她一個人的西廂房,找出上午購置的筆墨紙硯和牡丹卷草花紋信箋。另外,還有專程從豫州帶過來的禮物,一副她自己繪製形製打造的金鑲綠鬆石瓔珞。
兩年前,顏姝在豫州短暫結實了一位同齡的姑娘,那姑娘性情溫潤,話不多,卻很喜歡與她一起玩樂。但她隻在豫州留了兩個月,便迴京了。當時兩人並不知道以後會重逢,所以顏姝了解的情況不多。
她隻知道,姑娘名叫翁榮,京城人士,家中四叔在豫州任通判。雖然翁榮沒說過自己家在京中是什麽情形,但根據她的言談舉止,想必翁家應當也是底蘊深厚的書香門第。有心想找,應當不難。
今天出門前,她派自己身邊的趙媽媽,也是從小帶她到大的奶娘,帶著小丫鬟連翹一起,出門幫她打聽「翁家」。趙媽媽細心,連翹口齒伶俐,派她們一起去最可靠。待她迴來,兩人果然尋迴了好消息。
如果顏姝能找到翁榮再續友情,在京中多一位投緣的朋友,怎麽都是好的。
第07章 舊友
顏姝將專為翁榮打造的瓔珞取出來,悉心塗上少量的橙花油,為綠鬆石保水。
這些顏色淺淡,近乎偏向天水碧的綠鬆石都是少見的淡色鬆石。綠鬆石產量不少,但是顏姝湊夠這二十六顆顏色相近的蛋麵石,還是費了一番功夫。
翁榮氣質清麗、審美雅致,喜愛內斂又有韻味的物品,無關價值。送禮物要投其所好,顏姝準備的這串瓔珞不僅符合她的喜好,還很特別。市麵上少見用綠鬆石做瓔珞的。女子所戴瓔珞或者項圈,飾物多為珍珠玉石、瑪瑙寶石等,顏姝想著,若她能找到翁榮,將它送給她,她應當會很歡喜。
她一邊收拾著禮物,親自擦拭裝載瓔珞的黃花梨雕紋木匣,聽連翹講述今日上午出門辦事的過程。
連翹今年不過十一歲,尚在總角。但她自娘胎裏就帶著幾分機靈,人聰明,口齒利落。跟在顏姝身邊,識了字又讀過書,之前在顏府是出了名的厲害小人兒。
昨天晌午,正是她嗬斥兩個燒水婆子不專心。
「姑娘,我和趙媽媽把內城都跑了個遍,一路打聽,找到兩家翁姓官邸。一位住在城南邊上,翰林學士。另一位可了不得了,官至宰輔侍郎兼工部尚書,要是翁家姑娘家中如此顯赫,我們姑娘在京裏就有靠山了!」
正收拾著行李的丫鬟們聽聞連翹的話,都停下手中動作,難掩激動。
顏姝怔了怔,握著帕子的手也頓住。
平心而論,顏姝想尋舊友,既是為了排遣獨自在京中的寂寞,也是存在幾分私心的,這不能否認。多個朋友多條路,如果要說找翁榮什麽都不圖,那是假話。
隻不過,顏姝的心理,還不到連翹說的「找靠山」這麽貪心,她也沒設想過,翁榮的身份是怎樣的。
「你們辛苦了,明天早些叫我起來,辰時初出發去登門遞帖。」顏姝將瓔珞妥善放好,關閉木匣扣上鎖扣,又囑咐趙媽媽道,「嬤嬤,勞你安排人替我租個小轎去,京裏人多,馬車出門太不方便。」
她派人去找,隻是為了先確認翁家的住址,真要去尋人,還是自己親自登門拜訪更有誠意。若讓下人隨便去人家府上問,府中有沒有叫翁榮的姑娘,未免太草率。所以顏姝早就打算好了,尋著翁家之後,她帶著帖子和禮物再去詢問,若找著了人,可直接讓門房將拜帖和見麵禮送到後院去。
這天下午,將帶來京中的一應事務都規製好,明日需要穿的用的也都備好後,夜幕昏黑過後,顏姝早早梳洗完畢,上床入睡。
顏姝愛美,講究頗多,一般沒什麽要事的平常,她都命人閉門剪燭,早早臥榻。即使睡不著,也要閉著眼睛冥想。夜裏光線昏暗,做什麽事都費眼睛,倒不如閉目養神,排解一天的勞累。
另外,睡覺可安神補氣,養膽滋陰,早睡已是她養了好幾年的習慣。她住的院子房屋,一到了天黑就靜悄悄的。顏家人都已經習慣了。
翌日,晴光大好。鄭氏著人來邀顏夫人一同用早膳時,顏姝人已經出門了。
其實尋常來說,給客人分了獨立的院子,有獨立的私密性,可以去大廚房取膳,各吃各的。不過鄭氏與顏氏投緣,說得上話,家裏有客一起用飯顯得熱鬧也親近。
再者,謝秉安入宮參朝,顏父出門辦事,顏淙要去書院,家裏隻有女眷和幼子,聚在一起也好打發時間。
見來的隻有顏夫人,鄭氏好心問一句:「臻臻呢?莫不是還沒起床呢?」
站在一側的鄭雲淑向顏夫人身後看了看,果真沒看見顏姝,也沒有她身邊的丫鬟。她鬆一口氣,卻又有點淡淡的悵然。
謝氏知道女兒出門做什麽去了,不過事情還沒結果,不需要交代得太清楚,所以她隻是籠統答覆:「我們吃,不管她。她從前有個舊友,也是京中人士,出門尋人家頑去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一餐家宴吃得不錯,環境上佳,菜式豐富,用罷午膳後,眾人一道乘車,返迴謝府。
鄭氏還想留顏姝下午在正院,和鄭雲淑一起喝茶畫花樣,顏姝因為有重要的事急著處置,隻能婉拒,離開正院迴到翠采軒去。
初來京城的人,能有什麽事呢?鄭氏雖好奇,但因為她也是個不多話的人,顏姝沒主動告知,她就沒問。
而顏姝沒說,是因為這事也不知道會不會順利。
她迴到翠采軒屬於她一個人的西廂房,找出上午購置的筆墨紙硯和牡丹卷草花紋信箋。另外,還有專程從豫州帶過來的禮物,一副她自己繪製形製打造的金鑲綠鬆石瓔珞。
兩年前,顏姝在豫州短暫結實了一位同齡的姑娘,那姑娘性情溫潤,話不多,卻很喜歡與她一起玩樂。但她隻在豫州留了兩個月,便迴京了。當時兩人並不知道以後會重逢,所以顏姝了解的情況不多。
她隻知道,姑娘名叫翁榮,京城人士,家中四叔在豫州任通判。雖然翁榮沒說過自己家在京中是什麽情形,但根據她的言談舉止,想必翁家應當也是底蘊深厚的書香門第。有心想找,應當不難。
今天出門前,她派自己身邊的趙媽媽,也是從小帶她到大的奶娘,帶著小丫鬟連翹一起,出門幫她打聽「翁家」。趙媽媽細心,連翹口齒伶俐,派她們一起去最可靠。待她迴來,兩人果然尋迴了好消息。
如果顏姝能找到翁榮再續友情,在京中多一位投緣的朋友,怎麽都是好的。
第07章 舊友
顏姝將專為翁榮打造的瓔珞取出來,悉心塗上少量的橙花油,為綠鬆石保水。
這些顏色淺淡,近乎偏向天水碧的綠鬆石都是少見的淡色鬆石。綠鬆石產量不少,但是顏姝湊夠這二十六顆顏色相近的蛋麵石,還是費了一番功夫。
翁榮氣質清麗、審美雅致,喜愛內斂又有韻味的物品,無關價值。送禮物要投其所好,顏姝準備的這串瓔珞不僅符合她的喜好,還很特別。市麵上少見用綠鬆石做瓔珞的。女子所戴瓔珞或者項圈,飾物多為珍珠玉石、瑪瑙寶石等,顏姝想著,若她能找到翁榮,將它送給她,她應當會很歡喜。
她一邊收拾著禮物,親自擦拭裝載瓔珞的黃花梨雕紋木匣,聽連翹講述今日上午出門辦事的過程。
連翹今年不過十一歲,尚在總角。但她自娘胎裏就帶著幾分機靈,人聰明,口齒利落。跟在顏姝身邊,識了字又讀過書,之前在顏府是出了名的厲害小人兒。
昨天晌午,正是她嗬斥兩個燒水婆子不專心。
「姑娘,我和趙媽媽把內城都跑了個遍,一路打聽,找到兩家翁姓官邸。一位住在城南邊上,翰林學士。另一位可了不得了,官至宰輔侍郎兼工部尚書,要是翁家姑娘家中如此顯赫,我們姑娘在京裏就有靠山了!」
正收拾著行李的丫鬟們聽聞連翹的話,都停下手中動作,難掩激動。
顏姝怔了怔,握著帕子的手也頓住。
平心而論,顏姝想尋舊友,既是為了排遣獨自在京中的寂寞,也是存在幾分私心的,這不能否認。多個朋友多條路,如果要說找翁榮什麽都不圖,那是假話。
隻不過,顏姝的心理,還不到連翹說的「找靠山」這麽貪心,她也沒設想過,翁榮的身份是怎樣的。
「你們辛苦了,明天早些叫我起來,辰時初出發去登門遞帖。」顏姝將瓔珞妥善放好,關閉木匣扣上鎖扣,又囑咐趙媽媽道,「嬤嬤,勞你安排人替我租個小轎去,京裏人多,馬車出門太不方便。」
她派人去找,隻是為了先確認翁家的住址,真要去尋人,還是自己親自登門拜訪更有誠意。若讓下人隨便去人家府上問,府中有沒有叫翁榮的姑娘,未免太草率。所以顏姝早就打算好了,尋著翁家之後,她帶著帖子和禮物再去詢問,若找著了人,可直接讓門房將拜帖和見麵禮送到後院去。
這天下午,將帶來京中的一應事務都規製好,明日需要穿的用的也都備好後,夜幕昏黑過後,顏姝早早梳洗完畢,上床入睡。
顏姝愛美,講究頗多,一般沒什麽要事的平常,她都命人閉門剪燭,早早臥榻。即使睡不著,也要閉著眼睛冥想。夜裏光線昏暗,做什麽事都費眼睛,倒不如閉目養神,排解一天的勞累。
另外,睡覺可安神補氣,養膽滋陰,早睡已是她養了好幾年的習慣。她住的院子房屋,一到了天黑就靜悄悄的。顏家人都已經習慣了。
翌日,晴光大好。鄭氏著人來邀顏夫人一同用早膳時,顏姝人已經出門了。
其實尋常來說,給客人分了獨立的院子,有獨立的私密性,可以去大廚房取膳,各吃各的。不過鄭氏與顏氏投緣,說得上話,家裏有客一起用飯顯得熱鬧也親近。
再者,謝秉安入宮參朝,顏父出門辦事,顏淙要去書院,家裏隻有女眷和幼子,聚在一起也好打發時間。
見來的隻有顏夫人,鄭氏好心問一句:「臻臻呢?莫不是還沒起床呢?」
站在一側的鄭雲淑向顏夫人身後看了看,果真沒看見顏姝,也沒有她身邊的丫鬟。她鬆一口氣,卻又有點淡淡的悵然。
謝氏知道女兒出門做什麽去了,不過事情還沒結果,不需要交代得太清楚,所以她隻是籠統答覆:「我們吃,不管她。她從前有個舊友,也是京中人士,出門尋人家頑去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