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 作者:雁東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方麵,在北境的穆謙也任由政務將時間填得滿滿的,生怕一閑下來就會想到那個他再也不想記起來的人。
有了上次的軍糧危機,再加上西境能夠自給自足一事讓成禎帝諱莫如深,穆謙認識到軍糧充裕的重要性。有了糧,邊防軍才有底氣跟京畿叫板,北境才有底氣跟其他三境叫板,後麵才能再議生意,再議軍備。
有了這樣的思路,穆謙趁著晉王府落成之際,召了壩州、並州和遼州的知州、刺史、通判及邊防軍一眾團練使會麵,打算共同商議此事。
新晉王府由穆謙做主,選址平陵城,擇當地一舉家南遷豪右的棄宅,經過簡單灑掃,重換匾額,變成了晉王府邸。
現任壩州知州馮寺看著整潔卻略顯寒酸的新府邸,有些嫌棄地皺起了眉頭,這裝潢連他的知州府都不上,讓晉王住這種地方?正巧在前麵看到了並州知州安吉,馮寺快步走上去,壓低聲音道:
「利貞兄,這晉王殿下是要唱哪一出,你若知道,可千萬給愚弟透個信兒。」
安吉朝著馮寺鄭重地搖了搖頭,朝天空一指,煞有介事道:「這北境怕是要變天了,等下無論京裏來的這位爺說什麽,隻管聽他的便是了。」
馮寺聽著這話冷汗都出來了,朝正廳一指,「京畿透過來的信兒,說這位爺可是今上心尖尖上的,聽說為著這位爺出京的事,另外兩位原來得臉的都被訓斥了。還說他連林肖容謝四大公爵世家都不放在眼裏,是不是真的?」
安吉嚇得趕忙扯住了馮寺的袖子,四下瞧了一眼,才道:「天家的事,哪裏是我等能議論的,你隻要知道,馮家和安家惹不起這位爺就得了。」
兩人心照不宣,結伴入了正廳,穆謙已經坐在主位上候著了,兩人入內趕忙告罪。時辰未到,穆謙也不甚在意,應酬兩句過後,繼續與早已到的邊防軍將領說著閑話。
半晌,待人來齊穆謙才將來意說明,「前些日子,劉戍兄弟帶著兄弟們開荒已初見成效,此事功在千秋,本王想著,把這事繼續下去。」
上次軍糧危機還沒走遠,往事歷歷在目,邊防軍眾將領紛紛響應,三州知州和刺史相互交還眼神後,亦無不同意見。
穆謙見眾人並無異議,又道:「原來是劉戍帶得一隊人負責小規模開墾田地,人手短缺,本王有意將半數邊防軍的日常拉練改為開荒,並定期輪換。」
如此,北境邊防軍府兵製管理初見雛形。
半數邊防軍不是小數目,邊防軍眾將領早與穆謙一心,此事穆謙也早與他們議過,他們並無異議。
倒是並州這邊,乃是北境屏障,若一旦有個意外,平陵城破防,並州失守,那北境就完了。安吉本來沒打算與穆謙唱反調,可事關整個北境,他不敢懈怠,隻得硬著頭皮道:
「晉王殿下容稟,半數邊防軍,是否多了些,平陵城雖說易守難攻,但是乍將人手抽離,未免要冒些風險!」
第160章 北境之主
安吉作為並州的知州,直麵胡旗十餘載,經歷過兩次胡旗南侵之戰,在京畿禁軍不在的日子裏,都是他跟邊防軍商量著城防之事,有這樣的擔憂並不奇怪。安吉此話一出,三州的地方官也紛紛附和起來。
穆謙看了安吉一眼,眼神中對這個年逾不惑的中年人沒有怪罪,倒是多了幾分探尋。去年那場大戰,由京畿派駐的北境守軍統領直接接管軍權,穆謙與當地地方官接觸不多,現下以藩王身份就藩,這些地方官的關係他就要掌握起來了。
安吉的問題並不難迴答,但是要拋出看法的穆謙來迴應,說服力就會降低。
李守適時應道:「在晉王殿下帶領下,咱們大敗胡旗軍隊,獲得了近幾十年來的首次勝利。如今胡旗人大傷元氣,五到十年內沒了南下之力,想來將巡防邊防軍減半,不是大問題。」
趙衛亦道:「是這個道理,如今城防已經加固的不錯了,將士們也總要拉練,不墾荒那就要做別的事,都一樣的。」
論軍事才能,三州一眾地方官自然比不得邊防軍將領,見李守和趙衛如是說,他們也放下心來。安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朝著穆謙拱手道:
「開荒屯糧功在千秋,既然邊防軍眾將對守城一事信心滿滿,那下官就放心了。不知這墾荒,殿下打算從何處著手?」
開荒屯糧的規劃,穆謙曾與黎至清詳細商議過,如今穆謙雖然對黎至清心中有著難掩的情緒,但是對黎至清的才能毫不懷疑,索性打算按照兩人從前的規劃有序推進。
「本王打算先把目光放在離北境大營最近的平陵城西,那裏丘陵山地眾多,而且離著邊防軍大營也近,就算有突發狀況,也來得及緊急迴援。那些土地若能開墾出來,一下子就是幾萬畝地,九成種植玉米、高粱、紅薯等糧食作物,餘下的可以種植果蔬。安知州以為如何?」
事都是邊防軍在做,而邊防軍的餉銀由京畿來出,基本上用不到地方上的人力物力,安吉自然樂意賣穆謙一個人情。
「晉王殿下思慮周全,下官沒有異議。」
穆謙見狀,微微一笑,然後拋出了重點,朗聲道:「當然,幾萬畝地對於養活十萬邊防軍將士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
一眾地方官員聽罷,皆是一驚,麵麵相覷之下,都從彼此眼中看到的不可置信。莫非,晉王殿下還想讓邊防軍自給自足?那可就不是幾萬畝地的問題了!
有了上次的軍糧危機,再加上西境能夠自給自足一事讓成禎帝諱莫如深,穆謙認識到軍糧充裕的重要性。有了糧,邊防軍才有底氣跟京畿叫板,北境才有底氣跟其他三境叫板,後麵才能再議生意,再議軍備。
有了這樣的思路,穆謙趁著晉王府落成之際,召了壩州、並州和遼州的知州、刺史、通判及邊防軍一眾團練使會麵,打算共同商議此事。
新晉王府由穆謙做主,選址平陵城,擇當地一舉家南遷豪右的棄宅,經過簡單灑掃,重換匾額,變成了晉王府邸。
現任壩州知州馮寺看著整潔卻略顯寒酸的新府邸,有些嫌棄地皺起了眉頭,這裝潢連他的知州府都不上,讓晉王住這種地方?正巧在前麵看到了並州知州安吉,馮寺快步走上去,壓低聲音道:
「利貞兄,這晉王殿下是要唱哪一出,你若知道,可千萬給愚弟透個信兒。」
安吉朝著馮寺鄭重地搖了搖頭,朝天空一指,煞有介事道:「這北境怕是要變天了,等下無論京裏來的這位爺說什麽,隻管聽他的便是了。」
馮寺聽著這話冷汗都出來了,朝正廳一指,「京畿透過來的信兒,說這位爺可是今上心尖尖上的,聽說為著這位爺出京的事,另外兩位原來得臉的都被訓斥了。還說他連林肖容謝四大公爵世家都不放在眼裏,是不是真的?」
安吉嚇得趕忙扯住了馮寺的袖子,四下瞧了一眼,才道:「天家的事,哪裏是我等能議論的,你隻要知道,馮家和安家惹不起這位爺就得了。」
兩人心照不宣,結伴入了正廳,穆謙已經坐在主位上候著了,兩人入內趕忙告罪。時辰未到,穆謙也不甚在意,應酬兩句過後,繼續與早已到的邊防軍將領說著閑話。
半晌,待人來齊穆謙才將來意說明,「前些日子,劉戍兄弟帶著兄弟們開荒已初見成效,此事功在千秋,本王想著,把這事繼續下去。」
上次軍糧危機還沒走遠,往事歷歷在目,邊防軍眾將領紛紛響應,三州知州和刺史相互交還眼神後,亦無不同意見。
穆謙見眾人並無異議,又道:「原來是劉戍帶得一隊人負責小規模開墾田地,人手短缺,本王有意將半數邊防軍的日常拉練改為開荒,並定期輪換。」
如此,北境邊防軍府兵製管理初見雛形。
半數邊防軍不是小數目,邊防軍眾將領早與穆謙一心,此事穆謙也早與他們議過,他們並無異議。
倒是並州這邊,乃是北境屏障,若一旦有個意外,平陵城破防,並州失守,那北境就完了。安吉本來沒打算與穆謙唱反調,可事關整個北境,他不敢懈怠,隻得硬著頭皮道:
「晉王殿下容稟,半數邊防軍,是否多了些,平陵城雖說易守難攻,但是乍將人手抽離,未免要冒些風險!」
第160章 北境之主
安吉作為並州的知州,直麵胡旗十餘載,經歷過兩次胡旗南侵之戰,在京畿禁軍不在的日子裏,都是他跟邊防軍商量著城防之事,有這樣的擔憂並不奇怪。安吉此話一出,三州的地方官也紛紛附和起來。
穆謙看了安吉一眼,眼神中對這個年逾不惑的中年人沒有怪罪,倒是多了幾分探尋。去年那場大戰,由京畿派駐的北境守軍統領直接接管軍權,穆謙與當地地方官接觸不多,現下以藩王身份就藩,這些地方官的關係他就要掌握起來了。
安吉的問題並不難迴答,但是要拋出看法的穆謙來迴應,說服力就會降低。
李守適時應道:「在晉王殿下帶領下,咱們大敗胡旗軍隊,獲得了近幾十年來的首次勝利。如今胡旗人大傷元氣,五到十年內沒了南下之力,想來將巡防邊防軍減半,不是大問題。」
趙衛亦道:「是這個道理,如今城防已經加固的不錯了,將士們也總要拉練,不墾荒那就要做別的事,都一樣的。」
論軍事才能,三州一眾地方官自然比不得邊防軍將領,見李守和趙衛如是說,他們也放下心來。安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朝著穆謙拱手道:
「開荒屯糧功在千秋,既然邊防軍眾將對守城一事信心滿滿,那下官就放心了。不知這墾荒,殿下打算從何處著手?」
開荒屯糧的規劃,穆謙曾與黎至清詳細商議過,如今穆謙雖然對黎至清心中有著難掩的情緒,但是對黎至清的才能毫不懷疑,索性打算按照兩人從前的規劃有序推進。
「本王打算先把目光放在離北境大營最近的平陵城西,那裏丘陵山地眾多,而且離著邊防軍大營也近,就算有突發狀況,也來得及緊急迴援。那些土地若能開墾出來,一下子就是幾萬畝地,九成種植玉米、高粱、紅薯等糧食作物,餘下的可以種植果蔬。安知州以為如何?」
事都是邊防軍在做,而邊防軍的餉銀由京畿來出,基本上用不到地方上的人力物力,安吉自然樂意賣穆謙一個人情。
「晉王殿下思慮周全,下官沒有異議。」
穆謙見狀,微微一笑,然後拋出了重點,朗聲道:「當然,幾萬畝地對於養活十萬邊防軍將士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
一眾地方官員聽罷,皆是一驚,麵麵相覷之下,都從彼此眼中看到的不可置信。莫非,晉王殿下還想讓邊防軍自給自足?那可就不是幾萬畝地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