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 作者:雁東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便是婉拒了。
穆謙聽罷,不由得失落起來。自從那日送走黎至清,穆謙的心情便一直起起落落。不過,穆謙素來心大,再不痛快也不會朝著黎至清撒邪火,見他實在為難,不忍勉強,打算將此事翻篇,自嘲一句,「連本王以身家做抵,京畿諸州都借不來軍糧,更別說讓他們追隨本王了。」
黎至清聽後,麵露幾分古怪,有些不好意思道:
「那日黎某迴營,正好趕上軍中士兵要往外發那封以晉王府房舍田產作抵籌糧的函,黎某把函扣下了。如今,這幾日京畿沒有動靜,不是殿下威望不夠,是函根本就沒有發出去。」
穆謙這才想起來那日雨中,黎至清說得那句「把身家搭進北境」,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他已經看到了信函的內容。
「為何?以利相誘他們都未必肯支援,跟別說什麽都不給了。」
「誘之以利本沒有錯,但殿下以晉王府家底作保,黎某以為不妥。」黎至清見穆謙仍舊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並未因著信函未發出而大發雷霆,坦言道:「殿下紈絝之名在外,與諸州鮮少打交道,一旦京畿籌糧失敗,殿下無糧可還,是否真能變賣晉王府田產,誰也說不好,諸州必然不敢冒險。」
穆謙聽了這話,不滿起來,「本王難道還能賴帳不成?」
黎至清輕輕一笑,「雖然我等相信殿下一諾千金,可諸州世家並不了解殿下秉性。且殿下乃今上親子,在京畿雖無實權,但身份尊貴,屆時假若殿下仗著身份,真賴了這筆帳,諸州世家也隻能敢怒不敢言。這種事坑諸州的事,京畿權貴可沒少做,他們也怕了。」
黎至清的顧慮穆謙聽明白了,穆謙要權無權,要聲望無聲望,也未曾與諸州打過交道,沒有舊例作保,就算給予厚利,諸州也不會相信,更不會援手。
「直接扣下信函是否武斷了些,為什麽不試試?」
黎至清把嘴唇抿成一條直線,低下頭,躊躇須臾,決定把話說透,「恕黎某直言,殿下現在雖有建功立業之心,但在京畿內,尚無一爭之力。」
黎至清說話素來婉轉,無論麵對的是達官顯貴還是清貧閭左,從不直接下人麵子,能說出這般露骨的話,倒是讓穆謙意外。這話不中聽,穆謙卻未覺得被冒犯,反倒是心中竊喜,黎至清竟然有不打太極的時候,認真地點了點頭。
「本王知道。」
黎至清打量了穆謙的神色,如他所料,穆謙的確不是個心胸狹隘之人,繼續道:
「殿下此函一出,倒是能得北境軍民之心,但於京畿而言,殿下誌在天下的心思曝露無疑。先時,殿下不過是一個迫不得已才臨危受命出任北境主帥的可憐人,若此函傳到京畿,殿下則變為一個意在收買人心、收服北境的野心勃勃的親王。」
穆謙活了十八載,皆是單純的學生生活,對這些權謀人心之事,聽得懵懵懂懂,麵露疑惑之色,「為何這樣說?」
「若隻求高官厚祿,無心天下,那散盡家財又為哪般?豈不與初衷相悖。」黎至清以上皆是誅心之語,他當然明白穆謙沒那麽深的心思,但防不住他人以小人之心揣度穆謙,「黎某知道,殿下寫函時,隻一心以重利求糧,並無籠絡人心之意。可太子和秦王不會這樣想,東西兩府不會這樣想。殿下能在北境站穩腳跟,靠得是一身真本事和一刻坦率赤誠之心,但迴了京畿,這些就不夠用了。若求至治之世,殿下又怎會止步於北境?」
聽著黎至清的話,穆謙感覺脊背上慢慢地滲出冷汗,幸好信函被黎至清扣下了,否則,不僅糧求不來,自己先成了太子和秦王的眼中釘,到時候若在籌糧之事上從中作梗,那北境才是連一點希望都沒了。
黎至清扣下信函一事,往嚴重了說,也算陣前抗命。話到此處,穆謙沒有絲毫怪罪之意,黎至清略作斟酌,就在這城樓之上、眾目睽睽之下,撩袍衝著穆謙跪倒。
第71章 偏私
「黎至清私自扣下信函,違抗軍令,特向主帥領罪。」
黎至清就這樣拱著手,直挺挺地跪在了穆謙麵前,麵色淡然平靜,不帶絲毫怨懟,靜靜地等著穆謙發落。
方才黎至清的話,穆謙都聽見了心裏,瞬間明白了黎至清的意思,先前已經在眾將麵前將函擬好,以晉王身家作保,可謂收盡人心。如今,信函卻沒發出去,若對眾將沒個交代,那對於穆謙來說,必定威嚴有損。可讓穆謙以軍法處置了黎至清,穆謙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起來。」穆謙俯身扶住黎至清的胳膊,想把人攙起來。
黎至清微微抬頭,對上穆謙那雙溫暖的眸子,心中一暖,然後麵帶溫潤地朝著穆謙搖了搖頭,星目中皆是不贊同,仿佛在對穆謙說:在北境,我既拜你為主,自然事事要為你考慮周全。
穆謙眉頭瞬間擰到了一起,手上施力,直接把人從地上拽了起來,嘆了口氣,認真道:
「至清這般都是為了本王,本王豈能恩將仇報,更何況,說出來至清可能不相信,我穆謙就算想立威,也絕對不會下你的麵子。」
穆謙頓了頓,又堅定地補了一句,「如今不會,今後更不會!即便來日咱們不同路!」
曾幾何時,不是自己的過錯,登州那群嫡出的公子們也會絞盡腦汁將鍋扣在自己身上,巴不得自己丟盡顏麵。如今,私自攔下信函,未立即向主帥稟報,有錯在先,卻被穆謙輕輕揭過,黎至清一時之間有些悵惘。
穆謙聽罷,不由得失落起來。自從那日送走黎至清,穆謙的心情便一直起起落落。不過,穆謙素來心大,再不痛快也不會朝著黎至清撒邪火,見他實在為難,不忍勉強,打算將此事翻篇,自嘲一句,「連本王以身家做抵,京畿諸州都借不來軍糧,更別說讓他們追隨本王了。」
黎至清聽後,麵露幾分古怪,有些不好意思道:
「那日黎某迴營,正好趕上軍中士兵要往外發那封以晉王府房舍田產作抵籌糧的函,黎某把函扣下了。如今,這幾日京畿沒有動靜,不是殿下威望不夠,是函根本就沒有發出去。」
穆謙這才想起來那日雨中,黎至清說得那句「把身家搭進北境」,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他已經看到了信函的內容。
「為何?以利相誘他們都未必肯支援,跟別說什麽都不給了。」
「誘之以利本沒有錯,但殿下以晉王府家底作保,黎某以為不妥。」黎至清見穆謙仍舊一副虛心受教的模樣,並未因著信函未發出而大發雷霆,坦言道:「殿下紈絝之名在外,與諸州鮮少打交道,一旦京畿籌糧失敗,殿下無糧可還,是否真能變賣晉王府田產,誰也說不好,諸州必然不敢冒險。」
穆謙聽了這話,不滿起來,「本王難道還能賴帳不成?」
黎至清輕輕一笑,「雖然我等相信殿下一諾千金,可諸州世家並不了解殿下秉性。且殿下乃今上親子,在京畿雖無實權,但身份尊貴,屆時假若殿下仗著身份,真賴了這筆帳,諸州世家也隻能敢怒不敢言。這種事坑諸州的事,京畿權貴可沒少做,他們也怕了。」
黎至清的顧慮穆謙聽明白了,穆謙要權無權,要聲望無聲望,也未曾與諸州打過交道,沒有舊例作保,就算給予厚利,諸州也不會相信,更不會援手。
「直接扣下信函是否武斷了些,為什麽不試試?」
黎至清把嘴唇抿成一條直線,低下頭,躊躇須臾,決定把話說透,「恕黎某直言,殿下現在雖有建功立業之心,但在京畿內,尚無一爭之力。」
黎至清說話素來婉轉,無論麵對的是達官顯貴還是清貧閭左,從不直接下人麵子,能說出這般露骨的話,倒是讓穆謙意外。這話不中聽,穆謙卻未覺得被冒犯,反倒是心中竊喜,黎至清竟然有不打太極的時候,認真地點了點頭。
「本王知道。」
黎至清打量了穆謙的神色,如他所料,穆謙的確不是個心胸狹隘之人,繼續道:
「殿下此函一出,倒是能得北境軍民之心,但於京畿而言,殿下誌在天下的心思曝露無疑。先時,殿下不過是一個迫不得已才臨危受命出任北境主帥的可憐人,若此函傳到京畿,殿下則變為一個意在收買人心、收服北境的野心勃勃的親王。」
穆謙活了十八載,皆是單純的學生生活,對這些權謀人心之事,聽得懵懵懂懂,麵露疑惑之色,「為何這樣說?」
「若隻求高官厚祿,無心天下,那散盡家財又為哪般?豈不與初衷相悖。」黎至清以上皆是誅心之語,他當然明白穆謙沒那麽深的心思,但防不住他人以小人之心揣度穆謙,「黎某知道,殿下寫函時,隻一心以重利求糧,並無籠絡人心之意。可太子和秦王不會這樣想,東西兩府不會這樣想。殿下能在北境站穩腳跟,靠得是一身真本事和一刻坦率赤誠之心,但迴了京畿,這些就不夠用了。若求至治之世,殿下又怎會止步於北境?」
聽著黎至清的話,穆謙感覺脊背上慢慢地滲出冷汗,幸好信函被黎至清扣下了,否則,不僅糧求不來,自己先成了太子和秦王的眼中釘,到時候若在籌糧之事上從中作梗,那北境才是連一點希望都沒了。
黎至清扣下信函一事,往嚴重了說,也算陣前抗命。話到此處,穆謙沒有絲毫怪罪之意,黎至清略作斟酌,就在這城樓之上、眾目睽睽之下,撩袍衝著穆謙跪倒。
第71章 偏私
「黎至清私自扣下信函,違抗軍令,特向主帥領罪。」
黎至清就這樣拱著手,直挺挺地跪在了穆謙麵前,麵色淡然平靜,不帶絲毫怨懟,靜靜地等著穆謙發落。
方才黎至清的話,穆謙都聽見了心裏,瞬間明白了黎至清的意思,先前已經在眾將麵前將函擬好,以晉王身家作保,可謂收盡人心。如今,信函卻沒發出去,若對眾將沒個交代,那對於穆謙來說,必定威嚴有損。可讓穆謙以軍法處置了黎至清,穆謙是萬萬做不出來的。
「起來。」穆謙俯身扶住黎至清的胳膊,想把人攙起來。
黎至清微微抬頭,對上穆謙那雙溫暖的眸子,心中一暖,然後麵帶溫潤地朝著穆謙搖了搖頭,星目中皆是不贊同,仿佛在對穆謙說:在北境,我既拜你為主,自然事事要為你考慮周全。
穆謙眉頭瞬間擰到了一起,手上施力,直接把人從地上拽了起來,嘆了口氣,認真道:
「至清這般都是為了本王,本王豈能恩將仇報,更何況,說出來至清可能不相信,我穆謙就算想立威,也絕對不會下你的麵子。」
穆謙頓了頓,又堅定地補了一句,「如今不會,今後更不會!即便來日咱們不同路!」
曾幾何時,不是自己的過錯,登州那群嫡出的公子們也會絞盡腦汁將鍋扣在自己身上,巴不得自己丟盡顏麵。如今,私自攔下信函,未立即向主帥稟報,有錯在先,卻被穆謙輕輕揭過,黎至清一時之間有些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