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 作者:雁東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謙倒是不擔心穆諺這次來跟他搶北境的軍權,畢竟在黎至清步步為營下,自己在北境已經站穩了腳跟。穆諺此次作為監軍,極有可能是京畿對在外武將的製衡之術。穆謙想到此處,更生氣了,加上進來被感情磋磨地情緒不穩,開始罵罵罵咧咧起來。
「老子他媽的在北境拿著命在拚,他們在後麵防著老子!都他媽這個時候了,東西兩府這群庸臣不琢磨著怎麽對抗胡旗人,反倒整天把精力放在坑自己人身上,真不知道這群人腦子裏到都裝了些什麽?今上也是,老糊塗了不成,這種摺子都批!」
寒英在一邊看著,彷佛又看到了沒來北境之前,自家那個衝動的王爺的影子。他倒是能理解穆謙此刻的心態,歷來監軍都扮演了一個相對微妙的角色,論職位自然處在主帥之下,但又有越過主帥直接向京畿匯報的權利,對今上直接負責。所以,一般監軍職位都由不涉軍政但地位高於主帥的皇親貴戚擔任,一方麵能夠保證主帥的權威,另一方麵直接向今上匯報也不算僭越。穆諺就是個紈絝子弟,自然不涉軍政,可他不過是個世子,說不定哪天就被他那個德才兼備庶出長兄奪了爵位繼承權,憑什麽跑來北境壓堂堂晉王一頭!
穆謙罵了半盞茶的時間還不解氣,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話也越來越難聽,還間或夾雜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詞句。寒英與玉絮交換了個眼神,他們不敢勸,但也知道不能再由著穆謙罵下去了,默默地退出軍帳,他要去找黎至清來滅火。
黎至清倒是不難找,寒英到時,他正在軍械營改圖紙。寒英隻說了穆謙發了怒,請他去勸勸,當著眾人卻不肯明言原因。黎至清見他著急,當下筆隨著他去了。
路上,寒英這才把玉絮打聽到的消息同黎至清大略說了一下。黎至清讚譽地瞧了寒英一眼,雖然是個老實的,但是個有分寸的!
黎至清剛一進軍帳,一個茶杯正碎在腳邊,滾燙的茶水頓時四處飛濺,半數落到了黎至清的緞靴上。
穆謙剛扔完一個茶杯,正要砸第二個,眼見著黎至清進門,高高抬起得胳膊瞬間僵住,又見黎至清靴子濕了,怒氣衰減,轉而心髒被擔憂填得滿滿的,忙問道:「燙到了沒有?」
穆謙眸子裏由怒轉憂的情緒被黎至清精準捕捉,雖然腳背被熱水灼傷,此刻隱隱作痛,但他不想再給已經心煩不已的穆謙添亂,索性道:「不礙事,隔著一層呢。」
「快坐下,脫了靴子我瞧瞧!」穆謙說著就要扶黎至清坐下。
黎至清順勢就坐,卻怎麽也不肯脫靴子,隻道說沒事,然後笑道:
「上次殿下摔得東西,還是京畿湘滿樓的酒壺,不知今日這茶杯又怎麽得罪了殿下?」
穆謙聽黎至清打趣,又見他去而復返,知道是自己身邊的侍衛搗鬼,佯怒地瞪了寒英一眼,「就你嘴快,也不顧先生是否忙著,就把人硬扭了來!」
寒英知道穆謙並未真生氣,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憨笑了一下,沒吱聲。
穆謙也不真同他計較,轉頭問黎至清:「至清都知道了?」
黎至清聞言,點了點頭,「殿下著實不必動怒,如今殿下在北境掌權,雖說也是肖家藏鋒的權宜之計,可畢竟您頂替了沉戟,若肖家當真沒點動作,黎某反倒更擔心了。」
「話雖如此,可本王與趙王世子不睦,整個京畿人盡皆知,有肖相在,現在再加上個肖若素,政事堂給本王下絆子,這無可厚非,可樞密院怎麽還跟他們沆瀣一氣,還有今上,直接就準了,將本王置於何地?本王就不明白了,難道權力製衡比打勝仗更重要嗎?」
穆謙微微起伏的胸口昭示著他尚未散去的怒意,黎至清見狀,自己拿起茶壺斟了一杯茶,抵到穆謙眼前,「殿下稍安勿躁,您得了北境的軍權,可不止肖家一家夜不安眠。」
一杯黎至清親自斟得茶落肚,穆謙感覺很是熨帖,怒氣漸漸平息,「那是,本王那兩個兄弟,也不是好相與的!」
黎至清見他情緒逐漸平復,輕笑道:「謝樞密使是秦王殿下的人,向著秦王,給殿下找點不自在,不是正常的麽!京畿世家林立,各懷鬼胎,您指望他們把家國利益放在世家利益之前,倒不如指望胡旗自己退兵。」
「朝政被世家把持,已成痼疾,這也就算了,世家內部嫡出打壓庶出,嫡係打壓旁係,不想著如何選拔人才為國盡忠,就知道兄弟鬩牆!」穆謙說著,語氣裏帶了幾分無可奈何,「真想把這群世家一鍋端了,要不然大成遲早得完!」
黎至清略顯詫異地瞅了穆謙一眼,皇室倚仗世家,世家把持朝局,這樣的局麵在大成已經根深蒂固,唯一一次格局鬆動,還是當年宰執鬱弘毅在朝主張的新政時。自從鬱弘毅被貶,新政便失敗了。縱使朝內有秦王之流有心鞏固皇權,贊同鬱相的主張,但實施時隻敢在科舉時多籠絡些寒門子弟。秦王母舅家是炙手可熱的謝家,鬱弘毅的逐世家固皇權的思想,秦王是絕對不敢表露分毫的。
如今,又被穆謙提起,黎至清一時之間五味雜陳。
還不等黎至清從感慨中迴過神來,穆謙又略顯惆悵的感慨一句,「居心如此不良的摺子,今上竟然批了,權力製衡就比打勝仗比他親兒子重要嗎?」
黎至清自然明白穆謙心中所想,今上是穆謙的親爹,被今上提防著,心裏自然不痛快,黎至清聞言勸慰:
「老子他媽的在北境拿著命在拚,他們在後麵防著老子!都他媽這個時候了,東西兩府這群庸臣不琢磨著怎麽對抗胡旗人,反倒整天把精力放在坑自己人身上,真不知道這群人腦子裏到都裝了些什麽?今上也是,老糊塗了不成,這種摺子都批!」
寒英在一邊看著,彷佛又看到了沒來北境之前,自家那個衝動的王爺的影子。他倒是能理解穆謙此刻的心態,歷來監軍都扮演了一個相對微妙的角色,論職位自然處在主帥之下,但又有越過主帥直接向京畿匯報的權利,對今上直接負責。所以,一般監軍職位都由不涉軍政但地位高於主帥的皇親貴戚擔任,一方麵能夠保證主帥的權威,另一方麵直接向今上匯報也不算僭越。穆諺就是個紈絝子弟,自然不涉軍政,可他不過是個世子,說不定哪天就被他那個德才兼備庶出長兄奪了爵位繼承權,憑什麽跑來北境壓堂堂晉王一頭!
穆謙罵了半盞茶的時間還不解氣,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話也越來越難聽,還間或夾雜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詞句。寒英與玉絮交換了個眼神,他們不敢勸,但也知道不能再由著穆謙罵下去了,默默地退出軍帳,他要去找黎至清來滅火。
黎至清倒是不難找,寒英到時,他正在軍械營改圖紙。寒英隻說了穆謙發了怒,請他去勸勸,當著眾人卻不肯明言原因。黎至清見他著急,當下筆隨著他去了。
路上,寒英這才把玉絮打聽到的消息同黎至清大略說了一下。黎至清讚譽地瞧了寒英一眼,雖然是個老實的,但是個有分寸的!
黎至清剛一進軍帳,一個茶杯正碎在腳邊,滾燙的茶水頓時四處飛濺,半數落到了黎至清的緞靴上。
穆謙剛扔完一個茶杯,正要砸第二個,眼見著黎至清進門,高高抬起得胳膊瞬間僵住,又見黎至清靴子濕了,怒氣衰減,轉而心髒被擔憂填得滿滿的,忙問道:「燙到了沒有?」
穆謙眸子裏由怒轉憂的情緒被黎至清精準捕捉,雖然腳背被熱水灼傷,此刻隱隱作痛,但他不想再給已經心煩不已的穆謙添亂,索性道:「不礙事,隔著一層呢。」
「快坐下,脫了靴子我瞧瞧!」穆謙說著就要扶黎至清坐下。
黎至清順勢就坐,卻怎麽也不肯脫靴子,隻道說沒事,然後笑道:
「上次殿下摔得東西,還是京畿湘滿樓的酒壺,不知今日這茶杯又怎麽得罪了殿下?」
穆謙聽黎至清打趣,又見他去而復返,知道是自己身邊的侍衛搗鬼,佯怒地瞪了寒英一眼,「就你嘴快,也不顧先生是否忙著,就把人硬扭了來!」
寒英知道穆謙並未真生氣,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憨笑了一下,沒吱聲。
穆謙也不真同他計較,轉頭問黎至清:「至清都知道了?」
黎至清聞言,點了點頭,「殿下著實不必動怒,如今殿下在北境掌權,雖說也是肖家藏鋒的權宜之計,可畢竟您頂替了沉戟,若肖家當真沒點動作,黎某反倒更擔心了。」
「話雖如此,可本王與趙王世子不睦,整個京畿人盡皆知,有肖相在,現在再加上個肖若素,政事堂給本王下絆子,這無可厚非,可樞密院怎麽還跟他們沆瀣一氣,還有今上,直接就準了,將本王置於何地?本王就不明白了,難道權力製衡比打勝仗更重要嗎?」
穆謙微微起伏的胸口昭示著他尚未散去的怒意,黎至清見狀,自己拿起茶壺斟了一杯茶,抵到穆謙眼前,「殿下稍安勿躁,您得了北境的軍權,可不止肖家一家夜不安眠。」
一杯黎至清親自斟得茶落肚,穆謙感覺很是熨帖,怒氣漸漸平息,「那是,本王那兩個兄弟,也不是好相與的!」
黎至清見他情緒逐漸平復,輕笑道:「謝樞密使是秦王殿下的人,向著秦王,給殿下找點不自在,不是正常的麽!京畿世家林立,各懷鬼胎,您指望他們把家國利益放在世家利益之前,倒不如指望胡旗自己退兵。」
「朝政被世家把持,已成痼疾,這也就算了,世家內部嫡出打壓庶出,嫡係打壓旁係,不想著如何選拔人才為國盡忠,就知道兄弟鬩牆!」穆謙說著,語氣裏帶了幾分無可奈何,「真想把這群世家一鍋端了,要不然大成遲早得完!」
黎至清略顯詫異地瞅了穆謙一眼,皇室倚仗世家,世家把持朝局,這樣的局麵在大成已經根深蒂固,唯一一次格局鬆動,還是當年宰執鬱弘毅在朝主張的新政時。自從鬱弘毅被貶,新政便失敗了。縱使朝內有秦王之流有心鞏固皇權,贊同鬱相的主張,但實施時隻敢在科舉時多籠絡些寒門子弟。秦王母舅家是炙手可熱的謝家,鬱弘毅的逐世家固皇權的思想,秦王是絕對不敢表露分毫的。
如今,又被穆謙提起,黎至清一時之間五味雜陳。
還不等黎至清從感慨中迴過神來,穆謙又略顯惆悵的感慨一句,「居心如此不良的摺子,今上竟然批了,權力製衡就比打勝仗比他親兒子重要嗎?」
黎至清自然明白穆謙心中所想,今上是穆謙的親爹,被今上提防著,心裏自然不痛快,黎至清聞言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