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夢見天災:打工女孩的囤貨日常 作者:時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她看來即使老了會後悔,那也沒用了,就如同有人後悔生孩子,卻也沒辦法把孩子塞迴去一樣。
哪一種都有人會後悔,同樣哪一種都沒有後悔藥。
有人單身後悔了,會假裝嘴硬說自己不後悔。
有人結婚生子後悔了,會嘴硬說自己為了孩子一輩子都毀了。
孩子從來沒有選擇是否出生的權利,他們隻是被動出生了,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拖累誰才來的。
孩子會因為父母想要孩子而到來,也會因為父母不想要卻避孕失敗或錯誤而到來。
可是有些父母卻會讓孩子帶著負罪感活著,或者幹脆直接丟掉了。
有得必有失,不論怎樣,她坦然承擔後果就好啦。
此時的她看著小果果的大眼睛,還沒有意識到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春天逐漸走向夏天,氣溫一直在升,看趨勢要不了多久就會迴到當初的夏天了。
文淺給自己編了草帽,皮膚也都遮住,她並不是為了不曬黑,而是正午太陽曬太久就會曬傷。
皮膚一旦曬紅,之後就會變得火辣辣的,接著就要掉皮,這是以前文淺在夏天幹活經歷過的。
之後在城市工作的她缺乏光照,接著又是天災,陽光更是少有。
即使是現在太陽很好,她很喜歡,也不敢在太陽下待太久。
夏日陽光讓一切都長得更好,雜草和花,果子和莊稼,都長得十分茂盛。
文淺因此出門要十分小心,擔心自己和毒蟲毒蛇碰麵。
她給自己準備了很多防蟲的藥,一些是空間有的,一些是集市雜貨鋪換的。
正午屋子變熱,文淺就會取雪放在小缸裏給整個屋子降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隻有她可以這樣用了。
天氣變熱,東西就很不好保存,現在沒有冰箱,所以人們土法保存的方式很多,比如加鹽煙燻,井水溪水冰鎮。
還有自製冰箱,就是大缸套小缸,中間間隔用沙子填滿,然後倒水保持沙子濕潤。
小缸中間放水果蔬菜,蓋子蓋好,沙子要經常加水保持濕潤。
文淺試過確實會有保鮮的效果,但是她隻是試試,最終一切都還是放在空間裏。
如果以後她沒有空間了,可以等比例擴大,自製一個大一點的冰箱,配合地窖使用也很不錯。
溫度帶來的變化引發大家的討論,有人說如果繼續上升,說不定南方有人迴來北方避暑了
也有人說避暑去高原最靠譜。
雖然大家都過著比較原始的打獵種田生活,但是這一代倖存者很多都受過教育,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認字寫字。
同樣的他們也會對孩子講述天災之前的各地氣候人文等等。
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人們一天接收的信息,說不定比現在的孩子們一年接收到的還多。
除了認識一些基礎用字之外,大人們教孩子的更多的是求生的本事了。
他們小小年紀就會跟著父母認識莊稼和各種動物。
知道如何設置陷阱捕獵,如何用火將食物做熟。
這些是以前便利時代的大多數人們所不知道的,大人們被迫從便捷生活變成求生模式。
孩子們卻從小養成了習慣,沒有對比就無從感慨,隻能從大人們迴憶往昔的嘆息聲中知道他們對過去的留戀。
即使如此,他們也迴不去了。
即使氣溫恢復,人口逐漸增多,要迴到當初的水平也需要很久以後了,那一天他們經歷巨變的這一代人說不定等不到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過科學繁榮的過去,想要重建會比從無到有要容易一點。
第190章 變化
初秋時節,文淺難得和大寧還有妮莎一起進城。
妮莎剛好要帶孩子去體檢,這個孩子將近一歲了。
原本孩子爸爸也要陪著去的,後來發現鄰居們也都要出門,才放心他們結伴而行。
大寧是去城裏置辦一點東西,剛好妮莎也要帶孩子,就順便去問問文淺去不去。
文淺心想自己雖然沒什麽事,但難得大家一起去,她也就跟著了。
她在想,說不定小城裏又會有什麽新鮮玩意兒呢,反正她又不常去。
三人一起去村莊,在那裏和其他一樣等船的人在碼頭等著。
一歲的小孩子既要試著開口講話,又試著學走路,因此一刻都不肯安分。
抱在媽媽懷裏扭來扭去,一會兒讓大寧抱她,一會兒又撲向文淺的懷抱。
小孩子已經在長牙了,時常會流口水,口水兜都不夠用。
她指著河邊的水鳥,咿呀咿呀的說著什麽,大人也聽不懂。
船停靠在碼頭,剛搭好鋪板,人們陸續上去。
船上人不少,因此一直都有人在說話,偶爾會有人放聲大笑,嚇小孩一跳。
文淺正看河岸發呆的時候,聽到船上議論聲變大,就是她抬頭看一下聲音來源。
她發現有不少人看著對岸指指點點,那是一個很小的碼頭。
如果碼頭沒有人在等候的話,船可以不必靠岸的。
可是那個破舊碼頭上居然有一個籃子。
看著像是竹編的籃子,並且周邊沒有人。
看樣子像是有人拿著籃子在這兒等船,但是船到了人還沒來。
有人開玩笑在說,是不是這人去草林子裏拉屎去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哪一種都有人會後悔,同樣哪一種都沒有後悔藥。
有人單身後悔了,會假裝嘴硬說自己不後悔。
有人結婚生子後悔了,會嘴硬說自己為了孩子一輩子都毀了。
孩子從來沒有選擇是否出生的權利,他們隻是被動出生了,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拖累誰才來的。
孩子會因為父母想要孩子而到來,也會因為父母不想要卻避孕失敗或錯誤而到來。
可是有些父母卻會讓孩子帶著負罪感活著,或者幹脆直接丟掉了。
有得必有失,不論怎樣,她坦然承擔後果就好啦。
此時的她看著小果果的大眼睛,還沒有意識到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春天逐漸走向夏天,氣溫一直在升,看趨勢要不了多久就會迴到當初的夏天了。
文淺給自己編了草帽,皮膚也都遮住,她並不是為了不曬黑,而是正午太陽曬太久就會曬傷。
皮膚一旦曬紅,之後就會變得火辣辣的,接著就要掉皮,這是以前文淺在夏天幹活經歷過的。
之後在城市工作的她缺乏光照,接著又是天災,陽光更是少有。
即使是現在太陽很好,她很喜歡,也不敢在太陽下待太久。
夏日陽光讓一切都長得更好,雜草和花,果子和莊稼,都長得十分茂盛。
文淺因此出門要十分小心,擔心自己和毒蟲毒蛇碰麵。
她給自己準備了很多防蟲的藥,一些是空間有的,一些是集市雜貨鋪換的。
正午屋子變熱,文淺就會取雪放在小缸裏給整個屋子降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隻有她可以這樣用了。
天氣變熱,東西就很不好保存,現在沒有冰箱,所以人們土法保存的方式很多,比如加鹽煙燻,井水溪水冰鎮。
還有自製冰箱,就是大缸套小缸,中間間隔用沙子填滿,然後倒水保持沙子濕潤。
小缸中間放水果蔬菜,蓋子蓋好,沙子要經常加水保持濕潤。
文淺試過確實會有保鮮的效果,但是她隻是試試,最終一切都還是放在空間裏。
如果以後她沒有空間了,可以等比例擴大,自製一個大一點的冰箱,配合地窖使用也很不錯。
溫度帶來的變化引發大家的討論,有人說如果繼續上升,說不定南方有人迴來北方避暑了
也有人說避暑去高原最靠譜。
雖然大家都過著比較原始的打獵種田生活,但是這一代倖存者很多都受過教育,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認字寫字。
同樣的他們也會對孩子講述天災之前的各地氣候人文等等。
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人們一天接收的信息,說不定比現在的孩子們一年接收到的還多。
除了認識一些基礎用字之外,大人們教孩子的更多的是求生的本事了。
他們小小年紀就會跟著父母認識莊稼和各種動物。
知道如何設置陷阱捕獵,如何用火將食物做熟。
這些是以前便利時代的大多數人們所不知道的,大人們被迫從便捷生活變成求生模式。
孩子們卻從小養成了習慣,沒有對比就無從感慨,隻能從大人們迴憶往昔的嘆息聲中知道他們對過去的留戀。
即使如此,他們也迴不去了。
即使氣溫恢復,人口逐漸增多,要迴到當初的水平也需要很久以後了,那一天他們經歷巨變的這一代人說不定等不到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過科學繁榮的過去,想要重建會比從無到有要容易一點。
第190章 變化
初秋時節,文淺難得和大寧還有妮莎一起進城。
妮莎剛好要帶孩子去體檢,這個孩子將近一歲了。
原本孩子爸爸也要陪著去的,後來發現鄰居們也都要出門,才放心他們結伴而行。
大寧是去城裏置辦一點東西,剛好妮莎也要帶孩子,就順便去問問文淺去不去。
文淺心想自己雖然沒什麽事,但難得大家一起去,她也就跟著了。
她在想,說不定小城裏又會有什麽新鮮玩意兒呢,反正她又不常去。
三人一起去村莊,在那裏和其他一樣等船的人在碼頭等著。
一歲的小孩子既要試著開口講話,又試著學走路,因此一刻都不肯安分。
抱在媽媽懷裏扭來扭去,一會兒讓大寧抱她,一會兒又撲向文淺的懷抱。
小孩子已經在長牙了,時常會流口水,口水兜都不夠用。
她指著河邊的水鳥,咿呀咿呀的說著什麽,大人也聽不懂。
船停靠在碼頭,剛搭好鋪板,人們陸續上去。
船上人不少,因此一直都有人在說話,偶爾會有人放聲大笑,嚇小孩一跳。
文淺正看河岸發呆的時候,聽到船上議論聲變大,就是她抬頭看一下聲音來源。
她發現有不少人看著對岸指指點點,那是一個很小的碼頭。
如果碼頭沒有人在等候的話,船可以不必靠岸的。
可是那個破舊碼頭上居然有一個籃子。
看著像是竹編的籃子,並且周邊沒有人。
看樣子像是有人拿著籃子在這兒等船,但是船到了人還沒來。
有人開玩笑在說,是不是這人去草林子裏拉屎去了。<="<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