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夢見天災:打工女孩的囤貨日常 作者:時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買完這些,文淺又想到了今後自己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又去買了兩頂帳篷和農用油布。
隨後在網上購買了幾個便宜的釣魚竿,杆子倒是其次,老家不少竹子可以替代,更多的是買魚線和鉤子浮石。
既然與水有關,文淺幹脆連救生衣和小型充氣皮艇一起買,一千以內搞定。
第12章 小商品市場
假期最後一天,文淺去了安市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正陽街是出名的商品一條街,裏麵什麽東西都有。
在這裏不僅有一棟大樓是專賣衣服和箱包皮具的,附近也都是小五金、家用電器、鞋類、陶瓷、布匹、小百貨、塑料、工藝品等專業市場。
這裏每天都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零售價格也不便宜,但是批發就不一樣了。
文淺打算把安市的批發市場都大致逛一遍,免得自己錯過。
服裝大樓裏現在是夏季服飾當道,也有庫存甩賣和過季打折的那種,衣服放一年再賣就更別提了。
文淺給自己買了兩身過季的長羽絨服,花了一千五。
要知道在秋冬買這些衣服要翻倍都不止的,反季節購買還是善於網購的同事教她的。
比如,冬季買風扇、蚊帳和涼蓆,夏天買法蘭絨厚睡衣還有襖子,同樣質量但是價格就沒那麽高了。
經過仔細的價格和質量對比,她最終把兩件衣服拿下了。
文淺一直都是穿棉服的,自己工作之後才買了羽絨服,穿起來真的很輕也很保暖。
夏季大家都穿的少,看不出大的區別,但是真的到了秋冬,衣服的質感就出來了。
當然,脆弱金貴的奢侈品不在其中,它們比嬰兒還需要嗬護,也隻有文淺的老闆這樣的有錢人才會不在意並且隨意對待。
買完這個她就走了,要買的東西還有不少。
文淺買了雨衣雨靴和半身和全身下水褲,因為數量多一共花了兩千塊,這些她可以在網上買,但是不太能確定質量,所以先在實體店買一批。
有些東西便宜沒事,但是有的東西還是需要在實體店親自感受的。
之後就是過冬用的鞋子,厚的,防滑的,長短都有,文淺買了六雙花了一千塊。
其實她還想買多一點的,但還是先買了一部分。
她還去布行買了不少布,買現成的衣服花的錢拿去買布能買更多。
文淺選了適合貼身的布料,以後自己照葫蘆畫瓢做衣服。
老家有一台老式縫紉機,以前奶奶還用過,文淺打算自己再買一台老式的縫紉機和配件備著。
文淺第一家上班的地方是服裝行業,她也去過製衣工廠和設計部,衣服的整個流程她沒有這麽陌生。
店家看她說話不像外行還以為對方是會做衣服。
布料花了一千五,文淺還準備網購其他的便宜布料,即使質量不好,隻要能用也沒事。化纖的材質可能以後也遇不到了。
文淺買了幾種繩子和線,繩子用處多,粗細顏色種類很多。
她還在網上買了專用的織漁網的線,到時候沒事可以自己打漁網。
這個是自己原來在村子裏見到大人們打過的,那個時候他們的各式各樣的漁網都是自己織的。
村子裏有人織漁網,有人當木匠,還有人當篾匠,還有人燒窯燒炭,農村很多手藝人。
現在看來他們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了,文淺打算把這些都撿起來試一試,盡量多學一點。
因為空間的原因,很有可能文淺以後都是一個人生活,那麽一定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才行。
穿衣保暖的東西解決了,文淺又去了五金區域,她買了老式的門鎖,門合頁、釘子、螺絲、鐵絲和一些常用的扳手、起子、鉗子之類的東西。
這些東西對她來說熟悉又陌生,但是最好還是備著比較好。
還有滑輪,齒輪、滾筒和皮帶她也買了。
這些都是她在查詢五金種類時候刻意記下的東西,在沒有電和燃料驅動的情況下,隻能憑藉人的力氣去做事。
如果有些工具可以省力為什麽不做呢?
她甚至連以前老木匠的工具都搜索了出來,甚至連以前水車和風車的製作方式的保留下來了,說不定以後就用上了。
零零散散買了兩千五的東西,文淺覺得今天的任務完成差不多了。
要迴去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文淺手裏拿著一個服裝購物袋走在人群中,有空間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自己這一天買的大多數東西存起來。
手上是輕鬆了,可是文淺卻高興不起來,經過廣場的時候,看著往來的人們,她的心情又開始沉下去。
文淺拿出手機拍下了廣場,她基本不自拍,也不會去拍別人,但是她看到好看的雲朵和美麗的太陽月亮會拍下來,也會在路邊給綻開的小花拍照。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腦海中有一個想法就是現在開始要拍一些了。
文淺走進地鐵口的時候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地方,似乎每看一個地方就相當於與一個告別了。
進地鐵之後的文淺就沒有再糾結了,而是思考晚上吃什麽,甚至還在想有什麽是自己需要囤貨、價格合適並且自己很難複製的美食。
蛋糕好像就是製作很繁瑣的,文淺開始在網上搜索蛋糕店,想著一次性多買幾個。
無聊的乘車終於結束,文淺出來的時候看著路邊的包子鋪招牌,她突然想起自己似乎還沒買酵母之類的東西。<="<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隨後在網上購買了幾個便宜的釣魚竿,杆子倒是其次,老家不少竹子可以替代,更多的是買魚線和鉤子浮石。
既然與水有關,文淺幹脆連救生衣和小型充氣皮艇一起買,一千以內搞定。
第12章 小商品市場
假期最後一天,文淺去了安市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正陽街是出名的商品一條街,裏麵什麽東西都有。
在這裏不僅有一棟大樓是專賣衣服和箱包皮具的,附近也都是小五金、家用電器、鞋類、陶瓷、布匹、小百貨、塑料、工藝品等專業市場。
這裏每天都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零售價格也不便宜,但是批發就不一樣了。
文淺打算把安市的批發市場都大致逛一遍,免得自己錯過。
服裝大樓裏現在是夏季服飾當道,也有庫存甩賣和過季打折的那種,衣服放一年再賣就更別提了。
文淺給自己買了兩身過季的長羽絨服,花了一千五。
要知道在秋冬買這些衣服要翻倍都不止的,反季節購買還是善於網購的同事教她的。
比如,冬季買風扇、蚊帳和涼蓆,夏天買法蘭絨厚睡衣還有襖子,同樣質量但是價格就沒那麽高了。
經過仔細的價格和質量對比,她最終把兩件衣服拿下了。
文淺一直都是穿棉服的,自己工作之後才買了羽絨服,穿起來真的很輕也很保暖。
夏季大家都穿的少,看不出大的區別,但是真的到了秋冬,衣服的質感就出來了。
當然,脆弱金貴的奢侈品不在其中,它們比嬰兒還需要嗬護,也隻有文淺的老闆這樣的有錢人才會不在意並且隨意對待。
買完這個她就走了,要買的東西還有不少。
文淺買了雨衣雨靴和半身和全身下水褲,因為數量多一共花了兩千塊,這些她可以在網上買,但是不太能確定質量,所以先在實體店買一批。
有些東西便宜沒事,但是有的東西還是需要在實體店親自感受的。
之後就是過冬用的鞋子,厚的,防滑的,長短都有,文淺買了六雙花了一千塊。
其實她還想買多一點的,但還是先買了一部分。
她還去布行買了不少布,買現成的衣服花的錢拿去買布能買更多。
文淺選了適合貼身的布料,以後自己照葫蘆畫瓢做衣服。
老家有一台老式縫紉機,以前奶奶還用過,文淺打算自己再買一台老式的縫紉機和配件備著。
文淺第一家上班的地方是服裝行業,她也去過製衣工廠和設計部,衣服的整個流程她沒有這麽陌生。
店家看她說話不像外行還以為對方是會做衣服。
布料花了一千五,文淺還準備網購其他的便宜布料,即使質量不好,隻要能用也沒事。化纖的材質可能以後也遇不到了。
文淺買了幾種繩子和線,繩子用處多,粗細顏色種類很多。
她還在網上買了專用的織漁網的線,到時候沒事可以自己打漁網。
這個是自己原來在村子裏見到大人們打過的,那個時候他們的各式各樣的漁網都是自己織的。
村子裏有人織漁網,有人當木匠,還有人當篾匠,還有人燒窯燒炭,農村很多手藝人。
現在看來他們的動手能力是很強的了,文淺打算把這些都撿起來試一試,盡量多學一點。
因為空間的原因,很有可能文淺以後都是一個人生活,那麽一定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才行。
穿衣保暖的東西解決了,文淺又去了五金區域,她買了老式的門鎖,門合頁、釘子、螺絲、鐵絲和一些常用的扳手、起子、鉗子之類的東西。
這些東西對她來說熟悉又陌生,但是最好還是備著比較好。
還有滑輪,齒輪、滾筒和皮帶她也買了。
這些都是她在查詢五金種類時候刻意記下的東西,在沒有電和燃料驅動的情況下,隻能憑藉人的力氣去做事。
如果有些工具可以省力為什麽不做呢?
她甚至連以前老木匠的工具都搜索了出來,甚至連以前水車和風車的製作方式的保留下來了,說不定以後就用上了。
零零散散買了兩千五的東西,文淺覺得今天的任務完成差不多了。
要迴去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文淺手裏拿著一個服裝購物袋走在人群中,有空間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自己這一天買的大多數東西存起來。
手上是輕鬆了,可是文淺卻高興不起來,經過廣場的時候,看著往來的人們,她的心情又開始沉下去。
文淺拿出手機拍下了廣場,她基本不自拍,也不會去拍別人,但是她看到好看的雲朵和美麗的太陽月亮會拍下來,也會在路邊給綻開的小花拍照。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腦海中有一個想法就是現在開始要拍一些了。
文淺走進地鐵口的時候最後看了一眼這個地方,似乎每看一個地方就相當於與一個告別了。
進地鐵之後的文淺就沒有再糾結了,而是思考晚上吃什麽,甚至還在想有什麽是自己需要囤貨、價格合適並且自己很難複製的美食。
蛋糕好像就是製作很繁瑣的,文淺開始在網上搜索蛋糕店,想著一次性多買幾個。
無聊的乘車終於結束,文淺出來的時候看著路邊的包子鋪招牌,她突然想起自己似乎還沒買酵母之類的東西。<="<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