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帶著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嬌首輔 作者:木喬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倒不急,所以也跟著林嬸子趙大娘往外麵走去。
一出大門就看到好幾輛板車,上麵擺放著高高大大的水桶,用麻繩綁的緊緊實實固定住。
徐家嬸子正在解麻繩,一抬頭就看到溫暖暖,喜悅的解釋:「外麵怕路滑灑出來了,就想出這個法子,特好使!一滴都沒潑出來!」
溫暖暖跟著點頭,剛準備伸手幫忙解麻繩,圍著的一圈婦人驚嚇連連:「夫人不用動手!待會教我們如何熬麥芽糖就行,這些粗活放著我們來做!」
好吧,溫暖暖訕訕的收迴手。
她們把她當做主子對待,即使她有意無意的糾正也不行,她們說有她這樣的主子反而心安,後來她幹脆不再糾正,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盡快習慣這個身份。
樂的大家都自在。
一桶桶發酵好的原液拎進廚房,李秀娥利落的生起火。
「夫人家的鐵鍋大,我們怕時間來不及,份量差不多的幾家合在一起,熬好後再均分,這樣估摸著未時就能熬好了。」馮家的媳婦說道。
未時是下午一點到三點,現在是上午十點左右的樣子,溫暖暖心裏算了下可能不到一點就能熬好。
「時間早的話,要是怕家裏人多不夠吃,還可以添加些花生、芝麻、米花用麥芽糖漿做些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出來。」溫暖暖看著為數不多的發酵原液建議。
莊子上的人家不像她家,有好吃的各種糖。
麥芽糖對於他們來說不光好吃,還精貴,這些份量已經是狠了狠心,牙齒縫裏節省出來的糧食,能值得她們如此對待的也就隻有過年了,待過了年是無論如何也捨不得做的。
而這幾桶熬出來的麥芽糖,十八戶人家分到戶的也沒有多少,家裏人又多,添加些別的食物,能多分幾塊糖果的同時也更加好吃。
孔家媳婦怯怯的問:「是城裏賣的那種花生糖、米花糖?可這些,我們能學麽?」
「夫人都將做麥芽糖的手藝毫無保留的教給我們了,別的糖不藏著掖著不是正常的嘛。」趙大娘爽朗的道。
「那,夫人,這手藝是不是讓我們明年好做麥芽糖賣了掙銀子?」
溫暖暖一愣,她沒想到莊子上的婦人想了這麽多。
做麥芽糖的手藝在華國根本不是秘密,隨便一搜索一大把的教學視頻,人人都能跟著學跟著做。
而在這兒說不定是輕易不外傳的祖傳手藝和秘方。
第二百九十八章 做吃食
可即使是不外傳的祖傳手藝和秘方,溫暖暖也沒想過用它來掙銀子。
無非是不和底層百姓爭生計。
和品行高尚之類的無關。
根本原因在於小吃食的手藝活非常累,麥種發芽、挑出雜質清洗、搗爛、浸泡糯米、攪拌、發酵,這麽多步驟後才是剛開始,再到熬煮,前期準備工作前後就得十天半個月。
製作完成後,才到真正關鍵的環節:售賣!
如何賣出去?
溫暖暖見過桐城點心鋪子裏的糕點糖果,數量多達二十幾種,顏色、造型、口味也非常不錯,小小一個桐城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何況是京城?
開點心鋪子做大做強的話,溫暖暖自認沒那個本事,她會的主要是做菜,以及少數幾樣步驟簡單的糕點,遠遠達不到開點心鋪子的樣數。
沒有核心的產品和品種多樣性,根本競爭不過其他商家。
而單單隻賣麥芽糖的話,估計也隻能和小攤販一樣,挑著貨在路旁或者走街串巷,掙銀子麽?那肯定是掙的,不然也不會說有個手藝能養家餬口。
但要說掙多少,那肯定也不會多就是了,畢竟純手工耗時長、產量低,也賣不起來價。
溫暖暖搖了搖頭,肯定的道:「不是,這隻是我覺得簡單,順手教了。你們不用花銀子買糖果,孩子也能有個甜嘴的小零食,沒想過靠賣麥芽糖掙銀子。」
讓專人去擺攤賣麥芽糖很不劃算。
莊子上的人,按照她的預想,各有分工。
他們到來的時間有些晚了,再加上莊子上衣食住行太過破敗,不得不先將基礎打好。
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現在屬於養兵的階段,待過了年再開工幹活也不遲。
圍繞一群的老少婦人沒想到不用來掙銀子,驚訝的朝溫暖暖看了過去。
趙大娘性子直爽,搶先問:「會做麥芽糖的人肯定不多,麥芽糖雖然沒有紅糖值錢,但也是貴的吃食,夫人我們、我們閑著也是閑著,真不做些拿城裏賣了掙些銀子嗎?」
「我們是過年時候才捨得吃一迴,但京城裏貴人多,買得起的應該也不少,夫人是不是怕我們做的不好,賣不出去浪費了糧食?夫人別擔心,隻要我們謹慎些,少量多做幾次,掌握了其中的訣竅,熟練後再拿出去賣怎麽樣?」徐家嬸子眉頭皺起,有些怕錯失了掙銀子的機會。
「夫人覺得可行不?」
一個個布滿風霜的臉上是對掙錢的熱切,迫切到連可能產生的問題都提前想到了。
太熱情了。
溫暖暖腦子裏想的是啥時候她要是對工作也這麽熱情就好了。
做麥芽糖雖然不累,但也不輕鬆啊,步驟還不少,怎麽她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不像是做活,倒像是享福似的。
不過不得不說在莊子上待久了,見識確實會產生局限,京城裏的貴人是多,買得起麥芽糖的更是多,但他們不會買麥芽糖吃呀。<="<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一出大門就看到好幾輛板車,上麵擺放著高高大大的水桶,用麻繩綁的緊緊實實固定住。
徐家嬸子正在解麻繩,一抬頭就看到溫暖暖,喜悅的解釋:「外麵怕路滑灑出來了,就想出這個法子,特好使!一滴都沒潑出來!」
溫暖暖跟著點頭,剛準備伸手幫忙解麻繩,圍著的一圈婦人驚嚇連連:「夫人不用動手!待會教我們如何熬麥芽糖就行,這些粗活放著我們來做!」
好吧,溫暖暖訕訕的收迴手。
她們把她當做主子對待,即使她有意無意的糾正也不行,她們說有她這樣的主子反而心安,後來她幹脆不再糾正,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盡快習慣這個身份。
樂的大家都自在。
一桶桶發酵好的原液拎進廚房,李秀娥利落的生起火。
「夫人家的鐵鍋大,我們怕時間來不及,份量差不多的幾家合在一起,熬好後再均分,這樣估摸著未時就能熬好了。」馮家的媳婦說道。
未時是下午一點到三點,現在是上午十點左右的樣子,溫暖暖心裏算了下可能不到一點就能熬好。
「時間早的話,要是怕家裏人多不夠吃,還可以添加些花生、芝麻、米花用麥芽糖漿做些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出來。」溫暖暖看著為數不多的發酵原液建議。
莊子上的人家不像她家,有好吃的各種糖。
麥芽糖對於他們來說不光好吃,還精貴,這些份量已經是狠了狠心,牙齒縫裏節省出來的糧食,能值得她們如此對待的也就隻有過年了,待過了年是無論如何也捨不得做的。
而這幾桶熬出來的麥芽糖,十八戶人家分到戶的也沒有多少,家裏人又多,添加些別的食物,能多分幾塊糖果的同時也更加好吃。
孔家媳婦怯怯的問:「是城裏賣的那種花生糖、米花糖?可這些,我們能學麽?」
「夫人都將做麥芽糖的手藝毫無保留的教給我們了,別的糖不藏著掖著不是正常的嘛。」趙大娘爽朗的道。
「那,夫人,這手藝是不是讓我們明年好做麥芽糖賣了掙銀子?」
溫暖暖一愣,她沒想到莊子上的婦人想了這麽多。
做麥芽糖的手藝在華國根本不是秘密,隨便一搜索一大把的教學視頻,人人都能跟著學跟著做。
而在這兒說不定是輕易不外傳的祖傳手藝和秘方。
第二百九十八章 做吃食
可即使是不外傳的祖傳手藝和秘方,溫暖暖也沒想過用它來掙銀子。
無非是不和底層百姓爭生計。
和品行高尚之類的無關。
根本原因在於小吃食的手藝活非常累,麥種發芽、挑出雜質清洗、搗爛、浸泡糯米、攪拌、發酵,這麽多步驟後才是剛開始,再到熬煮,前期準備工作前後就得十天半個月。
製作完成後,才到真正關鍵的環節:售賣!
如何賣出去?
溫暖暖見過桐城點心鋪子裏的糕點糖果,數量多達二十幾種,顏色、造型、口味也非常不錯,小小一個桐城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何況是京城?
開點心鋪子做大做強的話,溫暖暖自認沒那個本事,她會的主要是做菜,以及少數幾樣步驟簡單的糕點,遠遠達不到開點心鋪子的樣數。
沒有核心的產品和品種多樣性,根本競爭不過其他商家。
而單單隻賣麥芽糖的話,估計也隻能和小攤販一樣,挑著貨在路旁或者走街串巷,掙銀子麽?那肯定是掙的,不然也不會說有個手藝能養家餬口。
但要說掙多少,那肯定也不會多就是了,畢竟純手工耗時長、產量低,也賣不起來價。
溫暖暖搖了搖頭,肯定的道:「不是,這隻是我覺得簡單,順手教了。你們不用花銀子買糖果,孩子也能有個甜嘴的小零食,沒想過靠賣麥芽糖掙銀子。」
讓專人去擺攤賣麥芽糖很不劃算。
莊子上的人,按照她的預想,各有分工。
他們到來的時間有些晚了,再加上莊子上衣食住行太過破敗,不得不先將基礎打好。
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現在屬於養兵的階段,待過了年再開工幹活也不遲。
圍繞一群的老少婦人沒想到不用來掙銀子,驚訝的朝溫暖暖看了過去。
趙大娘性子直爽,搶先問:「會做麥芽糖的人肯定不多,麥芽糖雖然沒有紅糖值錢,但也是貴的吃食,夫人我們、我們閑著也是閑著,真不做些拿城裏賣了掙些銀子嗎?」
「我們是過年時候才捨得吃一迴,但京城裏貴人多,買得起的應該也不少,夫人是不是怕我們做的不好,賣不出去浪費了糧食?夫人別擔心,隻要我們謹慎些,少量多做幾次,掌握了其中的訣竅,熟練後再拿出去賣怎麽樣?」徐家嬸子眉頭皺起,有些怕錯失了掙銀子的機會。
「夫人覺得可行不?」
一個個布滿風霜的臉上是對掙錢的熱切,迫切到連可能產生的問題都提前想到了。
太熱情了。
溫暖暖腦子裏想的是啥時候她要是對工作也這麽熱情就好了。
做麥芽糖雖然不累,但也不輕鬆啊,步驟還不少,怎麽她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不像是做活,倒像是享福似的。
不過不得不說在莊子上待久了,見識確實會產生局限,京城裏的貴人是多,買得起麥芽糖的更是多,但他們不會買麥芽糖吃呀。<="<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