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帶著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嬌首輔 作者:木喬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冷霄抿了抿唇,「暖暖。」
「我和二弟不在這兒打擾,你更能看得進去,好好看書,一會我們就迴來啦。」不給冷霄開口的機會,溫暖暖拉著冷晨留下話飛快的跑遠了。
她和冷晨是去人家屋子裏,冷霄氣場太大,存在感太強,有他在場的地方,那些婦人孩童別說聊天了,說出的話語都磕巴!
帶著冷霄,還怎麽串門子啊,那更像審犯人。
莊子裏溝渠挖好了、圍牆蓋好了、道路鋪好了,十八戶人家的房子也已大半蓋好,茅草屋拆除了十之八九,比起之前如今的莊子清爽幹淨又整齊。
溫暖暖愉快的和冷晨走在鋪著粗磚的道路上,看著眼前的一切,成就感十足。
能有現在的樣子,多不容易。
兩人去的是較近的李秀娥家,一是因為幾場忙幫下來,溫暖暖和她比較熟悉,這女孩子為人處世比較正統,不是那潑辣難纏之人。
二是李老爹每日在莊子上指導建房子,李秀娥的兩個哥哥李大山李大力今日也一併上山打獵去了,家裏隻有婦孺,聊起天來比較方便。
「夫夫人?」正拎著桶水往廚房走的李秀娥一抬眼看到溫暖暖,驚嚇的結巴了。
連忙放下水桶,不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發現不是眼花後,慌慌張張的朝屋內喊道:「娘,嫂子,夫人和晨主子來啦,快出來!」
堂屋大門裏很快出來幾個婦人,有年老的也有年輕的,跟著的還有好幾個孩童,睜著好奇的眼睛盯著兩人看。
「夫人,晨主子,你們來、來有什麽事嗎?」李大娘哆哆嗦嗦的問。
溫暖暖沒想到會得到這麽隆重的對待,漾起大大的笑容,親和道:「沒事,在屋子裏無聊,出來轉轉。」
李大娘從未想過主家會來他們家裏做客,頓時受寵若驚,大聲囑咐:「來,來,快進來坐!老大媳婦,去倒茶,老二媳婦去拿杏脯柿餅出來招待貴客!」
又轉頭對上溫暖暖兩人,眼睛裏的喜意滿到快要溢出來了,一疊聲解釋:「沒有什麽好的,茶葉是穀雨前後在後山上采的野茶,自家炒的;杏脯柿餅家家戶戶都做了些,我家的雖然沒孔家婦人做的好,夫人也賞臉嚐嚐。」
溫暖暖不是來吃東西的,不過主人熱情款待,怎麽也得吃一些,一邊拉著冷晨往堂屋去一邊應道:「好呀。」
土坯房外牆是用草沫子和黃泥漿混合起來粉刷的,平滑防水;屋裏則是用石灰漿粉刷的,白淨淨的很亮堂。
堂屋裏堆滿了樹皮,旁邊放著小木凳和柴刀,一看就是她們沒來之前這家人正在做手工活。
「夫人快坐,我們先收拾收拾,不知道夫人前來,不然早早的就收拾幹淨了。」李秀娥將樹皮攏在一起,準備分批抱走。
溫暖暖趕忙製止,「不用,我們就是在屋子待著無聊,才出來看看的,你和我說一下這是做什麽的?」
樹皮除了燒火煮飯她也想不出來還有別的用途。
雖然災荒年會吃,但也不是這種老樹皮,且莊子上的人現在都吃的飽了,不至於啃樹皮。
劉秀娥見夫人是真不介意,又放下,坐在小木凳上,邊說邊演示給兩人看:「這是做火把,最近這段時間經常早起天黑的幹活,原本做好存放著的火把快用完了,而且接下來打獵起魚各種活也會用上火把,趁著空閑的間隙趕緊做一批出來。
主家庫房裏的火把也是我娘做的呢,整個莊子做火把的手藝我娘最厲害!」
說完又覺得像是炫耀,而且還是拿火把這樣的小事炫耀,不好意思的臉紅了。
溫暖暖從未想過火把是樹皮做的,事實上,在以前有路燈有手電筒的華國,不知道才是正常的。
來了這兒後,她也並未關注火把,現在看到現場製作,難免生出好奇。
想想也是,火把在沒有路燈和手電筒的地方還是非常重要的。
目光落在地麵上細化成絲以及條狀的樹皮上,好奇的問:「嗯,有什麽講究不?」
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穫最多
李大娘從大兒媳婦手中接過茶水遞給溫暖暖,笑著道:「夫人別聽小孩子家家的炫耀,做個火把而已,有啥子厲害的,也沒啥子講究,就是把這些處理過的杉樹皮捲起來綑紮好,中間少少的夾雜一些杉樹粉末、裏麵有鬆樹油的更好,不用太多,多了火把燒的快,不經用。」
說完接過另一杯茶水遞給冷晨。
又拉過來一張木椅,放上裝了杏脯柿餅的木盤子。
冷晨在旁邊安靜的看著李秀娥做火把,他會編織,隻一眼就知道這是個技術活。
火把做太鬆散了燒得快不經用,做太嚴實燒不透會斷火,如何做到鬆緊相當,相輔相宜全靠經驗。
當下內斂的對著嫂子道:「李大娘謙虛了。」
溫暖暖也明白整個莊子李大娘做的最好,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手藝人手上的工夫見真章,所以隻對著李秀娥問:「你娘做的比其他人好在哪?」
李秀娥看看李大娘,轉而對著溫暖暖笑著道:「我娘做的火把用巧勁甩幾下,火把就能熄滅,而火熄滅好長時間裏麵卻還能保留火種,要用的時候再用巧勁甩幾下,火把又能起火。
晚上在路上時,平緩的路麵有月光就不用舉著火把的,這樣能節約用火,不會走到半路上沒火了。」
溫暖暖腦海裏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弟知道了一定很感興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我和二弟不在這兒打擾,你更能看得進去,好好看書,一會我們就迴來啦。」不給冷霄開口的機會,溫暖暖拉著冷晨留下話飛快的跑遠了。
她和冷晨是去人家屋子裏,冷霄氣場太大,存在感太強,有他在場的地方,那些婦人孩童別說聊天了,說出的話語都磕巴!
帶著冷霄,還怎麽串門子啊,那更像審犯人。
莊子裏溝渠挖好了、圍牆蓋好了、道路鋪好了,十八戶人家的房子也已大半蓋好,茅草屋拆除了十之八九,比起之前如今的莊子清爽幹淨又整齊。
溫暖暖愉快的和冷晨走在鋪著粗磚的道路上,看著眼前的一切,成就感十足。
能有現在的樣子,多不容易。
兩人去的是較近的李秀娥家,一是因為幾場忙幫下來,溫暖暖和她比較熟悉,這女孩子為人處世比較正統,不是那潑辣難纏之人。
二是李老爹每日在莊子上指導建房子,李秀娥的兩個哥哥李大山李大力今日也一併上山打獵去了,家裏隻有婦孺,聊起天來比較方便。
「夫夫人?」正拎著桶水往廚房走的李秀娥一抬眼看到溫暖暖,驚嚇的結巴了。
連忙放下水桶,不置信的揉了揉眼睛,發現不是眼花後,慌慌張張的朝屋內喊道:「娘,嫂子,夫人和晨主子來啦,快出來!」
堂屋大門裏很快出來幾個婦人,有年老的也有年輕的,跟著的還有好幾個孩童,睜著好奇的眼睛盯著兩人看。
「夫人,晨主子,你們來、來有什麽事嗎?」李大娘哆哆嗦嗦的問。
溫暖暖沒想到會得到這麽隆重的對待,漾起大大的笑容,親和道:「沒事,在屋子裏無聊,出來轉轉。」
李大娘從未想過主家會來他們家裏做客,頓時受寵若驚,大聲囑咐:「來,來,快進來坐!老大媳婦,去倒茶,老二媳婦去拿杏脯柿餅出來招待貴客!」
又轉頭對上溫暖暖兩人,眼睛裏的喜意滿到快要溢出來了,一疊聲解釋:「沒有什麽好的,茶葉是穀雨前後在後山上采的野茶,自家炒的;杏脯柿餅家家戶戶都做了些,我家的雖然沒孔家婦人做的好,夫人也賞臉嚐嚐。」
溫暖暖不是來吃東西的,不過主人熱情款待,怎麽也得吃一些,一邊拉著冷晨往堂屋去一邊應道:「好呀。」
土坯房外牆是用草沫子和黃泥漿混合起來粉刷的,平滑防水;屋裏則是用石灰漿粉刷的,白淨淨的很亮堂。
堂屋裏堆滿了樹皮,旁邊放著小木凳和柴刀,一看就是她們沒來之前這家人正在做手工活。
「夫人快坐,我們先收拾收拾,不知道夫人前來,不然早早的就收拾幹淨了。」李秀娥將樹皮攏在一起,準備分批抱走。
溫暖暖趕忙製止,「不用,我們就是在屋子待著無聊,才出來看看的,你和我說一下這是做什麽的?」
樹皮除了燒火煮飯她也想不出來還有別的用途。
雖然災荒年會吃,但也不是這種老樹皮,且莊子上的人現在都吃的飽了,不至於啃樹皮。
劉秀娥見夫人是真不介意,又放下,坐在小木凳上,邊說邊演示給兩人看:「這是做火把,最近這段時間經常早起天黑的幹活,原本做好存放著的火把快用完了,而且接下來打獵起魚各種活也會用上火把,趁著空閑的間隙趕緊做一批出來。
主家庫房裏的火把也是我娘做的呢,整個莊子做火把的手藝我娘最厲害!」
說完又覺得像是炫耀,而且還是拿火把這樣的小事炫耀,不好意思的臉紅了。
溫暖暖從未想過火把是樹皮做的,事實上,在以前有路燈有手電筒的華國,不知道才是正常的。
來了這兒後,她也並未關注火把,現在看到現場製作,難免生出好奇。
想想也是,火把在沒有路燈和手電筒的地方還是非常重要的。
目光落在地麵上細化成絲以及條狀的樹皮上,好奇的問:「嗯,有什麽講究不?」
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穫最多
李大娘從大兒媳婦手中接過茶水遞給溫暖暖,笑著道:「夫人別聽小孩子家家的炫耀,做個火把而已,有啥子厲害的,也沒啥子講究,就是把這些處理過的杉樹皮捲起來綑紮好,中間少少的夾雜一些杉樹粉末、裏麵有鬆樹油的更好,不用太多,多了火把燒的快,不經用。」
說完接過另一杯茶水遞給冷晨。
又拉過來一張木椅,放上裝了杏脯柿餅的木盤子。
冷晨在旁邊安靜的看著李秀娥做火把,他會編織,隻一眼就知道這是個技術活。
火把做太鬆散了燒得快不經用,做太嚴實燒不透會斷火,如何做到鬆緊相當,相輔相宜全靠經驗。
當下內斂的對著嫂子道:「李大娘謙虛了。」
溫暖暖也明白整個莊子李大娘做的最好,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手藝人手上的工夫見真章,所以隻對著李秀娥問:「你娘做的比其他人好在哪?」
李秀娥看看李大娘,轉而對著溫暖暖笑著道:「我娘做的火把用巧勁甩幾下,火把就能熄滅,而火熄滅好長時間裏麵卻還能保留火種,要用的時候再用巧勁甩幾下,火把又能起火。
晚上在路上時,平緩的路麵有月光就不用舉著火把的,這樣能節約用火,不會走到半路上沒火了。」
溫暖暖腦海裏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大弟知道了一定很感興趣!<="<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