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帶著冰箱穿到古代嫁病嬌首輔 作者:木喬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日天長,日頭落的晚,已經蒙蒙黑了,實在不適合繼續趕路,兩個鏢師就近找了一個湖泊邊的空地作為今晚的落腳點。
「越靠近汝州,幹旱程度越加輕微。」
「是啊,路上綠色變多了,河裏湖裏水雖然不多,但好歹有,和桐城那邊河床幹枯土地幹裂比起來已經好太多了。」
「路上逃難的人群也極少,想來隻是投奔親友的。」
「那是,畢竟汝州也受到了幹旱影響,雨水少,沒有至親在這邊的,何不去京城,起碼那是皇城邊上天子腳下,總會管的!去往別處,地方官員不接受災民的話,隻能等死了。」
精簡後的隊伍,加上旁邊湖泊有水,沒有擔憂後,三三兩兩的圍在一起邊幹活邊聊天。
冷家的馬車照舊離的遠些,其他人已經習以為常。
明天就能到達汝州了,溫暖暖還蠻激動的。
汝州相當於中州的省會,按她那幾個小時就能到達的路程,他們在路上足足奔波了七天,這還是扣除了在西寧郡休整三天的情況下。
交通落後也是沒辦法,好在他們還有馬車,要是沒馬車全靠雙腿,更不知要猴年馬月才能到。
吃過晚飯後,何英才和王華又來找冷霄探討學問。
月色清亮,冷霄和何英才王華團坐在草褥子上,溫暖暖和三小隻閑來無事,坐在另一張草褥子上聽著。
「第一場考四書文,第二場考五言八韻詩,第三場考五經文以及策問,在西寧郡時何王二人找大哥探討過前幾項,現在探討的是策問。」冷晨怕嫂子聽不懂,悄悄的解釋。
溫暖暖以前隻知道四書五經八股文,以為就考那一種,死記硬背啥的,來了這後才發現要考的真不少,而讀書人學的特別多!
像三人現在探討的這個策問,不光要背,還得思考政治經濟各方麵國家治理的解決辦法,溫暖暖聽了一會覺得策問更像是考公時申論和麵試題目的結合體。
溫暖暖聽後隻有一個感想:好難!
古代讀書人也不容易啊,這難度一點不低,不光涉獵範圍廣泛深度還高。
第一場還能說死記硬背就行,第二場第三場光靠背估計是不行的,還要動腦子寫詩寫文章寫應對方法,科舉也不像她原本理解的高 考,更像是考公考編,畢竟考上了就是金飯碗了。
從縣到市到省再到全國一層層的考,這難度是相當大,而且三年才輪一次。
怪不得考上個秀才就能有優待受尊敬,產量太少了!
溫暖暖目光落在前方背脊挺直的少年身上。
月色下的少年,一身清冷淡漠,猶如山頂終年不化的冰雪,寒氣迫人,低沉的聲音有條不紊的一一對答,隨意又從容。
不同於中年發胖的何英才一坐下團成一團,也不同於王華過於消瘦的身軀,冷霄則是剛剛好,屬於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那一類,而且還是肌肉,很是耐看。
嗯,以後的女主有福了。
聽三人談對策論方法,溫暖暖仿佛迴到她麵試前報班時,想不到來到古代還得聽這些!
直聽的哈欠連天百無聊奈。
冷霄像是感應到什麽,轉頭輕聲叮囑,「再一會會就好。」
何英才王華兩人以為溫暖暖是等冷霄入睡,不好意思的起身準備告辭。
王華笑著對溫暖暖拱手道:「聊的興起一時忘了時間,還請冷夫人見諒。」
何英才也笑著打趣:「冷夫人別看現在對答甚是無趣,待到八月十五放榜,一旦高中那好處多到所有瞌睡都能消失不見!」
一聽有好處,溫暖暖立即不困也不無聊了,來了十二分的精神,雙眼亮晶晶問道:「什麽好處?」
是當官麽?可冷霄還要去參加會試和殿試的,不會中了舉當個小小官就止步的。
何英才見溫暖暖有興致,胖胖的臉上一團和氣,講解的甚是細緻:「不說中州獎賞的趕考費,就說說一路進京趕考的優待吧。
進京趕考的舉人會發放一個禮部會試專屬旗子,帶在身上或插在馬車上,一路上進城出城遇關卡通通不收銀錢亦不會攔!
還有驛券,官府開辦的沿路驛館裏可免費住宿,這可不是銀錢的事,主要是放心吶!冷夫人想想,待我們到時,那些能到京城的災民流民可是其中頂頂厲害的,住驛館多省心啊。」
溫暖暖聽到後麵是真香!
可她是個俗人,更想知道趕考費有多少。
整個中州都受災,桐城以及周邊的郡呀城的不用說,十室九空百姓基本跑完了。
受災不厲害的西寧郡加今天路過的這些城鎮,街上店鋪關了也十有六七,汝州作為省會城市,經濟雖然是中州最好的,但在這災年,應該和西寧郡情況差不多,家家戶戶勒緊褲腰帶生活,留下現銀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想大哥想的?
而且他們家明天也會和何英才他們分開,等放榜之後才會再結隊去京城,在汝州的這段時間不適合賣東西不會有任何銀錢收入。
猛然聽到考得好有獎勵,溫暖暖能不心動麽!
怕表現的太愛財,溫暖暖含蓄的問:「趕考費是什麽?」
何英才笑容滿麵,樂嗬嗬道:「就是中州官員以及汝州地方大族豪紳商賈給趕考舉人,湊的一路上通行的盤纏,算他們的一點心意。
畢竟是咱們中州出去的嘛,以後同朝為官說不定就遇見了,也算提前有了交情不是?」<="<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越靠近汝州,幹旱程度越加輕微。」
「是啊,路上綠色變多了,河裏湖裏水雖然不多,但好歹有,和桐城那邊河床幹枯土地幹裂比起來已經好太多了。」
「路上逃難的人群也極少,想來隻是投奔親友的。」
「那是,畢竟汝州也受到了幹旱影響,雨水少,沒有至親在這邊的,何不去京城,起碼那是皇城邊上天子腳下,總會管的!去往別處,地方官員不接受災民的話,隻能等死了。」
精簡後的隊伍,加上旁邊湖泊有水,沒有擔憂後,三三兩兩的圍在一起邊幹活邊聊天。
冷家的馬車照舊離的遠些,其他人已經習以為常。
明天就能到達汝州了,溫暖暖還蠻激動的。
汝州相當於中州的省會,按她那幾個小時就能到達的路程,他們在路上足足奔波了七天,這還是扣除了在西寧郡休整三天的情況下。
交通落後也是沒辦法,好在他們還有馬車,要是沒馬車全靠雙腿,更不知要猴年馬月才能到。
吃過晚飯後,何英才和王華又來找冷霄探討學問。
月色清亮,冷霄和何英才王華團坐在草褥子上,溫暖暖和三小隻閑來無事,坐在另一張草褥子上聽著。
「第一場考四書文,第二場考五言八韻詩,第三場考五經文以及策問,在西寧郡時何王二人找大哥探討過前幾項,現在探討的是策問。」冷晨怕嫂子聽不懂,悄悄的解釋。
溫暖暖以前隻知道四書五經八股文,以為就考那一種,死記硬背啥的,來了這後才發現要考的真不少,而讀書人學的特別多!
像三人現在探討的這個策問,不光要背,還得思考政治經濟各方麵國家治理的解決辦法,溫暖暖聽了一會覺得策問更像是考公時申論和麵試題目的結合體。
溫暖暖聽後隻有一個感想:好難!
古代讀書人也不容易啊,這難度一點不低,不光涉獵範圍廣泛深度還高。
第一場還能說死記硬背就行,第二場第三場光靠背估計是不行的,還要動腦子寫詩寫文章寫應對方法,科舉也不像她原本理解的高 考,更像是考公考編,畢竟考上了就是金飯碗了。
從縣到市到省再到全國一層層的考,這難度是相當大,而且三年才輪一次。
怪不得考上個秀才就能有優待受尊敬,產量太少了!
溫暖暖目光落在前方背脊挺直的少年身上。
月色下的少年,一身清冷淡漠,猶如山頂終年不化的冰雪,寒氣迫人,低沉的聲音有條不紊的一一對答,隨意又從容。
不同於中年發胖的何英才一坐下團成一團,也不同於王華過於消瘦的身軀,冷霄則是剛剛好,屬於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那一類,而且還是肌肉,很是耐看。
嗯,以後的女主有福了。
聽三人談對策論方法,溫暖暖仿佛迴到她麵試前報班時,想不到來到古代還得聽這些!
直聽的哈欠連天百無聊奈。
冷霄像是感應到什麽,轉頭輕聲叮囑,「再一會會就好。」
何英才王華兩人以為溫暖暖是等冷霄入睡,不好意思的起身準備告辭。
王華笑著對溫暖暖拱手道:「聊的興起一時忘了時間,還請冷夫人見諒。」
何英才也笑著打趣:「冷夫人別看現在對答甚是無趣,待到八月十五放榜,一旦高中那好處多到所有瞌睡都能消失不見!」
一聽有好處,溫暖暖立即不困也不無聊了,來了十二分的精神,雙眼亮晶晶問道:「什麽好處?」
是當官麽?可冷霄還要去參加會試和殿試的,不會中了舉當個小小官就止步的。
何英才見溫暖暖有興致,胖胖的臉上一團和氣,講解的甚是細緻:「不說中州獎賞的趕考費,就說說一路進京趕考的優待吧。
進京趕考的舉人會發放一個禮部會試專屬旗子,帶在身上或插在馬車上,一路上進城出城遇關卡通通不收銀錢亦不會攔!
還有驛券,官府開辦的沿路驛館裏可免費住宿,這可不是銀錢的事,主要是放心吶!冷夫人想想,待我們到時,那些能到京城的災民流民可是其中頂頂厲害的,住驛館多省心啊。」
溫暖暖聽到後麵是真香!
可她是個俗人,更想知道趕考費有多少。
整個中州都受災,桐城以及周邊的郡呀城的不用說,十室九空百姓基本跑完了。
受災不厲害的西寧郡加今天路過的這些城鎮,街上店鋪關了也十有六七,汝州作為省會城市,經濟雖然是中州最好的,但在這災年,應該和西寧郡情況差不多,家家戶戶勒緊褲腰帶生活,留下現銀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第一百四十一章 想大哥想的?
而且他們家明天也會和何英才他們分開,等放榜之後才會再結隊去京城,在汝州的這段時間不適合賣東西不會有任何銀錢收入。
猛然聽到考得好有獎勵,溫暖暖能不心動麽!
怕表現的太愛財,溫暖暖含蓄的問:「趕考費是什麽?」
何英才笑容滿麵,樂嗬嗬道:「就是中州官員以及汝州地方大族豪紳商賈給趕考舉人,湊的一路上通行的盤纏,算他們的一點心意。
畢竟是咱們中州出去的嘛,以後同朝為官說不定就遇見了,也算提前有了交情不是?」<="<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