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溯微微一笑:「若不是他呢?」
姬溯的聲音平緩又從容:「朕本就有意令他接任吏部尚書,他又何必急於一時?又何必激你出手?」
太急了,鄒賦流向來有耐心。
鄒賦流因何得以提拔?
其一,鄒賦流有才,屈居侍郎可惜,但尚不夠得戶部尚書一位。
其二,鄒氏於曹知魚一案有功。
其三,鄒三與姬未湫交好。
這一點,鄒家應當心知肚明,既然如此,又何必要自毀長城?
第76章
姬未湫陷入了沉思, 不是鄒三他爹,還能是誰?
他隻會點笨辦法,誰從中得利, 誰能在這件事後得到最長遠最大的利益,那麽誰就有可能是兇手——就算不是他, 也是與他關係極深的人。
就比如姬溯奪得天下, 他當然幫了忙。他為什麽要幫姬溯的忙?因為姬溯登基他才能從中獲利,成為一個安享太平富貴的王爺。
換了其他什麽人登基, 他都沒有不會有好日子過——說到底, 姬溯對他不過是多疑而已。登上這個位置的,誰不多疑?不是個想太多的人,怎麽能坐穩這個位置,難道自帶了一個武侯不成?
換了其他皇子登基,難道還能不殺太子姬溯?殺了姬溯, 母後必然是要『自盡謝罪』的, 難道還能留他一個同為中宮所出的小皇子?
先帝若立太子,那日後就是太子登基, 若無太子,有嫡立嫡, 無嫡立長。
退一萬步說, 哪怕是想立一個友愛兄弟的名聲,容他不死, 那他得過什麽樣的日子?每天在殺母殺兄仇人手下卑躬屈膝,日日戰戰兢兢, 惶恐不安, 想著明天會不會就是他的死期?
不一樣的,姬溯懷疑他, 會直接質問他,隻要能說服姬溯,那問題其實不大。姬溯不會輕易殺他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到底養了這麽多年是有情份在的,第二是姬溯想要殺他太容易,容易到隨時都可以,根本不需要湊什麽原因證據。
也就是這幾年姬溯要點臉,也是真心愛護母後,否則隨便哪天指著他說殺也就殺了,有什麽大不了的?
但要是換個皇帝懷疑他,他會在物理意義上生不如死,那是真正的苟活,像條狗一樣的活著。
所以在明顯可以幫助到姬溯的情況下,哪怕這些幫助微不足道,他也會盡力幫姬溯,而不是其他皇子或者先帝。
姬未湫循著這個路子想下去,到底是誰呢?吏部地位超然,長遠來看,況州劉氏自然是有好處的,鄒家有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其實答案很明顯,他本來就是隱隱約約的察覺到了這一個關節,讓他有所不安,所以才漏夜進宮。
——好處除了明麵上的吏部尚書的位置,還有個好處,那就是挑撥他和姬溯的關係。
朝中要員的升降由一個閑散王爺路見不平而引起,別說姬溯多想,他自己都忍不住多想想。
姬未湫緩緩吐出一口氣來,有心說要不他還是住進宮裏來吧,但又有些遲疑,不過一瞬之後他還是道:「皇兄以為,我該如何?」
迴府住了還沒幾天就又鬧出事兒來,嚴格來算真的是宮裏比較安全。姬溯到底什麽時候才能把西北那貨色給砍了?這次算他被姬溯醃入味兒了,這才發現得及時,以後還不知道要出現多少次這種看似意外實則早已被人算計得透徹的事情。
姬溯點了點案幾,示意姬未湫上前,姬未湫循著他的動作便坐在了姬溯身側,羅漢床寬大,姬未湫在邊緣坐一坐也不顯得擁擠。
姬溯那雙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他問道:「怕了?」
姬未湫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是有些。」
姬溯輕輕笑了笑,意味莫名,姬未湫忍不住開口問道:「若是易地而處,皇兄會怎麽辦?」
姬未湫注視著姬溯,等待著標準答案。
姬溯道:「任其自然。」
姬未湫一哽,他也不是傻白甜,頓時明白了姬溯的意思。
姬溯的意思是他不會管周二調戲良家,於他而言,這事兒和他本來就沒有關係,調戲了也就調戲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多少人盯著吏部尚書這個位置?難道他們就不會注意嗎?周二這樣的事情幹多了,那就是把把柄送給他爹的政敵,日後自然有人出手,用得上他這個王爺冒著惹皇帝猜忌的心思路見不平管這檔子閑事?
姬未湫沉默了許久,垂首道:「……就是有些忍不住。」
姬溯淡然道:「朕不該讓你入閣。」
「你合該入都察院才是。」
言下之意讓他去當禦史,當了禦史路見不平完全沒問題,不光能路見不平,還能一邊拔刀相助一邊拿著摺子寫然後立刻奔到宮門口狂敲登聞鼓告禦狀,隔天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把周二他爹噴得狗血淋頭。
姬未湫不禁想了想,他幹的事情好像跟禦史也沒什麽差別了吧?
他忍不住笑,抬頭去看,道:「那還是不一樣的,禦史哪裏能大半夜的進聖上寢宮見駕?」
此言一出,姬未湫頓時察覺到失言,這話他說得有些曖昧了——對他自己而言。他有些不安,他要是立刻認錯,好像顯得他別有用心……
算了,大不了被姬溯罵兩句放肆唄。
姬溯居然也沒罵他,反而道:「有理。」
忽有風來,吹得燭光搖曳,在這一瞬間昏暗了下去,姬溯的麵容也在那一瞬模糊了去,陰影模糊了他過於鋒銳的眉眼,顯露出一種令人驚心動魄的俊美來。
姬溯的聲音平緩又從容:「朕本就有意令他接任吏部尚書,他又何必急於一時?又何必激你出手?」
太急了,鄒賦流向來有耐心。
鄒賦流因何得以提拔?
其一,鄒賦流有才,屈居侍郎可惜,但尚不夠得戶部尚書一位。
其二,鄒氏於曹知魚一案有功。
其三,鄒三與姬未湫交好。
這一點,鄒家應當心知肚明,既然如此,又何必要自毀長城?
第76章
姬未湫陷入了沉思, 不是鄒三他爹,還能是誰?
他隻會點笨辦法,誰從中得利, 誰能在這件事後得到最長遠最大的利益,那麽誰就有可能是兇手——就算不是他, 也是與他關係極深的人。
就比如姬溯奪得天下, 他當然幫了忙。他為什麽要幫姬溯的忙?因為姬溯登基他才能從中獲利,成為一個安享太平富貴的王爺。
換了其他什麽人登基, 他都沒有不會有好日子過——說到底, 姬溯對他不過是多疑而已。登上這個位置的,誰不多疑?不是個想太多的人,怎麽能坐穩這個位置,難道自帶了一個武侯不成?
換了其他皇子登基,難道還能不殺太子姬溯?殺了姬溯, 母後必然是要『自盡謝罪』的, 難道還能留他一個同為中宮所出的小皇子?
先帝若立太子,那日後就是太子登基, 若無太子,有嫡立嫡, 無嫡立長。
退一萬步說, 哪怕是想立一個友愛兄弟的名聲,容他不死, 那他得過什麽樣的日子?每天在殺母殺兄仇人手下卑躬屈膝,日日戰戰兢兢, 惶恐不安, 想著明天會不會就是他的死期?
不一樣的,姬溯懷疑他, 會直接質問他,隻要能說服姬溯,那問題其實不大。姬溯不會輕易殺他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到底養了這麽多年是有情份在的,第二是姬溯想要殺他太容易,容易到隨時都可以,根本不需要湊什麽原因證據。
也就是這幾年姬溯要點臉,也是真心愛護母後,否則隨便哪天指著他說殺也就殺了,有什麽大不了的?
但要是換個皇帝懷疑他,他會在物理意義上生不如死,那是真正的苟活,像條狗一樣的活著。
所以在明顯可以幫助到姬溯的情況下,哪怕這些幫助微不足道,他也會盡力幫姬溯,而不是其他皇子或者先帝。
姬未湫循著這個路子想下去,到底是誰呢?吏部地位超然,長遠來看,況州劉氏自然是有好處的,鄒家有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其實答案很明顯,他本來就是隱隱約約的察覺到了這一個關節,讓他有所不安,所以才漏夜進宮。
——好處除了明麵上的吏部尚書的位置,還有個好處,那就是挑撥他和姬溯的關係。
朝中要員的升降由一個閑散王爺路見不平而引起,別說姬溯多想,他自己都忍不住多想想。
姬未湫緩緩吐出一口氣來,有心說要不他還是住進宮裏來吧,但又有些遲疑,不過一瞬之後他還是道:「皇兄以為,我該如何?」
迴府住了還沒幾天就又鬧出事兒來,嚴格來算真的是宮裏比較安全。姬溯到底什麽時候才能把西北那貨色給砍了?這次算他被姬溯醃入味兒了,這才發現得及時,以後還不知道要出現多少次這種看似意外實則早已被人算計得透徹的事情。
姬溯點了點案幾,示意姬未湫上前,姬未湫循著他的動作便坐在了姬溯身側,羅漢床寬大,姬未湫在邊緣坐一坐也不顯得擁擠。
姬溯那雙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他問道:「怕了?」
姬未湫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是有些。」
姬溯輕輕笑了笑,意味莫名,姬未湫忍不住開口問道:「若是易地而處,皇兄會怎麽辦?」
姬未湫注視著姬溯,等待著標準答案。
姬溯道:「任其自然。」
姬未湫一哽,他也不是傻白甜,頓時明白了姬溯的意思。
姬溯的意思是他不會管周二調戲良家,於他而言,這事兒和他本來就沒有關係,調戲了也就調戲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多少人盯著吏部尚書這個位置?難道他們就不會注意嗎?周二這樣的事情幹多了,那就是把把柄送給他爹的政敵,日後自然有人出手,用得上他這個王爺冒著惹皇帝猜忌的心思路見不平管這檔子閑事?
姬未湫沉默了許久,垂首道:「……就是有些忍不住。」
姬溯淡然道:「朕不該讓你入閣。」
「你合該入都察院才是。」
言下之意讓他去當禦史,當了禦史路見不平完全沒問題,不光能路見不平,還能一邊拔刀相助一邊拿著摺子寫然後立刻奔到宮門口狂敲登聞鼓告禦狀,隔天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把周二他爹噴得狗血淋頭。
姬未湫不禁想了想,他幹的事情好像跟禦史也沒什麽差別了吧?
他忍不住笑,抬頭去看,道:「那還是不一樣的,禦史哪裏能大半夜的進聖上寢宮見駕?」
此言一出,姬未湫頓時察覺到失言,這話他說得有些曖昧了——對他自己而言。他有些不安,他要是立刻認錯,好像顯得他別有用心……
算了,大不了被姬溯罵兩句放肆唄。
姬溯居然也沒罵他,反而道:「有理。」
忽有風來,吹得燭光搖曳,在這一瞬間昏暗了下去,姬溯的麵容也在那一瞬模糊了去,陰影模糊了他過於鋒銳的眉眼,顯露出一種令人驚心動魄的俊美來。